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464章 超级三峡工程

伪钞帝国 第464章 超级三峡工程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事关陈王,难怪国土安全局没有轻易将此事上报给李卫国知道。

不过李卫国作为帝王,却是不能姑息养奸。

对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需收集证据进行重审,若没有确凿杀人证据,仅凭二人有通女干罪,却不至于死刑,需还他们一个公道。

但此事又有国土安全局插手,目的在于对付李鸿章和前朝遗臣,以及隶属于他们的刺客联盟组织,要一劳永逸的消灭他们,这件事恰巧是一个引子。

所以,国土安全局局长李彬不怕事情闹大,闹得越大越好,最后利用舆论来给李鸿章他们设套,从而一举将乱裆(dang)铲除。

李卫国没有怪罪李彬,认同他的做法,换做是自己,也会这么干的。

不过,李卫国还是要安慰杨乃武的姐姐一番,打消她的顾虑。

随后,杨乃武与小白菜,乃至一干涉案人员被移交中华帝国最高都察院,重新立案和取证。

于是,囊括了朝廷权利争斗,以及境内外敌对势力参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成为各方势力介入的新一轮暗战展开了。

舆论开始关注,那些不甘心失去地位的前朝遗臣们,终于按耐不住了,开始站出来,抹黑朝廷。

朝廷没有任何表态,只是任由他们扮演跳梁小丑,他们蹦跶的越欢快,越是得意,露出的马脚就越多。

李卫国当夜叫宜妃侍寝,顺便套套枕边人的话,结果没发现宜兰跟这件事有瓜葛,恐怕是有心人打着宜妃的虎皮扯大旗。

只要后宫没有参与,就不是大事,李卫国也能放心的处理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并借机会铲除帝国内部隐患,一举两得。

第二天,李卫国钦点翁同龢为钦差大臣,全权督办此案。

历史上就是翁同龢处理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既然如此,李卫国也成全一次翁同龢,让他跟杨乃武和小白菜了解这段缘分,成就翁同龢的名声。

翁同龢主持调查委员会重新审案,这需要时间,自是不必细说。

李卫国这次回紫禁城,只是短暂停留,随后将启程前往湖北宜昌。

这一次,可不是去游山玩水撩妹纸的,而是要前往考察三峡工程。

在后世,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一座水电站,解决了半个中华的用电问题,惠及民生,提振工业经济发展。

当然,三峡工程有利有弊,有人说面子工程,劳民伤财,破坏环境,引起地质灾害,但总体上还是利大于弊的。

这一世,李卫国对水利发电很重视,尤其是中华帝国的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巨大,而传统的火电站效率太低,污染太高。

中华帝国目前取得的工业成就,相当于后世中华改革开放二十年取得的工业成就。后世中华修建三峡大坝,就是因为经济高速增长,电力短缺。

如今也一样,中华帝国经济高速增长,电力严重短缺。

截止建元3994年,公元1894年,中华帝国累计在全国各地建造了一万座发电站,其中水电站只有五百座,剩下的全是火电站。

尤其在工业区,火电站更是一排排望不到边,依然不能满足工业电力需求。而随着国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种电冰箱、洗衣机、电灯、电话、空调等各种电器进入千家万户,居民耗电量激增。

这种情况在北方地区还比较稳定,北方煤炭多,火电站多,电价便宜。但南方缺煤炭,火电站运行成本高,只能靠水电站来弥补。可是小江小河的水电站装机容量低,依然不能解决用电难问题。

时至今日,中华帝国正在进行电力革命的关键时刻,电力短缺制约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成为朝廷迫在眉睫的问题。

好在李卫国高瞻远瞩,早在八年前就开始酝酿在宜昌三峡区域修建三峡水电站了。

不过,一开始三峡电站修建进度缓慢,原因是长江截流和改道难度较大,同时长江上游水库区淹没大量城镇和农田、住宅,当地居民搬迁,政府补偿是个大难题。

经过几年谈判,最终当地居民还是都同意了政府的补偿条款,因为他们信得过皇帝李卫国,因为李卫国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换做其他人当皇帝的话,老百姓决计不会这样轻易给面子的。

