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二八零章 收服二老

崛起1639 第二八零章 收服二老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三月上旬,不出洪承畴意料,居庸关开城出降,顺军不费一矢,顺利夺取关城,全军下下,洋溢着一派乐观的气氛,认为北京城指日可破,然后传檄江南,封李信为吴王,封孙传庭为越王,料此二人在滚滚大势前,当做出最优选择,千秋大业从此定矣。

刘宗敏只留下两千人,驻守居庸关和八达岭,七万多大军继续前进,如潮水般向北京涌去,李自成与丞相府、军师府、六政府等中央各衙门没和大军一起赶路,于昌平休整,在此期间,讨论了入驻北京事宜,甚至李自成还问到了他应该在哪个宫殿住。

礼政府尚书巩焴道:“陛下应运龙兴,吊民伐罪,天与人归,成此鸿业,德比尧舜,功迈汤武,攻克北京,诚如军师所料,只是指顾间事,臣以为,陛下进城之后,当入居乾清宫,名正言顺,不必更择别处。”

顾君恩则道:“崇祯虽亡国之君,然与历代亡国之君不同,崇祯性情刚烈,人所尽知,城破之时,必不肯投降,也不愿被俘受辱,必自尽于乾清宫中,或自缢,或服毒,或**,甚至会将后妃都召到乾清宫,死于大火,轰轰烈烈殉国,所以臣请陛下考虑另一座宫殿为驻跸之处,方免临时忙乱。”

宋献策表示,须由望气和卜卦决定,趋吉避凶。

满朝文武,都在为李自成应居住哪个宫殿争执不停,而此时,李信已经在济南趵突泉了,由张鼐慧梅陪着,柳如是担当记录,接见李仙风与高名衡。

这两人,果然是被陈永福从家里绑过来的。

见着李信,均是冷哼一声,颇为不满。

这是个礼闲下士的样子么?

李信冷眼一扫,问道:“李闯破了居庸关,局势已万分紧急,午后我将率师北上,临行之前,我想听一听两位的心意。”

“这……”

李仙风与高名衡相视一眼,不知从何说起。

李信又道:“把两位以如此方式请来,着实是不敬,但是大明将亡,我必须抢时间,若能早到北京,说不定还能救崇祯一命,两位到底愿不愿降我,给个准信!”

李仙风道:“李公子既愿从闯贼手中救皇上性命,不知可愿保大明江山?”

“不保!”

李信直言。

二人没想到李信如此直接,均是呆愣着。

“哼!”

慧梅哼了声:“李公子若是为大明江山,又何至于辛劳至此,再退一步说,就算把江山交还给崇祯,崇祯能容李公子活命么?李仙风,李公子救你两次,你却要害李公子性命,你的书都读哪儿去了?你居心何在?”

李信丢了个赞许的眼神给慧梅,不愧是健妇营的两大首领之一,果然非同凡响啊!

张鼐也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陈永福跟着道:“两位大人,卑职是个武夫,讲道理,定然说不过两位,但有肺腑之言,不得不说,李抚台在陕西,励兵秣马,备战年余,依潼关坚城,却半日被破,这说明什么?

大明朝已人心涣散,纵是太祖重生,亦回天无力啊,再看这天下,处处残破,唯有总司令治下民生安乐,两位都是山东人,难道不清楚若非总司令于临清大破鞑子,山东早就不保么?我不知道两位在坚持什么,是面子拉不下,还是有别的原因?”

柳如是冷声道:“还不就是拉不下脸面,他们自认是圣人门徒,看不起李公子出身低下,但是妾提醒一句,汉高祖刘邦是亭长出身,我朝太祖是乞丐出身,李公子好歹是个秀才,萧何张良、徐达刘基都不嫌弃前两位,你们又哪来的底气嫌弃李公子?”

“你这女子胡说什么?”

高名衡怒道。

柳如是追问道:“那你说是为何?”

高名衡哼了声:“道不同不相为谋!”

