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三三八章 清军撤退

崛起1639 第三三八章 清军撤退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3:13 来源:笔趣阁

张家口失守的消息传到了太原,五千清军,连同守城的汉人,除了几百名俘虏,悉数被杀,多尔衮紧急升帐,召开会议。

帐内一片沉默,气氛憋闷压抑。

“大家都说说,有什么好的建议,畅所欲言!”

多尔衮就像失去了精气神,面色疲惫,双眼挂着重重的眼袋,瘫在太师椅上,挥了挥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说话。

对李自成作战已经有了半年,不仅仅是物资和人员损耗厉害,心也累,仿佛一艘即将沉没的船,虽然所有人都拼命划桨,可是彼岸永远看不到,志气渐渐消磨,心越来越累,谁都不知道力气耗尽,再也划不动桨时,会如何。

大清正在一步步的陷入泥潭。

清朝看起来战无不胜,实力强劲,可这强是相对于明朝的**,当一个不**的政权接替明朝之后,大清会迅速被打回原形。

一个百来万人口,哪怕联合了蒙古也才几百万的族群,凭什么能征服广袤的中原大地?

说到底,大明的问题不在于外敌,而是在于自身,只有割去身上的肿瘤,挤去恶疮,才会良性发展,可惜需要向自己挥刀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下得了手?最终一天天的苟下去,直到沉苛难返,无药可医。

“洪学士,你来说!”

多尔衮见没人说话,直接点了洪承畴的名。

‘哎~~’

洪承畴暗暗叹了口气,心里有种难言的苦涩。

清军入关,他前前后后,为之操劳,却没料到落到一个骑虎难下的结果,从理智上来说,与李自成耗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应该壮士断腕,及时退兵,可是此次南下,不仅关乎着多尔衮的政治抱负,也关乎他个人在大清的地位,筹码下的太多,套进去出不来了。

更何况多尔衮愿意撤军么?

多尔衮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无路可退,因此退后的话,洪承畴万万不敢提,提了,他有可能被多尔衮甩锅,踢出去当替罪羊。

毕竟在入关的谋划上,他的参与度非常高,也非常积极,这正是为主子顶罪的最佳人选啊!

“摄政王爷!”

洪承畴勉强拱手:“眼见就要入冬,黄河再有月余将冰封,臣以为,届时可出一支奇兵,绕过太原,沿吕梁南下,于蒲州渡过黄河,直插关中腹心,李自成必回师,摄政王以主力尾随追击,闯逆必破,所以哪怕信贼暂时占了张家口,只要大同不失,当无恙,一旦我大清全取山西,可回师一路出大同,另一路沿长城夹击张家口,信贼纵是火炮犀利,亦难以抵挡,张家口乃至宣府将失而复得!”

这个建议是孤注一掷,把筹码全推到桌面,就赌这一把,毕竟李自成可以坚壁清野,关中已经被大顺收割了一波,满清再来,也没什么好收割,难道区区奇兵还能攻打西安?

只要李自成不退,清军来绕一圈伤不了大顺的根基,甚至清军抢掠地主大户,对大顺更加有利,正如清军数次肆虐畿辅河北,从财富的角度来看,损失非常惨重,但是抛开人性,纯粹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对李信是有好处的。

清军瓦解了当场原有的政治生态,各种盘根错结的乡宦关系统统被屠刀破坏,李信接收的河北,形同于一张白纸,无论推行什么政策,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对声浪,可以任意挥毫,因为当地的利益团体已经被清军摧毁了,而且清军能把人掠走,却带不走土地,每一次南下之后,都会留下大片的无主土地。

当然,李信的情况与李自成又有不同,李信有富庶的淮扬和南京作为依托,可以源源不断的向河北输血,而李自成缺乏纵深,清军劫掠过必然会导致元气大伤。

“诸位以为如何?”

多尔衮看向帐中诸人,他现在不求进取,只求渡过眼前的难关。

“摄政王爷,臣弟愿领军突袭陕西!”

