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827章 天威难测(求推荐票)

明扬天下 第827章 天威难测(求推荐票)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

顾君恩以为皇帝返回西京后,会休息几日,却不曾想皇帝在第二天中午,便召见他。

在原大顺朝所有转投秦国的文官武将中,最得当今天子器重的,非顾君恩莫属,除了他确实富有才华谋略之外,再加上他忠诚的个性,低调的行事作风,使他得以真正步入了大秦的权力核心。

秦牧每次征战,随行的大臣中,几乎都有他。

而他与原大顺朝转投过来的将领的关系,也处理相当的妥贴,不刻意的疏远,也不继续拉帮结派,这也是皇帝欣赏他的地方。

这次天子单独召见,让顾君恩感觉有些不寻常,前方并没有进一步的军报传回,刚刚返回西京的皇帝,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单独召见他。

在随宫中小太监前主御书房的路上,顾君恩仔细思量,心中隐隐猜到了些什么,这让他心一下子收紧起来。

如果真如自己猜测,真是为了太子移宫之事,皇帝不召见两位随驾内阁辅臣,而召见自己这个兵部侍郎,这其中有太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这表面上是皇帝对他的器重。然则他却极有可能因此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

想到其中难以推测的变数和风险,顾君恩心中顿时沉甸甸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进入御书后,他首先看了皇帝一眼,看上去皇帝脸上的神色很平静,这让他稍稍松了一口气。

“臣,顾君恩,参见陛下。”他抱圆深深一揖,然后躬身等着,等到皇帝让他免礼,才直起身来。

“顾卿,坐吧。”

“谢陛下。”

等小太监端上茶来。秦牧才说道:“顾卿,太子今年四岁了,朕这个作父亲的,一直未能好好管教,若是平常人家的孩子也就罢,作为国之诸君,不好好教育是不行的。顾卿对教育太子之事,可有何建言?”

顾君恩一听这番话,心中暗暗叫苦,他慎重地答道:“陛下。傅学士与顾学士,都是涉猎百家,学富五车之人,有他们给太子殿下授课,臣以为陛下无须担心太子殿下的学业。”

现在负责教导秦业的是傅青主和顾炎武,不光是习文,还要跟着傅青主习武,文武双修。

这两个太子老师是秦牧亲自挑选的,顾君恩觉得自己这么说理应不会出错。

当然他也知道。秦牧真正要问的并不是这些。

只是移宫一事,一个不好就会引发滔天巨浪,倾覆无数人的前程,甚至可能掀起一片血海狂澜。这等事,皇帝若不直接询问,他肯定是能避就避。

见他持这种态度,秦手有些不满。单刀直入地问道:“顾卿,南京上奏,有御史李继卿上表。促请太子移居东宫,设置属官。此事,你以为如何?”

前阵子河套沦陷、兰州失守,整个西北战局大变,军心动荡,民众哗然,天子被迫率六千兵马亲临矢石之时,御吏李继卿上表保请太子移居东宫,设置属官。

如此敏感的时候李继卿上这样的奏章,加上他与国丈杨廷麟的是师生关系,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太子才四岁,移什么宫?置什么属官?上这样的奏章是何居心?真是为了稳定国势吗?

这件事显然会让天子心里很不舒服。常言道,天子一怒,服尸百万,这可不光是对外而言,对内何尝不是如此,当初朱洪武杀了多少人?

兹事体大,顾君恩避无可避,只得立即表态道:“陛下,臣以为李继卿纯属胡言乱语,陛下降旨斥责一番,贬官或是夺职也就是了,大可不必将他的胡言乱语当真。”

秦牧沉默地端起茶来,轻呷一口,垂着眼睑品味着茶香。

他这一反应,让顾君恩一颗心急速收紧,手心全是汗。

其实秦牧心里清楚,恐怕现在多数大臣是象顾君恩一样,希望能息事宁人。

过了好一会儿,秦牧才抬起眼睑说道:“朕准备到大慈恩寺去听法清禅师讲禅,顾卿既然来了,就随朕一起到大慈恩寺听听吧。”

