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441章 袁世凯来了

伪钞帝国 第441章 袁世凯来了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中华帝国神策军不再是世界最强,从神坛上跌落了!”

英国泰晤士报相当兴奋的头版头条,报道了在巴尔干南部作战的中华帝国神策军战况。

“德意志帝**在巴尔干半岛北部作战,五战五捷,打得巴尔干联军落花流水。反观中华帝国神策军,在强大海军的炮火掩护下,迅速攻占了雅典,但只是昙花一现,随后中华帝国神策军进展缓慢,目前依然在希腊境内作战,面对希腊游击队,中华帝国神策军打得很辛苦,一个月时间,平均每天向前推进5公里,还有比这更慢的蜗牛吗?”

“跟德意志帝**队相比,中华帝国神策军已经不再是世界最强,从神坛上跌落,至少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德意志帝**队要更强一些!”

“中华帝国最近二十年间将精力都花在了海军力量建设上面,就如当年的大英帝国一样,海军力量太过强大,远超陆军。”

面对英国人的臭美,中华人迅速反击,中央日报立即发表评论员文章进行反驳。

“英国人真是井底之蛙,一点战略眼光都没有!”

“虽然中华帝国神策军在巴尔干战场上的表现一般,甚至可以说不尽人意。但如果走进军营,就可以看出,这一次上战场的都是入伍不足半年的新兵,且以学生兵居多。当这批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战的学生兵经历一次血火考验后,他们就会迅速成长起来,而且成长高度远超想象,未来都是将军的材料。”

“这是中华帝**方的高瞻远瞩,是在借巴尔干战争进行全国大练兵,绝不是目光短浅之人可以理解的。”

中央日报反击后,英国人顿时集体噤声了,被人家指着脑门骂目光短浅,这脸丢大了。

德意志帝国皇帝和军方领导人看到中华帝国的中央日报这段评论后,纷纷摇头叹气,表示应该也派新兵上战场的,这可是难得的一次练兵机会。

俾斯麦叹道:“还是中华帝国有战略眼光,花费巨大代价从国内调集新兵,送往欧洲作战,一是熟悉欧洲战场环境和欧洲人的战争方式,二是借机会进行练兵,让新一代的士兵快速成长起来。”

德皇也感慨道:“要知道,中华帝国目前已经普及高中教育了,也就是说,中华帝国这一代的新兵,其文化水平最低也是高中毕业生。尤其几年前中华帝国实行新的义务兵役制,规定所有在校学生都要一段时间的服兵役,那么这一代的新兵当中,甚至还有大量的大学生甚至更高学历的新兵参战。如果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士兵经历的血火考验,那么一旦成长起来,绝对非常恐怖啊!”

俾斯麦点头道:“是的,一支由初中生文化组成的军队,可以轻松碾压一支由小学生文化组成的军队,一支高中生文化组成的军队,可以碾压更多的由初中生文化组成的军队,如果一支军队完全由大学生文化组成,那么将是无敌的,越是有文化的军队,战斗力越是成指数倍增加,中华帝国庞大的人口,庞大的教育投资,如今这种优势终于得到体现了。”

德皇于是决定效仿中华帝国,迅速将前线的德军精锐调回,然后从国内调集新兵参战。

此前德军只是想在巴尔干打出德意志帝国的威风来,如今风头已经出了,巴尔干同盟军一见德军就闻风丧胆,因此可以换上新兵作战了。

中德两国都将巴尔干战场当做锻炼新兵战斗力的训练场了,这令全世界各国都傻眼了,尤其是巴尔干同盟军,简直视为奇耻大辱。

“什么?只用新兵来对付我们?”

“法克!要不要这么欺负人!”

巴尔干同盟军司令顿时大怒,号召巴尔干人民团结起来,把中德两**队赶出去。

于是,原本陷入低潮的巴尔干联军,重新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来。

这正是中德两**方最希望见到的结果,毕竟将来最大的敌人是协约**队,他们的战斗力肯定比巴尔干同盟国强大,所以巴尔干同盟国越是爆发战斗力,就越接近协约**队的战斗力标准,对两国的新兵而言,都是最好的磨砺。

不过,德军新兵面对的是一马平川的地形,这对德军的炮火优势非常有利,一顿炮弹砸过去,巴尔干盟军便损失惨重,几乎失去守卫阵地的能力。

而中华帝国神策军的新兵们,却在打山地战,机械化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战斗进度非常缓慢,不过却是真正在考验新兵们的战斗力养成。

