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0117章 东海舰队成立(国庆放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 华盛顿,美国时间7月5日上午。

白宫总统府办公室,美国第十四任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会见了刚刚返回美国的驻华公使麦莲,听取麦莲关于此次大清帝国之行的具体汇报。

结果,当麦莲将自己在上海的遭遇说了一遍,皮尔斯顿时气得差点吐血。

很快,参议院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上海事件。

会议室内,当所有参议员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哗然,纷纷叫嚣着要复仇。

然而,也有理智的人迅速将矛头指向总统皮尔斯,指责他的亚洲政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如今只是报应而已。

这些人都来自辉格派(共和派前身),他们很痛恨皮尔斯,因为皮尔斯支持南方奴隶制,这根辉格派主张解放奴隶发展北方工业人口相矛盾。随着美国南北关于奴隶制的激烈争斗不断升级,这种矛盾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只要一个导火索就会全面爆发。

皮尔斯是一个极具进攻性的总统,他担任总统刚刚一年,就推行了强烈的美国扩张政策,先是指派佩里敲开了日本的大门,大幅度提升了他的威望,随后他便指示马沙力在上海美国租界竖起美国国旗向大清帝国示威,结果没能成功,反而被李卫国教训了一顿,丢了美国政府的面子,皮尔斯也因此支持率大跌。为了扭转支持率,争取下一届总统连任,皮尔斯再次委派麦莲前往大清帝国,同时将正在日本炫耀武力的美国东印度(亚洲)舰队开往上海,向大清帝国秀肌肉,想要挽回颜面。

然而麦莲再次失败,反而连累美国东印度舰队全军覆没,佩里和两千余美军官兵被俘,美国在上海唯一的租界被李卫国强行收回,望厦条约续约不成,也被李卫国废除。如今在美国租界内的上万美国商人沦为难民,在李卫国的屠刀下时刻都有生命危险。

这些不利的事情被一件件摆上参议院会议桌上,表明皮尔斯已经没有路可走,只能说服参议院同意对清开战。挽回颜面了。

皮尔斯想要做的事情,一定是辉格派成员们全力阻止的事情,不仅仅是因为皮尔斯支持南方奴隶制,也是因为皮尔斯是民主派的精英,辉格派为了夺取下一届总统大选。就得尽可能的打击皮尔斯,抹黑民主派,降低他们的支持率。

所以当皮尔斯请求参议院批准对大清帝国动武时,辉格派的参议员们顿时反对,以两国距离太远,美国海军损失了亚洲舰队后缺乏远洋战舰,没有必然战胜清帝国的军事基础,以及奴隶制问题导致美国南北严重对立无法统一战争资源等为由,拒绝了皮尔斯的提议。

然而,民主派却在支持皮尔斯。目的是转嫁美国国内日益升温的奴隶制矛盾,缓和南北敌对态势,将矛盾转嫁给清帝国,支持发动战争。

这样一来,辉格派和民主派无法达成一致,双方争执不下,导致对清战争无法通过。

不过,李卫国狠狠的打了麦莲的脸,就等于狠狠地打了美国的脸,不论是民主派还是辉格派。都要求对清帝国宣战,以便维护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面子。

就在麦莲返回美国的这段时间内,李卫国也在进行各种准备,他虽然判断美国短时间内难以对清帝国实施军事报复和侵略。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自从上海事件发生后,李卫国对美国人的雷霆行动,顿时震慑住了蠢蠢欲动的英法两国,那份霸气更是令国人振奋,令租界内的各国洋人们胆颤。

原本在购舰问题上一直为难李卫国的英国公使包令。如今也是态度大变,失去美国亚洲舰队的支持,英法两国在亚洲的军事力量大部分又折在了黑龙江对俄作战当中,在英法集中全力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时候,已经没有多余军事力量可以支持亚洲军事行动了,所以包令不得不暂时放弃修改条约的要求,等待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再做决定。

而李卫国强行废除清美望厦条约,收回上海美国租界,李卫国的果决狠辣,令包令感到心惊,虽然李卫国表示不会动上海英租界,但包令还是不放心,于是他只能对李卫国示弱,在李卫国想要购买英国战舰问题上做了妥协和让步,以求缓和双方关系。

李卫国购买英国战舰没有了政治上的障碍,接下来就是金钱上的问题了。只要是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至少对李卫国而言,就不在是问题了。

