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535章 豁出去的战争

伪钞帝国 第535章 豁出去的战争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曾几何时,当中华帝**队在纽约会战和华盛顿会战期间,把几百万美军打得满地找牙,西方协约国集团对此嗤之以鼻,他们不愿意承认中华帝国太强,所以他们刻意遍地美**队太菜。

不论是法皇拿破仑四世,还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亦或者英国的首相罗斯,他们都为了安抚协约国人民的战斗决心,公开表示协约**队是战无不胜的,美军的悲剧,绝不会在欧洲战场上发生。

结果就在英法联军认为即将打败德国的时候,德军突然反击,突破马思河防线,抄了凡尔登英法联军主力的后路。

紧急增援迈泽和马尔两地的英法联军,在半路上遭遇德军主力,被德军坦克集群和战斗机集群打垮,消息传回英法联军统帅部,顿时引起一片恐慌。

张伯伦紧急向罗斯提出建议,要求英法联军统帅部立即下令凡尔登一线的英法联军主力马上撤退,迟了恐怕会被德军包围。

罗斯对张伯伦很是信任和欣赏,就像威廉二世重用希特拉一样。

于是罗斯立即跟法皇拿破仑四世通了电话,后者也不是傻瓜,明白凡尔登守不住了,如果不能快速撤出凡尔登战场,四百多万英法联军都将被消灭。

如果是正面较量,四百万英法联军根本不怕不足两百人的德军,问题就在于德军突然突破凡尔登防线的两翼,直插凡尔登后方的英法联军补给基地,切断了英法联军主力的后勤补给。

假设凡尔登战场上只有四十万英法联军,凭借凡尔登的粮食储备,那么他们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做出反击行动。

然而凡尔登战场上有四百万英法联军,弹药和武器补给就不说了,单单是粮食一项,四百万和四十万的差距就不是一个数量级,凡尔登的粮食只够四百万人一天的用量。

如果不能迅速撤退,那么四百万英法联军,不用等着德军前来进攻,几天功夫,四百万英法联军就全都饿死了。

当然,英法联军统帅部不是没想过夺回补给基地,可惜德国人更狠,直接烧毁了英法联军的粮食,炸毁了武器弹药油料仓库。

于是,四百万英法联军主力,只能苦逼的向巴黎撤军了。

然而,斯蒂芬和希特拉可不会给英法联军安全撤回巴黎的机会。

一路上,德军的战斗机群疯狂的扫射英法联军各部队,杀的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断后的英法联军,面对德军的坦克集群钢铁洪流,直接被碾压,成建制的被灭团。

面对德军的新式坦克和战斗机,英法联军陷入了恐慌,战斗意志不断被削弱,撤退很快演变成了大溃败。

英法军队不顾一起的往巴黎逃跑,蜗牛一般速度的马克坦克被率先抛弃,接着是卡车没油了,128毫米、152毫米的重炮被抛弃,然后士兵们饿极了,把驮马都杀了吃肉,结果轻型步兵炮、弹药箱什么的也没有牲畜拖拉了,一起被抛弃。

起初还有四个人抬着重机枪撤退,随着德军飞机的不断俯冲扫射,越来越多的英法联军士兵把重机枪子弹打光了,于是抛弃,最后演变成步兵扛着自己的步枪,不敢走大路,抄下路逃往巴黎。

七天后,巴黎城内,英法联军只逃回来不足三十万人,其中超过一百万人死在了逃跑的陆上,剩下的人基本上都当了逃兵,沦为失踪人口。

至于被德军俘虏了多少,英法联军方面不清楚,全部当做失踪人口计算。

实际上,德军根本不留俘虏,因为他们根本没时间抓俘虏,那些主动投降的英法联军士兵,全部被屠杀,尸体都懒得埋了,就那么暴尸荒野,令法国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任务法国即将战败的法国老百姓迅速从以前的10%,飙升到80%。

