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542章 定远号战列舰变成航空母舰了

伪钞帝国 第542章 定远号战列舰变成航空母舰了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大京都武汉皇宫,一封紧急电报呈到李卫国面前。

“5月11日夜,英法联合舰队出动了,指挥官劳伦斯海军上将,副指挥官戴乐海军中将!”

“5月13日夜,德国公海舰队出动了,指挥官提尔皮茨海军中将!”

看到这两条消息,李卫国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德国公海舰队的指挥官怎么不是胡迪尔了?反而变成了提尔皮茨!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李卫国感觉到一丝不对劲。

他分明从麦克阿瑟的口中得知,这一次即将发生在巴伦支海的英法德三国海军大决战,最终的胜利者将是英法海军,德国公海舰队全军覆没,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德国舰队指挥官就是胡迪尔。

但现在胡迪尔突然变成了提尔皮茨,这可是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物,将会给这场大海战带来什么样的变数呢?

李卫国不敢去想,他希望的结果就是德国公海舰队全军覆没,然后英法海军虽然获胜,却也是惨胜。

在这种情况下,中华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进入欧洲,在英法海军得胜返航的途中,一举将英法海军主力消灭,从而彻底掌控整个大西洋和欧洲各海域,进而攻占英国本土,到时候即便德国攻占了法国,中华帝国也可以继续遏制德国。

可是现在出现了变数,德国公海舰队的指挥官不再是胡迪尔,而是换成了以狡诈和冷酷著称的提尔皮茨,那么这场海战的结果恐怕会发生变化。

原本掌控了麦克阿瑟之后,李卫国重新对历史走向有了大致的把握。

但这一次的变数,又让他感到了一丝紧张。

到底是麦克阿瑟的蝴蝶效应影响所致,还是又有穿越者降临了,后者目前还无法确定。

打开通讯器,李卫国想要联络赵匡胤,确定一下是否又有穿越者降临,可惜一直打不通。

“电令李卫军,让他密切关注英法德海军动向,如果英法胜,则主动出击,将其全歼。若德国胜,则立即进攻英国本土,抢在德国反应过来之前打败英国。”

圣旨以电报形式发往太平洋舰队自是不必细说。

李卫国做出上述决定后,为了平复心中的惊讶,他于是开了一瓶红酒,想要喝点压压惊。

结果刚喝两口,紧接着明月前来报告,再一次令他震惊了。

“陛下,中华神盾局德意志分部传来绝密情报,德**方秘密研发载机巡航舰,新任的指挥官赫然是刚刚调离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的前舰队司令官胡迪尔上将!”

咳咳!

李卫国庆幸自己只是小小的抿了一口红酒,否则必定震惊的大口喷出来。

载机巡航舰?

这尼玛不就是航空母舰的别称吗?

“什么?德国开始研制航空母舰了?这不可能!”

明月重复道:“这是真的!陛下,臣已经反复核实过了!德皇威廉二世撤掉胡迪尔的公海舰队司令职务,必然要安抚胡迪尔,所以才会把胡迪尔调到了一个秘密单位,而胡迪尔因为失去了公海舰队司令官的职务,非常不满,所以酒后狂言,把他所在部门正在研发载机巡航舰的事情说漏了嘴。”

李卫国沉着脸道:“德国人研制载机巡航舰,可是我们这边走漏了消息?”

明月回电道:“暂时还不清楚,臣已经派人专门为此事前往阿拉斯加海军基地调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李卫国叹口气,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不希望出现这种事情。

虽然历史上在战斗机首次出现后,没过两年英国就出现航空母舰了,但听到德意志帝国有了航空母舰,这还是非常震惊的。

联想到最近德意志帝国的变化,李卫国心中渐渐有了答案,只不过还需要具体验证才行。

当然,李卫国是不怕德国的所谓“载机巡航舰”的,因为中华帝国同样早就有了航空母舰。

早在李卫国下旨研发飞机的时候,航空母舰就提上了日程。

只不过李卫国一直担心被外界知道和模仿,所以从来都不允许泄露任何消息,一直在阿拉斯加白令海峡内进行航母试验。

中华帝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在三年前建成的,主体是一艘退役的重巡航舰,排水量一万五千吨,经过长达三年的改装后,终于有了航空母舰的样子。

