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二八九章 晴空霹雳

崛起1639 第二八九章 晴空霹雳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5335YN的月票~~)

刹那间,空气中蒙上了一层诡异的气氛,数十名骑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想要说什么,那个小首领已挥手道:“原来是王公公,咱们的大部队马上就进城,请稍等片刻,来人,先带去夫人那里!”

“得令!”

几名士兵上前,示意王承恩和他们走,王承恩大袖一甩,向后面走去。

仅隔着两条街,一座朴实的小院里,曹化淳、王德化与吴孟明凑在虚掩的门板后面,望向外面来回穿梭的荡寇军士兵,均是面色沉凝,目光中还带着不知所措。

原先他们已经诀议要投降顺军了,守各门的太监也是在他们的怂恿下,阻挠兵部官员上城视察,并且向顺军打开了城门,可是没想到,荡寇军也挤进来了。

两军同处一城,随时会爆发祸及全城的战争,局势无比复杂。

“曹爷,您说这荡寇军过来是干啥的,不会真来勤王吧?”

吴孟明小声问道。

他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按道理来说,锦衣卫是天子亲军,就如汉唐时代的御林军,负有保卫皇帝的重任,但是从三大营在沙河溃散开始,崇祯身边已经没有锦衣卫了,只有太监在守护安全,形同于锦衣卫集体背叛了崇祯,如果崇祯重新得势,身为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他,怕是要被诛灭九族,受那千刀万剐之刑。

吴孟明就怕李信干出傻事。

曹化淳也不安道:“干啥都不会来勤王,那李信是个聪明人,人家自己打天下,凭什么给皇上卖命?”

王德化问道:“那咱们该投谁?”

“嘿!”

曹化淳嘿的一笑:“你敢投荡寇军么?你别忘了,那姓李的抄起咱们太监的家来,可不手软呐!”

“还投李闯?”

王德化那胖胖的脸拧成一团道:“李闯好象没那么多人马,否则何必退出南城和外城?他的兵力很可能不到十万,不足以守住整个北京,才被迫让了一半出去,眼下只能回到宫里,到皇上身边先看一看,皇上问起来,就说咱们一直在城头督军,直到城破了才往回赶。”

“那……咱们的家业?”

曹化淳满脸心疼。

吴孟明幸灾乐祸的笑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能留着条命就算不错了。

“你娘的!”

两个胖乎乎的太监同时瞪起绿豆小眼,狠狠望向吴孟明。

吴孟明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拱了拱手:“两位公公若要回宫,就赶紧去吧,吴某打算投奔司令爷,将来或许还有见面的机会。”

说完,就拉开门,大踏步走了出去,并大喊:“我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我要见司令爷!”

王德化与曹化淳相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那咬牙切齿的样子。

是的,按照李信的抄家标准,是抄太监和勋贵的家,吴孟明纵然家财万贯也不在此列,而且荡寇军有既往不究政策,吴孟明不会被追究,至不济能当个富家翁,说不定还能如南京锦衣卫一样,被收编为警察,执掌北京的刑侦。

这比投靠李自成好多了,毕竟李自成的流寇标签不是那么容易去掉的,行事方面也不如李信那样有规矩,投靠李信比投靠李自成心里踏实。

而自己除了回宫,看着家产被抄,已经没有选择了,唯一能期盼的,就是掌握北城的李自成不会抄太监的家。

……

高桂英暂时驻扎在朝阳门,王德化被带到之后,她没空理会,安置在靠城墙的卫所里,着专人看管。

约摸傍晚时分,李信领着步兵和炮兵赶到了北京,之前发生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称赞高桂英处理得当,柳如是等几个秘书还在后面的车里,从济南到通州,连续行船,下了船又急速赶路,身体吃不消,缩车里睡觉,跟在李信身边的是凡纳莎和约翰。

说起来,李信把这兄妹俩带在身边也没安好心,主要是扣作人质,以防止留在南京的皮尔出问题,他对英格兰人是半点信任都没有,说句难听话,盎格鲁.撒克逊人是世界祸乱的最大根源,也是搅屎棍,没点制衡手段是不行的。

“噢,上帝,这就是明国的都城,真雄伟!”

