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517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明扬天下 第517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

宁波三江口上,泊满了货船,码头上一派繁忙,数以千计的劳力,或扛或抬,喊着号子将货物装到船上去。

听说这十几艘货船都是准备随使团前往日本的,日本有个石砚银山,这个大伙都知道,据说那边的银子不值钱,一船货过去,能赚半船银子回来。

可惜日本长期闭关锁国,商人想去贸易也不行。如今可好了,秦王要派出使节,去和日本开通贸易,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宁波百姓无不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码头边新近出现的了一座高大的吊臂,最是吸引人眼球,吊臂上装有滑轮组,只要两三个人,就可以轻松地把上千斤的货物吊到船上。

比如那些瓷器,现在都是用木框装好,再用平板推车推到吊臂下,然后轻松吊到船上,这可比用人力小心翼翼的抬上船容易多了。

据说这种吊臂还是秦王设计的,这可了不得啊!

许多宁波百姓听说后,专门跑到码头上来观看,别说小孩了,就连大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这吊臂虽然好用,但目前只有一个,装卸货物的速度还快不了多少,据说知府大人正在抓紧打造更多的吊臂,到那时,码头上会更加壮观。

秦牧坐着马车走过宁波的街头,以可明显地感受百姓喜悦。宁波要设立市舶司了,这是大秦第一个对外通商口岸,一定会让宁波变得更加繁华,对此百姓深信不疑;

有些商家甚至提前放起了鞭炮,以示庆贺,街上不时回响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仿佛过年一样。

来到桃花渡的造船厂,船厂里更是喜气洋洋,市舶司的设立。首先受益的就是造船厂,船厂的几个股东那是笑得哈不拢嘴啊。

听说秦王亲自来船厂巡察,几个股东又惊又喜,抬着香案慌忙迎出来。

一番见礼之后,秦牧和颜悦色地问道:“方员外,船厂情况怎么样?”

船厂的第一大股东方唯志躬着身答道:“托秦王的洪福,自从宁波要设立市舶司的消息传开,短短几天时间,造船厂接到的造船订单就猛增了几倍,按船厂如今的造船能力。这订单已经要排到两年后了。”

秦牧笑道:“这可不行啊,方员外若是不加大造船能力,恐怕这订单就要跑到别处去了。”

方唯声陪着笑道:“秦王说的是,草民等正在商议,要给工匠们加薪,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还要再招一批工匠,加挖五个作塘,把船厂的造船能力提高一倍。”

“嗯。这样你们自己琢磨吧,本王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宁波市舶司,朝廷是设定了。今后呢。大秦也永不禁海。不过本王也要告诉你们,今后朝廷也不限制私人建造船厂,这造船厂肯定会越来越多,谁想要在竞争中屹立不倒。那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造船技术,造出比别人更好的船来才行,如果指望行贿官员。官商勾结,一经查实,那是要严惩的。”

“不敢,不敢,草民等一定牢记秦王训诲。守法经营,不断提高造船技术。”

一行人一边聊,一边往里走,船厂占地长宽各一里多,面积比龙江船厂略小,有五个作塘,熟练的工匠加上劳力计有一千七百多人。

大船在作塘里造,小船直接在空地上造,整个船厂正在满负荷开工,场面十分热闹,到处是乒乒乓乓的敲打声。

一边的空地上,堆放着小山似的橡木、松柏、楠木等等,这样的私营造船厂,秦牧来了,一是要表明自己对造船业的重视,二来是看看刚建成一种破浪船。

“秦王,已经建好了五十艘。”

“好,立即让人试一试,本王要看看速度如何?”

“是,秦王。”

破浪船长两丈,宽五尺,整个船身显得很细长,可坐十人,无帆,靠十人一同脚踏轮桨驱动。

方唯志命人将其中一艘抬到河边,坐上十人,然后一同奋力踩踏轮桨,破浪船顿时如离弦之箭,飞快地冲出去,两舷水花如屏,速度至少比普通的帆船快三四倍。

秦牧看了问道:“方员外,之前你们应该也试过,这破浪船保持这样的速度,船员能支撑之远?”

