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555章 欧战谢幕

伪钞帝国 第555章 欧战谢幕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尼古拉二世借酒消愁,年纪轻轻的他显得日渐颓废。

杜马议会还在喋喋不休的争吵着,每浪费一分钟,在前线作战的沙俄士兵就会阵亡好几人。

但这无所谓了,对于沙俄的贵族们而言,死多少士兵真的无所谓了,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究竟是向中华帝国投降能够减少利益损失,还是向德意志帝国投降可以获取更高的利益,没有人敢打保票,只能像赌徒一样的豪赌一场。

不过他们还有时间,因为在西西伯利亚战场上,出现了一个传奇人物,在这个人的带领下,一支很有战斗力的沙俄军队,在欧亚分界线的叶卡琳娜堡挡住了中华帝国神策军的强大攻势。

这个人叫烈宁,1894年世界大战期间被强征入伍,参加了中俄西伯利亚会战,沙俄战败后,他意识到沙皇统治下沙俄帝国的落后,他向往中华帝国的繁荣昌盛,可惜试图前往中华帝国被拒绝,沙俄政府以此为由宣布他为叛国者。

于是烈宁无奈,去不了中华帝国就只能逃离沙俄了,他最终前往西欧,与一些流亡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最享重望的思想家普列汉诺夫接触,同年秘密返国,成为彼得堡马克思主义小组领导人,并创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年12月被捕入狱,而后被流放到了西西伯利亚的叶卡琳娜堡地区。

在叶卡琳娜堡流放期间,烈宁与普斯卡娅结婚,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和写作,很快他就在叶卡琳娜堡地区建立了革命小组,并取得了当地工人阶级的支持。

叶卡琳娜堡位于欧亚分界线上,1723年,彼得大帝在该地兴建了俄罗斯第一家冶炼厂,并在此基础上建起了以叶卡捷琳娜一世命名的工业要塞--叶卡捷琳堡。

19世纪上半叶,沙俄帝国的工业进程加快,冶金业带动了叶卡捷琳堡的迅速发展。19世纪的最后25年,叶卡捷琳堡成为乌拉尔经济、财政中心、文化中心,也是通向西伯利亚铁路的重要枢纽。

同时,由于沙俄帝国和中华帝国的敌对,为了远征远东地区,沙皇将叶卡琳娜堡要塞规模扩大了五倍,不但修建了重型要塞防御工事,而且作为沙俄帝国征服中华帝国的后勤基地,所有亚洲战场上的沙俄军队弹药和后勤补给,全都囤积在叶卡琳娜堡垒之中。

由于沙俄帝国在亚洲战场上作战失利,导致尼古拉二世将军队从亚洲战场调往欧洲战场,这大大方便了烈宁和他的革命小组迅速发展和壮大,沙俄的贫穷和落后,加上屡屡作战失败的负面影响,导致很多沙俄军官和士兵的不满。

烈宁对这些负面影响进行利用,很快发展了一大批沙俄军人加入,使得他的革命团队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随着协约国集团中最强大的美利坚战败,中华帝国的强大已经吓坏了斯拉夫人,烈宁趁机鼓动游说,越来越多的斯拉夫人开始反对战争,希望沙俄帝国退出世界大战。

当英国沦陷的消息传回沙俄帝国时,更多的斯拉夫人已经很清楚,唯一可以抗衡中华帝国的协约国国家,英美战败投降了,法兰西自身难保,很快也会被德意志帝国灭掉,那么沙俄帝国打赢世界大战的希望十分渺茫,几乎不可能了。

同时,最让斯拉夫人绝望的是,经过三年世界大战,就连大英帝国那么有钱的国家都坚持不住了,更何况是贫穷落后的沙俄帝国。

整个沙俄境内,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了,老百姓都被征调去打仗了,农田无人耕种,工厂停工,生活必需品要么没有,要么有也买不起,卢布贬值已经到了一盒火柴需要拿着一麻袋卢布纸币去买的地步了。

