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0149章 沪军八镇(求订阅,求月票)

伪钞帝国 第0149章 沪军八镇(求订阅,求月票)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卫国奉旨进京,从上海出发,足足走了七天才抵达扬州。

正赶上扬州美景无数,于是驻留廋西湖,假托途中遭到太平军刺客袭击,受了重伤,于是留在廋西湖温泉中一直泡着。

李卫国是在故意磨蹭,他不想进京,又不想跟咸丰立即翻脸,所以在一干幕僚们的建议下,故意在路上磨蹭,等待时机。

此时的扬州,刚刚经过两次攻防大战,太平军一度攻陷扬州,摧毁了清军江北大营。

本来清军短时间内无力夺回扬州重建江北大营,不过李卫国的翅膀掀起了蝴蝶效应,胡雪岩为了找李卫国报仇,可李卫国坐拥江南和浙江两省,手握十万沪军精锐,凭胡雪岩一介商人,就算他是徽商巨头,也对付不了李卫国。

所以,胡雪岩除了经营商议,更是全力给李鸿章的淮军投资,大力辅助左宗棠,使得胡雪岩在刚刚成立没几年的淮军中有了地位,有了话语权。

在胡雪岩的资金帮助下,李鸿章的淮军迅速建立起来,这远比历史上的淮军壮大速度快了好几倍。

至咸丰七年,李鸿章的淮军规模已经达到了五万人,其中两万人装备了火枪,配备火炮三百多门,实力仅次于曾国藩的湘军。要知道历史上李鸿章的淮军达到这种规模可是要等到咸丰十年,如今整整提前了三年,可见胡雪岩这种boss一发狠,使得历史进程改变非常大。

原本清军在江北大营丢失,扬州被太平军攻陷后,根本无力收复,可是李鸿章和左宗棠二人率领实力暴涨的淮军很快就将扬州收复,重新建立了江北大营。

为此,咸丰一高兴,封了李鸿章为江北大营钦差大臣,左宗棠和胡雪岩也都被封了官职。

李卫国奉旨进京。他本来不用走扬州,他完全可以乘坐东海舰队的战舰走海路前往天津然后直接进京,但李卫国偏偏绕了远路来到扬州,这其中除了磨蹭进京时间外。李卫国的真正目的却是要亲自查看一番李鸿章的淮军实力。

李卫国不怕胡雪岩,但他不得不重视李鸿章和左宗棠二人,这两个可都是大清帝国的中兴功臣之一,不论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西北叛乱。亦或者对抗列强,甚至洋务运动,全都有他们的影子。

如果李卫国发动推翻清帝国的战争,毫无疑问李鸿章和左宗棠都将是他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将来必有一战。

所以李卫国从一开始就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清朝死忠分子为敌人,因此要提前摸摸敌人的实力。

不过,因为胡雪岩的关系,左宗棠和李鸿章都不待见李卫国,双方只是官场上假惺惺的见了一面,至于李卫国想要参观参观江北大营和淮军军营。直接被李鸿章和左宗棠拒绝了。

瘦西湖温泉中,李卫国躺在池边,一边喝着洋葡萄酒,一边享受着身后两个俏婢的按摩,舒服的令他动不动就**一声,快乐似神仙。

这时,站在外面的侍卫长庄久侠接到了一份情报,急忙来到李卫国身边,躬身道:“大人,神盾局密报!”