“回秦王,通常能支撑两里左右,两里之后,船上十人可以轮流休息,速度会相应减慢,但仍比普通的帆船快上不少。”

秦牧满意地点点头,能支撑两里远已经足够了,现在的海战,通常都是两三百步内才开炮,再远命中率几乎为零。

“好,非常好,立即把这五十艘破浪船送到双屿港交给顾容。”

“是,秦王。”

这是秦牧对付郑家舰队的大杀器之一,用得好的话,甚至能决定一场大海战的胜利。是以他才如此上心,专程来看破浪船试航。

在回城的路上,秦牧掀起车帘观赏街景时,意外地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妞,在一家绸段庄里选购绸缎,身高至少有一米七五以上,人长得很美,肤色白皙,身材火暴,十分诱人。

当然,所谓的诱人是对秦牧而言,在这个时代,女人长得太高,是不受欢迎的,民众的审美标准,是以李香君那种娇小玲珑的身材为美。

但作为穿越者,金发碧眼的长腿美女对秦牧的诱惑力还是很强的。他几乎忍不住下令停车欣赏一下。

记得曹卫君说过,宁波有近两万外国人聚居。这座城从唐代开始,就一直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有外国人聚居很正常。

在清朝以前,外国人对中国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也极为向往,秦牧记得以前看过一些记述,记述的是一些西方人所看到的明朝,这些记述把中国比得象天堂一般:

“在这个大国,……,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尤其是,他们努力工作劳动,是大商人和买卖人,所有这些人,连同上述国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当地被称做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

“他们产大量的丝,质量优等,色彩完美,大大超过格拉纳达地丝。是该国地一项最大宗的贸易”

“在该国有许多河流,人们种植稻米,这是全国人的普通食物和粮食。……他们收获如此之多,以至在米价最贵的时候,你用一个里亚尔钱币可购买一法捏格。

“所有田园都景色美丽,并且散发异香,因为有许多各种香花,它也点缀着种植在江河溪流畔的绿村,那里有很多河流。那儿种植果园和园林。有很欢快的宴乐厅事,他们常去休息和逃避心情的烦恼。老爷门,也就是绅士们,常种植大片林木和密林。里面养有野猪,羊,野兔以及其他各种野兽,用他们的皮制成上佳的皮毛”。

“在不宜耕种的山地。有大量的松树,比你通常在西班牙发现的更大更味美的坚果。在这些树之间,他们种玉米。这些墨西哥和秘鲁印第安人一般的食物。总之他们不留下一尺未种植的土地,……你几乎在全国看不到任何荒地或无收获的地方,这个国度的人们是那么的勤劳。”

“他们的房屋一般都很漂亮,通常在门外整齐的植树,显得美观,给街道生辉。房屋内部都白如奶汁,看来都像是光滑的纸,地板用很大和很平的方石铺成,天花板用一种幼稚的木料制作,结构良好并且涂色,看去象是锦缎,色彩金黄,显得非常好看;每座屋舍都有三个庭院和种满供观赏花草的院子。他们无人不备有鱼塘,尽管它只是小的。庭院的一方布置得很华丽。”

“他们第一是极其清洁,不仅在他们的屋内,也在街上。他们通常在街上设有三四处必需的或公共的休歇处,布置很好,因此忙于公务的人不会把街道弄脏,并且从那里得到供给,类似的法子通行全国所有的道路。有些城市的街道可通航,如同意大利的威尼斯。”

“他们的妇女穿着很奇特,很像西班牙人的样式,她们戴许多金首饰和宝石,衣服有宽袖,穿的是金银和各种丝绸料子,如前所述,他们有大量的丝绸,质地极佳,而且十分便宜,穷人则穿绒料,未修剪过的绒料和哔叽。他们留得一头好发,仔细勤快的梳理它,象热那亚妇女,用宽丝带把它系在头上,缀满珍珠和宝石。”

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到,此时的西人对中国是多么向往,这个“所有田园都散发着异香”的国度,与清末西方人眼里留着长辫子,满身肮脏的中国人,完全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由此也不难理解,在宁波这样的城市,会有近两万外国人定居了,天堂,谁不向往?

车边的李式,敏锐地注意到了秦牧的目光在那金发碧眼的西洋女人身上流连,他立即凑上来,典着脸说道:“秦王,要不要小的去查一查那夷女的底细?”

“夷女?”这个称呼让秦牧一时没反应过来。

在后世,人们习惯了崇洋媚外,所有高鼻子蓝眼睛白皮肤的人,都高人一等。

而在这时候,正好相反,中国人是高人一等的,不光是中国人这么认为,从以上这些记述也不难看出,就是西方人,对中国也怀着一样谦卑的心里,认为中国是最富饶、最文明的国度,据说哥伦布就是为了寻找天堂一般的中国,而发现了美洲,拉开了大航海的序幕的。

秦牧若有所思,李式以为秦牧在装傻,他回望绸缎庄里的金发美女,嘿嘿笑道。

“去去去,现在对付郑家要紧,本王没那个心思猎艳,回府。”

李式露出一付心领神会表情:现在要对付郑家,没心思猎艳,那对付完郑家呢?

***************************************

ps: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