这种情况下,当西伯利亚的天空被炮火烧红时,当前线几十万沙俄军队一天之内被中华帝国神策军打得犹如丧家之犬大溃败时,整个沙俄帝国人民都恐慌了。

叶卡琳娜堡是沙俄帝国对华战争的核心所在,中华帝**队必然要进攻这里,所以这里的斯拉夫人更加恐惧。

烈宁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降临了,他要趁机控制叶卡琳娜堡,利用这里囤积的大量物资,把从前线溃败下来的几十万沙俄军队全部截留下来,使得他们成为革命的战士,从而完成自己的革命梦想。

烈宁做到了,当溃败下来的沙俄士兵一听到中华帝**队尾追而来的枪炮声时,他们就吓得腿肚子抽筋。

一开始烈宁也很害怕,他同样知道中华帝国神策军的强大。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在十几万沙俄军队后面穷追猛打的所谓中华帝国神策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

按照中华帝国神策军常备陆军的编制,一个团不过两千来人而已,就算变成了战斗编制规模扩大了,也不会超过五千人,竟然追着十几万沙俄军队满世界嗷嗷泪奔。

这尼玛也太传奇了吧!

那一瞬间简直令烈宁惊讶的不要不要的!

这种天赐的机会,烈宁意识到了,他迅速组织革命党武装,严阵以待,跟这支中华帝**队打一架。

经过了一天两夜的激战,烈宁率领他的革命武装成功打退了中华帝**队的凶猛进攻。

战斗过后,烈宁吓尿了一地,他终于领略到中华帝国神策军为何会令沙俄军队闻风丧胆了。

中华帝国神策军的战斗力的确不是吹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不到五千人,其火力远超沙俄军队的一个军。

经过几十次艰苦的防御作战,烈宁的革命武装虽然打退了中华神策军的进攻,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作为防守一方,还是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竟然伤亡了两万多人,其中死亡超过8000人。

烈宁想要用一些中华帝**士兵的尸体或者俘虏来立威,然而让他郁闷的是,他分明看到数百中华帝**士兵中弹倒地,结果却没有找到一具尸体,原来每当一名神策军战士负伤,就会立即有救护车冲上来快速带走,在撤军时会带走同伴的尸体。

这其实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华帝**队是自己主动撤退的,所以他们有时间带走同伴的尸体。如果是被烈宁军队打败的,那么根本没时间带走同伴的尸体。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中华帝**队撤退了,那么在叶卡琳娜堡的俄军就会相信烈宁是他们的救世主。

不管如何,烈宁都成了英雄,他用叶卡琳娜堡强大的防御工事和充足的物资,以及打退中华帝**队这几个借口,成功收编了十几万沙俄溃兵。

这一下,烈宁的底气足了,算上由革命党控制的叶卡琳娜堡要塞守军四万余人,以及叶卡琳娜堡的六万余工人武装,加起来高达二十五万军队。

这支力量瞬间让烈宁的野心膨胀起来,不过他的第一要务是尽快彻底的掌控这支庞大的军队。

好在烈宁已经拥有了一支忠于他的工人武装队伍,革命党骨干成员很多,他们迅速补充到其他俄军部队当中,成为骨干,并传播马克思思想,将所有军队团结在烈宁的身边。

圣彼得堡的沙俄贵族们并不知道烈宁有多危险,他们此刻只看到了烈宁帮助他们挡住了中华帝**队的强大攻势。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烈宁的这一次只不过击退了中华帝**队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团而已,如果不是因为中华帝**的主力部队战线拉得太长的缘故,如果来得是一个军或者一个集团军的话,估计烈宁根本防御不住的。

烈宁的手下,叶卡琳娜堡要塞司令官门多列夫少将谎报了军情,他得到了烈宁的授意,要暂时迷惑杜马议会,以便获得更大的好处。

而杜马议会的贵族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被骗了,就像历史上的八国联军攻陷了天津,慈禧接到的消息却是清军胜利,结果一兴奋就直接向八国宣战了,如果慈禧当时知道实情,绝没有那个胆量的。

