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二七六章 讨明檄文

崛起1639 第二七六章 讨明檄文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陈永福在李信目光的逼迫下,连忙道:“陈某未参与此事。”

“哦?真未参与?”

李信问道。

陈永福深吸了口气道:“司令爷,末将得知周王有掘开黄河大堤的计划后,既对闯逆恨之入骨,又担心此事传出,成为千古罪人,难以取舍,因此佯作不知……”

李信打断道:“实则你的心中还是希望周王掘开黄河大堤,是不是?”

陈永福仿佛豁出去了,猛一咬牙:“末将是武人,以杀敌取胜为任,既能杀敌,又不脏了自己的手,实是难以抵御住诱惑,倘若司令爷想为开封百姓讨回公道,那……末将无话可说。”

“好!”

李信点点头道:“你虽有此心,但历来从无以心迹论罪之先例,此事作罢,陈将军,你来寻我是为何事?”

陈永福松了口气道:“自多左良玉不战而逃,开封被大水淹没之后,陈某纵是武夫,也明白大明要亡了,本来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安身,但陈某手下尚有两千五百弟兄,除了杀人打仗,别的什么都不会,陈某担心失了约束,只怕会为祸一方,故特来请求司令爷收留。”

李信讶道:“听说李自成对你颇为器重,又不计较那一箭之仇,你为何不投了李自成?”

“呸!”

陈永福正要一口浓痰吐出,却意识到是在李信的家里,赶紧咽了回去,才冷笑道:“那李自成即便建制称国,也是流贼,我陈永福一生与贼作战,怎会临到最后去投贼?

实不相瞒,当初和李抚台与司令爷分开之后,李抚台感觉前路茫茫,陈某曾劝李抚台投奔司令爷,效明主于微末,李抚台不从,后李抚台被捕入诏狱,陈某探得是司令爷故意透露了福王消息,才让李抚台免受西市就斩之祸,前不久潼关城破,又是司令爷救了李抚台的性命,足见司令爷乃一念旧之人,故陈某率部来投,万望司令爷收留。”

说着,陈永福郑重拱手。

李信起身,扶住陈永福道:“陈将军是当世名将,愿投我,我欢喜还来不及,好,自今日起,我李信就与陈将军共举大业,请问陈将军那些部下现在在哪里?”

“多谢司令爷!”

陈永福称了谢,便道:“暂时安置在滁州与庐州的交界处。”

李信又问道:“可知高名衡与李仙风下落?”

“这……”

陈永福沉吟道:“高名衡是沂州(今山东临沂)人士,开封城破后,擢升兵部右侍郎,或许是心中有愧,高名衡辞官未受,回了老家,至于李仙风……他老家是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想必应回了老家。”

李信道:“我任命陈将军为火枪独立旅一旅旅长,先请陈将军率部把高名衡与李仙风接来,年后我将北上,我们……在济南会合。”

“这两人倔驴子脾气,要是不愿又该如何?”

陈永福一怔,便问道。

李信微微一笑:“这是你的事,我不管,我只需要在济南见着这二人。”

陈永福无语,摆明了是让自己不择手段啊,可是刚刚投效李信,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干不好,只怕会被轻视,于是硬着头皮拱手:“末将明白了,定将这二位‘请’去济南。”

“好!”

李信哈哈一笑:“陈将军一路奔波,今晚我为陈将军设宴。”

陈永福略一迟疑,便道:“请总司令见谅,我怕出来久了,手下的兵将会生乱子,还是尽早赶回去为好。”

“说的也是!”

李信点点头道:“那好,我写一封手令给你,可于我荡寇军境内畅通无阻,再去就近的滁州领些钱粮,我们年后在济南府会合。”

“多谢总司令!”

