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470章 坦克杀手?漫步者来了?

伪钞帝国 第470章 坦克杀手?漫步者来了?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总参谋部兵棋推演进行了三天,但李卫国只听了半天,然后便离开了。

在他看来,凡是兵棋推演,前半部分是最重要的,吻合率百分之七八十以上,但后半部分,吻合率就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了。

这是因为战争瞬息万变,没有人能够保证百分之百的按照兵棋推演的方式进行,百分百获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哪怕再强大的国家,也未必一定能够彻底打败一个弱小国家,更何况面对的是整个协约国阵营,能够打个平手和惨胜,都足以让李卫国烧高香膜拜了。

当然,这些话是不可能跟其他人说的,李卫国自己心中有数就好。

即将爆发战争,李卫国表面上平静,但心中也是有些小紧张的。

兵法云:不能怒而兴兵。

李卫国却是因为甲午年的到来,准备对日本怒而兴兵,这犯了兵家大忌。

但李卫国并不后悔,如果不能率性而为,重生也就没有乐趣了。

不过,他既然知道不应该怒而兴兵,自然要进行补救和防范。

好在李卫国不是要求立即对日本开战,而是还有将近半年的战争准备时间。

日本海军阅舰式正好就在九月十七日举行,而历史上的那一天,正是日本海军偷袭北洋水师,挑起甲午战争的同一天。

如此巧合的事情,也让李卫国心中认为,这就是自己重生的意义,连老天爷都这样安排,更加坚定了李卫国的信心。

当然,甲午战争爆发,世界大战估计也九八不离七,因此李卫国亲自去了一趟北部战区五十一区秘密基地。

上次到五十一区时,飞机和坦克已经研发成功,虽然看起来很丑陋很笨重,但却是良好的开端。

如今李卫国再次御驾亲临时,飞机和坦克这两项大杀器,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按照李卫国的想法,如果世界大战期间中华帝**的进展不顺利,那么就要动用这两项大杀器了。

飞机在天空上遮天蔽日,坦克在地面上犹如钢铁洪流,排山倒海一般的朝着敌军冲杀而去,结果必然是摧古拉朽。

这是最后的杀手锏,不到万不得已时,李卫国不想过早的祭出。

因为这些可以改变历史的大杀器,越是过早的暴露,西方国家就会越早的进行模仿和研制,这对中华帝国是巨大的威胁,因为李卫国手中的杀手锏就会越少,将来制衡西方世界的筹码就会越少,万一哪天西方国家突然祭出一件恐怖的大杀器,而李卫国手中没有抗衡的办法,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不得不说,李卫国想的很多,考虑的非常全面,作为一个帝王,得为后世中华子孙造福。就像毛太祖一样,所有人都反对他勒紧裤腰带造核武器,但他还是一意孤行了,全国人民辛苦了十年,省吃俭用最后核武器研制成功,从此不受核威胁,为中华赢得了五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可以说直到今天,当年的人们才明白毛太祖是多么的英明,假如没有核武器,呵呵,结果可想而知。看看朝鲜,如果没有核武器,看美国揍不揍他?道理都是一样的。

再次来到五十一区,李卫国在华蘅芳等人的陪同下,直接去了坦克试验场。

坦克项目组立即把他们最新研制成功的坦克开了出来,为李卫国实战表演。

靶场上,一辆巨大的坦克缓缓前进,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陛下,这就是我们最新研发的t23型坦克!”

