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604章 二代主战坦克的碾压

伪钞帝国 第604章 二代主战坦克的碾压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作为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中华帝国不论在哪方面都保持着世界第一,这几乎已经是中华帝国人民认定理所应当的事情了,所以任何国家但凡有超越中华帝国的迹象,亦或者是在某方面有先进技术超越中华帝国时,就会引起中华人民的震惊和紧张。

在世界大战之前,中华人民是以整个协约国集团作为竞争对手的。随着世界大战结束,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关系迅速冷冻,并在英吉利海峡事件后急转为敌对,于是中华人民便将德意志帝国作为唯一竞争对手,因为只有德意志帝国在未来十几二十年间有可能对中华帝国产生威胁。

由于中华帝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空前强大,加上中华帝国在欧洲全面围堵和封锁德意志帝国,这让德意志帝国政府和国民感觉到空前的压力和巨大的威胁。

为了对中华帝国进行威慑,阻止中华帝国突然对德意志帝国开战,德意志帝国政府不得不耗费巨资投入科研,重点更是放在了军事装备上面,企图用先进的军装备,来震慑中华帝国及其盟友,使其不敢对德意志帝国轻举妄动。

希特拉在德意志帝国这段危难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他的督导下,启动幽灵计划,德意志帝国的科学家们很快研发出大量的先进军事装备。

其中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海狼潜艇,就以强大的静音能力,躲过中华帝国海军的声呐探测,攻击中华帝国的商船和军舰,成功逆袭,给全世界最强大的中华帝国海军以极大的震慑和威胁。

然后就是德意志帝国空军突然出现的福克e3型战斗机和哥达式轰炸机,也一度令中华帝国空军在欧洲上空的行动能力受到了限制和挑战。

不过,海狼潜艇虽然强大,但目前德意志帝国海军只有一艘。福克e3战斗机和哥达式轰炸机虽然凶猛,但德意志帝国空军也才开始装备部队,正式形成战斗力,形成集群规模还需要几年时间,以德意志帝国的脆弱财政能力,未来五年之内,都不可能真正威胁中华帝国海军和空军。而中华帝国已经展开了反制措施,凭借中华帝国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工业实力,完全赶在德意志帝国之前部署到位。

实际上,唯一让中华帝**方紧张的,并不是海军和空军,反而是陆军。

俄国一月红色革命的炮声,震惊了全世界,同样震惊了中华帝国。

不过中华帝**方对于俄国的军事实力根本瞧不上眼,唯一感到顾虑的只是烈宁手中的红军,因为红军首次使用火箭筒武器,直接秒杀俄军列装的t25坦克。

自从坦克在世界大战期间首次亮相,就瞬间成了各国陆军的铁拳和王牌,没有坦克攻不破的要塞和城市,有了坦克,就可以所向披靡,这几乎成了战后世界各国衡量陆军战斗力的唯一标准,连火炮力量都靠边站了。

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中华帝国神策军以240辆t28坦克,2400辆t25大改型坦克,以及500辆t25坦克稳居世界陆军第一位。

位居第二位的是德意志帝国,拥有1800辆t23坦克,2100辆t23改型坦克,以及缴获自法国陆军的马克二型坦克1200辆。

如果单轮数量,自然是德意志帝国陆军的坦克多,不过德意志帝国陆军使用的t23坦克,t23改型坦克,以及马克二型坦克,这些都是世界大战期间中华帝国出口给德意志帝国,以及从法国缴获的坦克,整体性能都不如中华帝国原装自用的坦克型号,跟不如t25坦克和t28坦克了。

所以中华帝国陆军稳居世界第一,德意志帝国陆军只能当老二了。

不过,在希特拉的指引下,德意志帝国陆军很快在中华帝国的t23坦克基础上进行突破式研发,并且吸取了法国马克坦克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最终在幽灵计划中得到了印证。