就好比后世修建三峡大坝时,毛太祖已经过世了,所以很多老百姓不买政府的账,如果毛太祖在世,只需要一句话,就没人会反对。

这就是第一代领袖的威望,同样李卫国也是因为开国皇帝,威望无与伦比,他说三峡工程惠及子孙万代,老百姓就会深信不疑,积极配合搬迁。

三峡工程投资巨大,放眼当前世界各国,都不敢如此大手笔,投入二十亿人民币,因为一个搞不好,就会拖垮整个帝国。

但李卫国有魄力,他相信一旦三峡发电站建成,将会获得十倍乃至百倍的经济效益回馈,惠及子孙。

当然,真正促使李卫国下定决心,促使中华帝国国会批准这项工程,还是因为五年前中华帝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同盟国和协约**事对抗,导致中华帝国外贸出口受挫,出口降低。同时国内工业规模巨大,工业库存巨大,给中华帝国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影响,好比一颗定时砸蛋,随时都可能爆炸。

在这种情况下,李卫国提出的策略便是扩大内需。

以前,中华帝国大搞铁路、公路建设,城市化建设规模巨大,每年多余的钢铁、水泥等工业库存都会被这些工程消耗掉。但铁路有修完的时候,城市的楼房一旦修好,百年内不会出现问题(真材实料),所以后劲消化力不足,现在就刚刚好,房子和老百姓的需求供需平衡,若要再发展房地产,就会产生泡沫危机。

李卫国深知后世房地产的危害,所以出台政策,把房地产行业限制在合理发展水平之内,防止出现泡沫。

那么国内庞大的工业能力,巨量的工业产值,虽然工厂主人都意识到了风险,开始减产,但库存还是巨大的,还有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因此,李卫国大力推行扩大内需政策,西部大开发、北部大开发、南部大开发等等,甚至连迁都的招数都用出来了。

三峡大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的,因为中华帝国的钢铁和水泥产能实在太强大了,价格低廉,如果不多来一些巨大的工程,很难消化掉巨量的库存。

趁着钢铁水泥价格低廉的时候来修建三峡大坝,既能给朝廷节省财政开支,又能帮助钢铁工厂、水泥工厂等去库存,降低因产品滞销而带来的经济危机风险,同时巨大的工程开工,将提供几十万个工作岗位机会,间接惠及数百万人口,可谓一举多得。

此次,李卫国前往宜昌,就是去亲自观看长江截流的。

七月十八日,随着几十辆卡车将满载的沙石泥土倾倒而下,长江被拦腰截断。滚滚的长江水只能向旁边的泄水闸流去,三峡大坝实现了合拢。

为了这一天,足足等了五年时间。

鞭炮齐鸣,鼓乐震天。

李卫国踏上大堤,慰问一线的全体工作人员们,他们并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隶属中华帝国神策军的生产建设兵团。

也只有军人的干练和齐心协力,才能如此漂亮和快捷的实现长江大堤截留合拢。

“陛下,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正式修建三峡大堤和安装发电机组了,这大概还需要两年时间,然后就可以蓄水发电了。”

说话的是工部左侍郎水部司(水利局)邓承修邓大人,作为一名前朝官员,依然能够得到李卫国的重用,可见他是真有本事的。

三峡大坝虽然是李卫国提议修建的,但实际执行者和设计者却是邓承修和他们工部的团队。

从考察到绘图,最终拿出来的三峡大坝设计规划图纸,可谓呕心沥血了。

按照邓承修的设计,三峡水电站主坝长2564米,高205米,预计蓄水水位为180米,整体以混凝土双支墩空心重力坝结构,混凝土量1526万立方米,在未来百年之内,都将是世界上同类型坝中最高、最长的。

其中主坝段设40个进水口,底槛高程175米。右岸翼坝呈弧线型,长986米,为单支墩大头坝,最大坝高5米。左侧导流控制坝段长670米,为重力坝,最大坝高192米。左岸堆石坝1984米,最大坝170米。左岸钢筋水泥坝长2294米,最大坝高70米。包括岸边溢洪道、船闸等建筑,整个枢纽的挡水前沿总长度达8760米。

