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三五二章 锚雷面世

崛起1639 第三五二章 锚雷面世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3:13 来源:笔趣阁

顺朝国力弱,土地贫瘠,几近于生死存亡的边缘,满朝文武都赞同对李信用兵,李自成决定亲率十万大军进驻开州,开州古称濮阳,位于河南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此,可最快得知南京和北京的消息,以定行止。

十日后,杭州!

“启禀皇上,李自成已亲领大军十万,向开州进发!“

刘元斌手持拂尘,大步迈入殿中,躬身施礼。

“好!”

端坐于宝座上的桂王道了声好,就望向了坐于下首的朱由榔。

桂王封朱由榔为太子,因身体欠佳,朝中事务实质上是由朱由榔主持。

朱由榔问道:“多尔衮可有动向?”

刘元斌道:“回太子,满洲方向尚无动静传来,不过……多尔衮自撤往锦州之后,再未回过沈阳,想必随时会对宁远动手。”

“满洲人狡诈如狐!”

朱由榔不愤骂道。

候恂施礼道:“皇上,李信正在调集兵马,随时会一路南下,攻打杭州,皇上应早做谋划。”

杭州位于钱塘江以北,李信以陆军来攻,没必要渡江,郑芝龙的水军优势发挥不出来。

孙传庭不由与郑芝龙相视一眼,随即道:“此战当先下手为强,由微臣与郑将军各率精兵,水陆两路夹攻南京,还请皇上下诏讨逆!”

“好!”

桂王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朱由榔。

朱由榔授意候恂代笔,这也是没办法,朱家的王爷通常当猪养,不可能有好的文彩,甚至很多都不识字,让他们写诏书,肯定是嘎迪盖,我滴孩勒等一大堆凤阳话,贻笑大方。

候恂不愧是老牌文官,指责李信拥兵造反,虐待朱明宗室,表示桂王召集义勇,将誓师北伐,并号召天下豪杰,共讨李信!

三日之后,孙传庭领军三万,出杭州向南京进军,主力则是郑芝龙的舰队,有大小战舰五百艘,其余各类船只千艘,浩浩荡荡出钱塘江,经长江口进逼南京。

随同郑芝龙的,有郑森,马士英、卢象贤等一众重要人物。

又过三日,钱塘江上,帆影片片,一通鼓响之后,各舰依次向钱塘江口驶去。

马士英站在望楼上,感慨道:“老夫只听说过,当初三宝太监下西洋,盛况一时无俩,今日见此,实知此言不虚啊,有此雄师,我料定信贼必不幸免,靖海候,老夫先向你贺喜了。”

一众人等愕然,都没料到,马士英不要脸至此。

郑芝龙却是哈哈一笑:“马部堂过誉啦,那李信也是非凡人物,未曾交手,此战胜负尚难定论呐!”

这话虽然说的谦虚,实则隐含着豪迈气概,郑芝龙根本就没考虑过失败的问题,毕竟他在大海上纵横几十年,拥有东亚地区最为庞大的舰队,装备红夷大炮数千门,这还不全是仿制红夷大炮,相当一部分是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手上购买的最新型加农炮。

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他的座船海王号,长七十米,甲板三层,装备有加农炮五十余门,火力异常强劲,而且他的舰队中,有一些船只采用了西方的技术,挂软帆,火炮主装在侧舷,完全契合当时西方主流的战列式排队打法。

看着父亲捋着胡须,微笑着点头,郑森不由劝道:“父亲,孩儿听说李信擅于用水雷,飘浮于水中,神出鬼没,父亲还须小心为是啊!”

郑芝龙摆摆手道:“我已有对策,无须惧他!”

