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三五八章 退守广州

崛起1639 第三五八章 退守广州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3:13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龙哥2628的月票~~)

杭州!

郑芝龙与孙传庭都相继回到了杭州,郑芝龙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力量,孙传庭却完好无损,不过郑芝龙也没法责怪孙传庭。

毕竟按预定的作战计划,由郑芝龙作为主力,登陆之后,孙传庭再与之夹攻南京,因此郑芝龙大败而逃,孙传庭于情于理都该退兵。

或者换句话说,即便孙传庭死战不退,桂王父子也会下旨让他退,这时已经顾不得猜忌了,父子俩还是要力保孙传庭的。

不过郑芝龙的心里,仍是不大舒服,原先孙传庭的实力不如他,经此一役,两者已经拉平。

杭州布政使司衙门暂时作为桂王小朝庭的行在,议事大殿被改造为了承天殿。

此时的承天殿里,气氛压抑之极。

郑芝龙的大败,让小朝庭的乐观氛围一扫而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了种不妙的预感,从南京到杭州,几乎无险可守。

“臣有罪,请皇上治罪!”

郑芝龙突然出列,跪在桂王座前。

桂王声音微弱道:“此战失利,实乃信贼狡诈,非战之罪,卿起来吧。”

“多谢皇上!”

郑芝龙称谢起身。

朱由榔也道:“靖海候不必自责,今后之事还要仰仗靖海候,信贼必于不久后兵发杭州,不知可有对策?”

“这……“

众人相互看了看,无言以对。

这真是开玩笑,在陆地上,荡寇军两败清军,孙传庭也吃过败仗,偏偏杭州位于钱塘江以北,无险可守,这就非常操蛋了,谁有信心能抵挡荡寇军的进攻?

好一会儿,郑芝龙才道:“如今之计,唯有暂时迁都福州,避其锋锐。”

“迁都?”

每个人都眉头一皱。

迁都形同于逃跑,对人心士气的伤害极大,但问题还不仅止于此,福州是郑芝龙的老巢,迁去福州,不仅文武百官会受到郑芝龙的挟制,怕是桂王父子也寝食难安。

只是迫于郑芝龙的威势,一时无人开腔。

朱由榔向孙传庭问道:“忠勇候是何意?”

孙传庭也不想迁都福州,但就目前形势而言,杭州已不是久留之地,必须要走,还要早走,于是拱手道:“迁都之议可行,但眼下之急,是重整阵脚,而福州距离杭州不远,李信一旦取了杭州,会立刻攻打福州,我军短时间内不宜再战,故臣以为,还是迁往广州较为妥当。”

“哦?”

朱由榔眼睛一眯,看了眼郑芝龙。

他父子也不愿意去郑芝龙的老巢,相对而言,广州是属于第三方地界,郑芝龙的势力达不到广州,只能控制些在广东沿海出没的海盗,比福州更加合适。

不过朱由榔忌惮郑芝龙,不敢拍板,而是问道:“靖海候意下如何?”

郑芝龙神色不动道:“广州北有韶关,又有白云山可倚,且信贼一时半会儿到不了广州,立足广州,可重整旗鼓,此议甚妥!”

“呃!”

众人都有些意外,没想到郑芝如此好说话。

事实上郑芝龙也明白形势不利,自己如要强行退往福州的话,内部或会分裂,脆弱的小朝庭经不起任何折腾了,更何况明朝的对外贸易主要是泉州和广州,退往广州,难道就没有他的势力了?

“好,众卿速作准备,尽快赶赴广州!”

桂王大叫了声好。

……

郑芝龙是靠海盗起家的,孙传庭所部则是标准的明军,素来野惯了,平时驻在杭州都惹事生非,这一听说要撤退,哪还管得住手,各种抢掠尖银层出不穷,甚至还有兵头自发的组织起来,学习李自成向当地富户拷饷,杭州城里哭声震耳,怨气冲天。

郑芝龙和孙传庭也有意纵容手下,因为他们知道,这一退,恐怕永远都不会再回到杭州了,既然如此,何不捞一票再走?