同样,杜马议会只看到了烈宁指挥俄军守住了叶卡琳娜堡要塞,就以为他的能力足以挡住一百多万中华帝国神策军。

于是,杜马议会竟然破天荒的任命烈宁为叶卡琳娜堡要塞司令,并负责收拢从西伯利亚战败溃退下来的几十万俄军工作。

这样一来,烈宁摇身一变,成为俄军少将,并且节制西伯利亚溃军,等于成了西伯利亚总督了,可谓一步登天。

实际上,杜马议会的贵族们不是不清楚烈宁的底细,但他们的想法是先利用烈宁来挡住中华帝国的军事进攻,等到亚洲战场稳定下来再撤换烈宁。

这是标准的政客行为,杜马议会只是在使用潜规则,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烈宁可是革命党,是要推翻沙皇统治的革命党。

当烈宁在叶卡琳娜堡大规模扩军,扩充革命党实力时,杜马议会的贵族们也做出了最终决定,他们觉得烈宁带领一群工人就能够阻挡中华帝**队,证明沙俄帝国还很强大,只要把更多的工人排上战场,就可以打败中华帝国了,因此暂时放弃了投降这个选项。

可惜,没过多久,一个噩耗从欧洲西线战场传来。

英法联军于8月13日在波尔多同德意志帝**队的决战中惨败,法皇拿破仑四世被德军俘虏,法兰西帝国灭亡。

波尔多战役是施立芬上将临时更改计划才赢得的胜利,这是因为他发现在法国西部战线上,面对四百多万英法联军,只有不足两百万的德军打得太辛苦了。

以前英法联军在凡尔登、马恩河布置了长达八百公里的战线,数百万英法联军看起来多,实际每公里战线上的兵力只有几千人,这就给了施立芬实施闪电战,集中兵力突进,用飞机和坦克开路,造成局部兵力和火力优势,从而赢得前面的胜利。

可是后来一百多万英军紧急增援法国,而法军主力也溃退到法国西南部,导致英法联军需要防御的战线急剧缩小,如今四百万英法联军只防守不足一百公里的战线,每公里战线上的兵力高达四万人,兵力变得集中了,武器装备也集中了,英法联军还有两千多架飞机和一千多辆坦克,很容易挡住德军的闪电战。

于是,两百万德军每天都在跟四百万英法联军火拼,双方都伤亡惨重,最惨烈的一天德军死伤十四万人,英法联军死伤二十多万人。

双方都杀红了眼,在正面战场上投入主力决战。英法联军是背水一战,所以格外的凶悍,给德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施立芬心疼的要命,于是想到法皇拿破仑四世就在波尔多,于是他再次玩了一次偷袭闪击战,集中德军精锐两个集团军突然猛攻波尔多。

法皇拿破仑四世瞬间吓尿了,急忙令法军主力增援,结果中了施立芬的围点打援计策,七十五万法军主力被六十万德军主力包围。

经过十天十夜的血战,法军主力全军覆没,同时德军攻陷了波尔多,俘虏了法皇拿破仑四世。

法皇被俘虏,这对整个法国都是致命性打击,尤其是法兰西军队四分五裂,即便有英军在,可惜英军是无根的浮萍,补给全靠法军供应,当法军乱了时,两百万英军也没人管了。

施立芬抓住战机,在接下来的半个月的战斗中,将英法军队分割开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最终四百万英法联军战败,随后法兰西帝国宣布投降。

柏林皇宫,威廉二世接到法兰西帝国投降的消息后,高兴的不得了。

然而当他看到施立芬上报的德军伤亡数字后,瞬间气得脸绿了。

为了打败四百万英法联军,德意志陆军损失了整整七十万精锐德军战士。

“该死的中华帝国,如果不是他们故意把两百万英军留在法国,我们德意志的战士们绝对不用付出这么大的牺牲!”

啊啊啊!

威廉二世气的抓耳挠腮,踹桌子砸凳子,就差拿头撞墙了。

这时,希特拉急匆匆的赶来。

“陛下,好消息,经过臣的努力劝说,沙俄帝国同意向我们投降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