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0216章 李鸿章被坑

伪钞帝国 第0216章 李鸿章被坑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直隶总督府,李鸿章得知曾国藩之死,只是长叹一声。

这几年湘军和淮军的隔阂,已经令他们的师生关系被冲淡了许多。

一代豪杰曾国藩的陨落,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因为大清帝国的统治根深蒂固,尽管不是东西,但老百姓依然相信朝廷多一些。

既然朝廷说曾国藩图谋叛乱,那老百姓就当是真的了,纷纷口诛笔伐。

“可惜了!死无对证!”

周馥也跟着叹息一声,却是话中有深意。

李鸿章问道:“怎么?你觉得这当中有问题?”

周馥回答道:“王爷,楚王造反有些蹊跷。臣以为楚王造反太过突然,之前毫无映照。且楚王一直以诚信示人,既然答应摄政王服从朝廷,永不反叛,甚至还劝说燕王殿下也效忠朝廷,断无背信弃义之理。”

王凯泰立刻反驳道:“人都是会变的,曾国藩晋位楚王后,野心膨胀,手下将领终日挑唆,造反也是必然之举。”

周馥道:“不错,人是会变的。不可否认楚王野心膨胀,可你别忘了在三藩王之中,就数楚王实力最弱,换做是你,会傻得先造反吗?”

不带王凯泰反驳,周馥续道:“就算要造反,至少要选择盟友吧?难道楚王不知道若燕王和吴王不同意,他就算造反也一事无成吗?”

王凯泰顿时道:“曾国藩不是给燕王殿下一封劝说造反的信件吗?好像吴王那边也收到了类似信件,这证明曾国藩是考虑到燕王和吴王的态度的。”

周馥冷哼一声,道:“可问题是,我们燕王刚刚收到信,还没有做出决定楚王就反了。这难道不奇怪吗?楚王至少应该等到我们燕王还有吴王明确态度在决定是否造反吧?”

王凯泰笑道:“这不难理解,因为李元度的检举信,曾国藩意识到造反事情败露,不得不立刻起兵!”

周馥继续争辩道:“可问题是,楚王既然知道造反一事败露,为何不立刻杀了检举他的李元度?”

王凯泰有些吃力。随意道:“可能是因为李元度跟随曾国藩太久了,曾国藩不忍心下手。”

“不忍心下手?”周馥冷笑道:“楚王号称曾剃头,那是杀人不眨眼之辈,既然造反一事已经泄密。怎么可能不杀李元度?就算是你说的念及旧情,至少要将李元度下狱吧?可据我方情报得知,李元度在汉口好好的,甚至以楚王府主簿身份号令几十万楚军同我们作战。而偏偏这个时候,楚王不准备战争。却跑去大墓山寻找铁矿,结果又碰巧被杀,这一系列的事件发生,难道只是巧合?”

王凯泰无言以对,其他人也只是看热闹。

李鸿章眉头拧起来,问道:“你想说楚王造反当中有隐情?”

周馥叹口气,道:“这当中有一只幕后黑手在操纵,可惜楚王已死,死无对证。”

幕僚们纷纷交头接耳,认为周馥所言不无道理。

这时。钱丁明突然道:“问题出在李元度身上,若真有黑手操纵此事嫁祸楚王,那么李元度就是唯一突破口,只要看李元度会投降哪一方,就知道黑手是谁了。”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这个问题以后再谈,不管楚王是不是有隐情,现在都不重要了,根据本王和吴王的协议,我们取湖北,吴王取湖南。”

李鸿章不想在曾国藩的身上浪费精力了。承然就算曾国藩是被诬陷的,那又怎么样,在利益面前,李鸿章都不可能替曾国藩伸冤。相反还会落井下石,坐实曾国藩造反之名,以便光明正大的吞并湖北。

感觉到李鸿章的态度,周馥叹口气,不再吭声。

正在这时,突然有急报传来。

李鸿章打开一看。顿时气得胡子翘了起来。

啪的一声,李鸿章将手中急报砸了出去。

“李卫国,你欺人太甚!”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一头雾水,早有人上前从地上捡起急报,大声朗读出来。

“我军丁日昌部奉命向湖北黄州府进军,不料本月十一日在河南光州突然遭遇楚军曾国荃部,双方爆发激战,丁日昌部伤亡惨重,未能前进一步。另有楚军彭玉磷部进攻四川,同川军激战于云阳,川军不敌。另有吴军已于本月八日便攻克武昌,李元度斩杀武昌守将罗泽南,会同湖北巡抚郭松涛、江忠源等人临阵倒戈,控制了楚军弹药库,迫使武昌府十万楚军集体投降了李卫国。随后湖北各府望风而降,截止信件发出之时,湖北湖南两省尽皆落入吴军之手。”

静!