凡纳莎哪里清楚李信的心思,看着那高耸巍峨的城楼,不禁失声赞叹。

约翰的眼里,也是闪烁着野性的光芒。

李信微微笑道:“这一路两位都辛苦了,进了城先好好休息一下,有机会,我带你们去皇宫里面转转。”

“嗯!”

凡纳莎期待的点头。

“总司令,崇祯身边的太监王承恩过来了,说是要见吴三桂哩!”

这时,一名亲卫匆匆而来,古怪的说道。

“哦?崇祯把老子认作了吴三桂?”

李信也现出了古怪之色,随即就迈步向前走去。

他的身上,还带有高邮吴家的一封信,请他有机会转交给吴三桂,内容他看过了,是劝吴三桂投降,讲真,李信不看好。

吴三桂的爹娘都在北京,也没见他降了李自成,又怎会因亲戚的书信向自己投降?

说到底,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胡扯,吴三桂本有野心,看准了满洲人口少,要想入关统治,就必须倚重如他这类的明朝领军大将,他想走的是元朝世候的路子,世世代代藩镇割据,领军镇守一方,如同个土皇帝,只是满清吸取了元朝教训,居然搞成了中央集权政府,又一步步的收权削藩,逼迫吴三桂不得不造反。

同时他看高了自己,也看准了八旗兵已经腐化,战斗力下降的厉害,满以为振臂一呼,应者如云,却不料,他的最大敌手是汉人官僚和绿营兵,皇帝梦破碎,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不过无论如何,高邮亲戚的劝降信还是要交到吴三桂手上,至少这是高邮吴家的一番心意。

很快的,李信见到了王承恩。

王承恩目光惊疑不定,吴三桂三十出头,生的粗豪威武,而眼前这个年轻人,俊秀瘦削,也就二十多一点的模样,难道是吴三桂架子大?

“你家将军呢?咱家有皇上口喻,速叫你家将军来接旨。”

王承恩不悦道,他清楚这时不能怂,因为他代表崇祯,他臆想中的吴三桂又心思不明,绝对不能被夺了气势,一定要让吴三桂见识到皇权的威严,才能甘愿受崇祯驱使。

“哈哈哈哈~~”

李信忍不住笑出了声。

二瓤也哈哈笑道:“你这老奴,瞎了你的狗眼,吴三桂算个什么玩意儿,荡寇军总司令在此,还不速速参拜?”

“什么?”

王承恩那白白胖胖的面孔刹那间苍白如纸,小眼眨巴眨巴的打量着李信,一股颓败的气息迅速蔓延了全身,随即扑通一声,一屁股跌在了地上。

“王承恩,我就是荡寇军总司令李信!”

李信一步踏上。

王承恩却是在地面爬着,朝紫禁城的方向大哭磕头:“皇爷,皇爷呐,大明朝如今还能指望谁啊,可怜太祖爷打下的江山,就这么归了别家!

皇上,您并非荒淫之君,并非昏庸之主,却怎落到这般下场,奴婢知道您不服,奴婢也不服呐……”

王承恩哭天抢地,捶胸顿足,眼泪水如不要钱般哗哗直流。

李信则是面含微笑,如看好戏般的看着,王承恩打的什么小心思不难猜,无非是装可怜,替崇祯喊冤,以打动自己的恻隐之心,为崇祯收拾江山。

如果换了旁人,真有可能心生不忍,毕竟时人一致认为,崇祯非亡国之君,是群臣误国,但李信是现代人,对崇祯的禀性太了解了,如果不是崇祯瞎折腾,没准儿大明还能多撑个一两代呢。

从康熙朝开始,小冰河期结束,大明多撑个几十年,气候变暖,风调雨顺,再有这几十年时间,资本主义萌芽或有可能发展壮大,未必就不能焕发第二春,自发的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可惜大明的气数全给崇祯败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