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457章 特战队出动

伪钞帝国 第457章 特战队出动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碧海蓝天下,南非南部德兰士瓦东部某沿海小镇。

临时浮桥码头旁,两艘挂着中华帝国国旗的运输船在此停靠。

数千来自德兰士瓦的工人正在不停地的从运输船上往下搬运货物,虽然一个个累得挥汗如雨,却面带喜色。

这是中华帝国秘密援助给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物资,包括武器弹药、医药器械、罐头香肠、啤酒香烟,甚至还有打着医药品名义的极乐药。

一支穿着卡其色迷彩服,头戴钢盔,脚穿钢底长筒皮军靴,整齐有序的下船,在岸边某开阔地集合。

这支部队约有三百人,单单是他们穿的军服,就足以引人注目了。

卡其色迷彩,正适合南非地区的地貌环境,若超过一百米,肉眼很难注意到这支部队,因为他们的军服几乎跟周围的沙丘融为一体了。

岸边不远处,来自德兰士瓦的一名上校,正在跟一名同样穿着卡其色迷彩军服的中华帝国神策军中校谈话。

“感谢贵国对我们的大力援助,我们德兰士瓦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华帝国的帮助!”

“上校阁下客气了,帮助德兰士瓦人民抵抗英国侵略军,是我们的荣幸。”

二人谈话很愉快,毕竟德兰士瓦方面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军事援助。

打开箱子,一支支擦满枪油的崭新步枪整齐码放着。

再陆续打开旁边的箱子,则是暴血重机枪和弹药。最大的六个集装箱里,更有六门155毫米重榴弹炮。

看到暴血重机枪和155榴弹炮,德兰士瓦的军官们顿时乐得屁颠屁颠的,上前摸了又摸,跟摸新娘子一样激动和兴奋。

不过,当看到不远处的那支卡其色部队时,德兰士瓦的军官纷纷询问起来。

“段中校,不知道这是贵国的那支部队啊?”

“贵国答应援助我们的部队,不会就这几百人吧?”

“呵呵,没错,一共三百人,是我们中华帝国神策军最精锐的部队!”

德兰士瓦的军官们顿时脸色不好看了,以为中华帝国在糊弄他们一样,就派三百人参战,怎么打得过五万英军?

“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您一定是把其他部队藏起来了!”

段祺瑞顿时哈哈大笑,让一众德兰士瓦军官们莫名其妙。

“诸位放心,千万不要小看这三百人。你知道吗,这三百人在我们中华帝国年度军事演习中,硬生生的打垮了我们一镇精锐神策军。”

“就这三百人能打垮贵国一镇精锐?”

“三百人对两万多人?这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就是,我也不信!”

……

见德兰士瓦的军官们不信,段祺瑞也只能苦笑,没办法,这支部队是个秘密,有些事情不能多说。

不过,身为中华帝国神策军的一员,头颅是高傲的,解释不清就无需解释。

中华帝国神策军名声在外,就算这些南非的土著们不相信,也不敢过多的质问。

“对了,英军前锋到什么位置了?”

段祺瑞突然问道,转移话题。

那德兰士瓦军上校回答道:“前锋已经攻陷了法兰克福,正在向约翰内斯堡前进。”

一提到战况,德兰士瓦的军官们都一片愁眉苦脸之色,显然他们在跟英军的交战中吃了大亏,没打过英军。

段祺瑞顿时皱眉,由于中华帝国在南非没有殖民地和补给站,所以从本土调兵前来援助德兰士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贵军打算怎么办?要死守约翰内斯堡吗?”

“那是必须的!我们已经集中了五万兵力,决心跟英军决战。”

“之前我们没有太大的把握,因为我们的武器装备太过落后,远不如英军。不过看到贵国援助给我们的这批军用物资,我们信心大增,多了几分胜算。”

段祺瑞可没把德兰士瓦军队放在眼里,这不过是一群老百姓临时武装起来的军队,训练不足,正面决战恐怕很难打得过英军的。

“我建议贵军暂时放弃约翰内斯堡,避免跟英军主力决战,那是你们的弱点,你们应该发动游击战,去攻击英军的后勤补给线。”

