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899章 留个暹罗作点缀

明扬天下 第899章 留个暹罗作点缀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

暹罗原来叫暹罗斛,明初,朱元璋封国王阿瑜陀耶为“暹罗国王”,暹罗这个名称才正式固定下来。

总体来说,暹罗待中国一直比较恭顺,不象交趾,总是反复无常。

暹罗的都城有很多汉人,汉人称其都城阿瑜陀耶城为大城府,因此暹罗又叫大城王朝;

暹罗人对汉人很仰慕,汉人到其家作客,总会让自己的妻子出来招待,如果汉人看上他的妻子,他就会去向别人宣扬:“我妇美,而为华人所悦也。”以此为荣。

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需要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的,这样才能名正言顺。攻打苏禄、渤泥、洞吾、交趾,都是因为他们与大秦为敌在先,现在发兵攻打名正言顺。

然后暹罗一直很恭顺,要攻打的话,一时还真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

狄中行被秦牧问到,便答道:“陛下,臣以为不如就留着暹罗吧,等大秦把马来半岛、洞吾、交趾打下来,暹罗其际上也就相当于国中之国了,留着它作为点缀也无妨。”

狄中行的说法,打动了秦牧,大秦现在大力扩张,让其他小国看到的全是大秦凌厉的一面,如果留着暹罗,并帮它复国,这种仁义之举,可以抵抗扩张带来的厉气;

让其他国家相信,大秦并不只有凌厉的一面,只要恭顺于大秦,不但可以保住国家,还能得到大秦的保护。

秦牧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吧,好人做到底,让南海舰队分出几百兵力,直接帮助暹罗复国。不过......”

秦牧说到这,让狄中行走近地球仪,然后指着暹罗南部延伸向马来半岛那片最狭窄的地带说道:“帮助暹罗复国后,宁愿在其北部多划一点土地给他。但这里,这片狭窄的地带一定要让暹罗让出来,归为我大秦所有。”

对此,狄中行实际想不明白,皇帝为何要大费周张要这片狭窄带,只道是皇帝又预知那里有金矿之类的了,便也没多问,一口答应下来。

其实不是什么金矿,秦牧这是未雨绸缪,这片伸向马来半岛的狭窄地带。将来科技发达之后,是可以开凿运河贯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

开凿之后,从南海进入印度洋,可缩短上千海里航程。

大秦控制马六甲海峡后,可以不开凿,但也不能让别人去开凿,因此有必要把这片狭窄地带划入大秦的领土。

秦牧接着说道:“另外就是暹罗的西部,也要纳入大秦的版图,哪怕一只要片狭长的地带。第一,不能让暹罗有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第二要保证将来打下洞吾国后,大秦有陆上通道直通马来半岛。”

秦牧清楚地记得。后世中国想修一条泛亚铁路,从中国云南和广西,贯穿整个中南半岛,直达新加坡。但因为这条铁路有极重要的战略作用,因此阻力重重,迟迟不能落实。

为将来计。即便留着暹罗,也不能让他的国土把大秦本圭与马来半岛隔断。

“陛下放心,目前暹罗的疆土就没有拓展到印度洋,其西面的一片狭长的南北通道,一直是洞吾国控制着。我大秦打下洞吾后,面向印度洋一侧海岸线的疆土,也是我大秦的,如此,从云南可以一直延伸到淡马锡。”

“那就行了,那就留着暹罗作为大秦的点缀吧,北面一个朝鲜,南面一个暹罗,皆是我大秦帮其复国,仁至义尽。”

“吾皇圣明。”狄中行施礼道,“不知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暂时没有了,让皇家海军尽快启程吧。”

“是,陛下。”

送走狄中行后,秦牧又独自审视了地球仪良久,他有意用对外的战争来转移一下国内官民的视线,减轻一下改革的阻力。

司法改革完成后,才能进一部完善行政构架,把立法、执法、检察、审判权分离,独立于地方行政权之外。然后完善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实施官员财产登记,推行终身问责制,推行地方行政公开化,透明化,设立相应的监督制度,防止官员腐化。