一时间,法国人心惶惶,对政府失去了信心,整个国家弥漫着战败的阴影。

拿破仑四世刚刚准备迁回巴黎,除了凡尔赛宫,其他地方都住不习惯,结果屁股还没有坐热,凡尔登英法联军惨败,四百万英法联军主力被打垮,只有不足三十万人逃回巴黎。

这个打击瞬间令拿破仑四世吐血三升,巴黎根本无险可守,仅凭三十万吓破胆的英法联军,根本挡不住两百万德军虎狼之师。

不得已,拿破仑四世再次离开巴黎,又回到波尔多临时首都。

这一次,拿破仑四世更加颓废。

上次德军突袭,法军未能完成战争总动员,兵力规模上不如德军,以至于战争初期,法军接连作战失利,丢掉了北方大片领土,连巴黎都丢了。但整体上法军伤亡不过七八十万人,虽然打了败仗,但没有伤了元气。

可是这一次,四百万英法联军被打垮了,其中法军占了三百三十万人,凡尔登战役的失败,令法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可谓大伤元气。

要知道如今的法兰西帝国,总人口不过四千五百万,一下子损失三百三十万人,几乎让法国年轻男人全都死绝了,这有多么的恐怖。

当然,有上百万法军失踪了,他们有可能躲入民宅冒充老百姓活了下来,但对法兰西帝国而言,他们的主力大军可以说完蛋了。

所以这一次拿破仑四世离开巴黎后,整个人都颓废了,对未来充满了悲观。

巴黎不可守,甚至陪都波尔多也很难守住,毕竟法军主力被打垮了,另一支法军主力却在法国南部,正被意大利军队牵制,无法脱身增援。

这样一来,波尔多方向的法军不足七十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临时抓的壮丁,甚至连壮丁都算不上,好多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甚至强壮的女人都不得不扛枪接受训练。

当然还有英军的一万来人,免签凑够三十五个师团,可正面而来的是两百万德军,加上德军拥有规模庞大的坦克集群和战斗机集群,装备先进,火力凶猛,英法联军已经被打没了斗志,兵力、装备、战斗意志全都不及格,根本挡不住德军的凶猛攻势。

“请求不列颠紧急增援!”

这是拿破仑四世唯一下达的命令,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消息传回伦敦,罗斯和张伯伦也是蛋疼的要命。

凡尔登会战的失利,令西线战场完全崩溃,三十万英军基本上被杀光了,这让英**方非常痛苦,毕竟大英帝国的陆军规模非常弱小,损失三十万,战略意义上相当于法国损失三百万军队。

不过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了,大英帝国也就顾不得算计损失多少了,挽救法兰西就等于挽救大英帝国,因此罗斯立即将大英帝国的全部预备队都派往法国。

这是一支强大的预备队,作为大英帝国战争总动员后的精锐力量,这一百英军也是大英帝国全部的精华。因为大英帝国的人口还不如法国多,只有三千多万人,此前已经抽调了一百多万军队了,如今再够抽调出一百万人,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了,甚至大英帝国的很多工厂都被迫停产,工人被抓壮丁,学校停课,老师被抓壮丁,乡下农田一样停摆,男人被抓壮丁,女人来种地。

这几乎是饮鸩止渴了,因为男人都去打仗了,劳动力不足,整个大英帝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将严重受到影响,一旦短时间内无法结束战争,大英帝国即便没有在军事上被打败,经济上也崩溃了,没有粮食、没有钢铁,最终也得战败。

因此,罗斯也很清楚,这将是最后一战了,如果不能打败这两百万德军,那么大英帝国在半年后也将因为没粮没钢铁而完蛋。

一百万英军浩浩荡荡的开赴法国敦刻尔克,而波尔多方向的法军也向敦刻尔克方向靠近,打算英法联军集合到一起,人多力量大。

与此同时,英法两国也向沙俄帝国紧急求援,要求沙俄帝国务必在东线战场上痛击德意志帝国,逼迫德意志帝国从西线战场抽调兵力回援东线战场,以便减轻英法联军的压力。

换做平时,尼古拉二世决计要狠狠敲一笔竹杠,英法两国都比沙俄有钱,油水多,正好补贴沙俄落后的工业。

但这一次,尼古拉二世没有趁机敲竹杠,他也害怕了,因为一旦英法战败,德意志帝国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掉过头来痛击沙俄,到时候沙俄孤军奋战,分分钟被灭都有可能。