一名工作人员指着靶场上的那辆坦克,给李卫国详细介绍。

t23型坦克,其中的t是坦克的首字母,因为坦克这个名词是李卫国发明的,因此科研人员自然也得称之为坦克了。后面的数字23,指的是第23种型号,表示此前已经研究了22种坦克型号,可见这几年来,科研人员对坦克的研究力度是多么卖力了。

“t23型坦克,战斗全重22吨,正面装甲30毫米,装备一门37毫米短身管火炮和一挺雷电重机枪,一台八缸柴油发动机功率182马力,公路最高时速20公里,越野时速6公里。”

看着这个大块头,李卫国虽然不太满意,却没有责怪的意思。

他很清楚,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研制坦克的国家,是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全靠这些科学家们自行摸索。

李卫国所能够给他们提供的指导意见,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和坦克理论结构上面。

要知道,李卫国所知道的坦克,都是后世先进的坦克,但在这个时代却是造不出来的。

比如李卫国让他们造装甲300毫米,搭载120滑膛炮,时速60公里的坦克,绝对是造不出来的。

因为这个年代的技术有限,比如眼下的t23坦克,只有30毫米装甲和一门37毫米短管炮,但载重却达到了22吨,体型巨大,比后世的99b重型坦克还要大两圈。

这已经颠覆了李卫国的坦克概念。

好在整体外形上还很像现代坦克,炮塔、底盘都是按照李卫国提出的坦克外形概念进行设计的。

至于为何这么重,体型巨大,首先是发动机功率不足,为了提高功率,只能增加气缸,无形中增加了体积和重量。

然后还有各种坦克零部件和设备,后世的坦克体型之所以越来越小,是因为各种零部件不断被优化,这是经历了几代人数十万名坦克专家们的不断改良才得到的成果,而目前中华帝国的科学家们则没有那么高的智慧和技术。

用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明白了,目前中华帝国研制的三极管有啤酒瓶那么大,而一百年后的三极管只有米粒大小,甚至还有肉眼看不见的纳米级三极管,这中间的差距是几十亿倍。

情同此理,目前中华帝国作为第一个研究坦克的国家,自然要经历这些不断走弯路,不断改良的道路,这是没法避免的。

不过,总体上而言,李卫国联想到一战期间欧洲战场上的那些房子大小的巨型坦克,眼下的t23型坦克,已经非常优秀了,甩开西方世界几条街。

“这个坦克是否加装了陀螺仪和悬挂系统了?”

坦克的陀螺仪和悬挂系统,这是最关键的技术,也是李卫国最关心的问题。

华蘅芳回答道:“陀螺仪已经研制成功,安装在t21型坦克上面了,不过体型太过庞大,目前的发动机功率还无法支撑,行动起来跟蜗牛爬一样慢。而这t23型坦克,已经安装了悬挂系统,不知道是不是陛下想的那样。”

随着华蘅芳一指,李卫国这才看到所谓的“悬挂”系统,他顿时摇摇头,这并不是他印象中的坦克悬挂系统。

华蘅芳顿时一头冷汗,叫来悬挂系统的几个相关负责人一顿斥责。

李卫国笑道:“不要斥责他们了,朕相信他们已经很努力了!只要肯努力,朕就不会怪罪,失败了不要紧,不能丢了志气,要再接再厉,直至成功!”

几个负责研发悬挂系统的相关负责人顿时如蒙大赦,纷纷感谢李卫国不罪之恩,保证一定再接再厉,争取早日研究出附和李卫国要求的坦克悬挂系统。

华蘅芳对李卫国道:“陛下,这悬挂系统不达标,可是会影响陛下的战略大计?”

李卫国道:“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影响!朕没打算让拥有陀螺仪和悬挂系统的坦克上战场!”

华蘅芳顿时不解的问道:“陛下,这是为何?臣跟相关负责人研究了一番,若是坦克有了这个悬挂系统和陀螺仪系统,则可以在高速行进中稳定开炮。若是没有这两个系统,坦克只能停下来在开炮,有没有的差距非常明显啊!”

李卫国点点头,道:“你说的很对!不过,若是过早的把这种坦克投入战场,一旦被敌人俘获,他们就可以捡现成的,短时间内复制出来,那样对帝国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华蘅芳有些不赞同李卫国的想法,反问道:“可是陛下,这种先进装备,不就应该投入战场才能发挥出它们的威力吗?”