一片安静!

落针可闻!

这份急报说的很明白,李卫国率领吴军主力业已全据湖南和湖北两省,仅用了四天功夫。

这本没有什么,只能说明吴军战斗力强悍,楚军太菜罢了。

可是,当聪明人仔细注意一下时间,就不由得发出感慨了。

李鸿章七日才得知曾国藩造反,可吴军八日就已经攻克了武昌,到十一日就已经完成了对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占领,而李鸿章的军队却是在十一日才抵达河南光州,却遭到曾国荃的攻击,至今未进入湖北省半步。

问题来了,李卫国的吴军为何能够这么快攻入湖北?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卫国早有预谋。

李鸿章为何气得翘起了胡子,因为他发现自己被耍了。

李卫国在七日还派陈静南跟李鸿章合作,商定湖北归李鸿章,湖南归李卫国,可八日李卫国就直接出兵占领了湖北省会武昌府,逼降了十万楚军。李卫国得到了湖北和湖南两省,而李鸿章的部队还在跟曾国荃的部队在河南火拼,这得有多坑人啊,难怪李鸿章瞬间发飙了。

“李卫国真是好手段啊!”周馥惊叹道,他在那一瞬间就想明白了所有的不合理之处,猜到了那只幕后黑手就是李卫国。

周馥一言点名李卫国,所有人纷纷想起刚才周馥的一番言论,瞬间都明白了,纷纷惊叹李卫国好手段。

“曾国荃和彭玉磷都是曾国藩的嫡系。绝无可能投降李卫国,所以李卫国就暗中使人将曾国荃所部支到了河南跟我们开战,把彭玉磷支到了四川跟清军开战,剩下的湖广两省境内的楚军将领和军队一并全降了李卫国。当真是好手段。”

“这次我们吃了大亏,被李卫国当枪使了!”

“如今我们该怎么办?还请王爷示下!”

众人纷纷看向李鸿章,这个时候还得老李来拿主意才行。

“周馥,你立刻启程,代表本王去武昌府跟李卫国谈判。本王不管什么幕后黑手阴谋阳谋,总之李卫国得把湖北给我,不能不守规矩,否则别怪本王翻脸。”

李鸿章表明了态度,他不在乎曾国藩是不是被冤枉诬陷,也不在乎李卫国耍什么阴谋诡计,他只关心自己能否得到湖北这块地盘。

周馥躬身领命道:“喏!臣这就启程前往武昌,只是那李卫国岂能轻易让出湖北,还请王爷给臣一个底线。”

底线,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底线。包括谈判。

李鸿章的底线是什么,必须要回湖北不惜跟李卫国开战,还是放弃湖北,索要其他利益。

这个问题还真被周馥问住了,李鸿章顿时犯难了,如果李卫国不交出湖北,真的要跟李卫国开战吗?

李鸿章虽然是燕王,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手下燕军三十余万,但据说李卫国的吴军已经扩充至一百多万人了。如今又得湖广两省曾国藩的楚军,估计也有将近二十万,加起来就是一百二十万,绝非燕军可以抵挡。

“先谈着吧。如果实在要不回来,就想办法敲李卫国一笔。他得了至少二十万大军,湖广两省的钱粮物资不计其数,怎么也得让给本王一些吧?”

一听李鸿章之言,周馥心中顿时苦叹,明白李鸿章终究还不是没信心真的跟李卫国开战。

周馥没说什么。只是领命告退,他知道夜长梦多,急忙启程南下。

李鸿章也不闲着,迅速进京,同奕欣商议对策。

如今曾国藩退出历史舞台,整个大清帝国只剩下三家势力了,李卫国的吴军,李鸿章的燕军,还有奕欣的朝廷满蒙八旗。

之前李鸿章可以跟李卫国合作,是为了剔除曾国藩这个竞争者,如今曾国藩被踢出局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跟李卫国和奕欣二人的博弈了。

