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853章 审计司

明扬天下 第853章 审计司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

长安城中,辩论无罪假定和有罪假定的热度刚刚有所降温,秦牧又把杀害夏娘的真凶唐庚给推出来,让于成龙举办一次公审,允许百姓观看整个审判过程,又一次让辩论的热度迅速升温。

在秦牧制定的五年计划各项条款中,最难的无疑将是司法体系及地方行政构架的改革这一条;

而这一条改革实现不了,也就无法把立法、执法、检察、审判权分离,独立于地方行政权之外。

监察和司法不独立,就会影响到官员绩效考核、官员财产登记,终身问责制,地方行政公开化,透明化,设立相应的监督制度,防止官员腐化等等措施的推行。

这一系列的措施环环相扣,牵一发动全身。

秦牧非常清楚,如果这些艰难的任务不能在开国之时完善,后世的君主,没有开国之君的威望,就更不可能推动这样的改革了。

事关重大,秦牧也不得不慎之又慎,一步步造势,还要一再告诫自己,急不得,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为了扭转官员的注意力,他一方面让司马凯立即着手筹建理工学院,在三京各建立一所,依然由秦牧的内库掏钱,而且为了避免阻力,在筹建的过程尽量低调,争取在各方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前,把理工学院建好。

另一方面,秦牧再次抛出科技民用化这一议题,让随行的官员一起讨论如何效仿司农寺,采用官民合作的模式,让工部、太仆寺、军器监、造船场、织造局、内监研发司、太医院等部门的技术,与民间资本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

他还亲自题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命工匠刻碑立于官员等候上朝的钟楼前,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思想。

在这一点上,户部右侍郎杨超是坚决支持的。司农寺本来和别的部门一样。是个需要户部拨款运作的衙门。而如今的司农寺,不但能自给自足,而且还有一定的盈利上缴国库。

这不但让户部官员大为欣喜,对朝中其他官员也造成了极大的震动,而且你还不能拿“与民争利”之类的由头来攻击。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司农寺这种官民合作的模式,对大秦的农业生产眼瞧着是有促进作用的,谁也不能拿这点来说三道四。

朝堂上,秦牧要推行司农寺的模式,杨超欣然出班说道:“陛下。从目前司农寺与造船务的情况来看,推动技术民用化,无疑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

拿造船务来说,光是把技术转让给各个民用造船厂所获得的收益,就已经够朝廷每年的造船花费了。当初陛下要把船厂转交给私人经营,很多大臣反对,现在事实证明,陛下高瞻远瞩无人能及。

到目前为止,朝廷所造的战舰、槽船的花费。实际上光是技术转让所获得的资金,便基本足够对冲,朝廷无须从税赋上另划拨资金造船。

而技术转让加上民营船厂的开放,便我大秦的造船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便呈现出一种空前繁荣的态势;

根据户部的统计,造船业每年上缴的税赋,已经到达农税的五分之一,已经成为国库岁入的主要来原之一。如果不是当初陛下推行船厂民营化。全靠官方斥资,这种繁荣的局面是难以想象的。

如今再加上司农寺的实例,进一步说明。官民合作,技术民用化,利国利民,势在必行。臣支持陛下所议。”

司马安接着说道:“陛下,臣不反对象司农寺那种官民合作模式,不过,臣担心的是,利之所诱,很容易导致官商勾结,此不得不防。

陛下欲推行这种模式,臣以为,当先成立一个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各部门收支的款项进行严格审核,包括对户部的收支情况。

现在的户部官员,在各部官员中是最廉洁的,但若不有严格的审核,今后的官员还能不能保持这种廉洁性,就很难说了。”

秦牧听了司马安这句话,心中颇为惊诧,审计制度连他一时都没有想到,司马安却能一语中的,直指要害,不得不说,自己选对了一个好首辅。

独立审计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防止官员**,防止公币滥用等方面,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秦牧徐徐地说道:“大学士所言极是,官员自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光靠官员的自律。既然如此,那就另外设立一个审计司,辖于内阁之下,专门负责对各部门财务审计。各位大臣还有什么意见补充吗?”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反之,谁反对,不免要被怀疑心中有鬼,殿中大臣纷纷附议。

“各位内阁大臣必须明白一点,更大的权力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朕先把话说在前头,若是审计司不作为,或是出现了其他不法行为,各位内阁大臣是要承接相应的责任的。”

司马安没想到皇帝会把审计司划归内阁管理,他立即说道:“陛下,审计司划归内阁管理,臣以为不妥,臣以为,还是把审计司独立出去,直接向陛下负责,内阁也纳入审计范围为是。”

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暗中想板倒他这位首辅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只要天子稍微露出一点意思,肯定会有数清的人扑上来嘶咬他。

因此司马安现在行事尽量低调,他深知审计司管不好,皇帝问罪;管好了,又会得罪所有官员,这种敏感的时期,他实在不愿接这烫手的山芋。

秦牧不着痕迹地扫了他一眼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大学士说的办吧。这司计审主官人选,必须要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而且要有相应的审计能力才能胜任,诸位大臣可有合适的人选举荐?”

李源说道:“陛下,卞狄为官清正,秉性不阿,历任要职皆政绩斐然,臣以为卞狄最为适合。”

司马安立即说道:“臣附议。”

“臣等附议。”

“好,那就调卞狄出任审计司三品监正,着手组建审计司吧。”秦牧顿了一顿说道,“另外,命工部、太仆寺、军器监、织造局、都水监等部门自查一下,把各部门能民用化的技术分门别类,呈给内阁审议,再呈给朕用玺,然后尽快推行下去。”

工部右侍郎魏元出班奏道:“陛下,长沙至昆明的柏油路已经修至沅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修路工程对当地的经济拉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今商人入滇,都已转水道至长沙,然后顺柏油路入黔,这不但降低了货运成本,而且提高了运量,使西南的财货流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民生因此受益良多。

另外,据户部许侍郎所言,汇通银行的存款总额,已经逼五亿龙币,如此大的资金滞积在银行里,不用来拉动经济极为可惜。

因此,臣建议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加大我大秦道路的修建力度,今后再以关卡的过境税逐步偿还,这不失为可行之策。”

秦牧不由得露出一抹微笑来,后世的中国,贷款修路不是什么新鲜事,道路修好后收过路费也不是后世才有。

其实在中国历朝历代,在各处关隘都设有税监,或是巡佥司,对过往的商品收取过境税。在明代,过境税还是朝廷很重要的税收来源。

因此贷款修路,收过路费还贷,在这个时代施行起来,还是比较有基础的,秦牧的五年计划中,刚好就有一个修路计划,工部主动提出,秦牧正好顺水推舟.......

*******************

ps:这两天有点病厌厌的感觉,状态不好,满脑子浆糊的感觉,大家给点推荐票鼓励一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