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415章 英俄结盟,协约国现雏形

伪钞帝国 第415章 英俄结盟,协约国现雏形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中华帝国组建龙骑兵团,迅速引发全世界各列强国家新一轮的紧张和担忧。

尤其是沙俄帝国,新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立即召见了中华帝国驻圣彼得堡大使,询问中华帝国组建龙骑兵团的意图,并表达对此事的担忧。

对此,中华帝国驻俄大使解释称:“这只是中华帝国正常的军事改革试验,不针对其他国家。中俄友好,不必担心。”

同时,中华帝国驻欧美各国大使、领事、办事处专员也都这样解释。

但中华帝国实在太强大了,军事力量世界第一,不论是否针对某国或者某**事集团,不论军事改革规模多大,哪怕仅仅是一个军事调动,都牵动着全世界各国的神经。

这一次,中华帝国一口气组建的龙骑兵团,规模达到十二镇,总兵力十八万人,相当于一个欧洲二流军事强国的全部常备兵力了,怎能不让人紧张。

不知道中华帝国想干什么,各国驻华代表、武官都不停地咨询追问。

于是,中华帝国只好安抚一下这些受惊吓的各国小盆友们,特别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龙骑兵团的军事目的。

“中华帝国地域辽阔,北起北冰洋,南到南极洲,东抵阿拉斯加,西至里海,总面积2600多万平方公里。如此辽阔的疆域,普通人步行一辈子都走不完,骑马乘船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最快也要8个月时间。一旦战争爆发,等我们中华帝国的军队抵达,敌人早跑了,或者做好了防御准备。因此,中华帝国伟大的光华大帝陛下做出史上最英明的决定,成立中华帝国神策军龙骑兵团,采用半机械化装备,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只需要三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部署。龙骑兵团的军事目的,只是快速反应,防止敌人突然对中华帝国大举入侵,并不针对周围其他国家。”

中华帝国的解释,只安抚了一些不懂半机械化装备的国家,以及一些缺乏军事战略远见的国家,对于英法俄德等擅长行军打仗的军事强国来说,中华帝国的解释必然是掩饰。

德意志帝国作为中华帝国的盟友,自然不会多说什么,他们只会暗中模仿中华帝国神策军的龙骑兵团,打造德意志帝国自己的机动部队。

沙俄帝国作为中华帝国的邻居,则感觉到巨大的军事威胁。

自1865年沙俄帝国丢了远东滨海州以来,整个沙俄帝国上下都在积极准备复仇,这已经是全世界公开的秘密了。

由于沙俄帝国核心区域在欧洲,因此当年中华帝国出兵收复被沙俄侵占的黑龙江、库页岛等地后,一口气吞下了整个鞑靼海(鄂霍次克海)周边的远东滨海地区,将中华帝国本土一直延伸到北极圈的白令海峡,同中华帝国购买的阿拉斯加连成一片。

当初李卫国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就是彻底断绝沙俄帝国的远东太平洋出海口幻想,不允许沙俄帝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有出海口,从海上威胁中华帝国。

当时的沙俄帝国虽然非常愤怒,但由于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沙俄军队从欧洲调兵来远东战线太长,补给困难,更没有远东出海口立足点,也无法进行海上运输,所以沙俄帝国只能暂时忍耐,开始修建西伯利亚铁路。

沙俄帝国的策略是一旦西伯利亚铁路建成之日,就是跟中华帝国开战之时。可惜,一条西伯利亚铁路修了十几年。

原本历史上的沙俄帝国可以将铁路沿着贝加尔湖南岸修到海参崴,但如今中华帝国夺取了贝加尔湖,沙俄帝国只能沿着贝加尔湖北岸向雅库茨克修铁路。

要知道,贝加尔湖是北半球的寒流发源地,沙俄帝国的铁路经常性被贝加尔湖寒流摧毁,严重拖延了西伯利亚铁路建成日期。

沙俄帝国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耗费十几年时间,才勉强将西伯利亚铁路修到远东的雅库茨克

而中华帝国却利用这十几年时间迅速发展工业,提振经济,军事实力暴涨,第六次中英战争后彻底夺取世界霸主地位。

如今,沙俄帝国的一条西伯利亚铁路虽然建成了,但也令沙俄帝国失去了最佳收复远东的机会,现在要跟强大无匹的中华帝国开战,不论是经济、工业实力,还是军事能力,沙俄帝国都远远不如中华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自问没有那个胆量开战。

不过,沙皇没胆量对华开战,但也不代表他不防着中华帝国。

眼看着中华帝国的铁路修建速度平均每年递增一万公里,如今中华帝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突破20万公里大关。

中华帝国修通了从中原直达里海沿岸的西疆铁路,直达贝加尔湖的北疆铁路,以及直达远东白令海峡的世界铁路,中华帝**队可以在三个方向同时出兵,且运兵速度三个月就可以完成一次轮换。

