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452章 经略澳洲,彻底消化

伪钞帝国 第452章 经略澳洲,彻底消化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澳洲,南都悉尼。

李卫国带着一大家子五百多口人一起在这边度假,预计北半球寒冬过后,才会返回。

此时的武汉,正在大规模的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巨头们,纷纷砸下几十亿人民币的巨额资金,为中华帝国政府兴建皇宫、国会大厦、三省六部各级官署衙门,以及文武百官的新官邸。

武汉当地百姓敲锣打鼓热烈庆祝,因为朝廷迁都武汉,将武汉改为中华帝国的大京都,这让武汉的地价不断攀升,老百姓得到了巨额的拆迁款,一夜间暴富的土豪数以万计,万元户,百万富翁更是不计其数。

要知道,在中华帝国,一万人民币的家庭,其生活质量相当于后世中华年薪百万的家庭,由此可见,这一次大迁都,令武汉周边地区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一下子提高到多么富裕的程度了。

这只是直接受益人群,由于到处都在施工建设,工人工资激增,周边地区提供各种工具、材料的商人也是大赚一笔,各种餐饮、交通、日用品之类的企业和私人买卖红火,格外增加了上百万个新工作岗位,极大了拉动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实际上,到了中华帝国如今的经济总量和工业发展规模,已经隐约出现了生产过剩的情况了。

李卫国不止一次从各部门得到情报,由于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日益对立,双方的经贸往来开始受到影响,协约国大力禁止和刁难从同盟国进口物资,这无形中影响了中华帝国的出口贸易。

要知道,中华帝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何等恐怖,那么多的工业产品,一旦外部贸易受到影响,产品滞销,很容易引发经济危机。

李卫国当然不希望中华帝国爆发经济危机了,还好中华帝国的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有别于欧美的议会内阁制度,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有着独有的优势。

因此,李卫国在发现这个情况后,就已经开始着手扩大内需,来继续拉动经济增长,抵消外贸缩减带来的影响了。

而迁都,实际上就是一次大规模的投资行为,是对中部地区的一次大规模直接投资。

目前,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东南沿海地区最为发达,这跟李卫国最早经营长江以南地区有直接关系,不过北方后来者居上,因为中华帝国的重工业几乎都集中于北方地区。

而中西部则发展较慢,这一次迁都,使得中华帝国的首都直接放到了武汉,这里是中原,连接着东西南北,正好符合了中华帝国扩大内需,经济重心和生产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继续拉动国家经济增长。

国家新首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

悉尼作为中华帝国的八大陪都之一的南都,也在进行大规模建设。

李卫国名义上是来悉尼度假避寒,实际上作为一位合格的帝王,他的每一步行程,都是有战略意义和重要目的性的。

澳洲,随着刘铭传的铁血镇压,协约国集团支持的反抗军几乎被消灭殆尽,剩下来的澳洲人,都成了中华帝国的良民。

这个良民跟中华帝国的公民还有一定的区别,需要时间来证明这些白色和黑色人种的良民,对中华帝国产生归属感之后,他们才会转为中华帝国真正的公民。

刘铭传在澳洲镇压的太狠了,太血腥,有一段时间甚至是宁可错杀一万,也不放过一个敌人。

这不是舆论发达的21世纪,就算大屠杀也无法被历史准确记录下来,一旦政府有意封锁舆论消息,便不被自己国民知道,世界人民就更很难知道详情了,往往很快就忘记了。

刘铭传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既能血腥镇压白人叛乱,又能够做到不让国际舆论发现,甚至连协约国集团整天呐喊中华帝国澳洲军的暴行,却拿不出有利的证据,在国际舆论面前,被值之一笑,全世界人民都认为这不过是协约国集团故意抨击抹黑中华帝国罢了,这令协约国集团非常悲催,有口难辩。

不过,在澳洲的白人族群却深深感觉到了刘铭传的恐怖之处,不敢议论时事政治,对刘铭传深恶痛绝。

而李卫国的到来,却要做老好人。

刘铭传给澳洲人带来的白色恐怖,带来了惨痛的怨恨,李卫国恰恰相反,他是来施恩的。

首先,李卫国免除了澳洲人三年赋税。

要知道,澳洲人现在还不是中华帝国正式的公民,赋税缴纳比例高出中华帝国公民很多,甚至还有一个人头税。

李卫国宣布免除三年赋税,极大的减轻了澳洲人的生活负担,令他们新生感激。

历史上清军扬州大屠杀、嘉定大屠杀、四川大屠杀,杀了数百万汉人,但康熙只是免除了这些地方三年赋税,结果就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欢呼和爱戴,甚至连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也都从此认为康熙是好皇帝,直接就把仇恨忘记了。