陈永福再度称谢。

李信回首示意卞玉京写。

卞玉京也是驾轻就熟,一封喻令很快完成,并还根据陈永福报上的人数,替他拟定了冬衣和钱粮,最后盖了李信大印才交过去。

李信拿看了看,又递给陈永福,陈永福大喜,告辞离去。

……

李自成祭祖回来,已是十二月初了,连夜召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与汝候刘宗敏入宫议事。

一更刚过,刘宗敏、牛金星和宋献策遵旨入宫,李自成早于暖阁中,一边批阅文书,一边等候,三人向李自成叩头行礼之后,坐下议事。

朝中大事,李自成在回西安的途中不断有禀奏,尤以攻打北京最为重要,于是向刘宗敏问道:“捷轩,你打算哪日动身?”

刘宗敏道:“本月二十日是黄道吉日,已经同军师和牛丞相商定,二十日从西安动身,东征的人马,已先一步集中在韩城,另有先锋兵分三路,渡过黄河接应。

李自成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安排,甚好,檄文可写了么?”

“正要请皇上过目!”

宋献策恭敬地站起来,取出檄文,奉上说:“那稿子经臣反复推敲,也请牛丞相与汝侯看过,皆言无碍,这是第一道东征的檄文,事关重大,必须由皇上亲自斟酌,御笔改定,方敢刻版印刷。”

李自成笑道:“咱们就一起斟酌斟酌,你坐下慢慢念一遍,大家细心地听。”

宋献策依然站立,双手捧起缮写工整的檄文,念道:“大顺倡义提营首总将军为奉命征讨事:自古帝王兴废,民兆于心,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诞我圣主,体仁好生,义旗一举,海宇归心,渡河南而削平豫楚,入关西而席卷三秦,安官抚民,设将防边,大业已定,止有晋燕,久困汤火,不忍坐视,故特遣本首总,于本月二十日,自长安领大兵五十万,分路进兵为前锋,我主亲提兵百万于后,所过秋毫无犯,我为先牌渝文武官等,审时度势,献城纳印,早图爵禄,如执迷相拒,许尔绅民缚献,不惟倍赏,且保各处生灵,如官民共抗,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李自成听过,又接来稿子看了看,微笑点头,提起朱笔,于稿文末笔,写了个可宇,随即向牛金星问道:“那北伐诏书,可拟好了么?”

牛金星奉上诏书,恭恭敬敬道:“皇上的北伐诏书臣已拟就,今日与文臣们又讨论了一遍,改动了几个字,请皇上过目,另臣认为,此次东征是皇上御驾亲征,汝侯只是先行十余日,不须行遣将令,汝侯到了韩城以后,可招集诸将,代皇上行誓师礼,宣布文告,大军分路过河,至于已过了河的将领,不必回韩城,可就地誓师,向部下宣布皇上的誓师文告即可。”

宋献策也道:“此次皇上出征与往日不同,直捣燕京,一举灭亡明朝,燕京一破,陛下登极,传檄天下,就看李信孙传庭是否识相了,因此东征全军誓师,必须隆重举行。”

李自成问道:“李信有何动静?”

宋献策嘿嘿笑道:“听说还在南京,纳了几个秦淮河畔颇有名气的美人儿,每每出门,必有数美随行,想必已流连于温柔乡中啦!”

“哈哈哈哈~~”

李自成哈哈大笑道:“这小子,一入繁华都市就腐化堕落了,枉孤还他是个人物呢,不过也别被他蒙敝了,再着人继续打探他的动静!”

这个消息,让李自成兴奋不己,也颇有几分认可,毕竟李信年少,血气方刚,南京教坊司的名伎天下闻名,还能不被迷住?

这是自毁江山啊!

李自成心中兴奋,看向北伐诏书,看到一半,念出声来:“……不榖以渺渺之身,起自银川,兵威所至,壶浆竞迎,兹者三秦底定,定国关中,兴师东渡,直捣燕京,指日戈归牧野,马放华阳,长安定鼎,与万民同登衽席,岂不休哉!

凡尔将士,共宜各舒忠愤,用集厥功,其有摧锋陷阵,勤劳懋著之士,裂土分茅,锡之带砺,其或奸宄携贰,及微狠违令者,国有常刑,法将难贷。

凡尔将士,共喻此意,勿焚我庐舍,勿虐我黎民,惟今约誓,其各勉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