没有了政治上的障碍,英国香港皇家海军军方很快派人过来跟李卫国洽谈购舰事宜。

此时正值英国皇家海军从传统纯木质风帆战舰时代向铁壳蒸汽风帆混合动力战舰过度时期,上万艘总价值近十几亿英镑的战舰都将面临淘汰,虽然有一部分战舰可以直接进行改装,但大部分的战舰都因为设计结构问题很难直接安装蒸汽机和传动推进系统,都将面临拆解命运。

驻扎在香港、新加坡的英国亚洲舰队,有一千多艘各型战舰,从3500吨级的大不列颠一等风帆战列舰,到300吨级的护卫舰,都被划入英国海军未来十年的蒸汽战舰更新计划之中,允许出售,用得来的资金建造新式蒸汽动力战舰。

英国亚洲舰队副司令培根森海军中将亲自率领英国皇家海军亚洲舰队主力一百多艘战舰来到上海,同李卫国进行谈判,一方面是直接让李卫国看到他想要购买的战舰,另一方面也是向李卫国秀肌肉,意在向李卫国表明英国方面虽然在示弱,但并非不可一战,警告李卫国不要把英国当成美国那么好欺负。

对于英国人的心态,李卫国很清楚,现阶段还不是收拾英国人的时候,只有置之一笑。

由于没有了政治上的约束和障碍,李卫国和培根森二人的谈判进行的格外顺利。

李卫国看中了六艘配备118门大炮的海上主权级一级风帆战列舰,不过这是英国亚洲舰队唯一的六艘一级战列舰,培根森最终只同意卖给李卫国两艘,剩下四艘还得暂时留在英国亚洲舰队中撑门面。同时也是对李卫国组建海军的一种警惕。

为了补偿李卫国的不满,培根森表示二级、三级和四级战舰可以不限数量购买。

李卫国真想一口气把英国亚洲舰队的全部二三四级战舰都买过来,让培根森手中只剩下四艘光棍的一级战列舰,看他怎么在偌大的远东海域继续执行威慑性战略任务。

不过李卫国最终没有那么做。他之所以购买英国的风帆战列舰,是因为他知道英国海军正在把主要精力放在建造下一代蒸汽战舰上面,这些退役的英国战舰价格便宜,买来用于对付太平天国的水师和清廷水师在合适不过了。至于跟英法等传统世界海上强国对抗,李卫国可没指望靠这些过时的风帆战舰。所以他不可能买太多,只要可以满足短时间的国内作战需求即可。

最终李卫国同意购买2艘3200吨级、配118门大炮的一级风帆战列舰,6艘2500吨级、配96门火炮的二级风帆战列舰,4艘1800吨级、配68门火炮的三级风帆战列舰,30艘1200吨级、配50门火炮的四级风帆战列舰。

按照国际上对风帆战舰的划分,以上四级战舰都属于战列舰范畴,是海战的主力。培根森手中有着几百艘巡航舰(这一时期的巡航舰并非巡洋舰,二者差别很大,请勿混淆),他希望李卫国能够大量购买。不过被李卫国拒绝了,因为目前李卫国能够控制的水域并不多,只有东海和长江口,他不需要向英国海军那样全球巡航,所以暂时不需要巡航舰,也就没有必要购买了。

不过李卫国还是一口气购买了一百二十艘护卫舰,排水量在七八百吨之间,配备火炮二十到三十门火炮,用来护卫主力战列舰,以及进行通讯传递和火力侦察之用。

费用最高的自然是一级战列舰了。英国人建造这类战舰平均耗费十万英镑左右,加上装修和武器配给,总价不过十五六万英镑。由于是当做二手舰处理,所以卖给李卫国的价格只有十万英镑。二级战列舰、三级战列舰价格相差不大。售价在七万到九万英镑左右。四级战列舰比较便宜,平均造价不到三万英镑,算上各种武器配给后,卖给李卫国的价格平均也就三四万左右,所以李卫国直接购买了三十艘。

而最最便宜的就属护卫舰了,每艘造价也不过一万英镑。李卫国知道太平军水师上万艘战舰,一旦在长江上爆发混战,对方采取自*杀式袭击的话,价格昂贵的战列舰损失就不划算了,所以他必须大量购买护卫舰来保护主力舰,因此李卫国很慷慨的购买了一百二十艘护卫舰。

最后敲定购舰费用总额,一共三百九十七万英镑。不过李卫国的水军并不擅长使用英国风帆战舰,东西方的风帆战舰结构和操作都差距很大,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成军。

