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0142章 谋天下者

伪钞帝国 第0142章 谋天下者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 旧江口,隆隆的炮声渐止,江面上被浓烟笼罩着。

到处都是被炸毁的战船残骸,上面燃烧着,冒着滚滚黑烟,夹杂着一具具不完整的尸体,顺江下流。本是清澈见底的长江水,此时已经变得浑浊不堪,被鲜血染红,绵延上百里。

强大的太平军水师,六百多艘战船,三万余精锐水兵,却在沪军东海舰队面前如此不堪一击,被杀的全军覆没。

石达开在副将和一些幸存的亲兵们的保护下,游到岸边,侥幸活了下来。

只是那些还在江水中挣扎的太平军却没有那么好运了,从沪军东海舰队的巨大战舰上,陆陆续续放下来一艘艘小船,一队队沪军海军陆战队荷枪实弹,划着船驶向那些洛水的太平军所在位置。

一开始石达开还以为沪军准备抓俘虏,可是很快他震怒了,因为他看见沪军士兵举起火枪,将洛水的太平军士卒一一枪杀,甚至有的沪军士兵骂骂咧咧的端着明晃晃的刺刀,直接刺刀见红,将洛水太平军士卒刺死。

救命声,惨叫声此起彼伏,但沪军士兵没有任何的同情,将他们眼中的敌人全部杀死。

沪军士兵平日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便有军规规定不得屠杀俘虏,平时沪军士兵也严格执行,这种大规模屠杀洛水失去抵抗力的太平军的情况本不会出现。

可问题就在于刚刚一只信鸽飞到了定远号战列舰上,来自沪军统帅部的一封信,将石达开派骑兵秘密偷袭沪军撤退部队,差点害死李卫国的消息做了通报。

得知李卫国差点出事,两千余沪军兄弟们不幸阵亡,整个东海舰队的沪军官兵们顿时震怒,人人一腔怒火,原本要抓俘虏的打算,很快变成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报复行动。

这件事是舰队参谋长李卫军亲自发表演讲,虽然没有直接下令杀俘虏。但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着煽动官兵们复仇的意思,最终导致沪军官兵们纷纷争先恐后的下船,对洛水太平军展开屠杀行动。

对此,舰队司令林继云既没有表示支持也没有反对。等于默许,他问向李卫军道:“你就不怕大人他处罚你?”

李卫军哼了一声,道:“我又没有下令杀俘虏,我只是给官兵们陈述了大人遭袭,两千余兄弟们牺牲的事实而已。至于杀俘虏,全都是下头官兵们的个人行为,再说了法不责众,也是可以理解的!”

林继云顿时苦笑,摊上这么一个搭档,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不过,林继云心中也是很痛快,李卫国对林继云有着知遇之恩和提拔之情,听到李卫国差点出事的消息,林继云也是怒不可遏。只是他作为舰队司令,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命令不能下,他比任何人都想报复太平军,只能憋在心里罢了。如今他不敢做的事情有人替他做了,也算是帮他出了一口恶气。

这件事后,整个东海舰队的官兵们都没有再提起,仿佛所有人都达成了默契,最后林继云和李卫军在一起给李卫国写旧江口战斗报告时,上面只写着“全歼贼首石达开的水师。击沉敌舰六百余艘,杀敌三万余人,贼敌信仰坚定,落水后宁死不降。依然抵抗,只能悉数歼灭。另石达开落水失踪,下落不明”等等,绝口不提故意杀俘虏一事,后来中华神盾特工局将此事报告给了李卫国,因为法不责众。李卫国也没有追究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三日后,石达开收拢残兵败将,得三万六千人,其中有三万人是民夫假扮的士兵,真正的太平军精锐只剩下六千余人。

石达开担心韦俊那一万精锐再被沪军吃掉,急令韦俊率军撤回。

再过两日,韦俊率领九千余太平军同石达开汇合。

又少了一千人,是因为沪军东海舰队返航丹徒后,派出海军陆战队五千余人,会同丹徒沪军前后夹击韦俊所部,韦俊被迫留下一千人马断后,丢弃了所有辎重,这才得以撤回来。

出征时十万太平军精锐,到此时,只剩下了一万五千余人,加上李秀成的一万多骑兵,只剩下不足三万人。

一场大战下来,损失了七万多人,自太平军叛乱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大的损失,可谓惨败。

石达开本就怒火攻心,大病一场,偏偏又落水,沉入长江自杀时肺部灌满了污泥和血水混合的长江污水,得了肺炎,令病情加重。

“阿噗——”听完韦俊的报告后,石达开顿时被气得吐血三升,昏迷不醒。

另一边,江南大营,李卫国休息了几日,一边收集太平军方面的情报,一边清点自身伤亡,召开战后总结工作会议。

李卫国自己做了深刻的总结报告,指出自己的过失和得到的经验教训,苏三娘、张小六、林耀、陈静南、吴庸、林继云、李卫军等主要海陆军将领和幕僚纷纷发言,总结此次太平军东征之战沪军的优点缺点,优点要发扬光大,缺点要及时改正,总结经验教训。

这种战火总结会议,是李卫国设立的,对于沪军将领而言,令他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从别人口中可以知道自己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及时改正,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每一次大战之后,每一次会议总结,不但是李卫国自己获益匪浅,各级将领们,甚至幕僚团的谋士们,他们都得到了提高,这也是短短数年沪军就可以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

要知道沪军成立之初,都是一群只凭勇力和热血进行战斗的青年们,如今都在不断成长,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短处,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不光是高级军官开这样的战后总结会议,各基层军官和战士们同样也有这样的会议,通过这种军事体制,沪军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克服缺点,发挥优点。使得沪军的战斗力每经过一次大战之后,实力都在成几何数字增长着,这是当今世界任何国家任何军队都无法相比的优势,注定沪军将成为一支世界级强大的军事力量。

