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二六三章 一片哗然

崛起1639 第二六三章 一片哗然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中华潮的月票和8600大赏~~)

“快看,快看,大义觉迷录,头版头条啊,是钱谦益写的!”

“啥,那姓钱的不是看不上明报么,号称从来不在明报上发文章的,难道也向荡寇军低头了?”

“这可是士林领袖啊,李司令得了他的支持,想必能轻易的收服东南士子之心吧?”

“你仔细看,写的是什么?”

“汉唐以来,人君视天下如其庄肆然,视百姓如其佃贾然,不过利之所从出耳,所以不敢破制尽取者,亦惟虑继此之无利耳,原未尝有一念痛痒关切处耳……自天子以至于一命之奉,皆谓之天禄,天禄本于农,禄自农生,故程朱以理束天下,然程朱鼓吹存天理,灭人欲,岂不知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理在于民之道理?

又所谓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无欲无为,又焉有理?

故五百年来,程朱之学流于泛泛,以理杀人……

故程朱徒见道於纸,谈道於口,考道於笔,率天下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做弱人病人无用人,皆朱熹为之也,其误人才,败天下事者,宋人之学也,故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程朱之道不熄,孔子之道不著!”

钱谦益不愧是江南士林领袖,洋洋洒洒千字文,引经据典,把程朱理学批驳的一文不值,那句故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程朱之道不熄,孔子之道不著,更是对程朱理学发出的战斗檄文!

全城哗然!

谁都没想到,钱谦益会在新年来临之际,自己反自己,士子圈和明朝遗臣圈里,顿时疯了,很多人涌到钱府,要当面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可惜吃了个闭门羹,钱谦益已于昨晚悄悄回了常熟老家。

他也知道事情大条了,哪敢留在南京被人围攻,即便是李信邀请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他也以失足落水,身染风寒为由婉拒。

当然,另一个原因是他怕了李信,不敢当李信的官。

至于那个老仆,昨日已被软禁,待得家小前来,将送往山东德州自谋出路,李信还严厉警告他不得泄露此间事,这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同人生一场梦。

“怎么可能?”

柳如是惊呼。

依着她对钱谦益的了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她不禁想到了昨日大雪纷飞中,李信带着慧英莫名离府的情形。

难道是去了钱府?

可是李信又如何说服钱谦益呢?

柳如是根本就没想到,是李信以死相胁,才逼迫钱谦益写下了大义觉迷录。

“放肆,放肆!”

“这钱谦益是怎么回事,猪油蒙了心吧,还是那姓李的许了什么高官厚爵给他?”

陈贞慧与候方域破口大骂。

对于士子来说,今日,腊月二十八,天形同于塌了!

可是李信对于程朱理学的打击,并不是一波流,次日,吕维棋在明报撰文,发表大义觉迷录,大年三十,赵九祯在明报发表大义觉迷录。

虽然这两人论起名声和文彩远不如钱谦益,但是他们的论据,从侧面和别的角度有力的支持了钱谦益,这也让人意识到,明报的这一波,实是深思熟虑下的行为,很多士子和老儒把酒漫骂,可是他们的喉舌理报已经停刊了,发不出有力的声音,再把这些事件联想到一起,简直是细极思恐啊,说明李信在还没过江的时候,就有了打击程朱理学的想法。

不过论起对内情了解最清楚的,还是吕维棋,这哪里是在没过江之前,分明在洛阳就开始谋划了啊。

柳如是也忍无可忍,找到李信,质问道:“我是你的秘书,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会不知道?李公子,你还当不当妾是你的秘书了?如果你猜忌我,不如把我辞了好了。”

“柳姑娘,别急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李信呵呵笑道:“因事涉钱老,才对柳姑娘有所隐瞒,如今我才知晓,是我以小心之人度柳如娘君子之腹啦,此事决不会再有,请柳姑娘放心。”

柳如是没想到,李信如此光棍,还能拉下脸向自己赔礼,满腹的怨言没法发作,好一会儿,才讪讪道:“妾只是一个小小的秘书,李公子不必如此的。”

李信摆摆手道:“错了就是错了,自当向柳姑娘道歉……”

说着,突然肃容道:“柳姑娘,站着别动。”

“啊?”

柳如是立刻站的笔直,想起了上回脸上沾了墨汁的事情,心里不安起来,又见李信绕着自己左看右看,那份不安更浓,赶忙拿出小镜子照着,却未发现有任何不妥。

“李公子,怎么了?”

柳如是问道。

“柳姑娘,你今天真漂亮!”

李信微微一笑。

刷的一下,柳如是俏面绯红,现出了羞恼之色。

“柳姑娘若是有闲,不妨也写一篇大义觉迷录,让慧英为你发表。”

李信丢下这句话后,匆匆而去。

看着李信那有如逃走的背影,柳如是突然心头涌上了一丝甜蜜,再低头看自己,一袭碎花长裙,腰身窈窕,肩上搭着白狐裘领子,衬托着高高的胸脯,而那镜中的玉颜,娇艳欲滴。

嗯,还是挺美的嘛!

她本以为李信会很快纳了寇白门与卞玉京过门,可事实上没有,那两个女孩子不时的向自己打探李信的动向,毫不掩饰焦急,照这么看来,可能李信对她们没太大的想法啊,反倒是自己,近水楼台……

柳如是心情明媚,不禁抿嘴扑哧一笑!

这倒不是说她一片芳心紧系在李信身上,而是女人的攀比心理非常强,自己年龄大了,身子也不干净,却偏偏留在了李信身边,寇白门与卞玉京反被疏远,不可否认,女人的美丽和价值来自于成功男人的认可,得到了李信的认可,心情能不明媚么?

次日,也即正月初一,柳如是在明报上发表大义觉迷录,猛烈《程氏遗书》上的一篇拾遗。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乎哉?程颐提出,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藉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柳如是从女性的角度,对此猛烈批驳,也引来了女性的强烈反响,寇白门、卞玉京跟着撰文,战火继续燃烧,还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许多朱熹的阴私闱事也被发掘出来,接着,史可法撰文大义觉迷录,但是最让人想不到的,还是福王朱常洵写了篇大义觉迷录。

他以藩王的视角,痛斥皇权**两百年的弊端,得出大明朝必亡的结论,并高呼,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连福王都反了大明,这还了得?

顾炎武、黄宗羲等倒皇派,也纷纷在明报刊文,抨击君主**制度,推出他们的虚君思想,可虚君之后该如何,又说不出个所以然,而明报一向以宽容办报著称,允许各种观点发表,一些老儒和士子抓住顾炎武和黄宗羲文章中的破绽,为程朱理学摇旗呐喊,就连陈贞慧都有一篇文章发表在明报上,一时之间,双方斗了个旗鼓相当。

李信对此并不干涉,毕竟程朱理学盛于元代,因蒙古人西征时接触过西方的宗教,儒教被认定为宗教,儒生被认定为教徒,不用纳税,有元一代,待儒生宗族乡绅阶层特别宽厚,对土地兼并不加抑制,元代也深得理学家怀念,很多名士为元朝殉节,甚至有不少汉族名士追随元顺帝北奔草原。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笼络读书人,明朝不得不制定了优待儒生的国策,两百多年执行下来,程朱理学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要想废掉程朱理学,非一朝一夕之功,靠一场舆论攻势就打垮程朱理学是不现实的,需要打一场漫长而又艰辛的战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