多铎站起来拱手道。

“嗯~~”

多尔衮点了点头,对多铎他还是放心的。

可就在这时,帐外有声音唤道:“摄政王爷,盛京急报!”

“快,拿进来!”

多尔衮一惊,连忙唤道。

一名亲兵入帐,奉上一封密信。

多尔衮撕去火漆,拿出一看,顿时,脸色煞白,持着信纸的手,都阵阵颤抖。

帐内诸人也意识到了不妙,纷纷看向多尔衮。

好一会儿,多尔衮吁了口气,沉声道:“信贼攻占了觉华岛,两宫皇太后授权郑亲王主持收复觉华岛事宜,各位都看看罢。”

众人面色沉重,陆续传看,书信的内容非常详尽,连荡寇军的兵力船只,夺取觉华岛的过程都一清二楚。

阿济格不屑的拱手道:“济尔哈朗就是个废物,靠他?我呸,只是给信贼送人头而己,我愿领军回宁远,一举夺回觉华岛!”

多尔衮默不作声,觉华岛失守的严重性阿济格或许看不出,他看的清清楚楚,这绝对是一把尖刀,顶在了大清的腰眼上。

对于济尔哈朗和阿济格,他都不放心,同时他更担心的是,济尔哈朗如反攻觉华岛,必然征用豪格,如果李信把觉华岛顺手送给豪格,豪格的声望将大涨,而他却在太原城下无功而返,局面会对他很不利。

多尔衮不是傻子,豪格平安抢回洪承畴家人的尸体,他一直觉得不对劲,李信不是那种粗枝大叶的人,不可能不设伏,因此只能是李信故意把尸体送给了豪格,让豪格立功,与自己斗!

当多尔衮想明白这一点的时候,简直是毛骨耸然,这分明是李信对大清内部的权力斗争了若指掌,才会有此安排,因此他绝不可能让驻守山海关的豪格去反攻觉华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摄政王爷!”

阿济格催促。

‘也罢!’

多尔衮暗暗捏了捏缩在袖中的手掌,便挥挥手道:“盛京兵力薄弱,宁远不容有失,速作准备,明日回师!”

“什么?”

阿济格与多铎同时大吃一惊。

多尔衮无力的挥了挥手:“山西今次取不下,下次还能来取,但若失了盛京,我大清立陷亡国之祸,不必多说了。”

兄弟俩面面相觑,其实多尔衮还有个原因难以启齿,哪怕吃了败仗,只要没有竞争对手,他还是大清摄政王,所以他要不遗余力的打压豪格,绝对不能让豪格翻身,也绝不能让豪格参与到对觉华岛的当作当中。

洪承畴倒是理解了多尔衮的苦衷,况且觉华岛有变,也是给多尔衮一个台阶下,他实在不看好与李自成死磕到底,于是拱手道:“摄政王爷,退兵事大,不能苍促行之,那李信亲自率兵堵着张家口,虽然我大清不惧他,但他以逸待劳,若与他冲突,对收复觉华岛不利,故而出了大同之后,只能绕道而行。”

多尔衮眼睛闪烁不定,十一月底已经很冷了,如果绕道蒙古腹地,遇到大风雪,极有可能损失惨重,虽然他很不愿意绕路,却不得不承认,洪承畴的建议有道理。

略一沉吟,多尔衮问道:“倘若李闯在后追击,又该如何。”

洪承畴道:“臣料李闯不敢追我,其一,他已是强弩之末,无力追击,其二,李闯是个明白人,若与我大清两败俱伤,最终只会便宜了信贼,有此两点,李闯只能坐视我军离去。”

多尔衮突然心中一动,问道:“倘若与李闯结盟,互不再犯,共击信贼,是否有可能?”

“这……”

洪承畴迟疑道:“或有那么几分可能,但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且须秘密进行,臣建议,先回到盛京,打退了信贼,再遣密使与李闯接触。”

“好!”

多尔衮叫了声好:“传令,严加戒备,不给李闯可趁之机!”

“喳!”

诸将齐声应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