段祺瑞的建议无疑是最符合目前德兰士瓦军队的战术,可惜这些军官做不了主,他们的上峰已经决定决战了,根本不容更改。

段祺瑞叹口气,道:“既然这样,那就由我们去攻击英军的后勤补给线,希望贵军主力不要败得太快,坚持到英军补给匮乏,英军自然要撤兵的。”

段祺瑞是个直肠子,有话就说,毫不掩饰。

可这样却让德兰士瓦的军官们很尴尬,一个个看向段祺瑞的眼神很不友好了。

心中都在埋怨,就算你们中华帝国神策军是世界最强军队,也不能这样瞧不起我们德兰士瓦军吧!

不过,摄于段祺瑞的身份,德兰士瓦军官们也不好说什么。

随后的欢迎会气氛就弱了很多,但段祺瑞并不在乎,很快他就带着他的三百神策军战士离开了,直奔英军大本营。

看着这支卡其军(德兰士瓦军官们临时起的外号),德兰士瓦的军官们都在撇嘴,他们不相信段祺瑞带着这三百人就能切断英军的补给线。

很快,他们想起了中华帝国援助的各种罐头、牛肉、啤酒和香烟,顿时冲回去海吃山喝了。

且说段祺瑞带着他的三百手下,直接穿插到了法兰克福后方的伯立山一带。

此时,英军前锋大军已经从法兰克福出发,向约翰内斯堡进发了。德兰士瓦军也在约翰内斯堡构筑了防线,准备跟英军决战。

历史在这一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偏差。

原本布尔人的作战计划是在英国大军到达南非之前,集中优势兵力,分为两路,一路向东进攻纳塔尔,分割并包围两个主要的英军据点——莱迪史密斯和邓迪,并占领德班港,获得出海口。另外一路向西南,占领西开普铁路线上英军主力驻扎的两个战略要地——梅富根和金伯利。同时,在开普殖民地煽动布尔人暴乱,牵制英军兵力,尤其是破坏东西两条开普铁路的运输,阻止增援的英军利用铁路向北挺进。此外,为了防备非洲土著趁开战之机进攻布尔人,由普林斯洛将军率重兵驻守远离前线的象河流域,防备佩迪人的暴动,800-1000人的民团驻守斯威士兰边境,1000人的民团驻守卡利登河谷的巴苏陀边界。

可是,因为中华帝国的缘故,六次中英战争,拖垮了大英帝国的财政,加之失去了雅片贸易和澳洲殖民地掠夺收入,再跟中华帝国进行大规模军备竞赛时,大英帝国财政枯竭,因此加剧了对南非布尔人的黄金掠夺,同时在开普敦驻扎大量军队进行保护。

历史上的这个时期,英军在开普敦只驻扎了几千人,所以布尔人可以先发制人,赶在英军主力到达前摧毁开普敦殖民地,阻止英军登陆。

但如今英军在开普敦驻扎了五万大军,又是早有预谋,以张伯伦为首的开普敦殖民当局,同样担心布尔人得到全世界的支持而产生变数,因此先发制人,趁着谈判之际,突然袭击德兰士瓦和奥兰治

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军队猝不及防,失去大片领土,并丧失了作战先机。

在这种情况下,局势对布尔人极为不利。

约翰内斯堡的布尔军队,总兵力虽然也有五万多人,但训练差,即便有中华帝国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也短时间难以形成战斗力,一旦碰上英军主力,基本上没有胜算的。

不过,中华帝国还是派出大量的军事专家,先期抵达约翰内斯堡,成为布尔军的军事顾问,帮助布尔人在约翰内斯堡修建防御工事,期待能够坚守时间长一些,等待欧洲其他国家的各种援助和志愿军抵达。

与此同时,中华帝国不能直接派遣神策军参战,只能以志愿军形式介入布尔战争,防止爆发中英直接军事冲突,引爆世界大战。

虽然中华帝国不惧世界大战,但战争总是下下之策,能拖还是要拖的,实在拖不过了才会动武。

不但中华帝国如此,德意志帝国、英美俄法等国,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大英帝国入侵南非,并没有抗议欧亚各国派出志愿军参战。