数日后。战后统计结果上报给李卫国。

此次江南保卫战(太平天国称太平军东征之战),沪军先后投入陆军三万五千人,火炮240门,海军东海舰队战舰200余艘,水兵一万五千人。海军陆战队五千人,动用民夫六万八千人,各种作战物资一千八百吨,耗资550万人民币(江南省完全实现人民币结算),阵亡6322人,其中民夫2150人,伤2130人,其中民夫112人,失踪1813人,全为民夫。

对于沪军而言。尽管消灭了七万余太平军精锐,可是自身超过四千官兵们阵亡,按照沪军的标准(一个沪军顶十个太平军精锐),可谓付出惨重代价了。

中军大帐内,李卫国同一干手下们开会。

“通知李鸿藻,在夫子庙旁修建一座沪军英烈祠,将沪军历年阵亡的所有将士们的牌位一一供奉,这件事要在我回上海之前必须完成!”

“大人英明!我等代阵亡将士们和他们的家属感谢大人!”张小六、林耀等军官们听到李卫国要给阵亡将士们建英烈祠,都非常高兴和感激,纷纷向李卫国感谢。

李卫国道:“这是我应该做的。希望众将士们今后依然能够万众一心,精诚团结,一如既往的辅助我李卫国!”

众人纷纷起身,向李卫国立正敬礼。齐声回答:“愿效死命!”

这时,情报官带着消息进来。

“报告!”

“天京传来消息,石达开已经返回天京,只是重病在床,洪秀全和杨秀清纷纷前往探望,事后太平军撤回了东阳、土桥、陶吴等地的军队。屯重兵于雨花台,孝陵卫,修建防御工事。另据回报,陈玉成并没有死,重伤返回天京。”

听到石达开和陈玉成都没有死,包括李卫国在内,众人都是一阵叹息。

吴庸道:“此战过后,太平军元气大伤,他们陆续撤回东阳、土桥和陶吴等地的驻军,显然是兵力不足,只能收缩防线,据守雨花台和孝陵卫,拱卫天京,防止我军进攻。”

张小六顿时兴奋道:“照这样看,三五年之内,太平军都不太可能再发动东征和南征了,他们处于防守,正是我军大举进攻,报仇雪恨的最好时机!”

众将们都跃跃欲试,显然都想找太平军报仇。

不过李卫国摇摇头,挥手打断众将们的幻想,说道:“三五年内,太平军无力进攻我们,我们也不会主动去攻击他们,这正是我们抓紧时间休养生息,发展工业,训练士卒,扩军备战的难得机遇期。”

被李卫国浇了一盆冷水,众将们都不太甘心,却也不敢反对李卫国的决定。

吴庸笑了笑,为大家解释道:“此战过后,朝廷当不会在怀疑大人了,所以正是发展实力的好时机。”

李卫国点头道:“不光如此!此番我会上报朝廷,就说我军虽然打败了太平军东征,歼敌十万,却也损失惨重,朝廷知道我军有四五万人,就上报损失四万人,让皇帝高兴高兴。”

吴庸顿时赞同道:“大人这么做实在高明,不过还可以再加一些料。比如放出话去,就说我们沪军成立时日尚短,本来大人是要多训练一段时间再拉上战场跟太平军决战,由于肃顺等人恶意中伤导致皇帝怀疑我们大人的忠诚,逼得大人不得不立即将沪军主力投入作战,由于沪军还未真正练成,结果导致大战过后伤亡惨重,非数年不能恢复元气。这样一来,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们都会认为一切都是皇帝多疑造成的,皇帝说不定感到愧疚,会给大人再升个一官半职的。”

一听到李卫国很可能还会因此升官,众将们顿时兴奋起来,因为李卫国一旦升官,那他的手下们也自然水涨船高跟着升职了。

“吴庸所言极是!”李卫国听后,十分受用,也受到了启发,顿时笑道:“既然这样,就由你来准备这件事吧。”

会议结束后,李卫国单独把陈静南留了下来。

“陈先生,为何你一言不发,有什么心事吗?”

陈静南顿时下跪道:“主上,属下有罪,请主上责罚!”

于是陈静南将他和张小六的那番对话原封不动的转达给李卫国,李卫国听后顿时笑道:“如果你是因为这件事,那你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其实我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主上,可我——”

陈静南正要解释,却被李卫国直接打断。

“换做我是你,我也有那种想法的,所以将心比心,我既不会惩罚你,也不会日后报复你,我反而要重用你,因为你有一颗不论何时都冷酷无比的心,是一个真正的谋士。”

陈静南一惊,反问道:“主上可知何为真正的谋士?”

李卫国笑道:“夫谋士者,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而已!”

陈静南沉默了一阵,旋即目光凌厉的问道:“那主上可知自古以来真正的谋士最后都是什么结局?”

李卫国叹口气,他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却又不得不回答,于是道:“聪明的谋士会功成身退,我相信你是聪明人,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到来,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会在那件事发生之前顺利脱身的!”

跟聪明人讲话,从来不需要多费口舌,李卫国相信他自己已经表达清楚了,至于能不能留住陈静南,李卫国心中也不太肯定。

陈静南惊讶的看着李卫国,听到这种生死攸关的话后不但不害怕,反而变得非常激动,再次跪拜道:“主上果真是盖世雄主,陈静南不才,愿辅助主上谋得天下,纵死而无悔。”

李卫国急忙上前将陈静南扶起来,高兴的说道:“有陈先生相助,我可以少奋斗几十年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