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四零四章 孤注一掷

崛起1639 第四零四章 孤注一掷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又过两天,已经是八月份了,长江流域的暑热渐渐消退,荡寇军海军大小舰船及运输船数百艘,陆军第六和第十军趁着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进至湖口石钟山以东十里。

李信依然留在船上,拿起望远镜,细细打量了一番之后,转头吩咐道:“水陆两军,暂停前进!”

“得令!”

一道道旗语打出。

石钟山就像一块巨石突兀在江边,靠江的一面,异常陡峭,山顶可以隐见一个个火炮阵地,而在山下,依据临江远近分布着左右两片阵地。

靠江最远的左侧,是李定国本部,武器以长矛弓箭和骑兵为主,火炮有红夷大炮,佛朗机炮与虎蹲炮,另有一个火枪营,这是张献忠从李自成手里买了两万条燧发枪,分了一万条给李定国,李定国以之组建的纯火枪部队。

在掌握了枪管技术之后,顺军的燧发枪产量大增,与荡寇军造的枪相比,弹簧因使用普通熟铁为原料,硬度不足,扳机需要用力扣到底才能击发燧石,导致了扳机的故障率较高。

右侧则是冯双礼的后军都督府兵力,总数约一万,武器以鸟枪和弓箭长矛为主,火炮数量远远不如李定国。

这两片阵地呈半弧形守护石钟山,很多人都隐匿在阵地深处,暂时看不出山上的兵力分布。

另在上游,帆影绰绰,无比壮观,密密麻麻的全是小船,基本上船首都架着一门火炮。

陈永福跃跃欲试道:“在张献忠的义子中,李定国最为出色,今日见他排兵布阵,还是有一手的,只是他的战法仍然是戚大帅的老旧战法,可惜了如此人才,总司令,呆会儿攻打石钟山的任务就交给我们海军陆战队吧。”

米尼枪、开花弹与专用于发射开花弹的榴弹炮已经研制出来了,暂时数量有限,一方面是受产能限制,另一方面,全面换装的话,成本太高,而且现有的武器体系用在国内,已经足够了,于是李信一古脑儿的全塞给了海军陆战队,毕竟海军陆战队主要用于海外作战。

将来随着枪械的破损,再逐步把燧发枪更换为米尼枪。

上手之后,海军陆战队可是欣喜不己啊。

以往燧发枪能打三十来丈,米尼枪直接打两百丈,上弹也轻松许多,而榴弹炮的有效射程虽然只有一里,比加农弹近了许多,但开花弹威力巨大,一炮下去能波及方圆数丈。

“可以!”

李信也想检验米尼枪与榴弹中在实战中的使用,点了点头,便道:“你做好准备,我先上岸!”

“得令!”

陈永福让船只靠岸,把李信等人送了上去。

岸上,双方皆严阵以待,在人数上,荡寇军没有绝对优势,可那密密麻麻的枪炮,充满着巨大的威胁力,楞是让李定国没法发出主动进攻的指令。

与顺军相比,大西军长期流窜在内陆,眼界要差了许多,最起码李自成到过北京,见识过北京的花花世界,也依次和荡寇军及清军交过手。

而大西军,对荡寇军的印象只来自于道听途说,虽然光凭着荡寇军的战绩,已经给予足够的重视了,但真正碰面,才知道这份重视还远远不够。

一名部将凑头道:“王爷,荡寇军是什么意思?攻又不攻,退又不退,莫非有阴谋诡计?”

李定国眉头紧锁,他预感到这一战会很艰难,可是他并没有向李信投降的打算。

“王爷,前面有人来了!”

这时,一名随从开声提醒,李定国不由抬头看去。

一骑急速奔来,靠近唤道:“李定国可在?我家总司令想与你说两句话,双方中线处会面,各带五人!”

