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六十七章 漕运总督史可法

崛起1639 第六十七章 漕运总督史可法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南直隶淮安府作为漕运总督驻地,每当漕船到达,需接受漕台衙门的盘查,上万艘粮船的船工水手、漕运官兵在此停留,南来北往的商人在此交易,旅客也盘桓于此,又因有常盈仓两处、常平仓两处、预备仓三处、庄仓五处,促成了淮安的繁荣。

有诗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

随着天色渐亮,淮安城也如复苏了一般,喧闹异常,充满着勃勃生机。

史可法早早起了床,去总督漕运部院,俗称总督衙门视察事务。

明朝自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之后,漕运关乎国家大计,于景泰初年特设漕运总督,除专责漕运,兼抚地方,并兼理两淮盐课之外,还须提督军备,保护漕河安全。

总督衙门规模庞大,人员亢杂,因史可法为人刚苛,就任总督为来,一改前任朱大典弊端,整肃吏治,汰载亢员,尤其打击各路私盐贩运毫不手软,很是办了一批人,狠狠刹住了总督衙门**的风气。

史可法四十来岁,个头不高,面色黝黑,短小精悍,目光炯炯有神,系崇祯元年进士,地方任职经验丰富,前年岳父丧满,被朝庭任为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朱大典总督漕运,巡抚凤阳、淮安、扬州等地。

史可法先不急于理事,而是往各下属衙门转转,每当他从门口经过,屋子里的人均是神色一肃,坐的笔直,那表情一丝不苟,甚至隐隐还能听到低呼:“漕抚来了,漕抚来了!”

因漕运总督权力显赫,不但管理漕运,还兼巡抚,故称漕抚。

史可法也没呵斥,只是摇了摇头,毕竟漕运总督自景泰初年设立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手钱粮无数,尤其是天启年间,朝庭废了漕运总兵,使得总督衙门集军、政、财于一身,各方势力在衙门中盘根错节,非一朝一夕所能清理,换句话说,能在上任的短短一年间,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漕运总督下属五大块,其一是提督漕运及江北军务。

其二是军门,包括中、左、右和城守营,也是漕运总督的标营。

其三是漕运事务,又分为六大块,包括各省粮道、监仓户部主事、船政工部主事、理刑刑部主事、巡漕御史与漕储参政。

其四是协同押运,包括各总兵、参将、守备与卫所运丁。

其五是抚巡江北四府三州。

整个衙门位于现今的淮安市中心,占地三万平方米,有文官武将两百七十多人,下辖储仓、造船厂、卫漕兵厂等,合计约两万人。

一圈转完,大半个时辰过去了,史可法回到部院正堂,处理着公务,目前他的着重点放在疏滩南河方面,正看着有关河道的勘探情况,却是淮安知府杨旭匆匆赶来,面色惊惶之极。

“漕抚,漕抚,出了大事啦!”

杨旭都等不及施礼,挥着手大叫。

“何事?”

史可法沉声问道。

“高邮……高邮被流贼围攻,约有近万人,知州赵九祯分派人手向淮安、扬州与南京求援,从路途来看,想必扬州也得知消息了。”

“什么?”

史可法猛站了起来,喝问道:“可有什么损失?高邮能坚守多久?”

杨旭吞吞吐吐道:“因从高邮赶来,有两百里路途,卑职尚不得而知,不过卑职已发派人手,去往高邮打探。”

史可法深吸了口气,点点头道:“一有情况速来报我,来人,命标营、各总兵整备军马,一俟探得实情,即刻救援高邮!”

“得令!”

几名亲兵匆匆而去。

史可法无心办公了,紧锁眉头,望向悬于后壁的漕运地图,目光锁在了高邮的位置,可是具体情况他也弄不清楚,并不好多说什么。

难熬的一日过去,次日正午,终于探来了确切消息,高邮城破,流贼入了城,史可法不敢殆慢,召集标营各参将、下属各总兵、各省督粮道、各部主事、巡漕御史与漕储参政议事,另有淮安知府杨旭与漕运张太监列席。

史可法身着二品锦鸡补子大红红丝蟒服,头戴六梁冠,腰系玉带,当他来到大堂时,被召见的文官武将早已分左右肃立恭候,静默无声。

即便是在上首另立一席的张太监,也不敢对他无理,点头招呼道:“漕抚来啦!”

史可法眼底一抹隐秘的厌恶之色闪过,不过表面只是淡淡道:“张公公好。”随即在中间坐定,习惯性的轻轻咳了一声,拿眼睛向全体文武官员扫了一遍。

众官都从这一声轻咳中感受到了总督的威严,愈加屏息,不敢仰视,先由文官按品级依次行礼,再由武将行礼,史可法这才沉声道:“自天启末年以来,内忧外患,交相煎迫,迄无宁日,流贼愈剿愈多,灾变愈演愈烈,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本部院受皇上委派,督理漕运,抚军安民,幸得诸位力助,沿漕两岸,日渐清明,而今却有流贼攻打高邮,据最新信报,此贼名荡寇军,贼首李信,原河南杞县秀才,会同绳伎红娘子杀官造反,裹挟流民,自河南流窜而来,于昨日清晨率贼众万余突袭高邮,午时破城而入,满城官将以身殉国,城池落入贼手。

因事关重大,本部院召诸位来,是为确定征讨事宜,高邮扼运河,若被流贼截传漕运,京师危矣,南宋之祸殆不可免,许军门,淮安能出多少兵?”

张太监扯起尖鸭嗓子,跟着道:“当今天下纷乱,皇爷批阅奏章,常常夜不能寐,故此事经本督监与史漕抚商议,决定暂时不惊动朝廷,以咱们江淮地面为皇爷分忧,但也不能压下太久,还望各位同心戮力,一举夺回高邮,届时自当上表向朝庭说明,为各位请功!”

在座的文武官员没有傻子,主要是崇祯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又卡着洛阳失陷,福王被戮的当口,既便是清廉刚正如史可法,都不敢把此事奏报,实在是摸不透崇祯会有什么反应。

许军门是史可法麾下的一名总兵,拱手问道:“请问漕抚,贼寇有多少可战之兵?可有火炮?”

“这……”

史可法迟疑道:“信报并未详述,不过据其估计,五六千当是有的,另高邮城门,是以红夷大炮轰开。”

几个总兵副将相视一眼,明代行军作战,对火炮相当依赖,一支军队有没有火炮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结果,听说流寇手里有红夷大炮,本能的就发怵。

许总兵硬着头皮道:“漕抚,张公公,流贼能于半日之内取下高邮,必是有备而来,而衙门漕兵多驻守在外,除标营三千多人马,短时间内,只能再聚集五千左右,以此兵力去攻打流贼,怕是不足,不如会喻凤阳卢公公(卢九德),请其派黄总兵(黄得功)来援,再与扬州韩太守(韩文镜)协商,协同出兵,三面合击,流贼哪能不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