“呵~~”

柳如是轻笑一声:“李公子的道是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也身体力行,你们的道又是什么?陷在明朝这个烂泥潭里怨天尤人,空发嘬叹,独不见天下苍生之苦,却自以为是圣人,天下崩坏,是人心不古,自作自受,你们冷眼看着,摇头叹息,恨其不争,哀其不幸,大醉一场之后,哈哈狂狂两声,又是一天过去了!”

“你……胡言乱语!”

高名衡气的要发疯了,伸直手臂,指着柳如是。

柳如是冷笑道:“你们这样的人,妾在南京见的太多,口头逞能一把手,真做起实事来,你推我,我推你,或是想着如果把银子捞入口袋,老头,你先别发火,妾若是冤枉了你,自当向你陪礼道歉,若是你心有不愤,就做出些成绩证明你自己!”

李信也道:“事急匆忙,故有冒犯,请两位速做决定,再耽搁下去,恐怕崇祯真没救了。”

李仙风问道:“李公子,你既不愿挽救大明,又要保皇上,究竟是何意,莫非欲行魏晋代禅之事?皇上将来如何安置?”

李信摆摆手道:“所谓代禅,是既要当表子,又要立牌坊,本司令不屑为之,暂时我不会多说,我只能告诉你,崇祯虽有过,却不是亡国之君,明朝会延续下去,崇祯若是不死,还会继续当他的皇帝,但是中原江山,不会再属于他了。”

“这……”

众人面面相觑,搞不懂李信是什么意思。

高名衡问道:“李公子能否说详细点?”

李信神秘的笑了笑:“不能,好了,时间不多,若实在不愿跟我,我亦不强人所难,来来来,先送两位下去好好考虑考虑!”

几名亲卫走过去,也不逼迫,只是等待。

李仙风与高名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实际上柳如是没说错,这两人就是拉不下脸,在他们的观念中,李信始终是贼,自己身为大明堂堂清流,怎能从贼?

但是李信摆明了是等他们投靠!

别看李信一声声的催促,实际上没有半分要走的意思,你不投靠我,我们就耗下去,李自成已经破了居庸关,没几日就会兵临北京,如果再耽搁的话,北京城破,崇祯身死,大明江山落入李自成之手,这比被李信夺得更加难以接受,追究起来,却可以推到他们的头上。

正是自己磨磨蹭蹭,才耽搁了宝贵的时间。

柳如是又道:“两位大人,南京不知有多少原大明官吏欲投李公子而不得,因李公子厌弃他们的品行,却独寻二位,正是敬重两位的名节啊,倘若小女子先前有得罪之处,在此向两位大人道歉。”

说着,便盈盈一礼。

“哎~~”

李仙风叹了口气,苦笑道:“李公子,事已至此,老夫还有何话可说,罢了,罢了,老夫的性命是你搭救,这把老骨头就还给你罢。”

高名衡一看李仙风软了,也哼一声:“那老夫倒要看看,李公子会如何做!”

李信微微一笑:“两位请随我登船,立刻去北京!”

高名衡与李仙风,双双随李信离去。

……

李自成破居庸关之后,以骑兵为先遣,直逼北京外城,首先被包围的是北边的德胜门和安定门,西边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并顺路击溃了于沙河布防的京营官兵,至此,北京等同于一座不设防的城池。

就在崇祯下令严闭九门之时,蓟辽总督王永吉呈上的十万火急军情密奏侥幸送进正待关闭的朝阳门,经通政司,再入宫中。

据王永吉密奏,吴三桂已经到达山海关,随同进关的二十万宁远百姓和将士眷属安置在关内附近各地,他本人将率数万精锐边军星夜驰援京师,恳求皇上务必使北京坚守数日,以待援兵到来。

王永吉的密奏,使崇祯如绝处逢生,不禁狂喜,以掌拍案,大声道:“吴三桂果是忠臣!”

管家婆魏清慧正在外面添香,听见里面的动静,大惊,赶快掀帘进来,见皇上喜形于色,顿感放心,柔声问道:“皇爷,为何事手拍御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