李卫国猜到了华蘅芳的想法,说道:“朕自有打算!战争若是陷入胶着,朕会派你们此前研发的一批坦克上战场。那些坦克上战场,目的是震慑敌人,用来在关键时刻突破敌人的防御阵地的。就算被敌人俘获了,他们也只能研制类似的坦克。等他们把自己的坦克拿出来进攻我们时,我们再祭出更先进的坦克克制他们,如此反复几次,就会彻底折腾垮敌人。”

华蘅芳毕竟是做数学的,很快就算了一笔账。

“陛下英明,这坦克制造起来颇为耗费钢铁资源,若是敌人俘获了我们的坦克,必然会大规模仿制生产,等到他们生产出数量庞大的坦克之后,刚到战场上就发现被我方新坦克克制了,如此反复几次,绝对会狠狠的打击敌人的士气,令他们损失惨重。”

李卫国微微一笑,跟聪明人说话,不需要费太多口舌。

华蘅芳又问道:“不知陛下现在是否打算批量生产一批坦克呢?”

李卫国想了想,说道:“可以,先生产200辆这种t23坦克吧!它们的使命就是用来突破敌方阵地的!朕估计,委内瑞拉战争已经给协约国提了醒,一旦爆发世界大战,协约国若是不敌我们,必然会采取堑壕战、地镭战等战术。所以,我们的这批坦克,要求以突破堑壕和镭区为主要作战目标。”

“臣记得了!”华蘅芳领命,看了一眼身后的几个助手,他们纷纷点头,表示已经把李卫国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了。

“陛下,既然要量产两百辆t23,还请陛下为t23命名!”

t23只是研发编号,用来对全世界公开的,而在中华帝国内部,则有自己的**命名方式。

比如中华帝国海军最新建造的暴怒号战舰,对外宣称是暴怒级超无畏型战列舰,内部则是“怒”字号甲等舰队型战列舰。

坦克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将来的地位肯定堪比海军的战列舰,因此华蘅芳才会提议让李卫国来给命名。

“就叫破军好了!”

李卫国随口一说,不过也蕴含深意。

华蘅芳顿时自语道:“破军!五行属水,北斗第七星,化耗,为杀气腾腾,是一颗大杀星,主杀伐,犹如军队中的敢死队,先锋部队,冲锋陷阵,的确附和坦克的宿命,陛下睿智,臣等拜服!”

李卫国笑道:“你就别拍马屁了,朕还有点自知之明,在天文数理方面,你可是泰山北斗,朕可不想在你面前卖弄,徒增笑话!”

华蘅芳赔笑道:“陛下言重了,臣是真心敬佩陛下的!”

李卫国摆摆手,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他扯皮。

这时,t23坦克已经在靶场上跑了两圈了,然后进入炮击阵地,瞄准了500米外的圆形标靶。

咚的一声炮响,t23主炮开火。

不过前三发炮弹全部脱靶,到第四发炮弹才校准,最后命中圆形标靶。

对于t23坦克而言,这已经非常不错了。要知道即便在一百年后的坦克,有各种火控射击瞄准系统帮助,也未必能够首发命中。

当然,这也是因为坦克里面的炮手是中华帝国神策军中最优秀的炮手,换了其他普通的炮手,恐怕还未必打出这个成绩来。

但李卫国已经非常满意了,管他几发命中目标,在这个年代,只有中华帝国有坦克,到了战场上,哪怕是一百发才命中目标,也足以吓死敌人了。

射击结束后,李卫国表扬了车长和炮手,然后参观了t23坦克内部。

看完之后,李卫国心中苦笑,跟后世的坦克差距实在太大了。

在t23坦克里面待了一小会儿,就被高温热的浑身大湿透了,若是换了另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在里面,立马会大骂——这是人能待的地方吗?简直连狗窝都不如。

李卫国倒是想给坦克加一个空调系统,不过想想还是算了,现在的坦克本来就已经够笨重的了,再安装一套空调系统,那真是离作死不远了。

“如果实在解决不了装备臃肿问题,可以考虑不要主炮,只保留重机枪也行。”

“如果只保留重机枪的话,那么坦克的重量会缩减一半,速度会得到巨大提升。不过问题也来了,我们的履带实在不可能提速到更高时速,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已经是极限了。即便这样,也只能跑一个半小时就得更换履带了。”

听完华蘅芳的解释,李卫国道:“你误会了,朕不是让你放弃t23坦克,而是让你另辟蹊径,开发另一种装备,朕叫它战车。”

战车?