德意志帝国的豹式坦克,以及豹二坦克,就是在希特拉的指引下完成的,是幽灵计划的重要一环。

由于希特拉跟斯达琳之间有秘密合作关系,所以德意志帝**方从斯达琳手中获得了俄国造火箭筒技术。

针对火箭筒轻松摧毁t25型坦克装甲这件事,德意志帝**方有感他们的坦克更加脆弱,所以接下来的豹式坦克,以及希特拉秘密研制的豹二坦克,都及有针对性的加强了防御。

德军的豹式坦克以注重装甲防护和火力为主,选择牺牲速度。一方面是因为俄国人的火箭筒穿甲能力太强,迫使德军豹式坦克不得不加强装甲防护。另一方面也是德意志帝**工实力的短板,那就是坦克发动机的功率不够,勉强支撑21吨的坦克以28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进。

28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对于坦克来说,属于鸡肋的。因此德意志帝国陆军索性牺牲速度,将其降为20公里每小时,换取增加装甲防护重量来提高防御能力。

最终,豹式坦克的战斗全重达到了30吨,装甲厚度在正面达到80毫米,侧面与后面也有50毫米,正面可以抵挡俄制最强的50毫米火箭筒发射的穿甲弹直击,而侧面则能防御中华帝国陆军w18中型战车装备的37毫米反坦克穿甲弹攻击。

除了防御能力大幅度加强了,豹式坦克的主要武器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比如安装了一门47毫米主炮,两挺92毫米mg13机枪。

为了能够带动30吨的豹式坦克,德军能够选择的发动机厂家不多,最终决定由克虏伯公司提供的m3054汽缸气冷汽油引擎,推重比为1ps每吨,采用椭圆钢板弹簧悬挂系统,最大行动距离140公里,最高速度20公里每小时。

针对德军的豹式坦克,中华帝国内参在制定报复方案时,不得不考虑一旦报复行动失控,将全面引发热战,首当其冲的就是陆军。

面对德意志帝国陆军的豹式坦克钢铁洪流,中华帝国神策军需要具备对抗豹式坦克的能力,于是继t28坦克之后,t30坦克的设计图纸由帝国科学院秘密档案室取出,交给中华帝国陆军装备委员会。

t30坦克是用来pk豹式坦克的,按照中华帝国陆军的争强好胜心理,决不允许德意志帝国陆军抢走世界最强陆军的宝座。

样样都要比别国强,这就是中华帝国如今的处事理念。

而中华帝国神策军对于t30主战坦克的要求则是至少要甩德意志帝国的豹式坦克一代水平,也就是要确保中华帝国在坦克方面领先敌人至少一代标准。

德军的豹式坦克装备47毫米短管炮,那么中华帝**的t30坦克就要安装更强的火炮,必须能够击穿豹式坦克的80毫米正面装甲,由于对德军豹式坦克的装甲厚度具体是多少不是很清楚,所以最终安装了88毫米口径50倍径的主炮,发射中华标准穿甲弹药,在一千五百米距离内可直接击穿90毫米厚的克虏伯装甲。

在认为t30的火力完全压制豹式坦克后,中华帝**方才开始考虑装甲防护问题。同样要求t30主战坦克可以抵挡德军豹式坦克47毫米短管炮的攻击,同样还要小心德军的火箭筒攻击,还要确保可以对抗德军升级的豹式坦克。

这样一来,装甲厚度没有100毫米都不行的。

可问题是,就算中华帝国的技术先进,工业水平强大,能够制造出甩别国几条街的强劲坦克发动机,但要想把重达45吨的t30主战坦克推进到5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速度,这对发动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最后连帝国科学院的专家们也摇头说不了。

因为帝国科学院拥有的最先进的坦克发动机是12缸40升m2柴油发动机,其功率达到全世界最高的500马力,这代表着世界最先进,也是帝国科学院最后的坦克发动机镇院之宝。

