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468章 开放包容的政策

明扬天下 第468章 开放包容的政策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

要派人去联系蒙古各部族,这一点不难,在历次俘虏的清军中,就有很多是蒙古人,让他们回去递个话不成问题。

至于能不能说服蒙古各部与大秦合作,抽冷子从背后给女真人来上一刀子,这一点也不用怀疑。

只要大秦在军事上保持着对满清的优势,不断削弱女真人,就算不派人去联系蒙古人,相信他们也不会再甘心臣服于女真人的。

在草原上,生存环境恶劣,要想生存下去,就得遵循弱肉强食的原则,通过吞并别人来弥补自己生活物资的不足,那是一个强者为尊世界。

女真人之所以能让蒙古人臣服,是他们在对明朝的战争中不断获得胜利,不断获得壮大,实力超过了蒙古人。

现在随着女真人实力的下降,哪怕明天就传来蒙古人在背后向女真人捅刀子,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现在大秦不能只着眼于女真人,必须对整个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一个整体的战略部署才行。

纵观中国两千年历史,对应对北方游牧民族方面,其实找不出多少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总体来说,唐朝对外政策算是比较成功的,除了唐军本身很善战之外,还大量吸收了异族人进入唐军中,普通士兵就不提了,光是高级将领,象高仙芝、哥舒翰、黑齿常之、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等,都曾为大唐立下过赫赫战功。

当然,你会说唐朝最终也毁在了异族将领手上。

安禄山的反叛,秦牧认为这不能完全归罪于唐朝重用异族人的政策,以唐玄宗对安禄山的纵容,就算安禄山是汉人,也极有可能出大问题。

但是秦牧一提出这个念头,就遭到了半数大臣的反对。反对的理由基本上大同小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反而是吏部尚书杨廷麟最先站出来支持,他说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无疑是最省力的。况且异族之中,也不见得全是奸滑险恶之人,唐太宗驾崩时,许多外族使节按照其本民族传统割下头发、划破脸面耳朵表示悲痛,一时之间,长安城中血迹斑斑。

其中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甚至向新皇李治提出,要自杀殉葬,去为唐太宗守卫陵墓。由此可见,能不能使异族敬畏,主要还是看君主的德行能不能让人心服。

唐玄宗时期,也有很多异族将领在为唐朝征战,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安史之乱,实因唐玄宗沉迷酒色。疏于理政所至。

我王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大秦要做四海之主,若存狭隘之心。所谓天下共主岂不是一句空话而已?臣以为,只要我王勤修德政,慑之以威,示之以诚。抚之以恩,必能令四夷归心。”

上次艾能奇扬言听调不听喧,正是杨廷麟出来劝诫秦牧。让他怀之以德,示之以诚,这次又是他最先出面,倒让秦牧对他刮目相看了。

重用异族人与否,这直接关系到大秦对外政策的制定。

比如说吧,如果不打算重用异族人,现在对蒙古的政策,那么的就纯粹是利用,或是挑拨离间,让他们相互残杀了。

如果打算重用外族人,那么制定策略时,就可以通过扶植某一股势力,让他为我所用,用他去对付对其它不听话的部族。

前一种政策,不用担心祸起萧墙的危险,但是,在你挑动人家互相残杀时,很可能会让一两个部族通过兼并迅速壮大起来,成为女真人之后的另一个劲敌。

如是后一种政策,在扶植的过程中,尽量收服,从而使他的力量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秦牧本人是趋向于采取一种包容的政策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封闭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只有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才能纳百川而成海,聚细沙而成塔。

司马安沉吟道:“唐朝对外的包容政策,使唐朝的势力迅速扩张到漠北与西域,这是毫无疑问的。

臣以为,唐朝这种包容政策的不足之处,也是它致命的缺点在于,将异族包容进来后,没有花大力气去同化。使各族依然保留着他们原在的习俗;

臣以为,我大秦可扬长避短,采用唐朝的包容政策,尽快解决掉北方和西域的归属问题,然后锲而不舍地推行汉化。”

