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二八四章 舰抵通州

崛起1639 第二八四章 舰抵通州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乾清宫掌事太监吴祥见君臣皆已失态,不由轻咳一声。

崇祯回过神来,坐在了龙椅上,问道:“王家彦,城上守御如何?逆贼有何动静?”

王家彦奏道:“陛下,城头兵力单薄,众心已散,日前在沙河和土城关外防守的三大营遇敌即溃,或逃散,或降敌,如今在西直门和阜成门外集结的多是三大营降兵,真正贼兵反而在后边休息。

降兵向守城军民劝降,说逆贼兵力如何强大,包围北京的有二十万精兵,随时可以破城,劝其识时务,开门投降,免遭屠戮。”

崇祯厉声道:“为何不严令禁止城上城下说话?”

王家彦痛心道:“自从逆贼来到城下,城头人心瓦解,还说什么令行禁止,微臣身为兵部侍郎兼协理戎政大臣,分守安定门,这几日来,竟不能登城巡视,每次都被守城内臣挡回,张缙彦是兵部尚书,为朝廷枢密重臣,值大敌围城之日,也不能登城视察,自古以来,无此怪事呐……”

王家彦说不下去,伏地泣不成声。

李邦华也默默流泪。

崇祯恨恨地说:“内臣本是皇家的家奴,不料竟对守城事如此儿戏!”

王家彦道:“臣不能登城,只好回戎政府抱头痛哭,官员认为这是亡国之象,见臣哭,大家也哭,前日下午,臣去兵部衙门找张缙彦商议,张缙彦也束手无计,商量之后,由张缙彦将此情况紧急陈奏,陛下立即下一手敕:张缙彦登城视察,内臣不得阻挠,本兵始获登城,微臣亦随同缙彦登城,局势如此,臣为社稷忧,蒙陛下恩眷,命臣协理戎政,臣奉命于危难之际,纵然决心以一死报陛下,但恨死不蔽辜!”

崇祯叹了口气:“卿自入仕以来,已是三朝老臣,如今是第二次为北京守城事鞠躬尽瘁,君臣患难与共……”

王家彦突然禁不住痛哭失声。

李邦华流着泪说:“国家到此地步,文武百官都不能辞其咎,老臣当言不言,深负陛下,死有余辜!”

崇祯明白李邦华的意思,所谓当言不言,就是在南逃一事上,言官激烈反对,而崇祯的态度也动摇,致使很多朝臣闭嘴不言,唯恐为崇祯背锅,据说天津巡抚冯元彪已备好两百艘海船,足敷御驾南巡之用,可事到如今,北京城已经出不去了,后悔还有什么用呢?

“下去罢!”

君臣三人相对垂泪了片刻,崇祯挥了挥手。

王家彦与李邦华哭着离去。

崇祯呆呆的看着外面,突然坐了起来,大哭道:“苍天啊,我十七年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宵衣旰食,孜孜求治,不应该落到这个下场!

苍天!苍天!你怎么不回答我啊!

我不是荒淫之主,更不是昏聩之君,也不是年老多病之人,我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只要我任用得人,严于罪己,惩前毖后,改弦更张,我可以使国家得到治理,使百姓安享太平,天呀,你为何不听我的祷告?不听我的控诉?不俯察我的困难?不给我一点慈悲?”

崇祯仿佛发了狂,用力捶打着朱漆描金盘龙柱,还如打不够般,以头碰柱,碰得咚咚响。

太监宫女们吓坏了,以为崇祯疯了,或是要触柱而死,纷纷跪倒,牵住龙袍,哭着恳求。

额头的剧痛传来,崇祯的狂乱心态稍微冷静,才注意到魏清慧跪在脚边,于是问道;“魏清慧,我应该有今日亡国之祸么?”

“皇上圣明,皆群臣误国之罪!”

魏清慧哭着道。

崇祯眼里,恨意闪烁,他不仅深恨自万历以来,文臣结党营私,互相攻讦,不顾国家安危,不顾民间疾苦,以致无官不贪,无吏不劣,他更恨一些人阻他南迁,又阻他调吴三桂来京勤王,越想越怒不可遏,当即一脚,将魏清慧踹倒在了地上!