如此强大的坦克发动机,也只能使t30坦克在公路最高时速达到40公里。

而陆军作战委员会在坦克战斗报告中指出,机动能力是坦克大战的优势,因为坦克的最大防御装甲永远都是在正面,侧面装甲就弱很多。对于机动性强的坦克,在坦克大战时只需要快速冲入敌军当中,攻击敌军坦克的侧面,则能够取得最大的战果。

世界大战期间,德法战场上爆发了一次坦克大战,当时德军装备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中华帝国造t23坦克,而法军则是落后的马克二型坦克,结果就发生了上面提及的事情,法军的马克坦克冲入德军坦克群中,反而摧毁了更多的德军坦克。

由于法军在这次战斗中因为坦克数量太少而失败了,所以这个战例并没有引起世界军事界的关注,但中华帝**方不会放过任何一场战斗经验,经过仔细研究后才得出的这个结论。

这是不外传的军事机密,所以陆军装备委员会经过慎重考虑后,不得不降低要求,一百毫米后的装甲不用垂直装甲了,而是改为三十度角的斜面装甲,这样只需要65毫米厚的中华特种钢,就可以做到100毫米垂直装甲的防护水平,同时大幅度减轻了装甲重量。

这样一来,t30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就下降到40吨左右,装上五百马力的强劲发动机,使其公路最高时速可达到55公里,让这款坦克一下子就高大上起来。

当然,能够跑55公里的时速,光靠发动机还是不够的。

帝国科学院研究的新式悬挂系统,以及强度足够的履带,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让t30坦克发挥出全部性能。

虽然t30主战坦克一身优点,却也不是没有缺点。

最大的缺点还是体积问题,在受限于时代发展的情况下,越是强大的发动机体积就越大,t30坦克发动机就不例外,巨大的体积导致坦克的外形设计不得不真的变成“高大”了,即便炮塔设计成了扁平的豆腐块,也无法阻挡车高超过6米的窘境。

这样高大的车身,目标自然很大。

不过t30坦克强大的装甲防御能力,至少在更凶猛的坦克出现前,还是防得住的。

实际上,高大的车身,也不是一无是处,有的时候还是有点用的。

比如在涉水时,高大的车身使用上排烟技术后,可以通过至少两米深的水,无浪的情况下可能更好一些。

高大的车身,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坦克成员比较舒适一些。相对于德军的豹式坦克,中华帝**的t30坦克可以说是非常舒适了,因为这个年代坦克里面可没法装空调,一进去就是大火炉桑拿房一样,里面宽敞一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驾驶豹式坦克的德军坦克手能够进入t30坦克看一下的话,他们一定会嫉妒死的。在他们眼里,坐在t30坦克里面绝对是天堂,而坐在豹式坦克里面,则犹如地狱般苦逼。

抛开坦克不说,针对德军装备的60毫米火箭筒,中华帝国陆军自然不甘心落后,迅速研发了大威力的88毫米h20型火箭筒,它采用铝合金发射筒,有效射程110米,垂直破甲厚度达到280毫米,可以摧毁目前世界各国任何一种坦克,甚至连要塞防御工事也直接秒破。

不过中华帝国陆军也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h20型火箭筒的成本很高,不是指的火箭筒本身,而是指火箭弹的成本。

由于火箭弹是靠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来完成发射、飞行和攻击目标的,一次性的火箭发动机的制造就成为了关键。

俄军使用的火箭筒,是斯达琳用最最原始的方法制造的,德军的工业较俄国先进,生产60毫米口径火箭弹也非常吃力,成本高昂。而中华帝**方为求绝对超越敌人,研发88毫米口径的火箭弹,成本更是居高不下,就连强大的中华帝国财政,也对这个项目表示蛋疼,极力限制产量。

于是,88毫米火箭筒虽然可以装备给中华帝国神策军,但是数量绝不会太多,不过却可以有效的对德意志帝国形成威慑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