之所以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主要是李卫国不着急,他当初认为航空母舰的出现至少要很多年以后,所以给海军舰政总署的任务是先研究,吃透了航母的改装技术后,再建造航空母舰,争取一步到位。

因此海军舰政总署不受时间限制,便开始慢慢研究航空母舰的设计图纸和改装经验。

李卫国这种发展航母的策略本身没有任何问题的,完全是正确的途径,毕竟中华帝国在航母方面没有任何建造经验,全世界各国同样都没有建造经验,航空母舰这个概念对于中华帝国海军而言,就相当于小学生去研究大学微积分一样困难。

诚然,李卫国可以画一幅草图,比如指出航空母舰的用途、作用,再指导一些直通式飞行甲板,侧立式舰岛,升降机,阻拦锁等等。

但这些都只是概念,李卫国只能解释到这个程度,可是具体怎么设计,就需要专业的工程学专家们来研究了。

一艘航母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历史上英法美俄的航母发展,也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通过不断建造和改装,一步步走到最后航空母舰定型,这当中各国走了很多弯路,几乎每一艘航空母舰都是在上一艘航空母舰基础上经过改进而来的,每艘都不一样,直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航空母舰时,才把前面每一艘航空母舰的优点都集成,缺点都抛掉,这当中花费了百年时间。

后世的中华改革开放三十年,各项工业的成就都非常高,就是自己造不了航母,不得不花冤枉钱从乌克兰进口航母回来研究,哪怕自己建造第一艘国产航母,也只能在乌克兰航母基础上稍作改良,无法像英法那样建造本国个性航母。

这当中就包含着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结构工程学的计算。

最简单的例子,航母的舰岛是在一侧的,如果另一侧不能设计达到平衡状态,航母下水就会翻船的。而另一侧还要堆放舰载机,舰载机的重量、数量都得严格计算,不然多一架舰载机右舷就歪了,少一架舰载机,左舷就歪了。海上风浪那么大,航母甲板就是个兜风板,设计时不能计算进去,到时候就会被巨浪吹翻。

这都是最基本的问题,还有各种机库、升降机、燃料库、弹药库、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防空作战中心等等,每一个结构部门都必须考虑进去,每一个部分的燃料管线、水管线路、电线、空调管道都得重新布线和设计,只要有一个出问题,就会导致一连串灾难发生。

总之,航母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最复杂的工程,比超无畏型战列舰都要复杂的多。

因此,中华帝国海军舰政总署,虽然纸面上进行不断的设计和计算,但迟迟没有开工建造航空母舰,只是在一些退役的大型水面舰艇上面进行改装。

用句通俗的话讲,这就是在拿退役战舰进行练手,等到改装的觉得差不多时,再开工建造航空母舰。

第一艘改装完的航空母舰被命名为海圻号,而海圻号最早以前曾是中华帝国海军的一艘穹甲巡航舰,后来退役,舰体拆解,八年前重新服役,摇身一变成为重型巡航舰,如今再次退役,舰体改装成航空母舰,然后重新服役。

重新服役的海圻号航空母舰,舰体改装后的标准排水量达到19000吨,舰体加长,舰岛前部在舰体的前半部加装了75米长的飞行甲板,铺设了木制的飞行跑道,用于起飞10架f15战斗机,舰岛后部加装了120米飞行甲板,用于降落战斗机和存放20架f15战斗机。

由于是用退役的战舰改装航母,所以海圻号的航速只有28节。

海圻号由于是中华帝国海军第一艘改装航母,而第一次尝试并未去除舰上高耸的塔式桅杆和烟囱,所以不是全通式甲板。

经过对海圻号航空母舰的不断测试,中华帝国舰政总署很快总结了经验,根据李卫国的指导,全通式甲板的必要性得到了重视。

于是,第二艘航空母舰很快开始了改装。

这一次,不再是用退役的战舰舰体来改装航母飞行甲板了,而是选择了一艘在建中的战列巡航舰。

这艘战列巡航舰是1893年开工建造,随着世界大战爆发,中华帝国海军全歼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利坚两洋舰队后,中华帝国海军那些在建的主力战列舰便放缓了工期,因为中华帝国海军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对手,建造多了,反而浪费军费。