希腊虽然是地中海国家,周围全都是山地和岛屿,虽然中华帝**能够迅速攻克雅典,但那是在海军舰炮火力的大力支援下,雅典城市规模大,道路宽阔通畅,使得机械化车辆得意发挥优势,这两个因素成为迅速攻克雅典的关键。

但是,从雅典再向其他城市进军时,问题就来了,周围全都是大山,道路交通不便,中华帝**的机械化部队无法大规模展开,而希腊游击队则在山林中四处偷袭,给中华帝**造成不小的损失和伤亡。

虽然雅典通往周围的两大城市科林斯和哈尔基斯的陆路通道非常不利,但这两座城市都在另一侧的海湾之中,于是中华帝国海军再次出动,重新装载陆军步兵,分别开赴科林斯湾、派塔利湾,再次上演海陆军联合作战。

在科林斯和哈尔基斯的希腊军队奋起反击,他们得知雅典就是这样陷落的,所有早有准备,在海岸线上部署了大量的军队和反登陆障碍,用血的代价挡住了中华帝国海军一次又一次的猛烈炮击,中华帝国陆军接连三天的抢滩登陆战斗均以失败告终。

不过,很快希腊军就犯了致命性错误,他们抽调了在山区的游击队兵力,补充反登陆作战的损失,以为中华帝**重点进行抢滩登陆作战。

结果,三天后,中华帝国陆军从雅典兵分两路,突破了希腊游击队的封锁,突然出现在科林斯和哈尔基斯两座大城市的后方。

同一天,中华帝国海陆军再次发动第四次大规模抢滩登陆作战,牵制了希腊守军主力。

同时,从后方突袭的中华帝**分别成功的攻入科林斯和哈尔基斯,十几万希腊守军腹背受敌,最终全军覆没。

中华帝国神策军并未接受希腊败军投降,本就是训练新兵的血性,所以指挥部拒绝敌人投降,让神策军的新兵们放开手脚进攻,争取每个士兵都要杀人见血,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战争就是这样残酷,科林斯湾和派塔利湾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海滩周围都变成了红色,一望无际。

中华帝国和平太久了,很多新兵从出生就没经历过战争,更是第一次上战场杀人,心理承受力最弱的士兵,看见死人和血会紧张的大吐特吐,心理承受能力稍微好些的士兵,闻到血腥味和屎尿味混起来时才会忍不住大吐,大部分正常心理承受力的士兵们,经过第一次杀人见血的紧张和恐惧之后,则很快适应了战争生活,将平日里的训练和实战结合起来,战斗力获得大幅度提升,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不过,整个希腊战役当中,最令中华帝**头疼的便是斯巴达半岛,那里全都是山区,地势险要,就算是中华帝国海军的舰炮,也无法越过高山,轰击斯巴达山城。

大量希腊军队和游击队退入斯巴达,进行最后的抵抗。

历史上,曾有斯巴达三百勇士,他们是无敌的,被斯巴达人奉为神话。

科林斯城占领军指挥部,中华帝国神策军358团团长叶志超少校,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这叶志超乃是历史上在甲午战争期间有名的逃跑元帅,率三十万清军进军朝鲜,结果被一万日军打垮,酿成了甲午中日战争最凄惨的一次惨败,后被清廷斩首。

客观的讲,叶志超年轻时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他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更是镇压捻军的第一功臣,随后被李鸿章大力提拔,替代丁日昌成为淮军统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叶志超的话,可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当中的萧何,就是淮军。

叶志超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时期,正是淮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后的巅峰时期,但随着淮军集团的整体**,叶志超后来的二十年,叶志超也跟着**了,等到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淮军已经烂到根子了,就算叶志超再牛b,带着一群大烟兵打仗,别说三十万,就是给他一百万大军,也是必败无疑。

但这一世,叶志超的人生轨迹改变了。

最起码,他不用跟着淮军集团一起**了。

自二李战争(李卫国和李鸿章)结束后,叶志超作为淮军降将,接受了四年劳改(沪军军官军校深造)后,从将军,贬为少尉排长,加入中华帝国神策军战斗序列,从基层开始,参加了三次中英战争,屡立战功,一步步爬到今天的358团团长。