李卫国接过纸条。只是一个眼神,身后两名俏婢便非常识趣的退了出去。

打开纸条,李卫国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交给庄久侠。

尽管庄久侠是李卫国的侍卫长。是最信得过的人,但他也不敢看纸条上的内容,当即拿出火柴点燃,将纸条烧掉。

纸条上写明了三份情报,一份是来自京城,是兰贵妃派人传话。咸丰招李卫国进京并无恶意,全都因为兰贵人生下咸丰唯一的皇子,所以深受咸丰宠爱,兰贵妃为了缓和咸丰对李卫国的猜疑,故意说李卫国进贡了西洋最好的安胎药,才使得她诞下皇子,她本事好意,却不料咸丰一高兴就要令李卫国进京,想要当面封赏,而李卫国心中有鬼,自然不敢进京,兰贵妃随后才回过味儿来,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李卫国苦笑,知道这个未来的慈禧心计多,如今就算咸丰不怀疑他李卫国图谋造反,慈禧心中也必然要猜疑李卫国了,只是现在二人同坐一条船,相互利用,所以慈禧不可能揭穿李卫国的野心,但如果将来慈禧掌握大权时,那可就未必了。

走一步算一步吧!

只要现在的咸丰没有杀李卫国的心思就行了!

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李卫国还是能不进京就不进京了,尽量在路上磨蹭吧!

第二份情报来自中华神盾特工局香港站,表明英法两国已经开始集结军队了。

自1856年底,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结束,英法两国的军事力量开始向亚洲倾斜,三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法两国国内大量生产军事和民用物资,随着战争结束导致产能过剩,再加上战争期间英法大量印制钞票,以及李卫国向英法大规模输入围钞,导致英镑和法郎大量贬值,以及英法国内大量商品挤压卖不出去,急需要扩大消费市场。

随着英法几十家巨头投资美国铁路市场失败,损失惨重,引发美国经济危机,第一次从美洲波及欧洲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迫使英法两国为转嫁经济危机和克里米亚战争带来的损失。

偏偏这时候在清帝国内发生了亚罗号事件和马神浦事件,给了英法两国借口动用武力。

李卫国心中明白,如果时间不差,再过一个月左右,英法联军就会入侵广州了。

李卫国很想提醒一下两广总督叶名琛,不过一想到他此时的境况,如果告诉叶名琛让他有了防备,那么英法联军很可能攻不下广州,不足以让咸丰害怕,咸丰不害怕就不会想到李卫国,那么李卫国就得乖乖进京。反过来如果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抓了叶名琛,那么咸丰就会害怕,就会想起李卫国,因为李卫国是唯一有能力跟英法联军对抗的地方大员。那么咸丰势必不会再让李卫国进京了,而是会要求李卫国返回上海,坐镇江南,抗击英法联军。收复广州等。

这也是李卫国为何一直慢慢腾腾的进京,就是在等这个时机。

至于第三条情报,则自中华神盾局扬州情报站,负责搜集淮军情报,也附带了最近太平军的情报。

“想不到短短三年时间。淮军竟然已经扩张到五万人了,其中两万人装备了火枪火炮,还请了英国人当教官!”

听到李卫国的话,一旁的庄久侠也是吃惊无比,说道:“淮军请了英国人当教官,那岂不是等于也会从英国人那里得知我们沪军的训练情况?若是将来我们沪军跟淮军交战,可是大大的不利!”

李卫国笑了笑,说道:“无妨,我军基本上已经换装了新式步枪,不再使用前装火枪了。英国教官当年教授的那套火枪队列战术也放弃了,就算英国人告诉给淮军也没用了。另外我们沪军编制也已经改了,将采用新式作战方式,如果淮军用老套的火枪线列战术与我们交战,他们必然会吃大亏的。”

庄久侠想想也是,如今沪军已经全面淘汰了英制前装击发滑膛枪,改为卫国式旋转后拉式步枪,不论是射击距离、射击精度、装填速度都领先英制火枪十几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再加上全军现在完成了改编,以前的万人队、千人队、百人队的线列战术编队也被营、连、排取代。战术动作跟之前完全不同了,由集中线列战术改为了分散阵地战术,改动幅度之大绝无仅有,根本不怕淮军知道。

