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1113章 又起风了

明扬天下 第1113章 又起风了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在中国,要培养出一批撒切尔那样的铁娘子,先不管秦牧愿不愿意,反正不现实。

但要是能培养几个居里夫人,那还是很有意义的。

女子无才便是德。反正数理化之类的,在儒家看来也算不才什么正经的“才”,就让女子学习一下,也不影响她们的德。

当然,这事说来轻松,但让女子入学,这绝对是一个雷区,轻易碰不得。

秦牧也只是暂时想一想,绝不会贸然去办什么正规的女子学校。不过呢,是不是可以让民间办一点画绣学校、纺织学校呢?或叫培训班什么的。

叫什么不重要,只要能通过这些培训班开设一些文化课就行了。也不求让所有的女子都能入学,慢慢覆盖就好。

更不求让所有进入培训班的女子都变成高学识的人,更别指望立即出多少个居里夫人。

蒹葭殿里,秦牧提笔,在纸上写下两个人的名字:孟子、欧阳修。

柳如是看了,忍不住暗暗思索,皇帝写下这两个人的名字有何用意。

秦牧随口问道:“如是啊,你看出什么来了吗?”

孟子和欧阳修都是有大学问的人,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但柳如是感觉秦牧问的不是这一点,有大学问的人还很多,何以他单列出欧阳修和孟子呢?

柳如是那如水的目光流淌到秦牧身上时,忽然有所感悟。无论是孟子,还是欧阳修,和当今的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幼丧父,由母亲一手拉扯大。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至于欧阳修一样是自幼丧父。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家里穷,买不起笔墨纸砚。就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总算让童年的欧阳修接受到了基本的教育。

柳如是想想这些,不知为何,眼眶突然有些发红。她叹道:“陛下是要强调孟母三迁和画荻教子的典故吗?”

秦牧点点头道:“都说子不教。父之过,但实际上,父亲主外,往往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母亲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从孟母三迁到画荻教子的故事,可见一个母亲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是多么的重大。试想一下,若是有没这样的母亲,我华夏会有孟圣吗?会有欧阳文正公这样的文坛巨匠吗?相夫教子,相夫教子。若是自己就是个浑浑噩噩的文盲,怎么教子?”

柳如是终于确定。秦牧是要办女校了,但这件事一定会遭到天下人反对的,她担心地说道:“陛下用心是好的,但此事恐怕行不通。”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路了。关键就在于谁先去走?怎么走?”

“陛下,此事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再者说了,司法改革和教官考核还在推进当中,还有学官的培训考核,都涉及到数理化等自然学科;

上次要设立司法学院,就已经引起了巨大的风波,陛下多管齐下,才总算把那场风波压下,现在官员考核中加入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的内容,儒学独尊的地位实际上遭到了极大的挑战。

婢子想来,这主要是考核的部门还限于都水监、军器监这两个不被注重的部门,才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弹,但这种考核一旦向核心的部门推进,加上接受考核的部门官员越来越多,就没这么简单了。

以上是对一些特殊的部门的考核,或许还有理可说,但对全天下的学官进行培训考核,考核的内容也包括数理化这些科目,这才真正会引起那些儒家卫道士的不满。

陛下请想,历来各县的官学,教的都是儒家经义,现在突然要教谕、训导、嘱托学习要考核数理化,有心人不难想到,陛下这是在为将来在官学中全面推行数理化教学做准备。”

是的,对官学下手,这其实上相当于是釜底抽薪,彻底颠覆儒学独尊的地位。秦牧刚刚给学官加了俸,学官还满怀感激,加上现在只是在南京开始培训考核,各地的学官还不尽然知道,因此没有形成反对的阵线。

这件事,秦牧推行起来,动作不大,其实还是很谨慎的,但不管你再谨慎,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必然会遭到保守的思想的反对,这是必然的。

诚如柳如是所言,他要对学官进行数理化培训以及考核,确实是在为将来推行数理化教学做准备。

秦牧沉吟道:“如是放心,朕并不是要大力举办什么女校,只是想让民间办一些画绣学校、纺织学校。”

柳如是听了,觉得这些问题应该不大,而且是民间的行为的话,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因此便也没再说什么。

俩人正说着话,门外李双儿进来说刘宗周和黄道周二人双双求见。

秦牧乍闻之下,还有些诧异,这两位不在史馆趴着,一起来求见,这倒是新鲜了。

现在史馆不但要修《明史》,而且按秦牧的意思还要重修《秦史》,史馆里各种史料堆积如山,作为总编撰官,黄道周和刘宗周没日没夜的钻在史料间,有时两三个月不回家一次,吃住都在史馆。

有次秦牧召见黄道周,他甚至直言没时间,让秦牧有什么旨意直接下达,觐见就算了,此事曾在京中轰传一时。

“陛下,只怕事情与数理化考核有关呢”

“嗯.....”

秦牧随即宣刘宗周和黄道周觐见。

黄道周已经66岁,刘宗周更是已经年过七旬,在民间的声望都极高。

民间对黄道周这样评价“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旷世伟人,全闽师表。”“以直节清德,见重一时”

刘宗周在他的学术主张中,主张“诚意”、“慎独”,在学术界占据了重要地位。他把自己关于《大学》“诚意”、《中庸》“已发”、“未发”的学说向天下系统地公开后,天下人赞颂他的哲学思想已臻化境。

加上现在二来又任《明史》、《秦史》总编撰官,更是将他们的声望推到了极致,可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在读书人间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

而且这两个人,还都是可为学问殉道的人,换而言之,他们要是认准的事,死都未必能吓退他们。

秦牧照例赐座,赐茶,然后徐徐地问道:“二位卿家年事已高,为修史日夜辛劳,朕心里正记挂着,今日看到二位卿家身体尚为健康,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劳陛下记挂,臣等实不敢当。”

这回答有些火药味啊,秦牧轻咳了两下,正色地说道:“二位卿家劳苦功高,朕心里有数,二位卿家不必自谦。”秦牧说到这,对殿中的宫女吩咐道,“来啊,去把宫中珍藏的百年人参各取两支来,赐予两位大臣。”

“陛下,正所谓无功不受禄,陛下隆恩,老臣眼下无寸功于朝,实不敢受之,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今日臣等觐见,乃是为了.....”

************************

ps:鞠躬感谢天界的小兵、书友140313014917653、心猿亦马、打魔兽的mk、草堂山人、兔**、轩辕无、&月牙冲天&、书虫淘淘、太昊元阳、牛回头、魔界小小虎、文盲觉兽、触梦3号、八八戒戒、玥小芽萌萌哒、foreverking、jinxun99、秋之神光、吾聊头顶等人的月票或打赏,衷心谢谢各位的支持,谢谢!

月底了,本想开个单章求票,但这两天犯了颈椎炎,对码字影响很大,昊远很努力的想多码点,但连两章都没保住,更别说加更了,无颜开单章求票,只能干着急,今天买了盒膏药贴上,感觉稍好,明天两更应该能保证了,在此向大家致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