这就是老百姓,真真的老百姓,只顾着眼前利益的老百姓。

李卫国免除澳洲人三年赋税,顿时赢得了好名声。

同时,李卫国下令停止白色恐怖,停止抓捕嫌疑分子,停止牵连无辜的老百姓。

这其中,保甲连坐制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随着澳洲社会稳定下来,保甲连坐制度也势必要被取消。

李卫国适时取消了保甲连坐制度,自然赢得澳洲人的再次感激。

接下来,李卫国更是宣布扩大澳洲经济建设规模,宣布中华帝国政府将对澳洲投入二十亿人民币,用于澳洲的农业、牧业、矿业资源的开发、生产和加工。

此举将为澳洲提供80万个工作岗位,大幅度改善澳洲人的生活水平。

对于澳洲的老百姓来说,生活安定了,有工作了,在中华帝国治下的工资水平高了,那么他们也就安心了,至少不会再闹了。

不过,李卫国在赢得澳洲民望的同时,也在推行澳洲去西方化,澳洲中化的政策。

李卫国承诺在澳洲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澳洲人都有机会念完初中课程,拿到毕业证,这让澳洲人非常高兴。

要知道,即便是大英帝国统治时,澳洲也是罪犯流放地,教育水平十分低下,都是贵族阶层的专利,普通老百姓很难获得教育。

而一个初中文化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年代,对于澳洲人来说,一个初中文化水平,实际上相当于后世中华刚解放时的大学生待遇,那是澳洲人眼中的高级人才。

当李卫国宣布澳洲也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时,澳洲人全都沸腾了,对他们心中的这位新皇帝更是无比欢呼和前所未有的支持。

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李卫国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却是以中文为主的,英文根本不教,所有澳洲人都不得不开始学习中文。

好在中华帝国已经占领澳洲很多年了,澳洲人多少会一些日常中文,随着大量中华人迁居澳洲,中文越来越普及,而澳洲人根本不在乎学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对于他们而言,有价值有利益的才会学习,而中文在这个年代,已经成为国际热门,学会中文意味着有一份好工作,甚至将来可以去中华帝国大陆找到更好的工作。

白人骨子里就只看重利益,所以他们很坦然的接受了这个。

当然,也有些澳洲人坚决抵制,他们呼吁澳洲人不要相信李卫国的伪善,不要被李卫国骗了。

但他们毕竟只是少数人,整个舆论都对中华帝国有利,他们根本掀不起风浪,随着澳洲人越来越多的认可了李卫国,觉得李卫国是个好皇帝,这些人就更没有发挥空间了,最终要么灰溜溜的逃跑,要么被中华帝国警察以各种罪名抓捕坐牢,整个澳洲社会变得越来越和谐了。

先有刘铭传当坏人,后有李卫国当好人,这君臣二人上演了一出长达十年的双簧戏,最终将澳洲的敌对势力铲除,将澳洲彻底纳入中华帝国版图,同化了澳洲人,使其认可自己是中华帝国国民的新身份。

李卫国的澳洲行,除了要给澳洲人树立一个好皇帝的形象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经济上面,对澳洲投入二十亿人民币,这可是一笔巨款,不容出现差错。

在目前中华帝国工业产值过剩,外贸总额却缩水的情况下,拉动内需来消化过剩的产能是最重要的事情,一旦出了岔子,恐怕会引爆中华帝国的经济危机,那将是非常恐怖的,轻者令中华帝国损失惨重,重则动摇中华帝国的根本统治。

在这方面,李卫国从来不马虎。

对澳洲的巨额投资,李卫国重点放在了矿产资源的开发上面。

澳洲农业发达、畜牧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因此李卫国将资金重点投入澳洲农业建设上面,兴修水利,扩大耕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等等。

畜牧业方面,澳洲被称为羊身上的国家,遍地是牛羊啊!