如果再加上中华帝国最近成立的龙骑兵团,清一色的汽车、摩托化步兵、战车步兵、骑兵等,机动能力将超乎想象,这对沙俄帝国的边境防御压力将是空前的。

因此,针对中华帝国的龙骑兵团成立,沙俄帝国上下一片紧张气氛。

与此同时,同样紧张的还有英美日三国同盟。

大英帝国如今在亚洲地区的殖民地仅剩下印度了,上一场中英战争输掉了整个喜马拉雅山防区,以南两百里范围不得设防。如今中华帝国修通了青藏铁路,还有川藏公路,本就解决了后勤补给困难问题,再来个龙骑兵团,突然越过喜马拉雅山口后,便是一马平川,英军将无险可守。

此刻的印度,是大英帝国维系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的关键殖民地,决不允许再让中华帝国给夺走或者破坏掉了。

上一次中英战争期间,印度殖民地差点被中华帝国掀翻了,最后如果不是大英帝国耍手段,诱杀印度国王,摧毁了印度叛军最后的精神支柱,恐怕整个印度就会脱离大英帝国的控制了。

英俄两国同时感觉到了来自中华帝国的巨大陆上威胁,于是两国不得不选择抱团。

当初李卫国推行机械化改革,弄出来龙骑兵团,只是想验证机械化步兵师的概念,同时也验证闪电战理论是否可以在没有坦克的前提下实行。

但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步棋,却将沙俄帝国推向了英国的怀抱。

如果之前沙俄帝国在面对中华帝国和英美日三国集团选择中立的话,那么中华帝国的龙骑兵团出现后,沙俄帝国是彻底倒向大英帝国,寻求跟英美结盟了。

因为沙俄帝国发现自己太孤单了,东面有强大的中华帝国,西面同样是强大的德奥同盟,被夹在中间的滋味不好受。

中华帝国情报机关,中华神盾局第一时间监听了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以及美利坚联盟国的电话和电报往来内容,立即上报给李卫国知晓。

李卫国得知事情始末和原因后,不由得心中苦笑。

想不到历史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协约国怕是要提前诞生了!

历史上的协约国是在1907年才形成,前身是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都是为了对抗德奥同盟,最后英法俄三国基于共同的敌人德奥同盟而成立协约**事集团。

但现在中华帝国的崛起,使得亚洲局势发生了巨变,中华帝国不再是被欺负被奴役的弱国了,而是一举成为全球最强帝国,东方世界的霸主,正在向西方世界渗透,准备彻底颠覆西方世界,成为整个地球的唯一霸主。

这就是历史发生剧烈改变的关键原因。

历史上的英俄两国在大清帝国土地上争夺利益,英国甚至扶植日本来对抗沙俄帝国对东亚、西亚、中亚、甚至南亚次大陆的军事渗透,于是爆发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背后的推手便是大英帝国和沙俄帝国。

因为英俄长期对抗,所以两国直到1907年才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德奥同盟而结成军事同盟。

但现在中华帝国同时将大英帝国和沙俄帝国赶出了东亚太平洋,也就不会再有英俄长期军事敌对了。

同时,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因为大英帝国是霸主,所以不屑于跟法兰西、沙俄帝国结盟,直到德意志帝国动摇了大英帝国的海上世界霸主地位后,大英帝国才跟法俄结盟。

而现在大英帝国的世界海上霸主地位已经被中华帝国彻底动摇了,因此大英帝国也就不可能再奉行光荣孤立政策了,所以就有了十年前的英美日三国同盟,表明大英帝国已经虚弱到不得不拉帮结派来对付中华帝国了。

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协约国集团的提前出现。

英俄要结盟了,也就意味着英法俄三国未来将要结盟了,而历史上直到一战爆发后才加入协约国的美利坚和日本帝国,却提前跟大英帝国结盟了。

于是,英、法、美、日、俄五国即将结盟,一个史上最强大的协约国将要提前诞生了。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卫国也只是惊讶而已,却不惧怕。

“陛下,请下旨一定要阻止英俄结盟。因为一旦英俄结盟,很快基于英法同盟和英美日三国同盟,五国会最终形成一致的同盟,这对帝国而言是巨大的威胁。”

外交大臣张佩纶表情沉重的说道,他想要立即用外交手段向英俄两国施压,阻止英俄两国结盟,但前提是他必须得到李卫国的充分授权才行,因为这当中有可能产生利益交换,否则很难阻止英俄同盟。

“这件事,你们理藩院只需尽力阻止就是了!”

