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一四零章 扬州城建

崛起1639 第一四零章 扬州城建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对于李信的提问,很多人没有细思,就吹嘘扬州如何如何的好,又列举扬州的特色,如扬州瘦马,竹枝词,盐业等等。

李信问道:“既然扬州如此好,那与南京相比,如何?”

“这……”

众人相互看了看。

吴士敏沉吟道:“司令爷,论起地位,南京是南直隶中心,又是陪都,非是扬州可比,但论起财力,扬州未必就逊于南京!”

“不错,不错!”

席中纷纷附合,很多盐商都面带傲色,显而易见,盐商财大气粗,根本不把南京放在眼里,但他们忘记了,纵然南京商人普遍不如盐商有钱,可是底蕴并非盐商所能比的。

就拿手工业来说,南京能织云锦,全大明独一份,而且钟表业也初具规模,实际上在明朝中后期,南京的工匠就能制造如西方那般的钟表,只是在清军南下之后,南京的钟表业消亡,康熙玩的都是进口货,让人误以为明代与同期西方的差距很大,事实不是这样的。

还有苏州的眼镜业在明末也非常有名,当时的工匠以水晶为镜片,可以打磨出老花镜与近视眼镜,甚至还能制造火炮上的光学瞄准系统,而这一切,也随着清军南下,湮灭在了历史长河当中。

明清换代,绝不仅仅是文化上的阉割,还是科学技术的浩劫。

李信暗暗摇了摇头,便道:“扬州是盐业中心,当我踏入扬州城的那一刹,却是感觉逼仄,那密集凌乱的街巷,密密麻麻的屋舍,非常的压抑,不知各位有没有类似的感觉?”

“哎~~”

梁成道叹了口气:“别说司令爷,咱们也是如此,可这不是没办法嘛,扬州的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就这么点大,进了城的人要盖房子住,官府不能不让人盖房子吧,结果就成了这样。

实不相瞒,我等曾多次去往南京,南京不愧是太祖爷钦定的都城,那布局,整洁而又大气,走在街上,浑身舒爽,虽然南京不见得比扬州有钱,可是南京的房价,是扬州的数倍呐,就是因住着舒服。”

李信点点头道:“其实我倒是有一个构想,扬州以其经济实力,完全不逊于南京,按照常理,经济上来了,文化自然会跟上,吸引诸多的文人墨客在扬州定居,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李白曾有诗云:烟花三月下扬州,可是如今的扬州,除了商贾,还有谁会来?

也就是说,经济上去了,文化没有跟上,这是非常尴尬的,会给人一种扬州城充满着铜臭味的印象,归根结底,便是市容市貌凌乱,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就不好,如果不是做生意,基本上来过一次就不想再来第二次,本司令说的,可是这个道理?”

众人一想,好象也是,扬州确实乱糟糟的。

“司令爷,您可是有什么好点子?”

坐在下面一席的黄启乾问道。

李信淡淡一笑:“倘若把扬州城推倒重来,规划建设为一座干净整洁的园林城池,各位都合计下,房价能翻几倍?”

“这还用说嘛,至少一倍啊!”

“一倍算个屁,扬州又不比南京差,城里真要整洁漂亮了,必有大批文人士子前来定居,要我说啊,南京什么价,扬州就什么价。”

众人七嘴八舌,非常乐观的预估,不过还是有人表示出了对工程浩大的担忧,担心干不来。

“各位,各位!”

李信双手压了压,大声唤道:“我们荡寇军的理念,是做小政府,大社会,什么意思?就是官府只做他该做的事,比如赋税徭役,治安缉盗,凡与经济有关的,则尽量不加以干涉,让大家都有发财的机会,因此在扬州的重建方面,荡寇军不会出一两银子,但是我希望,在座的诸位能够组织起来,成立扬州城建集团总公司,以出资认股,收益按股份摊分,我们荡寇军的工作,就是配合建设集团做好居民动员与拆迁工作,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与指导,不插手具体的事务,简而言之,钱由你们出,赚了钱也是你们的,我们只负责解决后顾之忧,并照章收税!”

顿时,席中喧哗声大作,很多人的眼睛绿了起来!

是的,如果重建扬州城,投资固然巨大,可至少是一到两倍的收益,盐商有钱,并不在乎巨额投资,他们在乎的是资本金的安全性与充分的回报率。

面对着如此香甜的蛋糕,既便是老成持重的吴士敏、老奸巨滑的梁成道等人都难以抵挡,更别提其他人,只是对李信的诚意还是有些疑惑,再说李信始终是反贼的身份,他日被朝庭剿灭,连带满场的盐商都要跟着倒霉。

李信锐目一扫,大概猜出了盐商的顾忌,哈哈一笑:“各位,荡寇军不出钱,自然不会分享大家的收益,那么有人可能会不明白,落不到好处,我李信为何还如何热衷?是否别有用心?”

底下一阵干笑声传来,大多数人都有这个想法,作为商人的立场,他们肯定要去探寻李信的动机,所谓无利不早起,李信得不到好处,干嘛操这份心?

只是没人敢于宣诸于口罢了。

李信接着道:“大家有这疑惑,其实很正常,这样罢,我先说下我对资产的看法,资产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前者很好理解,银子、房产、古董字画都是有形资产,那么,无形资产是什么呢?

是口碑和信心!

作为政府,在赋税完足的前提下,不应过份追求有形资产的积累,而是尽可能的获取无形资产,简单点说,是民心向背,如果我们荡寇军能够把扬州城建设的象花园一样,欣欣向荣,别人还能再把我们当作流贼吗?真金白银,有形资产是你们的,我需要的是无形资产,是天下人的口碑!”

“啪啦啦~~”

席中掌声如雷,李信的说法,合情合理,商人赚钱,他赚名声,为将来取天下积攒民心,获得了盐商们的拥戴。

“大家静一静!”

李信唤道:“我再告诉诸位个秘密,福王已被我邀请来扬州作客,还望大家匆要外传!”

顿时,席中一片寂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