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972章 心态(求推荐票)

明扬天下 第972章 心态(求推荐票)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按照秦牧的计划,是不可能允许准噶尔部长期占据南疆的,只是见他很卖力地在南疆推行佛教,与秦牧的意愿切合,才暂时容留他存在南疆。

顾君恩的话,让他又不禁想起了这件事。现在巴图尔汗夹着尾巴做人,很乖,秦牧决定好好利用一下。

他与顾君恩对着地图,一点一点地推敲着。

“对了,朕记得阎应元俘虏的准噶尔老弱妇孺中,有巴图尔汗一子,叫噶尔丹。”

顾君恩不知道秦牧为什么提起这个小孩子有何用意,一边思索一边应道:“确有此人,不过噶尔丹年纪还小,现年只有七岁,不知陛下何以问起他?”

其实秦牧一时也谈不上有什么用意,只是噶尔丹这个人在原来的历史上很有名,曾是康熙的主要劲敌之一。

噶尔丹虽然还小,但毕竟是巴图尔汗的儿子,这其中有没有可利用的地方,是有必要琢磨一下的。

“回头你让人把这个噶尔丹带来,让朕瞧瞧再说。”

“是,陛下。”

如果不灭掉准噶尔部,而把准噶尔部当作一把刀来使,那么现在趁噶尔丹还小,对他培养一下,塑造一下,今后未尝不可以用他来控制准噶尔部。

“准噶尔部退往叶尔羌城一带休养生息也有一年时间了,有些人你不能让他太闲,太闲了就会生事。”

“陛下所言极是,臣等先前没有往这方面考虑,是臣等的失职。”

秦牧随手拿起桌上的白玉镇纸,一边把玩,一边说道:“眼下苏谨进兵河中地区,海如风前往印度,这中间刚好缺一环,难以形成互动。如果巴图尔听话,让他出兵印度河一带,整个盘棋就活了;

印度河一带,正好是莫卧儿王朝和萨法维帝国的结合部,海如风挺进印度后,必定会与莫卧儿产生冲突;

而河中地区,也一直在萨法维帝国的窥伺之下,现在苏谨攻陷了突厥斯坦,河中地区的势力正处在更迭期,萨法维帝国想必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准噶尔部挺进印度河一带,就能同时对莫卧儿王朝、萨法维帝国形成牵制;

而莫卧儿与萨法维之间为一争夺坎大哈一带,之前也是冲突不断,巴图尔汗算是个雄才大略的人,如果能巧妙利用莫卧儿与萨法维之间的矛盾,还是大有可为的。”

顾君听了不禁频频点头,准噶尔部挺进印度河一带,不管是胜是败,大秦都是赢家。一来可以避免准噶尔部在西域搞事。二来同时牵制了莫卧儿王朝和萨法维帝国。

别看准噶尔部在与大秦的战争中吃了大亏,其实他们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只不过是因为在武器方面落后大秦太多,才落败。

但如果准噶尔的敌人是莫卧儿王朝或萨法维帝国。双方在武器方面差距不大,死磕起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那怎么才能让准噶尔乖乖地听话,杀入印度河流域呢?

顾君恩思索了一下说道:“陛下。恐怕要说服巴图尔汗不容易啊。”

“这世上的事,无非就是利与弊的权衡,弊已经很明显了。巴图尔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局限于叶尔羌一隅,显然对他而言是弊端重重,一但我大秦拿下了河中,他就处于大秦三面合围之中,除非他想再与大秦开战,否则只能一个方向可以拓展准噶尔的生存空间。至于利,咱们不妨送他一点。”

“陛下的意思,是要卖点武器给巴图尔吗?”