这中间有一条,叫做底线,是大国间相互妥协、相互默认的结果。

段祺瑞率领的这三百人,被布尔人称之为卡其军,实际上却是中华帝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代号利刃,隶属中华帝国中央战区第三特种作战大队。

这三百人都是中华帝国神策军当中,来自各大战区的精英,集中训练后,在选拔出来的精英中的精英。

别看只有三百人,却是实实在在的在去年年度军演中,直接瘫痪了来自东部战区的精锐第5镇。

之所以如此凶猛,战斗力如此强悍,除了他们训练严格,作战素质极高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凶猛且精良。

中华帝国的特种部队,直接教官就是皇帝李卫国。

一直以来,神策军特种部队都非常神秘,战斗力强悍,却高度保密,就连中华帝**方内部,知道的人也不多。

特种部队,被李卫国寄予厚望。

其装备,基本上都来自李卫国的亲自设计,专门的兵工厂进行生产制造,有别于其他军械装备。

比如卫国式步枪,中华帝国神策军装备的制式卫国式步枪是单发射击,即拉一下枪栓射击一次。

而特种部队,以利刃为例,其成员使用的卫国式步枪,则是半自动步枪。可单发射击,亦可以连发射击。外形上却跟制式的卫国式步枪一样,看不出什么区别。

单兵武器,除了步枪之外,神策军装备的机枪只有暴血重机枪,体型较大,需要三名战士一起操作使用。

而利刃特种部队不但有重机枪,还有轻机枪。

其中重机枪不是暴血重机枪,而是雷电重机枪,由李卫国设计,经过帝国科学院耗时五年,不断改进改良后,最终设计定型。

雷电重机枪同样只装备给特种部队使用。

雷电重机枪延续了暴血重机枪的暴力和凶悍,依然采用大口径点五零英寸,即7毫米弹药。因为这种弹药有火力强、杀伤力凶残、弹道平稳、极远射程的优点,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结构。

该枪设有液压缓冲机构,枪管和节套后坐时,液压缓冲器的活塞被推向后,压缩缓冲器管内的油液,使其从活塞四周的油管内壁之间的缝隙向前逸出,对后坐产生缓冲作用。枪机复进时,枪机尾部的凸起撞击加速子上端使其向前回转,加速子释放液压缓冲器簧,推动枪管和节套复进。闭锁卡铁在楔闩上的闭锁斜面的作用下强制上抬,进入枪机下的闭锁槽中,枪机闭锁。

雷电重机枪总重量约38公斤(空枪)、2公斤(连三脚架),全长1653毫米,使用7x99毫米人员杀伤弹或者破甲弹,射速450-580发每分,有效射程1800米,最大射程7400米,供弹方式为弹链供弹,安装了可调机械照门。

重机枪作为特种部队的火力支援时使用,小队格外配备了轻机枪。

轻机枪也是李卫国亲自设计,帝国科学院秘密研发和改良。

不过李卫国没有直接设计后世大名鼎鼎的ak47,m16,56式等著名突击步枪,李卫国也很小心,既要提升中华帝国神策军的战斗力,还要防止被敌对阵营获得技术,毕竟只要俘虏缴械几支轻机枪,就可以进行山寨和仿制了。

因此,李卫国留了后手,最终只设计了一款大概一战二战期间出现的老式轻机枪,连捷克式轻机枪也没敢轻易制造,只设计了类似mp28的冲锋枪。

李卫国并没有见过真正的mp28冲锋枪,只能靠他自己的想象,把很多先进的零部件故意做的很反锁,从而降低冲锋枪的性能,即便被敌国夺了去,也不会给中华帝国造成巨大的威胁。

不过,最终李卫国设计出来的冲锋枪,还是比历史上德国mp18、mp28先进的多。

对此,李卫国也是没办法,把先进技术改良为落后技术,这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啊!难度很大有木有!

最终成型的单兵轻机枪,或者叫做早期冲锋枪或者突击步枪,被李卫国命名为闪电。

跟雷电的名字差不多,雷电是因为火力猛,射击时如雷轰鸣,所以叫雷电。闪电是冲锋枪,使用62毫米口径轻机枪弹,枪长900毫米,空枪重4公斤,30发弹匣供弹,射速400发每分,有效射程150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