司马安的话深合秦牧之意,第一步,是先打下来再说,打下来之后,再推行汉化,应该容易一点。

总的对外政策定下来之后,秦牧让宋献策全权负责游说蒙古族俘虏,宋献策能说会道,还会些神神道道的东西,正好派上用场。

等收伏了那些蒙古俘虏之后,再让他们回去游说族人,无疑将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就算他们回去后不为大秦出力,对大秦而言,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这回不知道多尔衮能用什么招数来应对,你清除满清内部派系,我就去挑拨蒙古人,我让你应接不暇。

散会之时,秦牧轻松了许多,他对大臣们说道:“快过年了,各位大臣辛苦了一年,咳咳......别的本王就不多说,说得再多,要是不来点实在的,恐怕各位大臣回去之后,也难免被自家夫人唠叨,有甚者可能还得跪搓衣板。伯全啊,散会之后,把本王给大臣们准备的年礼,都分赐下去吧。”

“臣,遵旨。”

刘伯全答完,自己先笑了,在场的大臣也都不由得轻笑起来,君臣之间,一时其乐融融。

大臣们散去后,秦牧又找来燕高飞,询问福建郑家方面有何进展。

到现在鸿胪寺少卿甘南还在福建,秦牧明明知道,郑家的事急不得,你就算派军入闽,把福建给占了,只要郑家那支舰队无损,福建就不算收复。

郑家这支强大的舰队,关系到大秦未来海洋战略的开展,龙门船厂可以大量造船,但有了船之后,还要有合格的人操船才行,现在大秦的水师一出海恐怕连方向都找不着。如果能收伏郑家,大秦的海洋战略至少能少花几年时间。所以秦牧不能不上心啊。

燕高飞摇头道:“回秦王,这两日福建方面并没有新的消息传回。”

“不能光等甘南,让夜不收尝试去联系一下郑森,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是,秦王。”

由于年关将至,王府也是张灯结彩,打扮得喜气洋洋,后院的侍女们也都换上了新衣。

秦牧走进后园时,巧儿正在花园里逗他儿子,她手上拿着一块糕点,诱得秦业拼命追,小家伙跑得满脸通红,眼里只有那块糕点,差点把秦王阁下“撞倒”。

“哎哟喂,我的老腰这下可折了,儿啊,你把爹爹给撞坏了,你这不孝子啊........”

秦业可不管他被撞得有多惨,一见爹,立即拉着他,指着巧儿手上的糕点呀呀直叫,很显然,他是想拼爹。

巧儿笑得小蛮腰都弯了,而且不忘打击秦牧道:“秦王阁下,您瞧见了吗,在你儿子眼中,你还没我手上的点心重要呢,嘻嘻.......”

“反了你!丫头,立即过来投降,否则本王立即发兵踏平你的岳州城。”

“人家才不怕哩,你干脆发兵把洞庭湖也填平好了。”

“儿子,给我上!”

秦家大少见拼爹不成,得自食其力,哪里肯啊,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如今秦家就这么一根独苗,他这一嗓还得了,顿时把整个后院都给惊动了,杨芷、顾含烟等人纷纷跑出来。

巧儿一看慌了,连忙把点心拿过来。

“巧儿,不可。”秦牧一把抓住巧儿的手,把点心拿过来,“以后他但凡用哭闹的方式来要东西,谁也不许给,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谁要是敢把他惯坏了,我绝不轻饶。”

“哦哦........可是.....”

“没有可是,这话你们一定要记住。”秦牧说完蹲下身来,对儿子说道:“业儿,停下,别哭了,你要是再哭这点心爹爹可就吃了,你想吃呢,只有一个办法,停下哭闹,向爹爹保证,以后再也不哭了。”

*********************************

ps:一夜之间,被人家拉开了十多票,心有戚戚焉!这就象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愿中兄弟们再扬一场风,送我一程。多年坚持的梦,一直渴望着天空,兄弟们手中的月票,可以主宰我的命运,是梦圆,或者...破碎一地........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