顾君恩尽管心情紧张到了极点,突然听皇帝说要去参禅,还是不禁露出一抹诧异的神色。

据他所知,皇帝自登基以来,从未与佛家有过交集,对佛道两家的管理,比历朝还严。

虽然皇帝不反对皇后及宫中嫔妃去礼佛,但自己从未去过,甚至未按历朝历代惯例,设立皇家寺观。

顾君恩相信,皇帝在这个时候,突然要去大慈恩寺参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然而皇帝的用意何在,他一时却不得要领,不免有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臣遵旨。”顾君恩满心疑惑,起身恭恭敬敬地一揖。

秦牧随后与顾君恩乘车出宫,随行护驾的只有李式、牛万山等一百禁卫,还都换上了便服,也没有清道。

自从长安被定为西京以来,比以前繁华了许多,而西北的战事所需的物资转运,以及纷至沓来的商队,进一步促进了长安城的繁华。

即便是这种雪花纷飞的日子,街上仍是熙熙攘攘,叫卖声声,车马人流交织。

秦牧挑起一点车帘,观看着街道两边的景致。

突然,他的目光被街边经过一车绿油油的青菜吸引住了。

在这个时代,北方一到寒冬腊月,青菜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珍稀之物。人们能吃到的蔬菜,除了窑藏的白菜,还是白菜。如今好点,多了一种土豆。

而现在,一大车绿油油的青菜就出现在长安的街市上,让秦牧好生惊诧。

很显然,这种雪花飘飞的时节,除了温室栽培,绝对不可能有别的办法种出新鲜的青菜来。现在皇宫中每日食用的新鲜蔬菜,就是在大棚里栽种的。

蔬菜大棚栽种技术,与秦牧没有一毛钱关系,并不是他从后世带来的技术。

《日下旧闻考》里有记载,西汉时候就已经有类似的大棚,里面种植葱韭菜之类菜蔬,昼夜用火炉在屋里加温,“诸菜皆生”。

到唐代的时候,皇族都享受着温室大棚的果实,有诗曰:“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唐代的大棚不仅可以用来种菜,还用来种花。《镜花缘》里说武则天炭炙牡丹,强迫百花齐放,并非空穴来风。到如今人们还习惯称这种温室栽培的花朵为“唐花”。

“唐花”就是过年的时候,用来互相馈赠亲友的。牡丹金橘,不一而足。大冬天里,“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三春艳冶,尽在一堂”,是故“唐花”有时候也写作“堂花”。

冬季大棚栽培技术,以及宋代出现的花果嫁接技术,一直未能普及开来,这其中除了官方没有注重推广外,关键的原因还在于成本太高。

所以,这些只是王公贵族才有的冬日享受,平民百姓的冬天可是没有这样金贵的东西可吃。这样一大车绿油油的青菜在市上出现的情景,更不会出现。

秦牧好奇之下,让李式派个人去打听是怎么回事。

等秦牧车驾行到城南的曲池边,去打听的禁卫回来禀报,说是城中有个叫黄梦的大户,投十万巨资,与司农寺合作,在城外建了两百亩大棚,专用来栽培蔬菜和花卉,所产出的蔬菜花卉十分受市民青睐,远近驰名。

若不是有大慈恩寺的住持有约在先,且此行另有用意。秦牧真想立即去看看黄梦的蔬菜大棚。

大慈恩寺就座落于曲池边,寺中那高高的大雁塔远远便可望见,此寺本为李治为自己的生母文德皇后所建,又因著名高僧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成为法相宗的发源地,且供奉有佛祖真身舍利子而名扬天下,一千多年来长盛不衰。

秦牧车驾到来时,须眉皆白的大慈恩寺主持法清禅师已经带着寺中伴侣,迎候于寺门处。

见天子只是微服前来,法清禅师微微有些失望,而跟随在天子身后的顾君恩,却越发的疑惑不解。

如果秦牧真是想微服来参禅,便不应让大慈恩寺摆出如此大的阵仗,这岂不是满城皆知?

天子此行,不但突然,还处处透着异常,顾君恩一时竟参不透。

************************

ps:求推荐票,兄弟姐妹们,把你们手上的推荐票赐给俺吧,诚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