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636章 倒逼雷达提前服役

伪钞帝国 第636章 倒逼雷达提前服役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在无法找到德军轰炸机群具体位置前,李卫军的方法是强令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进行夜间高强度训练,计划用战斗机来拦截德军轰炸机群。

不过远在帝都的李卫国,却有比李卫军更高明的办法。

当然,在陆皓东的提醒下,李卫国也猜测德军轰炸机群有可能藏在撒哈拉沙漠之中。

怎奈撒哈拉沙漠太大了,想要找到也绝非容易的事情。

于是李卫国亲自下令,将大京都武汉警备司令部的秘密装备拆掉,然后打包运往罗伯茨港,交给黎元洪。

这秘密装备是一套先进的雷达设备,本是大京都武汉警备司令部的秘密防空系统核心部分,用来探测一百公里距离内和两千米高度的轰炸机目标,原本是帝国科学院的保密科研装备,不过随着中德关系敌对,李卫国也担心德军服役的轰炸机突然对他来一次斩首式的空袭,于是命令大京都武汉警备司令部秘密安装了防空预警雷达系统。

rd4000型雷达,又称鹰眼乙型雷达系统,分为四座发射塔、四座接收塔,分别被安装在大京都武汉的周围,然后连接到中央雷达站,有专门雷达兵负责监听和预警。

四座发射塔,每座都高达一百二十米,分别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使用四百马力的广角发射天线,工作在一百格力,使用十五公分波长的电子磁控管。另有四座八十米高的信号接收塔,采用中华帝国最先进的电子管来放大信号,最后由雷达站进行分析,找出探测目标信号。

【注释:为彰显我天朝歪歪能力,本书中凡是以外国人名命名的单位和科学类标准,比如神马赫兹、安培、欧姆之类的,将统统取消,全部替代为充满中国风词汇意义的新中华标准,中华标准即国际标准,广而告之】

经过帝国科学院专家们的不断测试和改进,鹰眼雷达系统如今已经可以做到在一百公里距离远,两千米高的空域内发现f20轰炸机,在八十公里内发现海面上行驶的帝国级战列舰,在五公里距离内发现上浮水面的刀鱼级潜艇。

这本是中华帝国最大的军事机密,原本李卫国只要求帝国科学院进行研究,没打算拿出来显派。不过随着希特勒各种不按常理出牌,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李卫国也不敢肯定希特勒这个疯子会弄出什么大杀器来,当发现希特勒的精力集中在空军领域时,李卫国就意识到了防空的必要性。

早前几年李卫国就已经下旨对中华帝国海军所有水面作战舰艇进行现代化改装,大规模安装防空武器系统,就是防备来自德意志帝国的空中威胁。

大京都武汉秘密安装的雷达防空系统,也是基于对来自德国的空中威胁的一种防范措施。

只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目前只有中华帝国有能力制造高逼格的真空电子管,但跟后世的电子管性能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导致很多基于电子管的新装备的研制都受到了限制。

以眼前的鹰眼乙型雷达系统来说,高达一百二十米的发射天线就设置了四座,因为每座天线都无法转动,最大广角发射天线只有一百度,所以要完成三百六十度防御,就只能安装四座发射塔了,而雷达站更是三层楼高,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系统就占了三间房的面积,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臃肿和耗电了。

这就好比五十年代的一台计算机有两层楼那么高,而同样计算能力的计算机,到了九十年代就只有手掌那么大了。

别看如今的鹰眼乙型雷达系统庞大臃肿效率低,在这个时代里,却代表着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座被投入实用的雷达站。

随着李卫国一声令下,这套鹰眼乙型雷达系统被拆解了,运往非洲罗伯茨港,帮助黎元洪来探测德军轰炸机群的位置,提供远超雷达预警能力。

“陛下,使不得啊!”

张小六出于对李卫国的个人安全和大京都武汉的整体防空安全角度考虑,不建议李卫国把这套雷达装备运往非洲。

“臣建议重新生产一套雷达系统,再交给非洲方面军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拆掉大京都的这套雷达防御系统。”

李卫国摆摆手,道:“无妨!紧着重要的先来!除非爆发全面大战,否则德军轰炸机不敢直接飞来首都轰炸。鲸湾地区的帝**民们,他们时刻都胆战心惊,担心被德军轰炸机袭击,所以先紧着他们使用。至于再生产问题,可责令有关部门,将技术转卖给帝国防务公司,由他们批量生产即可。”

张小六还是担心帝都的安全,不过李卫国心意已决,知道无法劝阻了。

“臣代替鲸湾十五万军民感谢陛下皇恩浩荡!”

