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400章 GDP的较量

伪钞帝国 第400章 GDP的较量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大捷!帝国海军大捷!维京海盗团覆灭!”

中华帝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卖报声此起彼伏,引来无数行人驻足,掏钱购买报纸。

帝都,一辆高档轿车停了下来,驻华大使汉姆贝克听到卖报声,急忙买了一份。

打开一看,上面写得都是维京海盗团被剿灭一事,时间、地点一应俱全,还附带各种照片。

看着一艘艘维多利亚式涂装的战舰在烈火硝烟中被击沉的照片,汉姆贝克顿时眼泪汪汪,作为一名政客,他已经很久不会流泪了,但此刻却是忍不住了,因为其中一张被击沉的战舰照片,他的弟弟就在那上面服役,显然已经遭遇了不测。

“该死的!”

“詹姆斯你就是一头猪,世界上最愚蠢的猪!”

汉姆贝克擦干眼泪,心情无比沉重和愤怒,急忙赶回大使馆。

一进门,就感觉气氛额外压抑。

“你总算回来了,快过来开会,出大事了!”

武官博罗马尔急忙向汉姆贝克挥手。

汉姆贝克进入会议室,只见大使馆的十几名参赞、武官都已经到齐了,正在听英国特使普利恩讲话。

普利恩是索尔首相的特别代表,此次前往中华帝国,就是为了就维京海盗团一事向中华帝国解释,希望中华帝国不要认为这是大英帝国故意为之,避免中英两国爆发战争。

当然,普利恩说得全是鬼话,维京海盗团根本就是大英帝国为了打击中华帝国经济而采取的战术,只不过到目前为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是大英帝国政府指使的而已。

只要没有证据,大英帝国自然要抵赖到底的。

但跟中华帝国还得维系表面上的和平,毕竟此刻大英帝国的各种战争准备都不足,不想正面跟中华帝国开战,否则也不会使出维京海盗团这种下三滥的战术了。

不过,普利恩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才来中华帝国没几天,结果维京海盗团就被中华帝国给灭了。

这个消息绝对是晴天霹雳,但更让他紧张的却是中华帝国海军抓捕了上千维京海盗团成员,听说还在审讯当中。

审讯什么?

显然是维京海盗团的幕后主使,大英帝国政府了。

这要是让中华帝国找到了证据,那么必然引爆中英战争。

作为特使,普利恩的使命就是阻止中华帝国对英宣战,因此他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对策。

“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些被抓的同胞们不要胡说八道!”

听着普利恩的发言,汉姆贝克因为心情非常不好,所以根本不放在心上。不过当他听到中华帝国抓到了一千多海盗俘虏,他下想到,他的弟弟会不会还活着,被抓了俘虏。

他顿时有了希望,于是突然道:“这些海盗既然都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同胞,那我们就要跟中华帝国政府交涉,将这些同胞引渡回国。”

“引渡回国?”

“对啊!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普利恩顿时高兴起来,认为汉姆贝克的提议非常好,也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办法。只要把这些被俘的英国海盗们引渡回英国,那么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然而,很快普利恩又冷静了下来,叹气摇头。

想要从中华帝国手中要回一千多海盗俘虏,尤其在当前局势下,中华帝国认为维京海盗团是英国人的阴谋,所以很难归还俘虏。就算最后归还,恐怕也得付出高昂的代价。

不过,最终普利恩还是决定试一试。

与此同时,李卫国也召开了御前会议,首先针对马六甲海峡之战提出表扬。

正因为摧毁了维京海盗团,变相的等于重创了英国海军,毕竟维京海盗团的战舰都是英国海军的战舰,虽然这些战舰并不是一线装备,但对英国海军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果英国海军将主力舰队调往战场,那么他的本土将再无海上力量防御。

因此,这一次剿灭维京海盗团,等于重创英国海军,等于第六次中英战争中,中华帝国先赢了第一回合。

没错,李卫国已经决定发动第六次中英战争了。

事实上,当英国人决定用维京海盗团来攻击中华帝国海上贸易交通线的那一刻开始,第六次中英战争就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这一次英国人学聪明了,他们没有正面跟中华帝国撕破脸,而是用维京海盗团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跟中华帝国打暗战。

当然,这背后也跟时代的进步有关,科技的进步、人性的进步,都让英国普通老百姓拒绝战争,因此英国政府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想要发动战争就可以发动战争了,发动战争必须有一个充足的借口。

同样,对于中华帝国而言也是如此。中华帝国的科技比大英帝国更进步,在人性方面,中华帝国自古就是仁义之邦,不管任何战争,都得师出有名。

所以,李卫国想要发动第六次中英战争,也要找一个借口,一个足以让帝国国民们全都支持的借口。

如今,这个借口李卫国已经找到了,那就是维京海盗团,这是英国人背后的阴谋。尽管目前还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是英国政府背后指使的,但只要知道是英国政府背后指使这一点就够了。

“不管这一千多维京海盗团成员是不是英国政府指使的,我们都要一口咬定是英国政府指使的,没有证据,我们就制造证据,反正事实的真相就是这样!”

李卫国最后定下了策略,不管有没有证据,中华帝国都要制造证据,揭穿英国人的伪面具。

翁同龢出言道:“制造证据自然没有问题,不过一旦开战,美利坚、日本恐怕会根据英美日同盟而卷入战争,法兰西和沙俄态度暧昧,这些都是潜在威胁!不知军方是否做好了完全准备!”