因此尼古拉二世力排众议,决定大规模出兵。

沙俄帝国虽然很穷,工业也不如英法,但却有一个巨大的人口优势。

1896年时,沙俄帝国的人口为272亿,是英国的4倍,法国的3倍,德国的8倍。

沙俄帝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在东线战场上,沙俄帝**队的装备最烂,依然用老式步枪、老式重机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坦克,至于战斗机,也仅仅只有几百架,还是英法援助的。

这一次,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口气动员了五百万大军,对东线战场上的德奥土同时发动代号“东正普世”的作战行动。

然而,让沙俄军方羞愧的是,关键时刻,仓库内的武器却是不够用了。

原本沙俄帝国储备了两百万支步枪、三千挺重机枪,可惜战争打了两年后,损坏严重,不但耗光了库存,甚至连生产都供应不上,原因是缺钱。

五百万大军,只有一百五十万人有武器,两三个人用一支步枪,子弹还不够。

英法两**方也被气吐血了,大骂沙俄真特么穷到家了。

但这个时候,英法两国都没有坐视不管,相反积极给沙俄帝国送去了一百万支先进步枪、三千挺重机枪,五亿发子弹。

英国皇家海军倾巢出动,护送这批物资前往圣彼得堡。

消息很快被德意志帝国参谋本部得知,威廉二世立即下令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倾巢出动,前往拦截这批物资。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了,谁都知道胜败在此一举了。

所以不论是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还是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这一次双方都做好了大决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远在太平洋上的中华帝国皇家海军,也蠢蠢欲动。

很快,兵部、总参谋部经过慎重研究,报请李卫国批准,决定不顾德意奥等国的反对,也要插手欧洲战场。

站在李卫国的立场上,这一次关乎欧战结局,以及未来二十年欧洲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他不希望德意志帝国获胜,但目前看来德意志帝国胜利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李卫国决定吧太平洋舰队主力调往欧洲,不论是德国获胜,还是英法苟延残喘,中华帝国都要插一脚,分一杯羹。

“陛下,太平洋舰队前往欧洲,一个苏伊士运河挡住了去路,如果绕路,需要多走一个半月时间。”

海军大臣林继云向李卫国进言,太平洋战争结束后,舰队交给李卫军指挥,林继云则返回大京都武汉。

直到这时,李卫国才想起来苏伊士运河,以前一直进行战略防御,以封锁苏伊士运河为主,本意是阻止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走苏伊士运河进入太平洋,如今中华帝国海军要去欧洲,这苏伊士运河却成了障碍。

“太平洋舰队即刻出发,传旨吉布提总督、塞浦路斯总督,调集一切能够动用的兵力,半个月之内必须拿下苏伊士运河!”

听到李卫国的命令,张小六第一时间道:“陛下,半个月时间太紧了,苏伊士运河有十万英军驻扎,有坚固防御工事,半个月很难攻下,还请陛下宽限一段时日!”

李卫国摆摆手,道:“能不能打下来,你们陆海空三军自己想办法,朕只看结果,不问过程!”

张小六顿时苦笑,看向旁边的林继云、庄久侠,后者也是一脸苦逼表情。

时间虽然紧迫,任务虽然困难,但是如果中华帝国海陆空三军联合行动,未必不能做到。

于是张小六、林继云、庄久侠三人退朝后,立即返回总参谋部,详细制定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李卫军已经接到圣旨,率领太平洋舰队主力,浩浩荡荡的杀向亚丁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