位于大京都的全世界唯一一套鹰眼雷达系统就这样被决定了命运,雷达站主机开始拆解,然后运往非洲罗伯茨港。

当然,巨大的发射塔和接收塔就不必要拆了,钢材结构都是现成的,可以直接从钢铁公司采购。

这件事也让李卫国对雷达系统工程更加重视了,因为想要对付德国的轰炸机群,雷达侦查系统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其他诸如寻找德军秘密轰炸机基地,训练战斗机夜间能力,都是治标不治本,没有雷达的探测与追踪,面对一切空袭都是浮云。

前一段时间中华帝**方对特斯拉的金属探测器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海军方面,跟李卫国撒娇耍泼,最终成功索要了金属探测器中的关键技术,并交由海军装备委员会进行论证和研究。

特斯拉贡献出来这项探测技术,其理论部分得以在帝国科学院进行广泛讨论,尤其是在雷达探测和声呐探测方面的专家们,可谓受益良多,得到了很多有用的启发。

蒙罗维亚大轰炸事件,给李卫国提了醒,必须要加快防空方面的建设了。

因此,帝国科学院随后就接到了李卫国的旨意,要求集中力量对现有的鹰眼乙型雷达系统进行改进,要求将雷达小型化、高精度化、易操作化。

实际上中华帝国在雷达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积累已经非常丰富了,比如雷达系统当中,与其紧密相关的无线电广播和收听技术,实际上就是频段不同,以及是否进行目标测量和追踪的问题。

有了无线电广播和接受技术作为基础,再来开发雷达系统反而就非常容易了,至少在abcdef几个波段频率内开发雷达系统已经足够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电子管和磁控管,没有这两个关键零件,一切都是浮云。

目前中华帝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不断被刷新,几乎没过一个月,都有一款新型号的电子管和磁控管被研制出来,较前面的同类产品不断提高性能,但帝国政府一直限制这方面的技术投入市场,目的就是防止被德意志帝国获得。

实际上,只允许研发电子管和磁控管,却不允许投产,这条政令虽然由帝国内阁下达,却真正是李卫国授意的。

之所以这样做,是李卫国想要摸清楚德意志帝国在这方面的真正科研水平。

事实证明,当中华帝国严控这方面的高技术产品投放市场时,德意志帝国在这方面的科技追赶速度就会陷入停滞状态,这让李卫国明白,希特勒手中并未掌握这方面的技术,至少目前还没有。

于是,李卫国有理由怀疑一些企业曾经将帝国的高科技电子管偷偷走私给德意志帝国,亦或者是通过其他第三国的商人走私,于是他责令相关部门开始彻查相关渠道,很快就惩处了一大批叛国者。

商人追逐利润,如果有百分之几百的利润,哪怕是冒着叛国罪也无所畏惧。

不过在国土安全局的严厉打击之下,这些叛国者很快都得到了严厉惩罚。同时帝国国会通过了更加严厉的法律条款,严惩那些吃里扒外的国贼,使得中华帝国高科技技术外流势头得到有效阻止。

这一次有感于德意志帝国的轰炸机群对中华帝国海外驻军的巨大威胁,李卫国于是解除了一大批军用敏感高科技技术禁令,允许帝国那些忠诚度高保密度的公司负责经营。

其中一项就是磁控管技术解禁令,由军方交给信得过的国防企业负责开发和生产先进的雷达设备。

经过一个月的公平公开竞标,中华帝国的十家大型国防企业先后拿出了他们最先进的雷达设计产品和对鹰眼雷达系统的改良技术,最后由皇家国防工业集团的雷达改进设计方案最为优秀,附和中华帝**方的要求,最终拿到了订单。

皇家国防工业集团能够最终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个意外,因为这家军工企业归皇室所有,是李卫国的个人公司,现交给二皇子义王经营。

