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一五一章 任为赞画

崛起1639 第一五一章 任为赞画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两日后,高一功、张鼐、慧梅与双喜留下十万两银子,带着一千条燧发枪离开了扬州,双喜虽有诸多不舍,但已经能坦然面对慧英,落落大方的抱拳告辞,也在这一日,孙传庭召见候方域、陈贞慧、冒襄等十余复社名人,商讨国事。

候方域拟屯田奏议,计分官屯、军屯、兵屯、民屯、商屯等十目,洋洋万言,条畅练达,明显做足了准备,可是他忘了一点,江南一带,田地皆有主,官田也多被侵占,又哪来的田去给孙传庭屯田呢?更何况孙传庭有半年大限,水稻等的及,他等不及。

陈贞慧进言:读圣人之书,自知讨贼之义,但知为国除奸,不惜以身贾祸,方今流寇作乱,而以小人阴险叵测、猖狂无忌,若不早行惩冶,则酿祸萧墙,将危及陪都。

这就是俗称的攘外必先安内,可南京派系林立,有东林,有复社,有阉党,还有以魏国公徐家为首的勋贵,又有新兴士绅阶层,而孙传庭除了一万京营官兵,在南京毫无根基,他如果行安内之策,只能是联合一派打压另一派,不说被当枪使,他所联结的那派,就真的甘心听命么?

陈贞慧的目地,也只是诱使孙传庭打压东林,复社走上政治舞台。

复社的政治主张与东林几乎是一致的,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一个在野,一个在朝,一个是年轻少壮派,言行举止往往激进,另一个多以成年人为主,行事老成持重,复社既视部分东林党人为前辈,如钱谦益、黄道周、马世奇、刘同升、陈子壮等,又不甘心匿于幕后,总想着走上政治前台,取东林而代之。

同时复社认为,大明落到如今地步,与东林党人的执政有着很大关系,是东林误了国,可复社忽略了一点,他们的政治与经济基础,与东林完全重叠,即使取东林而代之,复社也只会是另一个东林。

冒襄是如皋人,其家号称如皋首富,因如皋位于江北,已经被革命军攻占,因此他的立场与候方域及陈贞慧相左,主张以诚感之,以义动之,说服李信真心投效朝庭。

经过畅谈,孙传庭很是失望,让他看清了复社比之东林更有不如,东林虽然结党营私,但好歹是做事的,而复社俱为夸夸其谈之辈,不过他召集复社诸人,并不是倾听政治见解,而是拿复社当刀使,驱赶一群年轻小将为自己冲锋陷阵,因此好言安抚了一番,又许了官职之后,暂时任候方域、陈贞慧与冒襄为赞画,留身边帮办军务。

赞画顾名思义,是谋划、策划的意思,大致相当于清朝督抚的幕僚,地位次于军师,主要是孙传庭虽然督师南京,但没有人事任免权,正式官职还需要南京吏部下文,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利益交换和试探的过程,更何况孙传庭并没有为他们求官的意思。

不过得到赞画一职,三人已经很满意了,辞别孙传庭之后,候方域哈哈笑道:“今日蒙制军赏识,聚为心腹,当浮一大白,走,咱们回媚香楼喝两杯。”

陈贞慧点头笑道:“辟疆啊,把你家圆圆也叫来吧,大家热闹热闹!”

冒襄的红颜知己尚是陈圆圆,董小宛虽倾心于冒襄,却不受待见,直到陈圆圆被田国舅派来的人抢走之后,董小宛才渐渐地走进了冒襄的心里。

“好,小弟去去就回!”

冒襄爽快的很,拱手离去。

其实复社的这几个人,彼此心里都有数,非常默契的为将来换着玩做准备,冒襄就是想着如何从家里套取一大笔银子出来,为陈圆圆梳笼,先独占一段时间,待得新鲜感褪去,再用陈圆圆交换顾横波与李香君,甚至他还幻想过六人大被同眠的情形,他叫上陈圆圆,主要还是为了拉近互相之间的距离。

约半个时辰之后,出乎陈贞慧与候方域的意料,冒襄居然带回了陈圆圆与董小宛,这二女是手帕交,就如寇白门与卞玉京,几乎形影不离。

这可是意外之喜啊!

董小宛论起美貌,不如陈圆圆,却别有一番清冷风韵,也是当红的清倌人啊!

……

不知不觉中,一个月过去了,江淮大地已是春暖花开,高邮的水力织布厂,早于数日前正式开工,生产能力让人膛目结舌,让人不由担心起了原料能否供应得上。

两淮盐业总公司也于半月前,正式投入运转,因废除盐引,除了盐商大量批发,还有吃够了盐商苦头的扬州市民,虽然批发价要低于零售价,但售价仍比先前便宜了一半左右,而质量又远远高于私盐,一时之间,购买如潮,还有人帮亲戚朋友购买。

李信也不管,他只要银子,就目前而言,每天的毛利都在万两上下,光一个两淮盐业总公司,就足够养活全军,而且还有潜力可挖,比如卤水的应用,将来有了空闲,他会着手于卤水的分解提炼。

因扬州征收了数万亩土地,扬州农业合作公司于不久前成立,以大农业,大集体为指导思路,走合作化的道路,但是具体实施,还得在这一季的麦子收了之后。

而李信最重视的《中华日报》也于一月期满,发行了首刊,以现代报纸做对比,属于大全张级别,合计有一万份,计划是扬州各府县发行五千,淮安府一千,南京四千,就目前而言,后两者只能是偷偷运进城,免费派送。

另李信发现,高估了活字印刷术,以活字排版的效率,一天一份是不现实的,最终《中华日报》改为三天发行一期,好在当时人对于新闻的时效性并不太过于重视。

清晨,挑着报纸的小贩乘船过江,因扬州对应镇江,与南京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直到下午,几百名由机灵的战士扮作的小贩才陆续从各门进了城,虽然天色渐渐黑了,可黑暗也掩护着他们的行动。

如同前世发放传单,小贩把一份份报纸塞进大户人家或规模较大店铺的门缝,各有名青楼也是派发的重点。

夜晚的媚香楼明灯高悬,与以往不同,这段日子以来,多了些高谈阔论,挥斥方酋,因候方域、陈贞慧与冒襄被孙传庭任为赞画,政治性的话题明显多了。

李香君与顾横波以崇拜的目光看着自己的男人,陈圆圆也芳心荡羡,恨不能冒襄立刻弄来银子,给自己梳笼,董小宛则是暗自神伤,因为冒襄的目光从未在她身上停留过。

要说不屑的,依然是寇白门与卞玉京,她俩看的比较清楚,总觉得候方域等人是夸夸其谈,又凭着女性的直觉,觉察到孙传庭或是别有居心。

“河东君来啦!”

这时,有人转头招呼,就见柳如是盈盈走入院子,手里还拿着一叠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