华蘅芳问道:“可是龙骑兵团装备的那种战车?”

李卫国点点头,道:“那是轻型战车,四个轮子,外套装甲防护。朕打算让你们开发载重量更大,武器口径更大的战车。”

这时,在李卫国身旁的侍卫官迅速拿出一份准备好的文件,交给华蘅芳。

这是李卫国在来之前突然想到的事情。

他记得一战史上,当协约国最先使用坦克上战场时,德国因为短时间内搞不出坦克作为对抗,只能研发大口径步枪,用来射穿英法军队的坦克装甲。

最开始,英军水箱坦克防护只有10毫米钢板,德军便迅速制造出7毫米口径的步枪,专门用来击穿英军坦克。

随后法军研发了雷诺坦克,装甲防护提高到20毫米,克制了德军的7毫米步枪。而德军针锋相对,迅速又研发出22毫米口径重型步枪,继续打穿法军的坦克。

双方就这样进行拉锯战,不断克制对方的坦克和反坦克步枪。

在李卫国看来,若是中华帝国突然使用坦克出现在战场上,猝不及防的协约**队短时间没法研发坦克出来,只能进行克制,所以他们一开始必然是研制反坦克步枪,用来反击中华帝国的坦克。

因此,李卫国便想出了战车这个策略,用来克制协约国坦克。

“轻型战车是轻装甲 双联装7毫米重机枪 2x2底盘,轮式。”

“中型战车是中型装甲 28毫米45倍口径反坦克炮 4x4底盘,轮式或者履带。”

“重型战车是重型装甲 37毫米50倍口径反坦克炮 履带式底盘。”

当然,李卫国差点把手游上更强大的坦克杀手和漫步者也写出来,绝壁会吓死所有人的。

华蘅芳看过之后,顿时赞叹道:“陛下真是英明无比,在我们还在认为坦克无敌的情况下,您就已经想到了反坦克武器,甚至想到了匹配反坦克武器的战车装备,臣对您的佩服犹如滔滔江水……”

“打住,废话朕不想听,你只说能不能研制出来吧!”

李卫国急忙打断了华蘅芳的新一轮拍马屁的话。

华蘅芳想了想,说道:“虽然陛下只给了个大致轮廓和研发方向,但臣认为研发战车并不困难,只需要在现有的车辆底盘基础上就可以研制出轻型和中型战车,而重型战车也可以用坦克的底盘。唯一的难度,就是反坦克炮的炮管研制有些难度,另外反坦克炮恐怕需要研发配套的高强度穿甲弹,这个也需要些时间进行试验才行。”

李卫国点点头,不愧是华蘅芳,一眼就看出来真正的难度在什么地方了。

这正是李卫国看中华蘅芳的地方。

“你试着让人研制吧!战争初期用不上,后期出坦克参战时,才会用得上,估计有个两三年时间!”

这是李卫国的估算,他心中也没底,只能把即将爆发的甲午战争当做第一次世界大战,料想初期是阵地战,后期才轮到坦克冲锋,然后才是反坦克武器上战场。

“三年时间,应该没有问题!臣领旨便是!”

“很好,有你在,是帝国之幸,朕之幸!”

“陛下过奖了,臣对陛下的敬仰如滔滔……”

“朕想去飞机研发中心参观一下!”

“好的,陛下!臣这便带您去!”(未完待续。)( 就爱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