这个设计,不但在规模上超过了后世的三峡大坝规模很多,在结构上也更加先进。

因为后世的三峡大坝虽然是发电,却不是主要任务,主要任务是防洪抗旱,这就限制了三峡大坝的作用,比如在汛期,不得不排洪放水,大坝的蓄水位大幅度下降,损失80%的水利发电量。

而且后世的三峡大坝结构上就是以防洪抗旱为主,导致其大坝的结构设计并不是以发电为主,这都是鲜为人知道的内幕。

这一世,李卫国的目标很简单,三峡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电,防洪抗旱的任务只是附带。

因为这一世目前中华帝国人口只有5亿,因为二十年来全力发展北方的重工业基地,导致人口向北方和东部沿海汇聚,在中西部长江上游地区的人口较少,不足百万,基本上没有工业。而在后世,三峡大坝修建时,长江中上游的人口因为抗日战争缘故,聚集了上亿人口,土地紧缺,所以三峡大坝才要考虑防洪抗旱,不能断了这些人的粮食吃。

如今对于中华帝国而言,地广人稀,仅仅百万人口,全都迁移走了也不费事,因为中华帝国有的是肥沃的土地等着他们耕种。整个长江中上游地区,两岸百公里内,全部变成了无人区,回归大自然了,没有耕地了,也就不需要防洪抗旱了,中华帝国不差这点土地和粮食。

因此,这一世的三峡大坝,结构设计上就是以发电为主,省去了很多的大麻烦。

听完三峡大坝的规划蓝图,李卫国不住点头,感到很满意,说道:“三峡大坝一旦建成,将成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水电站,跟长城一样,成为世界之最,诸位皆是大功臣,将载入史册,名扬千秋。”

一众负责的官员们顿时喜气洋洋,连忙感谢。

邓承修问道:“陛下,既然是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不知发电机组可是研发成功了?若是一般的小功率发电机组,恐怕太浪费了。要知道,三峡大坝设计高度200米,一旦建成蓄水,水位将高达180米,如此巨大的落差,普通的小功率发电机怕是不能胜任。”

李卫国微微一笑,说道:“你放心,五年前朕就听你唠叨过这件事,自然早做准备了。”

帝国科学院的华蘅芳见李卫国看他一眼,顿时会意,站出来解释道:“邓大人放心,陛下有旨,五年前就开始了大型水电机组的研发,而且是由一位天才科学家亲自设计。”

邓承修好奇道:“不知是那位大能亲自设计?大型水电机组到底有多大?”

华蘅芳挥挥手,让人拿来一套图纸,让邓承修观看,同时解释道:“他叫特斯拉,非常有才华,这是他设计的水电机组,你看看就知道了!”

邓承修接过来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单个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十万千瓦?这——这怎么可能?”

难怪邓承修大吃一惊,要知道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水电机组装机容量不过五千千瓦而已,十万千瓦是什么概念,整整二十倍啊!

李卫国心中暗笑,区区十万千瓦就惊讶成这样,要是你知道一百年后随便一座小水电站都能装个几十万千瓦机组,还不得吓死。

不过李卫国不得不承认,这个特斯拉太牛b,别人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偏偏他就能做到。

十万千瓦,其实还是特斯拉开小差了。

如果邓承修知道特斯拉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便设计了这套十万千瓦的水电机组蓝图,估计真的吓死了。

对于特斯拉这种大能,他可没时间来弄这种水电站机组功率问题,他的精力都放在了无线电事业上,比如无线电能量传输系统,比如宇宙无线波,那都是勾搭外星人的手段,用来对付地球人,的确大材小用了。

当然,在李卫国的逼迫下,特斯拉还是不情愿的设计了远距离高压传输系统,这是为三峡水电站量身定做的,要把三峡的电能输送到南方和西北各省。

邓承修难以置信的往下看。

由特斯拉设计的发电厂,光厂房就长1968米、宽99米、高112米。厂房内安装68台水轮发电机组,设两个安装间和两个控制室。厂房中心线与坝轴线的距离为5米。

再看水轮机的转轮直径竟然高达647米,蜗壳进口直径也达到了64米。一个转轮重达315吨,一个水轮机总重超过3300吨,顿时惊呆了一群小伙伴们。

邓承修心中很想说一句,这尼玛要不要这么怪兽,要造这么大个家伙,得花多少钱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