李卫国微微一笑,并没有做硬性规定。

不管有没有中华帝国这个因素,英俄都会结盟,这是所有改变的历史中,唯一保持强大惯性的事件。

而历史上十年后才真正崛起的德意志帝国,如今却在中华帝国的帮助下,提前在欧洲强势崛起。

在蝴蝶效应的影响下,英俄提前结盟,协约国提前出现,也就是很自然了。

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爆发,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卫国却显得很期待,他知道只有让整个西方世界打起来,才能最大程度的削弱整个西方世界的力量,只有彻底扫清西方各列强国家,才能让中华帝国最终称霸全世界。

当然,战争是有风险的,一个不留神,就会像曹操那样遭遇赤壁之战的惨败。

不过李卫国不惧,他相信自己的远见和中华帝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敢,一定能够实现中华帝国崛起的伟大宏愿的。

只是,对于张佩纶这些历史原住民来说,他们就没有那么远见了。

他们的自信全都来自于对李卫国的狂热信仰,只要李卫国不倒,他们就坚信胜利属于自己一方。

“中华神盾局必要时请示暗杀英俄双方谈判人员,阻止双方结盟,请陛下明示!”

程坤突然问道,他跟张佩纶一样的心思,必须要知道李卫国对这件事的底线在哪里,然后才好安排行动,配合外交人员对英俄两国施压。

李卫国摆摆手,道:“没有必要那么做!如果事情暴露,反而会坚定沙俄和英国人结盟的决心!顺其自然就好,英俄就算结盟,也不可能将矛头立即对准我们帝国,而是会对准德意志帝国。这一点,相信俄国人很清楚,你们只要警告俄国人一下就可以了。”

沙俄帝国现在是出于战略防御态势,是在担心中华帝**事入侵沙俄,这才向大英帝国投怀送抱。但现在的沙皇是冷静精明的亚历山大三世,而不是暴躁没脑子的尼古拉二世,只要中华帝国不主动入侵沙俄帝国,那么沙俄帝国就不会加入英美日同盟。

同样道理,沙俄跟德意志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又跟法兰西结盟,只是在防御德意志的军事入侵。如果德意志不攻击沙俄帝国,那么俄法联盟也是一张废纸。

这个想法同样适用于德意志,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的远见,跟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如出一辙,所以才会促成两国签署避免战争的保险条约。

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何打响了,主要还是因为德意志帝国的继任者威廉二世和沙俄的继任者尼古拉二世,这两个性格暴躁,内心扭曲,死要面子的政治白痴拒绝了德俄再保险条约的签署,从而导致两国彻底敌对。

现在还是威廉一世和亚历山大三世当权,所以根本不用担心。

这是李卫国的自信,可是中华帝国的文武大臣们却是紧张了好一阵子。他们倒不是害怕英俄结盟,更不害怕将来因此爆发战争,他们真正是在心疼钱。

因为一旦爆发大战,钱就不值钱了,几千万上亿人民币,帝国人民辛苦创造的财富,分分钟就会被军队给败光了。

看李卫国不在乎,文武百官们也就很快放心了,这是绝对的信任,任何朝代的皇帝,都无法达到让臣子们对君主如此信任的程度,李卫国在这方面,足以跟秦皇汉武齐名了。

接下来,中华帝国各部官员该干嘛还干嘛,并不因为英俄结盟谈判一事而惊慌。

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不惧怕英俄结盟才会这般淡定。

当然,中华帝国还是要证明自己的强势的。

随后中华帝国理藩院分别照会英俄驻华大使,对英俄结盟针对中华帝国一事,表达严正抗议,要求两国不得作出针对中华帝国的合作协议。

中华帝国驻沙俄大使和驻英国大使也分别向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提出了同样的抗议。

被中华帝国质问和关切,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都非常小心的否认,表示英俄结盟并不针对第三国。

由于中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施压,尽管最后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签署了军事同盟,但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还是很精明的,面对英国鼓动沙俄加入英美日三**事同盟一事,沙俄帝国拒绝了,但表示如果有必要,可以考虑加入。

这是一个折中的战术,对沙俄帝国目前而言是最好的结果,否则卷入英美日对华军事对抗中,对沙俄并无好处。

正是因为沙俄帝国的这个暧昧态度,使得英美的试图把沙俄拉人对抗中华帝国的英美日同盟当中的计划暂时失败了。

不过,既然英俄已经是同盟关系了,早晚会把沙俄拉入英美日同盟当中。

因此英美日三国也不遗余力,同样的还有法兰西帝国,自大的拿破仑三世嘴上说不屑于顾,心中还是很害怕的,英法同盟早晚也会变成英美日俄法五国同盟。

与此同时,德意志帝国也派出专员,专门跟中华帝国政府协商,针对英俄同盟一事商讨对策。

中华帝国的答复是大国间结盟,反倒可以避免战争,因为双方都知道一旦打起来将不计后果,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克制,反而不容易爆发战争了。

其实,中华帝国还有一句话要说的,那就是短期内不容易爆发战争了,可是矛盾在不断酝酿,将来一旦爆发战争,就是人类的大劫难到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