出钱塘江口,绕道松江,再溯长江而上至南京,约有一千两百里,在郑芝龙舰队还未到松江的时候,李信就得到了消息,命张全率军两万赶赴位于南京西南部的溧水县,阻截孙传庭北上。

溧水自古以来就是南京的东南门户,由溧水到溧阳及宜兴之间,多山地丘陵,易于利用地形设伏。

他则亲率主力驻屯于幕府山。

幕府山位于长江南岸,长约十里,宽八百米,主峰高达近两百米,山脚下的江面,介于现代的南京长江二桥与八卦洲之间,宽度两到两点五公里,于山顶架上117型野战火炮,可以封锁住大部分的江面。

战士们夜以继日,在崎岖的山道上,把火炮一架架的推上去,还有很多热心的老百姓自愿出役,帮忙运送弹药、粮食和清水及各种物资。

一时之间,幕府山脚异常忙碌。

五日之后的清震,黄海突然道了声:“来了!”

下游的江里,有八卦洲横亘于江心,江水分成两股,绕洲而过,两股水道中,万千帆影,影影绰绰,声势煞是惊人。

郑森放下望远镜,转头道:“父亲,李信在幕山府上布有大量火炮,我军还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才行。”

火炮置于甲板内,有利也有弊,利处是可以充分发挥侧舷的火力,毕竟当时火炮射速慢,准头差,尤其还是在颠簸的船上,十发能有两三发打中目标就很不错了,因此把火炮装入甲板下的侧舷,可以充分利用船只空间,最大程度的装载火炮,增加集火的威力。

但缺点也很明显,仰角有限,不能往高处打,因此战舰从幕府山下通过,全程将处于挨打不能还手的局面,即便有些老式战船把火炮装在甲板上面,最多只能朝幕府山开一炮,打中打不中,听天由命。

“嗯~~”

郑芝龙点了点头:“李信倒是防守严密,传令,以扫雷船开道!”

“得令!”

有亲随挥出旗帜。

所谓扫雷船,是专门针对水雷设计,在普通的小船前方加装一排木栅栏,约有两到三丈的长度,呈扇形撑开,一艘扫雷船能覆盖三丈航道。

荡寇军曾在大运河中使用过水雷,这已经不是秘密,故而郑森才有此提醒,郑芝龙也料到李信必然会在江中布雷,因此事先准备了扫雷船开路。

看着一艘艘扫雷船开到阵前,足足有好几百艘,黄海不由道:“总司令,看来郑芝龙是有备而来啊,他那船或许能克制水雷,这水雷还要不要放了?”

“原定计划不变!”

李信不假思索道。

“得令!”

黄海着人向山脚挥动旗帜。

一道道身影快速奔向泊于上游岸边的渔船,总共有五百条布雷船,都是小渔船。

各船快速划向江里,依据江面错开,逐渐飘向下游,如今的水雷已经不是最原始的木箱式方形水雷了,而是铁壳圆形水雷,密封性更好,抗风浪能力更强,爆炸的威力也更大。

并除了漂雷以外,军中还研发出了相当数量的锚雷,通过缆绳连接雷锚固定在一定的水深,现代意义上的锚雷具有自动定深的功能,可以控制水雷布设深度,而荡寇军的锚雷暂时还达不到,只能使用最笨的法子,事先摸清水情,绘制出江底地形图,在战时根据坐标依地形施放不同深度的锚雷。

幸好需要布雷的区域只在于幕府山脚的一段江面,经过连续不停的勘探,算是大致摸清了江底的情况。

目前军中正在集中人力物力研制电解液触发装置,每只触角由锌杯、碳棒和装有电解液的玻璃管组成,触角相当于干电池,锌杯等同于电池外层的锌皮,碳棒类似电池顶部带铜头的碳芯,玻璃管中的电解液起着电池中粘稠体的作用。

当触角被碰弯时,玻璃管破碎,电解液流到锌杯和碳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电流通到电雷官,电雷官起爆,引爆水雷。

暂时可靠性还不是很强,可一旦研发成功,触角的灵敏度将得到大幅提高,几乎可以保证一触即发。

李信不相信郑芝龙不会考虑到水雷的因素,因此下令大力气研发锚雷,漂雷只起着掩人耳目的作用,真正的杀手锏还是锚雷,但由于只能在固定地点投放,所以布雷船要缓缓划向下游,留出布雷空间,每条船上,都配了一张江底地形图,标出水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