所以,李卫国又跟培根森商议聘请两百多名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和技术精湛的英国水兵,请他们帮助训练,尽快让李家军熟练使用英国战舰。

培根森很爽快的就同意了,当然费用全部由李卫国出。

除了战舰之外,配套的辅助舰只也是李卫国的采购目标。此时李家军水师的运兵船、运粮船使用的都是居船,吨位小,投送能力差。

因此李卫国跟培根森购买了十艘四千吨级的风帆蒸汽混合动力运输船,专门用来运兵和运粮。因为是大型蒸汽轮船,而蒸汽轮船非常昂贵,即便是二手的,也花费了李卫国两百一十万英镑。

最后,培根森又向李卫国推销了总价五十万英镑的军火,包括英制舰载火炮发射的炮弹,主要是新型爆破弹,因为李卫国的江南制造局目前生产的炮弹都是陆军火炮所需口径,暂时没有海军舰炮口径,而江南制造局建成没多久,产量不足,每天生产的炮弹还不够陆军使用,所以海军所需的炮弹只能暂时跟英国人买了。

除了海军用新型爆破弹之外。李卫国还跟培根森购买了五千支海军型短枪管的P1851火枪,这是英**方专门为皇家海军量身定做的短管带标尺的线膛火枪。

李卫国之所以购买海军版火枪,主要是考虑到他的海军未来几年内的作战对象是太平军,长江上毕竟不是大海。近距离交战不可避免,而太平军最擅长的就是接舷战,而海军版火枪的枪管短重量轻,亦装填子弹,再加上带有标尺。射击精度高,非常适合长江水域这种战场环境,克制太平军接舷战。

经过反复磋商和谈判,最后李卫国和培根森敲定了全部细节。英国方面将在三个月内将所有战舰、运输船和军火交货,李卫国支付了十万英镑作为定金,三个月后交货完毕再支付剩下的尾款。

就这样,李卫国前前后后花费了近七百万英镑,总算是完成了这次交易。

七百万英镑,折合大清库平银两千八百万两,是一笔巨款。起初李卫国还准备动用亚投行的金库。不过到八月份即将完成交易的前几天,参加“五四爱国”行动的五十七支小队陆续返回上海。

这五十七支小队都成功完成了任务,从全世界各地的英格兰分行套现五千七百万英镑,其中运回上海的黄金和白银总价值四千一百万英镑,另外一千六百万英镑按照李卫国之前的吩咐,各小队从各国采购大批的工业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运回来。其中光用来运货物的大型轮船就有二十多艘,最大的满载排水量达到六千吨,最低也有四千吨,在国外购买的价格甚至比培根森卖给李卫国的二手价格还便宜。

李卫国磨牙,他知道培根森卖给他的报价高了不少。不过这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也不奇怪。

不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所以李卫国并没有退掉跟培根森购买的那十艘运输船。

突然多了四千一百万英镑的黄金和白银,李卫国顿时不差钱了。也不用挪用亚投行的储备金了。

8月18日,随着最后二十艘英国战舰从新加坡起航抵达吴淞口水师基地,交付给李家军水师官兵,标志着李卫国这一次的军舰大采购正式完成,尽管中间因政治因素被搁置了很长时间,不过最终被李卫国一一化解。使得李家军水师的装备水平一下子跨出一大步,成为东亚最强大的舰队。

与此同时,在这几个月当中,培根森指派的两百多名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和经验丰富的英国水兵一直在吴淞口水师军营中,教授李家军水师官兵们学习英国战舰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由于李卫国的慷慨,这些英**官和士兵们得到的报酬几乎是他们日常工资的十倍,待遇之高,也令这些英**人卯足了劲头,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李家军官兵们。

当然,这些英**人在来之前肯定会被英**方告知不要将大英帝国几百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技术,以及看家本领都教给李家军,但李卫国对这些英**人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找了一大堆专业的喝酒陪酒人士,将对方灌醉,然后从他们嘴里套出英国海军的看家本领,找人记录下来,使得李家军官兵们能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基本上掌握了英式战舰的知识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

公元1854年12月12日,李卫国在吴淞口水师大营正式举行舰队成军观舰式,两百多艘英式战舰沿江排开,旌旗招展,规模浩大,令人振奋。

经过大半年的严格训练,李家军水师官兵们已经能够熟练操作这些英式战舰,以及使用英制舰载火炮进行对海对地炮击。

当然,学会开船和开炮,这并不等是战斗力,还不可以进行实战,这需要至少两到三年的长期艰苦训练,最终才能把从英国海军教官们哪里学来偷来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彻底转化成自己的。