杭州宛如人间地狱,与此同时,郝摇旗与高一功也到了北京。

看着那繁华的街市,郝摇旗感慨道:“奶奶的,老子们上回进来没多久就被轰出去了,白白便宜了李信那小子,若是真能说服张鼐重归皇上,哈哈,这大明的首都,就是老子们的啦!”

高一功暗暗摇头,只有傻大憨才会这么天真啊。

郝摇旗在闯军中,并不受待见,他是高迎祥的人只是其一,主要还在于此人桀骜不驯,不仅作战一马当先,遇有烧杀抢掠也不让于人,野起来连李自成的命令都不听,曾有好几次,李自成都想斩了郝摇旗,但是论起冲锋陷阵,无人能及得上,才数次作罢。

如果非要作个对比的话,郝摇旗大概可以比作水浒中的李逵。

“走罢,我们先去李公子府上!”

高一功招呼道。

两个人肩并肩的漫步在北京的街道上,郝摇旗一幅神彩飞扬的模样,仿佛北京就要得手似的,高一功则是心事重重,他一刻都不愿在顺军中呆下去,今次来北京,有向高桂英求援的意思。

如果没见识过外面的世界,高一功或还会认为大顺的江山万年永固,但是他对李信非常了解,正如井底之蛙,跳出了水井,还愿意回去么?

高一功断定,李自成迟早败亡,既然想投靠李信,就得趁早,别等李信真统一大明,再投就迟了。

本来高一功不是那种无情无义之人,可李自成对他越发猜忌,既然如此,你不仁我只能不义。

李信的府邸是原成国公府,很快的,二人经通报入内,高桂英亲自来接。

“哎呀,摇旗,你怎么来了?”

见到郝摇旗,高桂英一怔。

郝摇旗呵呵笑着拱了拱手:“皇上驻军于开州,一功请旨来北京探亲,俺老郝闲着无聊,就跟着来看看啦,莫非大嫂不欢迎我?”

这话暗含讽刺之意,高桂英秀眉一拧,隐现不满之色,什么大嫂?她已经为李信生了孩子,一颗心早就扑在了父女二人身上,她现在最忌讳别人提到李自成,可这郝摇旗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念在过往的交情份上,高桂英并未发作,只是淡淡道:“摇旗难得来一趟,我又怎会不欢迎,来,里面请吧。”

郝摇旗大咧咧的和高一功往里走去。

高桂英在正殿接待这二人,有女兵奉上冰镇酸梅汤,郝摇旗一口喝完,大叫了声:“爽,北京到底是好地方,俺老郝在长安,就从未喝过这么解渴的酸梅汁呐!”

高桂英回头道:“给他上一壶!”

“是!”

有女兵转身而去,不片刻,提了一壶冰镇酸梅汤出来,郝摇旗毫不客气的接过,凑着壶嘴往嘴里灌,一脸的满足之色。

一整壶,居然被他喝光了。

“哈~~”

郝摇旗发出舒爽的声音,咂了咂嘴,问道:“嫂子,小鼐子呐,还有慧梅慧英,怎么没见着?”

高桂英皱了皱眉道:“他们都有事情忙,等天黑下我再叫他们过来。”

“舅舅你来啦!”

这话刚落,李兰芝就与寇松奔了进来。

高一功打量过去,李兰芝身子长开了,额头也不再用头发覆着,而是发髻向两边梳,露出光洁的额头,浑身散发出一股新婚妇人的韵味。

高一功不由暗暗叹了口气,他只觉得光阴如梭,一转眼,当年还是小豆芽菜的李兰芝居然嫁人了。

当时的女子未出阁之前,须以发覆额,相当于流海,结婚嫁人之后,则必须露出额头,因此分辨一名女子未婚或已婚是非常容易的。

其实高一功自己也没多大,他是高桂英的弟弟,才三十出头。

“舅舅,这是寇松,快,快来见过舅舅!”

李兰芝扯了扯寇松。

自打李信表态过不强纳她为妾,李兰芝心头的大石终于放了下来,整个人也变得活泼开朗,尤其在福彩中心,寇松负责赚钱,她负责花钱,专门从事救济贫民,与之前相比,自信了许多,

寇松连忙上前施礼:“寇松拜见舅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