正常来讲,担任神策军一团主官团长职务,一边都是中校军衔,但叶志超以少校军衔领358团团长职务,可见他的军事素质那是相当过硬的。

不过,如果叶志超头上没有李鸿章的光环的话,现在的他恐怕已经是一镇的最高长官,中将师长了。

当年所有跟随李鸿章的将领们,随着李鸿章战败,淮军被整编,这些将领们或多或少都被李鸿章给连累了,在中华帝**中并不得志,很多人都转业了,但像叶志超这类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的人,就只能继续呆在军中,受尽冷落了。

但叶志超最近似乎摆脱李鸿章的光环照耀了,因为最近十年间,叶志超一直跟随刘铭传,就像历史上的叶志超一样,也是刘铭传才获得李鸿章的认可。

如今刘铭传因为征伐东南亚和澳洲土著,深得中华帝国皇帝李卫国的信任,随着刘铭传进入帝国总参谋部,作为刘铭传的老部下们,也因此鸡犬升天,迎来了人生的大逆转。

如果是以前,叶志超只能跟着刘铭传在澳洲围剿土著,一辈子也别想再有作为了。

但这一次,刘铭传给了他机会,中华帝国兵部在全国范围内调集新兵,参加巴尔干战争,进行大练兵。

借着这个机会,叶志超在刘铭传的提名下,获得了一个名额,带着一个老兵营,三个新兵营,组成358团,参加了对科林斯的抢滩登陆战。

“兄弟们,昨天的抢滩登陆战我们虽然打得很出色,可惜并不是主攻。如今我们团奉命就要进攻斯巴达了,这一仗是我们团主攻,务必给老子打得漂漂亮亮的。”

“团长,你开玩笑吧?”一个头发有些秃顶,却一脸富贵相的上尉军官突然苦笑着说道:“斯巴达的地势情况最是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师长就是觉得团长你好欺负,把最容易的打的帕特里克交给了357团,却让咱们团来肯斯巴达这个硬骨头。”

“袁世凯,你给老子闭嘴!什么叫老子好欺负?”叶志超顿时大怒道。

“团长,老袁说的没错!这摆明了是咱们后娘养的,一天是淮军将领,一辈子都被扣上淮军的帽子!咱们师长听说就是沪军将领出身,摆明了是故意针对咱们!”

“王士珍,你也给老子闭嘴!如今咱们都是中华帝国神策军军官,什么沪军将领、淮军将领的,这种话以后不许说!不知道祸从口出吗?”

叶志超狠狠地瞪了袁世凯和王士珍二人一眼,转向团参谋曹锟。

“参谋长,你说说他们!”

曹锟点头,对袁世凯和王士珍二人说道:“团长说的对,内战都已经结束二十多年了,莫要再提当年的事情了。成王败寇,这是我们的宿命。”

“可我们早就不跟李鸿章联系了,为什么上峰总是针对我们?”

王士珍忍不住反驳道,一旁的袁世凯也是脸色不好,二人都憋了一肚子火。

曹锟于是解释道:“你们平日里都呆在军营,并不知道外面的局势。告诉你们,当下光华大帝跟李鸿章的关系越来越僵,有消息称李鸿章暗地里勾结前朝遗臣,意图不轨。所以,现阶段,凡是李鸿章的淮军旧部,都会被针对,你们只要老老实实的,过了个坎儿,就没事了。”

“果然是这样!”袁世凯顿时冷笑道:“这几年,一直有淮军旧部联络我,说些大不敬的话,我原以为他们跟我一样因为不得志才发牢骚,现在才知道,这老李人老心不老啊!潜伏隐忍这么多年!”

“别胡说,现在连皇帝陛下都没有证据,你小心祸从口出!”曹锟顿时训斥道。

袁世凯不怒反笑:“或许,这也是咱们彻底翻身的好机会!”

“放肆!袁世凯,你想造反吗?老子先毙了你,省的你连累老子一家老小!”叶志超顿时大怒,想要掏枪。

袁世凯急忙道:“团长你想错了,我老袁有那么傻吗?现在中华帝国空前强大,光华大帝统治无比稳固,别说一个李鸿章了,就算一百个一千个李鸿章也干不过咱们皇上啊!我的意思是,皇上他老人家不是找不到李鸿章造反的证据吗?咱们这里有啊,咱们跟李鸿章搭上线,证据到手,交给皇上,那不就彻底翻身了?以后谁他妈还敢说咱们是淮军?谁他妈还敢用有色眼镜看咱们?”

众人顿时发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