海军条件宽松了,于是舰政总署便可以挪用一艘半成品的主力舰,用来继续改装航空母舰。

这是一艘满载排水量接近五万吨级的超无畏型战列巡航舰,实际上是冰洋级的改进型,等同是一艘快速战列舰。

舰政总署把一艘未来强大的超无畏型战列舰改装成航空母舰,这件事显然是得到李卫国的点头授意的,否者海军方面绝对会把舰政总署这些家伙活扒皮不可。

要知道,在巨舰大炮的时代里,战列舰就是无敌的象征,但凡中华帝国海军将领们,都不会乐意把一艘未来的超无畏型战列舰改装成航空母舰,毕竟航空母舰的优势还没有暴露,还没有得到体现。

将一艘满载排水量接近五万吨的战列舰船体改装成航空母舰,这要是让其他国家知道的话,一定会骂死中华人,大骂中华人吃饱了撑的,要知道随着美利坚海军的覆灭,全世界也就只有中华帝国拥有五万吨级的超无畏型战列舰了,这是何等的荣耀,让其他国家羡慕嫉妒恨,而中华帝国却偏偏把这样的庞然大物改装成航空母舰,这让其他国家如何作响?

简直就是超级败家啊!

当然,各国现在还不知道中华帝国正在改装超级战列舰这件事。

第一艘被改装的超无畏型战列舰,原本就打算命名为定远号,跟海圻号一样,定远号算是重新服役,只不过原本是超无畏战列舰,现在变成了航空母舰罢了。

定远号已经建造了60%,船壳和动力系统已经完成了,水平甲板铺设完毕,正准备安装舰岛、主炮等上层建筑和装备。

舰政总署接管后,将定远号秘密拖到了阿拉斯加,秘密进行改装。

四个主炮弹药库没有拆除,而是巧妙的改装成了航空燃料库和机载重机枪弹药库,高达350毫米厚的弹药库装甲,令航空燃料无比的安全。内部的舱室从新安排,清理出前后两座大型机库,用来储备舰载机的零部件。

之所以还不能存放完整的舰载机,主要是因为眼下的舰载机机翼非常巨大,又长又宽(发动机推力不够,只能靠翼展面积来获得飞机升力),机库根本没法存放舰载机,所有的舰载机都只能放在飞行甲板上,机库内只能把舰载机拆了,当做零部件维修使用。

锅炉排烟管道被修改了,原本在舰体中央的大烟筒,跟舰岛一样变成了在右舷的一侧,通过重量计算后,设计师们在左舷飞行甲板下方,重新进行配重,确保左右两舷的平衡性。

巨大的舰体,可以安装又长又宽的飞行甲板了。

这一次,设计师们按照李卫国的提醒,把舰岛挪到了舰体右舷一侧,这样就可以实现了全通式飞行甲板了。

长达205米的全通式飞行甲板,使得上面可以摆放五十架最新式的f16战斗机,这次飞行甲板没有使用木板,而是清一色的钢板铺设。

这不是为了防止航空炸弹轰炸,舰政总署的设计师们可没有那么厉害的远见,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给航母配重。

之前舰岛挪到了右舷,左舷自然要进行配重以便保证平衡性,这飞行甲板就是其中一项配重方案。

无形中,用钢板铺设的飞行甲板,比木质飞行甲板抗揍能力强太多了,以至于未来的海战中,定远号航空母舰成了中华帝国海军所有航母当中最抗揍的,机缘巧合创造了各种海战传奇故事。

此是后话,自是不必多说。

经过对海圻号和定远号的改造后,中华帝国海军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建造航空母舰的技术原始积累,经验也变得丰富了。

于是,舰政总署设计的中华帝国第一艘自建航空母舰图纸,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

光华三十二年,建元3997年4月15日,西元1897年5月18日,中华帝国海军正式开建第一艘航空母舰。

与此同时,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德国汉堡,德意志帝国海军也开始将大量的民船和大型改装成载机巡航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