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四十三章 砂棒套枪管

崛起1639 第四十三章 砂棒套枪管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洛阳四座城门相继闭合,一道城墙隔绝内外!

明末因商业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那逼仄的城池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又因承平日久,沿着城池发展出了一片片的居住区域,突然关上了城门,城外的居民都不清楚里面发生了什么。

而城内,一队队军卒敲打着铜锣穿街过巷,颁布戒严令,一间间店铺提前关门,行人也步履匆匆往家赶,各衙的官员不许回家,大街上除了难民,几乎空无一人。

李信又下了一系列命令,有收拢难民,命人把难民带往王府集中,有派军分往各衙,拘捕官吏衙役,有去府县库房,搜罗钱粮,有去攻杀驻洛阳的东厂番子与锦衣卫,还有人去抄福王位于洛阳的店铺产业,他自己则带着数百人闯入了军器局。

明朝的火器制造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中央属工部,以制造武器为主,地方上制造如硫磺、硝石等原料,在嘉靖之前,中央军器局占主导地位,据史料记载,隆庆年间,中央军器局尚有工匠近三千名,但到了嘉靖二年,工匠只剩下两百不到。

与之相对应的,地方军器局则快速发展起来,火器制造归入卫所,由朝庭严密监视。

荡寇军刚刚闯入军器局,十来个番子拥着个太监气急败的冲了来,那太监看都不看,就扯着尖鸭嗓子喝骂:“什么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闯咱家的军器局?来人,给咱家拿下,往死里打!”

出乎他的意料,平时耀武扬威的番子,此时如老鼠见了猫,畏畏缩缩不敢上前。

那太监这才抬眼一看,面色剧变,一群王府护卫,足有上百人,手持刀枪,面色不善。

“你们……你们,谁让你们来的?”

太监声音颤抖了。

李信猛一呼喝:“杀!”

一群军卒旋风般冲了过去,一阵砍瓜切菜,地面多了十余具尸体。

“走,不得伤害工匠!”

李信又一挥手。

事实上军器局的枪炮火药固然重要,但李信更看重的还是归于军器局的匠户,别看明朝枪械粗制滥造,可那是体制问题,匠户本身手艺不差,真正严格要求,按标准化计件生产,明朝匠户做的枪,不见得逊于同期欧洲。

整个军械局有五十余户匠户,祖祖辈辈制造火药,嘉靖后开始造枪造炮,洛阳乃至整个豫西明军的枪炮,几乎都出自于他们手上。

要知道,火药虽然在名义上有配方,一般人也能做,但是代代相传的经验,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发生,毕竟事故这种事情很难说,现代那么精细化的工序,还常常有鞭炮工厂爆炸,更别提古代了,而且火药是手工制做,手感也非常重要。

李信相信,他的科学火药配方到了老匠户手上,定然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因此他对匠户客客气气,不厌其繁的申明革命军宗旨,详述洛阳的情况,并给出高于明军标营三倍待遇,匠户自然愿意跟他走。

匠户也不傻,见这架式,就知道是先礼后兵,不跟着不行。

整个军器局里,枪炮火药不多,几乎都被王绍禹拿走了,主要还是原料,这让李信更加欣喜,毕竟火药没法还原,但是有原料,可以按照新的配方做火药。

李信向一名被任命为军器连连长的老匠人问道:“王师傅,火药是怎么配比的?”

王师傅五十出头的年纪,一脸皱纹,双手因长期做火药,又黑又黄,他没有名字,由于是头一胎,爹妈叫他王大,别人也是这么称呼。

这时沉吟道:“回总司令,火药配方《武备志》上有记载,炮用药硝七成一,硫一成四,炭一成五,枪用药硝七成六,硫一成,炭一成四,几十年啦,咱们一直都用这方子。”

李信道:“我重新给你个配方,枪用药硝七成五,硫一成,炭一成五,炮用药硝七成八,硫八分,炭一成四,明天我们就离开洛阳,在路上你抽空按我的配方把火药做出来,两相对比一下,再用我教的方法,做成颗粒药,成了,我记你一功。”

老王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恭恭敬敬道:“总司令放心便是,俺会照着吩咐去做。”

李信读懂了老王的眼神,如这类老匠人,生来唯唯诺诺,但是在自己引以为傲的领域上,对别人的意见是为不以为然的。

暂时李信不多说,事实会证明他的火药配方更加合理,只是问道:“目前做枪管,是以四棱钢锥从两张卷起的熟铁皮中钻过去,打滑内壁,这种方法过于笨拙,又耗日长久,我有个构想,王师傅你看行不行……我画给你看。”

李信的办法是做一根砂棒,把枪管套上砂棒,再用把手转动砂棒,把枪管内部磨平,而砂棒和砂轮是一样的,先用石英砂、煤焦和木屑经高温冶炼,制出金钢砂作为磨料,再以烧制陶瓷的方法,把磨料加入陶土,经压坯、干燥和焙烧,即可烤制出砂棒。

老王看着李信画出的图纸,渐渐地现出了凝重之色。

“怎么?”

李信笑着问道。

老王突然抱拳施礼:“总司令果然是做大事的人,这砂棒制做起来并不复杂,原料也很好找,可这么多年下来,匠人都习惯了拿钢锥硬刮,怎么就没人想到如此简便之法呢,老汉敢断言,一旦砂棒做出来,枪管制做将比以往快上百十倍都不止,也会更加平滑。”

李信听出了老王是真心恭维,也有些讨好的意思,不由呵呵一笑:“成与不成,还得做出来再说,路上是没法了,不过我会尽量搜集原料,到了高邮,立刻开工。”

“得令!”

老王带着手下的工匠郑重施礼。

李信却是暗暗叹了口气,他想要的,不是平滑的枪管,而是带有膛线的枪管啊,可是在铁皮上刻膛线根本不可行,因为铁皮本就毛糙,刻上了膛线会更毛糙,如果不打磨的话,子弹极有可能堵在枪管里引发炸膛,而打磨过,膛线也会被磨平,刻画毫无意义。

要想在枪管里刻画膛线,需要用到一种组合刀具,异常精密,设计制做都非常困难,暂时米尼枪是没法想,能用上燧发枪就很不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