魏清慧不敢喊疼,反而更加的心疼崇祯。

……

今日,李自成起的特别的早,身着崭新的蓝袍,披着鲜红斗篷,把他衬托的威风凛凛,头上依然戴着他喜爱的折角毡帽。

今日是三月十九,按宋献策卜算,十八日不下雨,十九日可进城,如十八日下雨,还须等几日,昨日是个大晴天,预示着今日是攻克北京的好日子。

“皇上,时辰到啦!”

刘宗敏凑上头提醒。

“嗯~~”

李自成微微点头,这老憨货,终于舍得叫自己一声皇上了。

“攻克北京,就在今朝!”

李自成猛的拨出佩剑,朝天一指。

“咚!”

“咚!”

“咚!”

沉闷的牛皮大鼓敲响,一队队顺军战士向北京城涌去,站在李自成的位置,隐约能听到城头那惊恐的尖叫。

“开门,快开门!”

“怎这么慢?咱家扒了你的皮!”

说实话,李自成从来没有想过这一仗会顺利的连他都恍如在梦中,从去年腊月二十日刘宗敏誓师过黄河开始,一路势如破竹,沿途所传的消息,尽是不战而降,以往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李信收获不战而降的胜利果实,而自己如苦逼般,每攻一城都遇到拼死抵抗。

一个小县城,几百个兵,都能跟随县令战至全军覆没,更别提三攻开封,两败俱伤的结果更是他一生中难以磨灭的伤痕。

可是从去年攻克承天开始,自己也收获到了一连串的不战而降,从西安到平阳,从太原到居庸关,二十来万大军畅通无阻,今朝轮到了北京。

来之前,李自成也不敢想象北京居然全无抵抗,整座城池由老百姓和太监驻守,就好象一个天大的馅饼砸到了他的头上!

不费一兵一卒进入北京!

人生至此,何其圆满?

只不过,李自成却留意到高一功面色沉重,行色匆匆的跑了过来。

高一功不是李自成的心腹了,但在起兵之初,高家三姐弟给了李自成极大的帮助,而且高一功又是高迎祥的侄子,李自成倒也不好把高一功彻底罢黜,封了临朐男,最低的爵位,而刘宗敏、田见秀等同一批的老人,封的是候,同时高一功也失去了领军作战的资格,被支派打理情报。

“皇上,荡寇军的战舰出现在了通州!”

高一功施礼道。

“什么?”

李自成大惊失色,他千防万防,就防着李信啊!

讲真,满洲人他都不怎么忌惮,在他眼里,满洲是蛮夷,蛮夷有什么可怕,他情报匮乏,看不到满洲内部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李信曾在临清全歼图尔格部,李信能做到,他为什么做不到?

天下群雄,他唯一忌惮的,就是荡寇军!

“你怎么搞的?被李信摸了过来,怎么现在才来报?”

牛金星厉声喝斥!

高一功不愤的抬起头,眼底泛出了杀机!

李自成喝斥他,他可以接受,李信每每让他吃瞥,那是凭本事,他还挺佩服的,可牛金星是个什么玩意儿?

他在老八队跟李自成打天下的时候,牛金星还是明朝的落魄举人呢,因得罪了同乡巨室王氏,被诬以抗欠赋税、强占妇女,革去功名,充军卢氏当差服役,满打满算,跟随李自成还不足四年,又没见出过什么奇谋妙策,就这样,还敢来喝斥老子?

真当他是丞相了?

在牛金星与高一功之间,刘宗敏是向着高一功的,连忙岔开问道:“一功,到底是怎么回事?荡寇军有多少人马?不是一直探得李信在南京么?”

高一功恨恨瞪了眼牛金星,便拱手道:“汝候,我们恐怕都被李公子蒙弊了,虽然南京每隔两三日就有关于李信活动的消息传来,但是我们在南京的探子并没真正见过李信,跟着他身边的几个美人儿也没了影子,当时以为是天冷,坐在车里,现在回想起来,分明是伪张旗鼓,吸引我们的注意啊。

至于到如今才探得荡寇军的消息,我们的人手本就不足,他又是沿着运河行走,完全可以用游骑巡曳运河两岸,凡可疑者,详加盘问,我们已经有十几个兄弟过了约期都没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