义王继承了他母后的经商头脑,并不适合军队生活,最终在服兵役三年后转业地方,开始打理皇室各个产业。

李卫国每个星期都会给他的子女们上课,讲授的内容和理念都是超前的,关于雷达这方面的知识,李卫国虽然只知道个大概和笼统理论,但随便拿出一条内容依旧震惊世界。

当然,皇室子女们都有严格的家教,没人敢轻易把皇室的秘密告诉给外人。

义王和几个同样不爱参军的弟弟妹妹们,一起管理皇家国防工业集团,在他们的影响下,皇家国防工业集团自己培养的军工装备专家们很快就拿出了领先世界的雷达设计,并达到了军方对雷达的要求和标准。

x-51型雷达,使用最先进的磁控管和放大震荡电子三极管技术,将现有鹰眼乙型雷达的波段调整到500至600格力波段,峰值功率为50马力。

相比而言,x51雷达的峰值功率远低于鹰眼乙型,不过就性能而言,是不降反升的。因为该雷达天线不再是高达百米的巨型天线了,反而是搭载在6轮越野军用卡车上,具备机动能力的防空雷达。

当然,如果单打独斗的话,x51雷达的确不如鹰眼乙型雷达的,毕竟对于早期ab波段的雷达而言,天线越大越高探测效果越好。

不过,x51型雷达的优点恰恰就在这里,因为这部雷达不是独立作战的,而是由六部或者八部同类型的雷达系统联合组成的一个雷达网络。

网络链路系统,这是x51雷达跟鹰眼乙型雷达最大也是最本质的区别,前者代表着未来雷达的发展方向。

一部x51雷达或许不如一部鹰眼乙型雷达,但一整套x51雷达可以组成链路系统,通过车载方式不断移动和调整方向,这就不是鹰眼乙型系统能比得了。

组成链路系统后,使得雷达变成了网,大大提高了雷达防御体系的对空探测能力和精确度,并且通过三角定为功能,拥有了测量目标方位角、距离的能力,这是原先雷达所不具备的能力。

于是中华帝**方基于这些优点,将订单给了皇家国防工业,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雷达指标。

x51型雷达,军方命名为鹰眼丙型雷达,要求在三个月内交付第一套系统,其雷达网需要达到能探测到100公里外2000米高度以内的高空目标,以及40公里外150至200米低空飞行的目标,并提供一定精度的测距功能和测方位角功能。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中华帝**方甚至允许帝国科学院有关电子管和磁控管的最新技术分享给皇家国防工业集团,以确保鹰眼丙型雷达交货时的性能。

就在鹰眼丙型雷达加紧制造的时候,鹰眼乙型雷达设备经过一个星期的空运,已经被安全运抵罗伯茨港。

黎元洪得知朝廷给了他一套可以提供敌机预警的雷达系统后,乐得喜大普奔,赶紧调集军中最优秀的工程兵,迅速将鹰眼乙型雷达安装到位。

当高达一百二十米的巨型铁塔被立起来时,整个罗伯茨港的士气也随之大增,士兵们对轰炸机的担心终于减淡了,不过也不敢大意,毕竟谁都不知道这雷达系统究竟管不管用。

同样,黎元洪也不敢大意,虽然有了雷达系统,但陆军航空兵依旧日夜操练,尤其是夜间飞行训练的强度空前,每天都会摔倒几架飞机,有飞行员为此付出生命。

而海军航空兵们就更惨了,从八艘航空母舰上面起飞的f18战斗机,就算是白天都经常发生事故,更何况晚上起降训练了,更是事故频发。

由于飞行员的伤亡超过海军舰队司令部的承受能力,给了黎元洪很大的压力,最终黎元洪决定允许海军航空兵晚间在航母起飞后,可以在陆地机场降落。

而晚上的陆地机场被照的灯火通明犹如白昼一般,加上螺旋桨式飞机的速度慢,远没有后世的喷气式飞机速度太快容易出危险,因此夜间起降训练得以持续下去,虽然飞行员们心中都十分不满,却没有出现投诉事件,这倒是令中华帝**方松口气,毕竟如果出现飞行员投诉军方的不人道训练模式,引起中华帝国舆论的广泛关注,那还是很麻烦的事情。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