说完便驰了回去。

不片刻,荡寇军中有五骑缓缓驰来,中间是李信,其余四人分别是何虎、黄海、二瓤和一名精锐战士。

说到何虎,李信还是蛮头疼的,随着装备日益更新,前锋营的地位变得尴尬起来,李信有意把前锋营并入海军陆战队与警备处,但是取消一支部队的番号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军官的安置,更是慎重,稍有不慎,会引起不满,思来想去,李信还是打算先让前锋营与海军陆战队一起作战,将来有了合适的时机,把前锋营改编为海军陆战二队。

“李公子真是的,作为一军主帅,哪有亲自上场的道理?”

背后,一身软甲的费珍娥不愤的跺了跺脚。

“哎~~”

窦美仪担心的叹了口气:“王爷与皇上不同,王爷的江山是自个儿一手打出来的,战必亲临,就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不过两军相隔十里,在五里处会面,火炮应该是不打到的。”

李定国那边,一名下属凑上道:“王爷,李信自大狂妄,必是来劝降王爷,他以为天下人皆是不忠不义之辈,这简直是笑话,属下以为,王爷可将计就计,擒杀李信,立下盖世奇功。”

“哦?”

李定国诧异的看了过去。

那名下属又道:“王爷自小习武,身手超凡,而那李信乃是秀才出身,就算会两手拳脚功夫,想必也稀松平常,王爷可带好手上前,突然袭击,以四名好手缠住李信身边的护卫,王爷再亲身上前搏杀,大局定矣。”

“这……”

李定国有些迟疑,凭心而论,他更愿意与李信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可是两军的差距搁在那儿,他并没有多少胜算,而失败的后果,他承受不起,一旦九江大败,整个江西两湖的战线会全面崩溃,进而波及蜀中,军心大乱,明军残部必会抓住机会攻打成都,形势将极度恶劣。

‘也罢,兵不厌诈,纵使背上万世骂名,也由老子一力承担!’

李定国深吸一口气,点了四人,迎上前去。

相隔着三十丈左右,李信五人把枪解下,往旁边一扔,以示诚意,同时也含有警告的意思,李定国等人相互看了看,也各自解下腰刀与弓箭扔去了一边。

双方有默契的相隔五丈停下,哪怕再是准备格杀李信,李定国对于这个大敌仍是满心敬意,他能有今日的成就,完全是受惠于张献忠义子的身份。

而且细细算来,张献忠其实没打过什么硬仗,别说李信,比之李自成都远远不如。

张献忠能把杨嗣昌逼死,只有一个原因,左良玉养寇自重!

能据四川称帝,则是因明廷的兵力不是被李自成吸引走,就是调往关外与清军作战,四川两湖空虚,可纵是如此,张献忠这个皇位坐的也不安稳,各地明军与地方团练不断的与他为敌。

归根结底,还是张献忠没有足够强大的武装与威望摄伏地方势力。

李自成如打不死的小强,意志坚定,更是在第三次开封战役中,打垮了明朝二十来万大军,从此明军对李自成失去了必胜的信心。

李信则是一步一个脚印,稳固地方,用与清军的战绩证明了自己,况且李信执政温和,除了反程朱理学,在经济上并不触犯地主士绅的利益,一手软,一手硬,两者配合起来,所经之处,望风而降并不奇怪。

可是张献忠呢,被追着跑还引以为傲,乐呵呵的作童谣,难怪蜀人不服他。

暗暗叹了口气,李定国心情复杂的拱手道:“不知李司令有何见教?若是劝降,还是不要提了。”

李信微微一笑:“虽然你排斥我,但有些话还是要说,当今天下大势日渐分明,无论是李自成、张献忠还是满清,不过苟延残喘罢了,尤其是张献忠,处境更是艰难,你又何苦做那挡车螳螂,我知道你的家小在成都,让你投降我只是害了你,所以此战之后,我不杀你,放你回去劝说张献忠,我可封他为国公,他若不愿,亦可以让他带着人马去海外立国,照样做他的土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