显然,李鸿章知道李卫国势大,希望跟奕欣联合一起对付李卫国了。

奕欣也是大吃一惊,他的情报还没有李鸿章的快,得知湖广两省被李卫国占了,他顿时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本来奕欣想要坐看李卫国、李鸿章和曾国藩三家火拼,从中渔利,可如今却发现损失的是李鸿章和朝廷,渔利的反倒是李卫国了。

奕欣叹道:“没想到李卫国竟然如此厉害,本王已经高看他三分了,可竟然还是不够,当真是小瞧他了。”

李鸿章道:“如今曾国荃还被蒙在鼓里,在河南跟本王拼命,彭玉磷已经攻入四川了,摄政王您的军队怕是也遭到重创了。”

奕欣点点头,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不能再让李卫国嚣张下去了!”奕欣咬牙切齿道:“如今李卫国已经全剧长江以南十省,不能让他再染指北方了,否则我们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鸿章赞同道:“摄政王如何说?”

奕欣恨声道:“跟他摊牌,你的燕军,加上本王的满蒙八旗军,本王就不信打不过李卫国!”

李鸿章道:“一旦摊牌,就是全面战争爆发,李卫国拥兵百万,你我兵力加起来也只有八十万,勉强一战,可战争打得是消耗,没有足够的粮草和弹药储备是打不赢的。”

李鸿章最近经常接触洋人,聘请洋人帮助训练燕军,所以也知道了现代战争不再是冷兵器为主了,光有粮草已经不够了,火枪战争打得是子弹的消耗。而一场高强度战斗下来,子弹消耗上百万发,以前跟太平军打仗时没有体会太深,可是后来得知淞沪会战期间沪军消耗了六百万发子弹和十万发炮弹才消灭十几万英法联军,这才让李鸿章明白什么是现代战争。

奕欣道:“本王刚刚跟洋人借款,购买了三万支火枪、四十门火炮、五万斤弹子和五万箱吙药,不知可用多久?”

李卫国苦笑道:“摄政王莫非不知道淞沪会战中李卫国的沪军消耗了多少武器和弹药?”

见奕欣摇头,李鸿章想想也对,那些事情本就是机密,他自己得知也是因为潜伏在吴军当中的间谍报告,料想奕欣也在吴军当中安插了眼线,估计级别不够所以不知道罢了。

想到这里,李鸿章道:“要想跟李卫国抗衡,我们至少要囤积五十万支火枪、两千门火炮、五百万近弹子和五百万箱吙药,没有这个家底,我们打不过。”

奕欣嘴巴张的老大,这尼玛也太夸张了吧,这么多军火,得上亿两银子,哦不现在用的都是人民币了,那也得两三千万啊,上哪筹措去啊?

奕欣苦逼了,李鸿章却是神秘一笑,说道:“摄政王莫非忘了借师助剿了?”

奕欣反问道:“你的意思是借洋人来对付李卫国?”

李鸿章点头道:“英法两国上次败给了李卫国,在淞沪惨败,损失十几万军队,他们能甘心吗?”

奕欣皱眉道:“可我们若借洋人大军来对付李卫国,天下人如何看我们?这是卖国啊!况且洋人亡我大清之心一直不死,我们如何能引火烧身?”

李鸿章翻白眼,暗想:借师助剿是你提出来的,现在却说卖国了,真是即当表子又立牌坊,好人都特么让你当了。

“洋人毕竟是洋人,永远统治不了大清,可如果李卫国赢了,那就彻底没有大清了。摄政王可要三思啊!”

饮鸩止渴,但还有别的办法吗?

答案是否定的!

显然奕欣不会相信李卫国会当个好孩子不造反。

见奕欣犹豫,李鸿章道:“不必担心洋兵,只许足够利益给他们,让他们跟李卫国死磕,不论是李卫国灭了洋人,还是洋人灭了李卫国,最终他们都将筋疲力尽,那时候我们出兵扫平李卫国和洋人,到时候洋人惨败,我们还可以反悔的,洋人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奕欣歪着脑袋看着李鸿章,心想:骗鬼吧,洋人会那么好糊弄?怎么看李鸿章都不像好鸟,似乎在算计着什么。

“也罢,燕王您现在是北洋大臣,就由你出面跟洋人谈,借师助剿,可以许给他们好处,一切全有燕王决断。”

李鸿章一听,心中顿时暗骂:你大爷的,老子可不想背黑锅。

“这个,还是摄政王出面更有说服力!”

奕欣算是明白了,感情李鸿章也在算计着他。

你大爷的!

两只老狐狸顿时一起瞪眼。(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