李卫国继续推广畜牧业,同时在澳洲设立大量的纺织工厂,将肉品加工成罐头,将羊毛加工成毛料,然后运往中华帝国本土和其他藩国卖掉,再购买回各自生活必需品和工业产品回来。

为此,李卫国故意不再澳洲设立大型重工业和轻工业,目的就是为了产生互补,让澳洲离不开大陆,形成一个商品交换的大循环,这样才是一个完成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

因此,在矿业开发方面,李卫国只在澳洲设立矿产开采和初步加工,然后运回中华帝国本土进行深加工,制造成品。

同时,矿业方面,除了高品质的铁矿是中华帝国钢铁工业必须原料之外,李卫国还重点派人勘探了澳洲的钻石矿。

李卫国是知道澳洲在未来是全世界最大的钻石供应国,在澳洲西部山区埋藏着巨量的钻石矿产资源。

在李卫国的记忆中,阿盖尔钻石矿是全世界最大的钻石矿,就位于澳洲西部阿盖尔山区。

只不过,李卫国后世没机会去那地方,所以只能派出十几支勘探队,在阿盖尔山区进行勘探。

阿盖尔山区面积很广阔,一开始十几支勘探队都碰上了难题,因为他们的理论知识有限,目前全世界的钻石矿床,都属于砂矿。

其中代表性的是南非奥兰治境内的金伯利岩矿床,在遭风化和剥蚀后,被河流、冰川、洪等自然因素搬运到远离原生矿的地方形成次生砂矿。岩石碎屑在搬运过程中,硬度较小的矿物和低质量的钻石被破碎,而较硬和较坚韧的矿物和高质量的钻石得以保留,在河流的中下游、海滨和近海大陆架富集形成钻石砂矿。

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勘探钻石矿理论,十几支勘探队一开始都是用这种理论,在阿盖尔山区进行寻找,结果一无所获。

所有勘探队人员,多次想要放弃了,他们认为阿盖尔山区不可能存在钻石矿床。

然而,由于这件事是李卫国指派,出于对皇帝陛下的尊敬,他们不得不坚持下来。

一开始李卫国并没有注意,以为很快就能够找到,结果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李卫国顿时叫来相关官员问话,这才知道实情。

李卫国想来想去,突然意识到阿盖尔钻石矿是一座非常特殊的矿脉,他不属于砂矿一类,而是全球罕见的钾镁煌斑岩岩筒。这种钻石矿所在岩层,是一种超镁铁富钾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地球深部形成,再从地幔侵入到地竞,在近地表处形成圆锥状的岩筒,以火山喷发和岩筒内火山角砾(带棱角的碎块)为特征。

于是,李卫国对负责官员和勘探队专家们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虽然专家们也是惊讶无比,但出于对皇帝的尊敬,他们即便心中不信,也不得不照做。

还真别说,他们很快根据李卫国的描述,在阿盖尔山发现了几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丘陵地带,然后打孔下钻头,在达到正常钻石矿脉深度后,果然发现了适合钻石生成伴生矿物质。

于是矿探队大喜,急忙加快在周围的勘测,没多久就开采出了第一颗钻石,而且还是极为稀有的粉钻。

他们将几颗粉钻进献给李卫国,李卫国顿时大乐,知道自己猜对了,这果然就是阿盖尔钻石矿了,因为只有这里出产全世界最稀有的粉钻。

李卫国将几颗粉钻送给了皇后和几个最喜欢的爱妃,结果顿时引起其他妃嫔们的强烈不满,整体在李卫国耳边唠叨磨牙,李卫国被软磨硬泡的实在没办法,只好下令在阿盖尔矿开采的工人们,优先寻找一些粉钻送过来。

一周后,矿工们终于又开采出了一批粉钻,虽然颗粒较小,但有总比没有强,迅速派人送到悉尼,李卫国将这些粉钻分给了众位妃嫔,总算了安抚住了她们。

不过,李卫国还是偷偷将最好的三颗最大的粉钻,送给了他的三位皇后。

对于李卫国而言,三位皇后都是他的结发妻子,没有人可以替代她们在李卫国心中的地位,即便是最近最受宠的丽妃和颖妃也不行。

其他妃嫔看到后,也只是羡慕一下,却难以升起一丝的嫉妒,只盼望自己将来也有一天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

在澳洲找到了未来全世界最大的钻石矿,李卫国当然非常高兴,这可是一大笔巨额财富啊!足够中华帝国用来挥霍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了!

不过,李卫国也因此想到了另外一个盛产钻石的地方。

南非,目前在大英帝国的控制之下,是大英帝国的重要财政来源。

“如果切断南非的财源,大英帝国还能坚持多久?”

想到这里,李卫国顿时嘿嘿一笑。(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