吴庸回答道:“英国海军建造的无畏型战列舰至少还有两年时间才能下水,美利坚和日本都是如此,因此我们提前发动战争,能够赢得先手。”

海军大臣林继云补充道:“没错!我们抢先建成十二艘无畏级战列舰,足以碾压英美日三国海军的主力舰队了!海上战争,我们帝国海军完全没有问题!”

陆军大臣张小六也跟着发言道:“陆军已经完成了机械化,不论是远东铁路,还是青藏铁路都已经贯通了,连接德国的世界铁路我们已经修到了波斯湾,可以在一个月时间内,将一百万大军投送到欧洲边境。当然,前提是我们是否有必要入侵欧洲。”

空军大臣庄久侠犹豫了一下,现在他的空军规模还小,还在组建和训练当中,不过既然兵部尚书、海陆军大臣都发言了,他这个军方大员,也不能拖后腿,只好说道:“空军也做好了战争准备,随时可以向海陆军提供空中侦查,监控敌人的一切动态。”

翁同龢看了一眼军方人员,知道他们都穿一条裤子,于是转向户部尚书王凯泰,说道:“现代战争打的就是钱,这一次跟英国开战,美日必然卷入,法国和沙俄都是潜在敌人,军费消耗恐怕将是空前,不知王大人是否准备好了。”

王凯泰脸上的肉顿时抽搐起来,偷瞄了李卫国一眼,见李卫国老神在在的装看不见,于是说道:“户部度支司应陛下要求,提前发布帝国经济统计数据。目前财政储备盈余3亿人民币,外汇储备3455吨黄金,建元3983年的gdp总量约合120亿人民币,因此明年帝国的财政预算将是gdp总量的10%,也就是12亿人民币。不过,考虑到今年爆发战争,财政预算需要大幅度增加。上一次跟英日两国交战,财政预算5亿人民币,刚好够。这一次除了日本之外,美利坚会加入战争,考虑到美利坚的经济总量和工业实力,我们的战争预算至少要30亿人民币,将占gdp的25%。”

最后,王凯泰又补充道:“当然,这至是第一年的战争预算,希望一年内结束战争,这样对帝国经济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财政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否则,人民币就将面临下行贬值风险了。”

王凯泰的发言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关乎到中华帝国能否打得起战争问题。毕竟现代战争不是靠人多就能解决问题,拼得是钢铁的消耗,煤炭燃料的消耗,炮弹子弹等弹药物资的消耗,医药品消耗,而粮食的消耗已经从以前的第一位下降到最后一位了。

战争一旦打响,疯狂的消耗着各种资源,不是工业国家打不起,不是有钱的工业国家更打不起。

中华帝国目前就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工业国家,如果单挑任何一个欧美列强都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同时对抗英美日三国,或者再加上法国和沙俄的话,那么就得小心了。

截止建元3984年1月(公元1984年),中华帝国的经济总量依然是世界第一,占全世界gdp总量的6%,国力蒸蒸日上,经济实力暴涨为世界第一,军事实力暴涨世界第一,综合国力暴涨为世界第一,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强国。

英国经济总量下滑至1%,位居世界第三位,不如美利坚,但整体军事实力较美利坚强大,依然位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世界第二。大英帝国的基础雄厚,就算衰落也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美利坚的经济总量占世界15%,经济实力超过英国,但军事实力依赖大英帝国,一个古巴至今都没有打下来,美利坚陆军成为全世界的笑柄,导致综合国力排名时,因军事实力太弱而丢分太多,表面上号称仅次于英国,但实际上就跟法国一个水平。

德意志帝国位居第四,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作为后起的强国,科技水平居世界第二,搭乘中华帝国发展的高速列车,军事上仅次于中华帝国和大英帝国,超过美利坚,暗中积蓄力量,谋求挑战世界霸主的宝座。

第五位是沙俄,gdp总量占世界8%。作为传统的大国,国土世界第二,军事力量庞大,但经济和科技落后,gdp的含金量不高,全靠房地产、农产品拉动,典型的农业国,欧洲的粮仓。这跟历史上的大清帝国一样,gdp世界第一,可惜含金量太低,是大国,但不是强国。

法国位居第六位,占世界8%,是欧洲传统强国,但发展速度慢了,普法战争的影响巨大,科技和经济都落后于德国,综合国力与美国差不多。

接下来是奥匈帝国,占世界比重不足3%,虽然是欧洲强国之一,但经济和军事在列强中处于中游。

意大利被排到第八位,其gdp占世界5%,作为后起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军事也不强,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

日本位居第九位,gdp占世界4%,同样是后起的强国,经济和科技因得到英美的大力帮助和扶植,发展迅速,尤其是军事超前发展,略强于意大利,gdp中含金量好于沙俄,但人均大大落后于沙俄,因此综合国力打不过沙俄。

最后一位是印度,中华帝国首次将印度列为关注目标,因为印度人口目前比中华帝国还多,虽然没有工业,但农产品出口量巨大,使得gdp占世界1%,虽然是英国殖民地,各方面发展都非常落后,但因为是中华帝国的邻国,上一场中英战争的参与者,所以李卫国特别要求收集印度资料。

王凯泰将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国家罗列出来,让众人一目了然。

“英美日三国gdp总量加起来5%,距离中华帝国的6%相差无几,因此臣不建议现在发动战争。”

翁同龢终于找到论据了,拿gdp说事,理由很充分。

李鸿藻也摇头道:“如果这个数据拿到国会上讨论,恐怕也不会通过的,胜负五五之间,风险太大。”

李卫国微微皱眉,不过他没有说什么,这是事实,没什么好争论的。

不过战争就是赌博,五五之数显然已经很高了,对于赌徒而言,哪怕只有10%的希望,都可能试一试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