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八十章 愿受招安

崛起1639 第八十章 愿受招安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3:13 来源:笔趣阁

(祝大家五一快乐~~)

这根本不用受一遭,就知道痛苦万分,被俘的文武官员面面相觑,眼神中都流露出了恐惧之色,既便是史可法,表面上嘴角含着冷笑,一副视酷刑如粪土的模样,可那眼皮仍是跳了跳。

李信叫人拨去张太监嘴里的布团。

“嗷!”

顿时,比杀猪还要凄厉的惨叫声爆了出来。

李信向左右打了个眼色,一名亲卫抽去了一块砖头。

张太监好了点,却仍是咝咝倒抽着凉气,不时哎唷呼痛。

李信笑道:“张公公,想死还是想活?想死,本司令必教你酸酸爽爽的去死,如想活,那还有的谈。”

张太监哪里想死啊,无非是当着史可法与一众文官武将的面,说两句冠冕话罢了,只待李信软语劝两声,顺势落几滴眼泪,再向北京磕几个头,然后任凭处置,可是他没料到,这个流贼头子竟如此没有眼色,上来就给自己用刑,要早知道会吃这遭罪,还不如不嘴硬呢。

“纵使司令爷饶了咱家,皇爷也饶不了咱家,求司令爷给咱家个痛快吧!”

张太监也不傻,他知道李信不杀自己,而是用刑,说明自己是有用处的,因此嚷嚷着叫苦。

李信呵呵一笑:“崇祯怎可能怪罪于你?依本司令看,赏你还差不多。”

“呃?”

张太监不解的望向李信。

李信道:“你担心的不就是吃了败仗没法交待么?这没什么,你可以对崇祯说,与史漕抚及韩太守会兵剿我,激战两日两夜,双方死伤无数,尸体阻断运河,后弹药使尽,又欠粮欠饷,士兵不愿再卖命,才无奈退兵,而我李信深感朝庭天威浩荡,愿受招安,你看看,坏事变成了好事,是不是?”

“哈哈哈哈~~”

张太监还未说话,史可法已狂笑道:“李信,听闻你是杞县秀才,也算是读书人,竟不顾圣人教诲,颠倒黑白,蒙混是非,本部院岂会容你蒙骗皇上?

更何况你杀官造反,劣迹斑斑,怎可能真心悔悟?呵,是杀是剐,废说少说!”

“史漕抚,那张献忠、李自成与罗汝才能受朝庭招安,为何他李司令不能受招安?”

张太监认同了李信的建议,不满的看了过去!

“哼!”

史可法冷哼一声。

李信正色道:“道邻先生以苍生为忧,以社稷为任,我李信何尝不是?无奈朝纲废驰,上至部阁,下至浊吏,贪污成风,渔肉百姓,以至民不聊生,揭杆四起,连道邻先生如此高义之士也束手无策,我一区区痒生,能做什么?故我效法宋公明,起兵替天行道,反贪官不反皇上,你我虽有分歧,却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大明着想,也请张公公莫要把我李信与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贼寇混为一谈!”

“这……”

众人面面相觑!

谁都没想到,李信居然会玩这一出!

反倒是荡寇军没太大的反应,毕竟李信早已申明,要走藩镇割据路线。

这并不是李信头脑发热,故意突出自己与李自成的不同,实在是社会现实让他没法做别的选择。

自宋以来,因着手工业与商发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到明朝中后期,这个阶层已经基本成形,外面受了灾,苦的是农民,小市民好歹能打打零工,或者偷鸡摸狗混日子,没有改变现状的迫切需要,乃至于对任何剧变都心存抵触。

汉唐亡于农民起义,自宋开始,华夏则亡于外族,这固然与重文轻武有着莫大干系,但小市民安于现状的本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以闯军为例,虽然尖银烧杀屡禁不止,却好过官军,至少不会杀良冒功,可是李自成自起兵以来四处流窜,始终没法于一处立足,难道他不知道根据地的重要性?

他也是被逼的,根源就在于没法得到市民阶层的拥戴,毕竟战乱对于商业和手工业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大量雇工失了业,可不象农民那样,发两个馒头填饱肚子就能糊弄过去,城市居民除了生存,还要有娱乐。

简而言之,光有农民的支持成不了大事,李信在高邮也面临类似的困境,暂时他的基本盘,是那一万多从河南带来的难民,高邮老百姓并不欢迎他,担心他的人马会侵占当地人的利益,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抵触,除非他把高邮人杀光,否则没有长期的努力,休想得到高邮民众的认同。

因此李信要想在富庶的淮扬立足,最便捷的途径是当个明朝的官,有了官身,有了名份,才易于被市民阶层接受。

许绍连忙道:“漕抚,李司令拳拳忠心,言之有理啊!”

史可法可不信李信的鬼话,在刚要出言讥讽之时,背后不知是谁,低咳了两声,回头一看,很多文官武将都面现赞同之色。

刹那间,他明白了!

这些人根本不在乎李信是否真心归顺,而是能否安然离去,并且进一步,把大败的责任转化为招安李信,甚至把李信诱骗杀死的奇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满场的俘虏,恐怕除了自己,都愿意招安李信,如自己竭力反对,搞不好就在回淮安的路上中了暗算,再以一句身受重伤,归途不治身亡搪塞过去。

史可法于崇祯元年出仕,在官场浮浮沉沉十三年,各种丑恶见的太多,红丸案、梃击案都能堂而皇之,自己被下面人做掉又算得了什么?

没人愿意糊里糊涂的被人暗算杀死,念及于此,史可法改口道:“你可是真心归顺?”

李信真挚道:“学生好歹也是朝庭痒生,是读过圣贤书的,故请漕抚与张公公联名,保荐学生任扬州知府,学生必为皇上整顿地方,梳理盐漕,管叫东南赋税不绝。”

“呵,好大的胃口,若是天下流贼都如你求为地方主官,只怕这大明江山,永无宁日!”

史可法不屑道。

李信肃然道:“皇上怎么想,学生不管,别人是否仿效,也与学生无关,学生只对自己与手下的弟兄们负责,道邻先生与张公公只管向皇上进言便是!”

“好,好,快放了咱家,咱家为你上奏!”

张太监坐老虎凳吃不消了,连声叫好,他只求被放下来。

“哦?”

李信转回头,不怀好意的笑道:“张公公,还得劳烦您老再坐会儿老虎凳,学生眼见三餐不继,得向您老讨些银子糊口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