“嗯,我大秦原有不少旧式火炮有滑膛枪,如果巴图尔愿意出兵印度河一带,不妨卖一点给他。”

“陛下,这么做,恐怕会养虎为患啊,还望陛下三思。”

秦牧摇头道:“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你们要清楚,不管什么武器,包括现在的火箭弹,迟早别人也是能仿造出来的,我们要保证不是永远不让别人拥有,只能力争永远比别人先进。

旧式的滑膛炮,机动力差,威力有限,如果我们也惧怕,那只能说明我们无能,即便今天不吃巴图尔的亏,迟早也会被别人打败。”

这一点秦牧是有自信的,随着大秦的冶炼技术不断提高,而且采取了蒸汽机鼓风,便得冶炼炉的温度大幅度提高,这是个革命性的进步,相信大多数人都懂,炉温的提高意味着什么。

以前因为冶炼炉的温度不够,铁水溶解得不彻底,很多杂质没法分离出来,生铁液中的硅含量也较低(硅石促进石墨化的重要元素),炼出来的多数是那种密度不高的铸铁,硬度差,脆而易断。

现在经过一系列技术的革新,大秦最好的钢材基本已经可以承受榴弹的膛压,军器正在加紧研制榴弹炮,而且是后装式线膛炮。

线膛炮的射程、射速和射击精度等皆优于滑膛炮很多。由于弹带和膛线密合,可防止火药燃气泄露,保证火药燃气对弹丸有足够的推力,以增大射程和提高射击的密集度。

不过后装线膛炮还有不少技术难点要解决,要造出来估计还需要些时间,但前装线膛炮却已不存在任何技术难题;

前装线膛炮大致可看到成九式线膛枪的放大版,只是在炮弹方面,与子弹不同而已。目前军器监已经开始试制一些前装线膛炮。

只是秦牧觉得目前有火箭弹使用,没必要在前装线膛炮上投入太多,有了技术储备就行了,免得后装线膛炮研制出来后,又要大批淘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为有秦牧在,大秦在科研方面,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进步之快,自然是别国无法比拟的。

顾君恩改口道:“陛下,臣倒也不是反对向准噶尔提供一些武器,只是担心提供武器后,准噶尔未必会按我朝的意愿,进兵印度河流域。”

“哈哈哈........”秦牧朗笑一声说道,“这就不是顾卿需要考虑的事情了,这该是外交部的黄振林和甘南要考虑的事情。”

顾君恩听了,也呵呵地笑起来:“陛下说的是,那就先由外交部遣使前往叶尔羌城,说服巴图尔汗后再决定吧。”

秦牧点了点头,又和顾君恩商议了好一阵,等他告退,秦牧立即召见黄振林和甘南。

等两人一同来到蒹葭殿,秦牧先问道:“黄卿,前往欧洲的舰船出发了吗?”

之前秦牧与大臣们有一次谋划,遣使前往欧洲,与梵蒂冈的教皇联系,力争通过教皇的影响,争取整合东欧各国的势力,一起夹击奥斯曼帝国。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游走欧洲各国,尽可能搜集一些科技人才带回大秦,比如象牛顿那样的人才,还是有极大的价值的。

要引诱这些人才来大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拿出一些他们为之心醉的东西,这些秦牧都有。

加上现在的中国,在世界上仍是公认的一流国家,花园一样的国度,西方人都是非常向往的,再以一些先进的理论有入诱以重利,要从欧洲诱些人才回来,还是可以的。

说起此事,黄振林连忙答道:“陛下,由外交部主事张元率领的赴欧使团,共四艘飞剪式战舰,已经于宁波港启航,另外,方以智等几个民间学社,也有人随行,另有两艘葡萄牙人的商船同行,以为向导。”

所谓的民间学社,就是在秦牧引导下成立的民间智库,这些智库网罗了不少人才,目前对朝廷的决策还谈不上有太大的贡献;

但一个好处是,这些社会精英眼界广了,不再纠缠于国内鸡毛蒜皮的事,结党营私,排挤异己,抨击朝政的现象少了;

象这次,各个智库主动要求,派人与使团一起前往欧洲,这是秦牧乐于看到的。

他欣慰地点头道:“黄卿、甘卿,你们做得很好,这朕召见二位,是另有任务,要外交部去交涉。”

************************

ps:亲们看完书,顺手把推荐票投下来,支持一下俺吧,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