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645章 我想成立个外交部

明扬天下 第645章 我想成立个外交部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草原上,蒙轲以科尔沁为中心,短短时日内成功纠集了东土默特等七个部族,展开了一场盛的“秋猎”。这下子,北京的秦牧终于放心了,有了七个小弟做打手,至少短期内,辽东的防务不会出大问题了。

就中原王朝而言,整个北方和西疆,向来都被游牧民族环伺着。而自古以来,西疆和北疆也都是中原王朝耗费精力最多的地方。

西北不稳定,整个中原王朝就难以安生。而农耕民族面对游牧民族,天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游牧民族想来就想,抢完就走,让你防不胜防,追又追不上。大举出兵攻打,耗费巨大不说,还不一定能找到对方决战。

西北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有必要做一个宏观的规划,有长远细致的布局。

前些天秦牧与大臣们在朝堂上讨论过对外的政策,但那次讨论不够深入,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的对外政策构架,更没有可实施的细节。

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在外交方面常常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象明代,要嘛你承认是大明的属国,确定主从朝贡关系,要嘛就和你断绝关系,禁止你前来贸易。

这是一种强势甚至可以说有些粗暴的外交政策,此时的外交往往不是为了解决与周边各国的矛盾,协调各方关切,为本国赢取更大的利益。只是为大明皇帝赢取一个“万国来朝”的虚荣而已。

各朝虽然也设有鸿胪寺、理蕃院这些机构,但从机构名称就不难看出。这种外交机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存在。

这种粗暴的外交方式,不但不能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反而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战争。比如长久困扰明朝的倭寇问题,谁敢说没有明朝禁止与日本贸易的原因在内呢。

可以说。除了春秋战国时期,曾涌现出苏秦、张仪等一批名垂青史的外交家外。在历朝历代,外交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外国的政策很少有全面的规划。

作为后来人,秦牧深知这是不对的,而且是非常的不对。

老美够强大了吧,但其主持外交的国务院。却是国家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从中不难看出,外交其实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避免兵戈相见的意愿下,以外交手段为先导解决事务。发展贸易等等,是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重要活动。

外交搞好了,有时比你出动十万大军还要管用。

秦牧这些天,正在考虑在现有的六部之外。增设一个外交部。与六部并立,而不再以明朝的鸿胪寺,满清的理藩院这样的机构主管外交。

同时设立一个外交学院,专门培养一些合纵连横的人才。

对于大秦来说,目前的外交重点,自然是解决北疆和西疆的问题。这些游牧民族依然是威胁大秦稳定的最重要因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先详细弄清楚问题的内因何在;

游牧民族为什么总是南侵,难道是只因为生性残暴野蛮?或者是相对残酷的生存环境所迫?不弄清楚这些内因。就没法找出治本之策。

蒙轲纠集了七个部族举行盛大“秋猎”,此举只是解决了短期辽东稳定的问题。这七个部族在跟随大秦征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获得很多好处,会因此逐渐强大起来,一但他们强大到一定的程度,本身就会成为大秦最大的威胁,所以,蒙轲此举并不是解决北疆的治本之策。

这天,秦牧再次把司马安、李源、杨慎招到养心殿,一起商议。

杨慎侃侃而谈道:“臣总结了一下,在臣看来,游牧民族南下掠夺,无外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他们生存环境相对恶劣,不利于农耕,受气候影响极大,水草不丰的年份,则牛羊大量死亡,若是遇上严重的干旱或雪灾,牲口一次死亡过半是常有的事。这迫使他们部分人不得不通过向外掠夺手段来解决生存问题。

其二,游牧民族出产皆是马牛羊驼此类牲口。由于各个游牧部族所出产基本相同,无非都是马牛羊驼,他们没有内部交易的必要,也无法从内部交易中获得紧缺的生活物资。

他们不象中原的农耕百姓一样,各种物资可以自给自足。他们却必须严重依靠对外的交易。比如米谷、茶、盐、铁以及其他生活必须品,他们皆无出产或者难以自足,只能通过对外交易或掠夺来获得。

其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但一直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在水草肥美的年份,牧民必须向中原大量销售他们的牲口以皮毛制品。

农耕社会主要的财富是土地和粮食,此类财富保值力强。游牧民族主要的财富是马牛羊这些动物,动物在恶年会大量死亡,丰年则因过剩而严重贬值;

所以,凡在草原牲畜繁衍丰年,他们必须向中原倾销。一但此时与中原的交易被阻断,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动战争。

臣仔细查过汉唐时期的史料,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凡匈奴和突厥发动大规模南侵时,国内都无饥馑现象,反而在九次因饥荒而退兵求和。不过,如因人口增加或灾害开始饥馑,草原边缘的小股游牧民被迫铤而走险,侵袭边境的现象是有的,但此类侵袭规模通常不大,史书少有记载。

相反,匈奴每次大规模南侵,都是在其丰年之时。臣细究其因,觉得最大的可能就是出在贸易上,游牧民族一遇丰年,牲口严重贬值,加上中原商人乘机压价,其实际收获甚至不比荒年多几何,遭受了严重的贸易盘剥,而此时又恰恰是他们人壮马肥之时,是以发生大规模南侵往往是在这样的年份。”

杨慎这番话,让秦牧大为诧异,以前他一直以为,游牧民族南侵,多是出于天灾的原因。

秦牧相信杨慎是真的认真查过史书了,绝不敢在这件事上信口开河,那也就是说,导致游牧民族大举南侵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灾荒。

在丰年,他们在贸易上遇到严重的盘剥,虽然这是自然经济的必然规律,但他们管你这么多?此时他们有人有枪,人壮马肥,那就用武力来说话吧。

弄清楚这些原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找到游牧民族南侵的症结所在,你就无法对症下药,制定出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解决方案。

司马安说道:“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侵的原因绝不仅仅是这些,更多南侵的战争是出于野心家的权力私欲,甚至想取代我中原天子之位。”

秦牧点头说道:“各位说的都有道理,综合这些因素,首先我朝要做的,是绝不能让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游牧部族在周边出现。其次,制定一套完善的外交、边贸制度,二者相辅相成,用以调控大秦与周边部族的关系。

本王这些天想了很多,在秋春战国时期,出现了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一人可抵一国。但后世各朝,则基本上没有再出现过这样的人物。

究其原因,无非是春秋战国时,各国是平等的,在这个基础上所展开的是真正的外交。而秦汉之后的各国,皆以天朝上国自居,把所有外夷放在一个不平等的位置上。以至对外交很不重视。自然也就再难出现张仪、苏秦那样的人物。

本王深觉历朝之谬,在表面咱们可以藐视四夷,但私底下咱们必须有足够的重视,甚至不防把他们放到一个对等的层面上来考虑外交事务。

只有外交做好了,大秦才能确保四境稳定,才不需要经常出兵征讨,损耗国力。所以,本王有意在六部之外,再成立一个外交部,专司外交事务。诸位以为如何?”

************************

求月票!

求双倍月票!

求最后四小时的双倍月票!

求求求月月月票票票!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