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十四章 直言进谏

崛起1639 第十四章 直言进谏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李兄弟,大哥也是一番好意啊!”

袁宗第一看李自成的神色,暗道不妙,连忙劝道。

“袁兄,请,我敬你!”

李信并不接腔,端起杯子向袁宗第略微一敬,便一口饮尽,随即又倒满一杯,敬向李自成道:“闯王,学生并非要逆拂闯王好意,实是学生双亲早逝,留给学生的,只有这个名字,实在不敢改啊,今自罚三杯,请闯王见谅!”

说完,接连三杯下肚。

虽然自罚三杯很是表现出诚意了,但拒绝更名仍是拂了李自成的脸面,毕竟李自成在军中是个如大哥般的人物,大哥给你改名是看的起你,你却不识好歹,大哥的面子要不要?传出去怎么服从?

江湖人物,面子最重要。

事实上李信也不是故意要拂李自成的面子,改名李岩,过不了他自己那关,据他猜测,原主李信是个地道的儒生,肯定不是心甘情愿的改名,只因被红娘子挟持来了闯军,有李自成提议,再有红娘子帮腔,不得不改。

而李信不同,与红娘子的相处,他并不是弱势的一方,在相当程度上,红娘子没法干涉他的决定,而且他前世也是大哥,怎么可能向李自成低头呢?

只是不管有万般理由,开罪了李自成是不争的事实,度间的气氛已不如刚开始那般自然。

袁宗第也是暗暗叫苦,既责怪李信不识好歹,又埋怨李自成过于草率,他还是挺欣赏李信的,想着把场子圆回来,于是问道:“李信兄弟,大哥几经曲折,算是站稳了阵脚,不知你对我军今后有何看法?”

“嗯?”

李信心中一动,这倒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佯作酒后吐真言,提两个李自成没法接受的建议,既可免了被李自成重用,又可让红娘子与麾下众将认清李自成的真面目。

他料李自成根基未稳,绝不敢一怒之下诛杀醉酒的自己,既便心生杀机,也是暗下黑手,只要不是当面杀,总是有应对之法。

想到这,李信突然哈哈笑了起来,抄起酒杯,又是一杯下肚。

红娘子眉头一皱,劝道:“李公子,你喝多了。”

“我没醉!”

李信大冽洌的挥了挥手,便向上拱手道:“不知闯王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李自成笑道:“自然是听真话,难道李公子担心真言难听?放心,我李闯再大的浪头都闯了过来,莫非连几句逆耳忠言都听不得?放心说,都是自家兄弟,大胆说!”

“好,闯王痛快,学生得罪了!”

李信猛一点头:“学生初来乍到,对贵军了解不多,但就眼前所见而言,贵军尚未建立明确的军阶制度,仍是以江湖义气为先,从众人称呼闯王为大哥即可窥出。

闯王既然决意与崇祯争天下,料来不会不知不建立一套严密的上下尊卑系统,必然令出多门,致上令难行,这在初期弱小时问题不大,但到了后期,随着人数的扩充与组织的庞杂,会产生诸多问题,甚至会有人仗着老兄弟的身份,倚老卖老,践踏权威!

以本朝朱洪武为例,论起势力,陈友谅远胜于他,论起爱惜百姓,张士诚更甚一筹,可为何夺了大元天下的是朱洪武,而不是别人?

对此,众说纷纭,不过在学生看来,关键在于朱洪武有着完备的政治制度与军事系统,麾下众人,各安其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此方能上下齐心,而陈友谅与张士诚,一个是水匪,另一个是盐枭,起事之初,就具有浓厚的江湖习气,上令不得下行,下面人也未必敬畏上位者,职责不明,层级不分,焉有不败之理?

今日既然闯王问起,学生便拼死进谏,还望闯王莫要轻忽视之,正如扁鹊见蔡桓公,小疾不治,终成大患!”

这话一出,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刘宗敏、田见秀与袁宗第的眼里,闪烁起了寒芒,他们与李自成虽然有上下属之分,但本质上还是兄弟义气,话说当君臣哪有当兄弟来的快活?

这小子居心恶毒,离间咱们兄弟感情啊!

何虎与张全,则是额角冷汗流了出来,甚至张全正在夹菜,那只持筷的手,定在了半空中,忘了移动。

红娘子却是神色复杂的瞥了眼李信,她哪能看不出,李信是故意为之,不过这话也在理,所谓忠言逆耳,好话肯定不好听。

反观李自成,虽然表面不见动容,实则内心暗暗点头,李信这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也明白当皇帝比当大哥好,如能真的学朱元璋,整肃全军,建立上下尊卑制度,不说政令军令通畅,他也是最大的得益者,只是再看向刘宗敏、袁宗第与田见秀三人,还是暗暗摇了摇头,这事……急不得。

“李公子,你醉了!”

李自成捋着胡须,淡淡道。

“闯王,我没醉,学生还有一言,不知闯王愿不愿听?”

李信梗着脖子问道。

李自成道:“我早说了畅所欲言,李公子直言便是。”

“好!”

李信问道:“不知闯王接下来有何打算?”

李自成沉吟道:“及早挺进中原,拯救苦难的百姓。”

红娘子顿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失望涌上了心头,闯王果然没有攻打南阳的意思,难道自己的眼光真这样差?不由看向了李信。

“闯王此言差矣!”

李信却是硬纠纠道:“闯王自起兵以来,飘忽不定,又数次大败,实是吃了没有根基之苦,如今既得邓州,焉能不取南阳?

南阳盆地八百里平川,土地肥沃,南控荆襄,北扼中原,实乃龙兴之地,学生以为,闯王应与张献忠联络,助其击败杨嗣昌,献忠得襄阳,再与献忠合兵,攻南阳,取下南阳之后,暂时休兵止弋,抚恤百姓,发展生产,待得有了足够的人力财力,北上进军中原,可一战而定,更何况闯王若于此时北上,只是白白便宜了建虏。”

“哦?此话怎讲?”

李自成讶道。

李信正色道:“闯王与崇祯之争,尤如一家兄弟两口,大哥虐待二弟,二弟造他的反,这本没什么,但是家门之外尚有恶犬,那建奴便是恶犬,窥伺一旁,犹如北宋之末,倘若闯王与崇祯打的不可开交,两败俱伤之时,建虏破门而入,反客为主,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学生心知闯王不会相助崇祯,唯恳请闯王莫于此时拖崇祯后腿,使之能集中兵力与建虏作战,闯王则趁此良机整肃军纪,苦练精兵,三五年后,一举攻下北京,以赫赫天威扫平辽东,成就千古未有之伟业,还望闯王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