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990章 西方人考察学习

明扬天下 第990章 西方人考察学习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谢迁微笑着拿起筷子,给各人示范,同时说道:“我大秦的筷子,不光是用来就餐的,它还蕴含了许多华夏文化的精髓。”

听了谢迁的话,出于好奇,道格拉斯等人反而没有那么尴尬了,毕竟人家说了,这一双筷子蕴含着很深的华夏文化呢,自己初来乍到,一时没学会也就可以理解了。

“谢大人,能给我们说说这筷子的文化精髓吗?”

谢迁笑道:“乐意为诸位使者效劳,诸位都看到了,这筷子都是成双的,直观地说,它蕴含着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请看,两根筷子必须配合好,才能把食物挟起来。”

谢迁轻松地用筷子把食物挟起来,但没有送到嘴里,而是接着说道:“我华夏崇尚以和为贵,如果把这两根筷子看成两个国家,也是一样的,两个国家如果能互相合作,才能互利互惠。

我们这里有‘独木不成林’、‘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难以折断’等成语,强调的都是和谐、团结的精神。

另外,我们的筷子通常都是用竹子做的,竹子在我华夏文化中,是高雅的东西,梅竹兰菊被合称为‘四君子’,面对严寒而无畏。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竹子中心是空的,就象一个人,要虚怀若谷,才能接受更多的东西。

而竹子虽然是空心的,却又极具韧性,不易折断。做人也应该如此,因此在我华夏文化之中,又有君子如竹之说。

梅多孤傲,兰多脱尘,菊多清殇,唯竹多韧骨。傲中有谦,实乃真君子伟丈夫之品质也。竹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未出土时先有节。

竹不但有高雅之意,亦有气节之心,更有若谷之怀,滚滚红尘间,追名逐利者甚番,唯真君子怀竹之心境。悟之竹之意韵,我华夏用筷子为筷,亦非偶然也。”

谢迁一番话说完,道格拉斯等人似懂非懂,只感高深莫测,突然感觉手上的筷子有些神圣......

一个用如此神圣的东西进食的民族,其本身得有多神圣啊..........

谢迁也不是故作小清新,天子说了,华夏文化蕴藏在每一样生活物品之中。对外国人解释华夏文化时,不能一开始就指望他们去背什么四书五经;

而是要从细微处着手,细到一双筷子,一块砚台。一件瓷器,让他们从中去感受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介绍,更多的还是要带他们去看,从宁波前往南京的这一路。经过的是大秦最繁华,最富裕的地区。

在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况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样的景象,看得各国使者如坠仙境,流连忘返。

谢迁还带着他们上飞来峰观赏,向他们讲述三生石的故事,在灵隐寺与须发皆白的高僧一起品茶参禅打机锋。让他们亲身体会一下中华佛教文化。

从杭州再出来,一路就全是坐船了,京杭运河两岸沃野千里,风景如画,河上往来的商船如过江之鲫;

到达苏州之后,谢迁带着他们去观赏苏州的园林,去参观虎丘上文人的聚会,让他们感觉一下江南文化汇粹的盛景。

最后去看苏州城外的工业园,连成一片的纺纱厂、织布厂,一抬抬蒸汽机带动的大型纺纱机在奏鸣着。

在这里,道格拉斯等人再次震撼了,如此巨大的工厂,还都是蒸汽机提供动力,那些纺纱机一次竟然能纺出几十绽纱,效率之高,让为叹为观止;

堆积如山的纱绽被工人装上一部轨道车,直接送到另一边的巨大仓库中。

为了防火,厂房内外收拾得极为整齐,进入厂区前,必须要经过门卫检查,严禁携带火种进入厂区。

道格拉斯提出想进厂房里去参观,被谢迁很客气地拒绝了,理由是厂房里多是女子,男女授受不亲。

道格拉斯只能暗翻白眼,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厂房里那些运货的明明是男人;

他对那些大形的纱车实在感兴趣,可在门外远远眼一眼,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几百台大型纺纱机在一个巨大厂房里一起轰鸣,这情景让他十分震撼。

在这好几平方公里的厂区,不但有纺纱厂,还有织布厂、印染厂,一匹匹花色鲜明的丝绸、棉布,在阳光下晾晒,又占去数个平方公里的范围,放眼望去,布曼随风轻拂,五彩缤纷,如梦如幻。

让道格拉斯他们感到诧异的还有大秦的学校,在江南这些富裕的地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上学。

“谢大人,我听说贵国的学生都是免费接受教育的是吗?”

这一点让道格拉斯十分感兴趣,这种事,他想也不敢想,从欧洲到所经过的所有地方,从没有见过哪个国家可以给所有的孩子提供免费教育的。

奥特萨等国的使节或许对这一点没有多大的感触,但来自英国和葡萄牙的道格拉斯、卡罗,非常清楚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大秦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免费接受教育,如此大的人口基数,将来得出多少人才啊。哪怕一百个学生,只有一个成为人才,那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是不可想象的数量啊。

谢迁很谦虚地摇头道:“那到不是,我大秦将户口分为上户,中户,下户,只有下户的人家能享受免费的教育,中户和上户的人家要全额缴费。”

“那还是等于说贵国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了。”

“大部分是吧,有一些偏远的方的孩子,由于条件限制,一时还没能全面覆盖。”

“谢大人,听说你们这里还什么医疗保险制度,百姓可以免费医病?”

苏州吴县,正好是大秦六个医疗保险试点县之一,是以道格拉斯知道这些。

谢迁干脆带他们到吴县参观了一下大秦官立医院,同时把秦牧提出的医疗保险制度讲解给他们听。

“我大秦正在逐渐推行这项医疗保险制度,下户的百姓可以享受免费医疗,中户和上户只要缴纳一些保险费,今后也可以享受免费医疗,以免他们因病返贫......”

关于医疗保险,谢迁不但详细介绍,而且尽量夸耀着这项制度的优越性。

他没有说大秦只是选几个县作试点,并没有决定全国推行的事实。只是含糊地说有些州县还没来得及推行。

如果英国、和葡萄牙效仿这项制度,那可就太好了。

当然英国和葡萄牙国小民稀,真要推行可能反而容易一点。

秦牧说过,政治体制也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种先进的体制,往往是保证国家强大并具有延续性的基础。

现在的欧洲,刚刚走出中世纪神权的统治,在政治体制方面还处在比较混乱的阶段,实际上是落后于中国的。

谢迁如此卖力地推销大秦的各种体制,也是经过秦牧授意的。

介绍了很多,最后谢迁把大秦的强大,归结于科举制度,并带他们去参观了府学,科举考场,详细地给他们讲解科举制度。

对此,道格拉斯等人再一次惊叹不已。

现在欧洲在人才选拔方面,并没有形成公平的制度,多数还是以世袭为主。

别说是道格拉斯他们了,其实在原来的历史上,到了清代中期,不少西传传教士在考察中国和科举制度之后,都大为赞叹,认为发现了一种连西方也还没有找到的完善的文官选拔制度,便急切地向世界介绍。

因此,在谢迁向道格拉斯等全面介绍科举教试制度的好处之后,他们再次赞叹不已。

各人不但听得很仔细,甚至让随行的手下一一录在笔记上,打算回到自己的国家后,立即向自己国家的决策者推荐这种先进的文官选拔制度。

而这,正是秦牧希望到达的目的。

*********************

ps:第二更奉上,不多多说了,俺继续埋头去码字,各位看官有月票的,请顺手投下来支持一下吧,晚上还会有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