此时。沪军有十万主力大军,编为八镇,编号从第一镇到第八镇,每镇辖步兵2旅,每旅辖步兵2团,每团3营。每营4连,每连3排,每排3班,每班兵目14人。炮兵1团下辖3营,每营3连,每连3排,每排3班,每班兵目14人。骑兵1团下辖4营,每营4连,每连2排,每排2班,每班兵目14人。工程兵1营下辖4连,每连3排,每排3班,每班兵目14人。辎重兵1营下辖4连,每连2排,每排3班,每班兵目14人。全镇计军官及参谋人等748名,一线战斗兵目10436名,后勤兵目1328名,共计12512名。

沪军的“镇”,大致相当于国外的师,因为战争国情不同,各国的师级兵力在不同历史时期因不同作战需求,其所需的兵力数目变化都非常大,有的师兵力一万,有的兵力两到三万。

沪军每镇分作步兵、炮兵、骑兵、辎重兵四大兵种,步兵使用卫国式步枪,不论是射击距离、精度还有射速都远超西洋火枪,更远超清军和太平洋使用的火铳,执行一线战斗任务;炮兵在后方提供炮火支援,因为后装火炮的研发难度远超过后装步枪,李卫国一直在派人抓紧时间研发当中,所以沪军炮兵依然使用前装火炮,不过炮架采用的液压制退机,较西洋火炮先进,比清军和太平军火炮更加先进。骑兵负责巡防、侦查,掩护步兵和跑兵安全,必要时进行骑兵突袭;辎重兵负责运输武器、弹药、军粮等各种军需物资,比以前大为改进,不再使用普通老百姓作为苦工了,而是从沪军二线部队中挑选,配发武器,有一定战斗力和自保能力。

沪军军衔也因军制改变而改变,设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至六级军士长、上等兵、下等兵、列兵。新兵训练三个月达标后自动晋升列兵,服役一年自动升下等兵,两年后自动升上等兵,三年后凭战功升军士长,普通士兵最高可凭战功升至六级军士长,工资等同少校。尉官以上均需要有小学文化或者夜校文化课知识,也可例外,但思想政治必须及格,不忠于沪军不忠于李卫国的人再优秀也不要。

沪军的新编制、新装备一直都处于保密状态,外界还不知道,这将是李卫国最大的依仗,是准备用来对付英法联军的,因为李卫国已经彻底想明白了,不论清廷怎么跟英法两国妥协,英法联军的入侵都是不可能避免的了,因为自本主义世界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对外战争就是必然的选择,没有之一。

历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所以没有进攻上海,是因为上海已经在1853年小刀会造反时就被英法联军占领了,海关落入英法之手,而上海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只有租界,显然英法联军不可能侵略自己的租界。

但这一次不同了,李卫国阻止了海关落入英法之手,并将上海经营的十分繁华,江湾工业区的规模可远比英法租界大得多,尤其是亚投行这个大油水,一直是英法眼中的肥肉,所以一旦开战,英法联军几乎是必然会进攻上海进行大肆掠夺的。

上海是李卫国的老巢,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所以沪军跟英法联军一战在所难免。

此刻,十万沪军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李卫国借口遇刺受伤,在瘦西湖温泉里泡了十天之后,依然不见英法联军进攻广州的消息,所以只能继续启程,假装前往京城,至少在面子上还得让咸丰下得去台才行。

只是,李卫国离开扬州时,再次碰上了胡雪岩。

胡雪岩故意在城门口等着李卫国,见李卫国到来,他顿时带人堵住了去路。

“姓李的,你给我滚出来,把紫嫣还给我!不然我就跟你拼了!”

胡雪岩大喝一声,手持火枪,瞄准了李卫国的队伍。此时他已经是朝廷官员了,他带着淮军数千兵马,各个持火枪,占据了城门附近有利地形。

李卫国带来的一千亲兵护卫训练有素,一见对方露出敌意,迅速将李卫国护卫起来,纷纷猛拉枪栓,子弹上膛,瞄准周围的淮军士兵。

战斗一触即发!(未完待续。)

PS: 马上开杀洋鬼子了,求订阅,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