这是环环紧扣的,连监督机制都没有完善,其他都是假的。

现在大秦再次面临三面开打的局面,但北方李定的五万蒙古大军、西面的苏谨的三万吐蕃大军,并不需要朝廷操心。也吸引不了官民多少注意力。

所以西南面有必要把声势弄得更大一点,让海军对中南半岛发起全面的进攻,能打到哪里就打到哪里,这种仗跟西方殖民差不多,也不要朝廷投入什么,相反会给朝廷赚回不少钱。

剩下的便只有云南的崔锋,广西的马六两了,这两处要烧不少钱。而且都是山高林密的地方,仗不好打。

何况沐天波这厮打出了朱三太子的旗号,这仗必须打,狠狠的打,否则让这杆大旗在云南树着,对大秦必然会造成不小的困扰。

身为征南大将军的崔锋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从沐天波打出朱慈焕的旗号开始,他就一边上报朝廷,一边积极备战。

他先后从武定、姚安、弥勒、和曲等**个土司调集了两万土司军队,加上两万秦军,以白文选为先锋大将,向沐天波固守的保山压去。

从大理往南,经保山、芒市司、陇川,过了汉龙关,便是洞吾国,现在保山以南的几个州都在沐天波控制之下,与洞吾国联成了一体。

见崔锋开始调集大军,沐天波心知不妙,紧急派人向洞吾国求救兵。

大秦皇帝早就颁布讨洞吾国敕谕,洞吾国王他隆自然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沐天波若被剿灭,洞吾国就得直接面对强大的秦军了;

为了保住沐天波以为屏障,他隆再次派出两万大军,入滇支援沐天波,并派出最善战的王子平达力率军。

崔锋四万大军到达大理后,稍作休整,又继续南下;

一路上,姚安土司吉利频出怨言,因为在各个土司中,他不但被调兵最多,而且还得自备粮草,行到永平时,他竟以粮草不继为由,拖沓行军。

大帐里,插着一头鸟羽毛的吉利,光着半边臂膀,正在骂骂咧咧:“苗喜那个胆小鬼,猥猥缩缩,竟然不敢出来说话,真是该死。”

身边的谋士吴居山一边喝着茶,一边说道:“大头领不用理他,咱们这次出兵最多,南边又传来消息,他隆已经派两万大军来增援沐天波,大敌当前,崔锋得依重大头领,必不敢把大头领怎么样,我估计明天他就得乖乖把粮草给大头领送过来。”

这次没有得到其他土司的呼应,说实话,吉利心里还是有些不安的。

崔锋可不是个善主,这两年在云南,哪个土司稍不听话,他立即号令其他土司去攻打,打下后让大家平分缴获,前后已经有七个土司被灭了。

听了吴居山的话,他放心了不少,决定硬撑下去。

崔锋的大帐里,白文选、陈瑞征、陈贵民等将领大为震怒,纷纷叫嚷着让崔锋拿下吉利问斩。

都敛事宋清阻止道:“大将军,此时斩吉利,恐怕两万土司大军会就此失控,这仗还没开打,自己就先乱了,怎么了得?”

崔锋虎目寒光一扫,冷冷地说道:“吉利他以为这个时候就能要挟本将,那他就打错算盘了,本将倒要看看,谁敢跟着他乱来。”

宋清急道:“大将军,要不适当地给他们一点粮草吧,常言说得好,皇帝不差饿兵,给一点堵堵他的嘴,先解决沐天波再说,回头再收他不迟。”

崔峰立即说道:“这破路你也看到了,转运粮草这么困难,若不让他们自己解决粮草,咱们仗也不用打了,光供他们粮草就忙不过来。”

“这......”

崔峰当即大喝道:“来人,击聚将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