李卫国并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等。

不过架子要先搭起来,为此李卫国成立海军衙门,他自任海军衙门大臣,原来的李家军吴淞口水师更名为东海舰队,将12月12日定为海军建军节。

与此同时,李卫国从英国人那里大规模购买了两百多艘战舰,这个消息也震惊全国。尤其是清廷中央,咸丰极为震惊。

英国的战舰极为昂贵,一艘一级战列舰就是十万英镑,相当于四十万两白银。足以建造四十艘红单船(30门炮,清军最先进的战船),李卫国一口气买了各类战舰两百多艘,耗费七百多万英镑,折合白银两千八百万两。能够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巨款来,咸丰怎能不震惊,要知道此刻的大清国库内只有几万两银子了,就连咸丰的私房钱都没有十万两了,整个后宫节衣缩食,全都支援前线打仗了。

李卫国能够拿出这么多银子,足以让咸丰和满朝文武大臣们眼红和忌惮。

消息很快从兰贵人那边传到李卫国的耳朵里,李卫国当时也没有想这么多,此刻回想起来,自己这次的动作实在有点大了。难免不被咸丰忌惮,于是急忙召集幕僚团商议对策。

很快,幕僚团商量出结果,将东海舰队前面冠名大清皇家海军,海军衙门不可由李卫国自己设立,需要请示朝廷批准。购买的战舰是用来对抗日益强大的太平军水师的,要把太平军水师的实力尽可能的说恐怖一些,吓唬一下咸丰。同时,用来购买战舰的钱绝对不可以承认是李卫国自己掏的腰包,就说是一部分是江南省的厘金和赋税。另一部分是跟亚投行借的。

李卫国立刻写奏折,将幕僚们编好的这些谎话和说辞上报朝廷,以太平军水师太过强大为理由,请求成立大清海军衙门。指派海军大臣管理,请咸丰给这支海军赐名大清皇家海军东海舰队,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没钱,就得继续跟朝廷哭穷,向朝廷要大笔的银子。

果然,李卫国的奏折上报给朝廷之后。朝堂上顿时又争吵起来。

肃顺为首的帝党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机会弹劾李卫国,污蔑李卫国有不臣之心,有造反嫌疑。

奕欣虽然也一脸狐疑,可他只能选择相信李卫国,如果李卫国被肃顺扳倒了,那他也讨不了好。

因此奕欣反驳道:“启禀皇上,李大人这么做虽然有些突兀,但细想一下也不能怪他。洪匪叛军拥有战船两万多艘,先前在湘江大败曾国藩的湘军水师,使得长江流域我朝廷水师战船如今不足两千艘了,李卫国的沪军水师只有不到一千艘小战船,在这种情况下,他素来跟英国人交好,跟英国人购买战船也不足为奇。”

奕欣顿了顿,续道:“再说了,李大人请求朝廷成立海军衙门,请皇上指派海军大臣前往管理,又请皇上给这支海军赐名大清皇家海军东海舰队,可见李大人对朝廷是忠心耿耿。至于李大人花费两千八百万两银子购买洋人战舰一事,更加可以证明李大人的忠心,因为如果李大人要造反,完全没有必要建立海军,因为他完全可以跟洪匪联合起来,洪匪两万多艘战舰足够抗衡朝廷水师了。”

咸丰觉得也有些道理,心中的疑虑顿时消了大半。回到后宫中,咸丰又询问兰贵人,兰贵人也是帮着李卫国说好话。咸丰并不知道他最疼爱的女人此刻已经跟李卫国暗中结盟了,他相信兰贵人的话,所以对李卫国的猜忌也就打消了。

就这样,原本对于李卫国极为不利的一次朝仪不果而终,肃顺一党未能扳倒李卫国,顿时失望。

但咸丰毕竟是咸丰,当皇帝的都有两下子,他当即批准了李卫国的奏折,成立海军衙门,赐名李卫国的东海舰队为大清皇家海军东海舰队,同时任命李鸿藻为海军衙门大臣兼江南省布政使。

消息传回上海,李卫国松口气的同时,也是惊诧李鸿藻这个名字。

李卫国站在窗前,自语道:“又是一个政治超过150的超级**oss啊,也不知道是敌是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