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862章 吹风(求推荐票)

明扬天下 第862章 吹风(求推荐票)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司马安一时想多了,其实秦牧绝没有要借奇他特之手,灭掉莫南五万青壮大军的的意思。

这么做是不可取的,一个不好就会让奇他特变成难以对付的猛虎,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漠南、漠北的局势全部失控。

李继卿上表促表太子移宫之后,秦牧久久没有处置此事,作为首辅的司马安,感觉就象块石头压在心上一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生怕秦牧留着这件事,是等待时机再借题发挥。因此让司马安变得有些敏感。

秦牧压着这件事不问,确实是想压迫朝中重臣配合自己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但他也知道,有些事过犹不及,让大臣们的神经绷得太紧了,未必是好事。

这天,他特意把司马安留下,然后让人传来午膳,在武英殿与司马安连吃边聊,以此安抚一下这个首辅。

几个小菜,外加一杯葡萄酒,很简单的午餐,秦牧自饮了一口,开口说道:“这些日子以来,各地有关无罪假定的辩论,由官至民,喋喋不休,对此,司马先生持何看法?”

提到这件事,司马安不禁暗暗苦笑,年前儿子司马凯一道奏疏,让朝野汹汹,时隔两个多月,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儿子为什么会突然上这道奏疏,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上,司马再清楚不过,偏偏他还不能点破,只能是哑巴吃黄莲。

“回陛下,臣对无罪假定并无成见,但就臣所知,各级官员反对者居多,至于反对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司马先生请讲。”

“陛下想必也清楚。无罪假定,势必会大大增加破案的难度,作为地方官员,清刑狱是头等大事,如果积案多了,就会影响到官员的考评成绩,使他们难以升迁。因此,他们自然不愿实行无罪假定。”

秦牧听了,不禁放下筷子思索,司马安不提无罪假定会触及士绅特权。而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了地方官员反对的原因,同样是一针见血。

以前官员用有罪假定的思想审案,一通大刑下去,疑犯招供了案子也就告破了,谁冤谁不冤,反正判案的官员不会冤。

现在实行无罪假定的话,破案难度增加,破不了案那官员就会变成那个“冤大头”。承担积案未破的责任。

这种情况下,这些地方官肯定是反对实行无罪假定的了。

秦牧想了想,看似随意地问道:“司马先生,若是把刑狱之事。从地方主官的职责中剥离出来,司马先生认为他们还会坚持反对吗?”

“剥离出来.......”司马安心如电转,隐隐猜到了皇帝的后手了,这后手真是非同小可啊。

目前大秦的地方行政构架中。只有省一级设有专管司法刑狱的按察使司,与布政使司并立为三使司。

州县之中,则没有设立专管司法刑狱的官员。全由知州、知县一肩担。

如果把司法刑狱之事从全国的知州知县职权中剥离出来,那么全国的州县就得另设衙门,另置官员,涉及面之广,遍及全国。

“陛下,恐怕要将司法刑狱之事从地方官员的职权中剥离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拿一个知县来说,失去了司法审判权,等于是让他手上的权力减少了一半。”

司马安顿了一顿,坦然地说道,“不瞒陛下,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地方官员,往往是从办理案件的过程中,获得最多的好处,这种好处并不一定是指钱财;

比如宋朝的包拯,从中获得的是一个包青天的美名,让人千古传颂。换而言之,便是清正的官员,也可能反对将司法权从他们手上剥离。”

秦牧不觉间蹙了蹙眉头,司法权在手对地方官员来说,实际上相当于手握生杀大权,污官希望利用手中的生杀大权,获取酒色财气。清官想利用这项大权,获取一个清名。

现在要剥夺他们这项权力,试想有谁愿意?

然而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

犹其是这种生杀大权,若不加以严密的监督,必然被滥用,即使象朱元璋那样用剥皮充草的手段,也难以杜绝。

越是如此,反而越发坚定了秦牧要把司法审判权从地方主官手中剥离出来的决心。

“常言道,山高皇帝远,地方官员权力过于集中,缺少有效的监督,全靠官员自律,是以纵观历朝历代,地方官员贪腐成风,便是剥皮充草,也禁之不绝。

而这些父母官,直面普通老百姓,他们贪腐,受害的便是普通的老百姓,官逼民反的事情还少吗?司马先生,朕不想用剥皮充草的手段,朕知道那没用。所以,必须对他们手中的大权加以制约、监督。司马先生身为国之辅臣,责无旁贷。”

什么叫责无旁贷,司马安很清楚,皇帝把话撂出来了,自己作为首辅阁臣,已经不可能有第二个选择。

“陛下,此事涉及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才行。”

秦牧慨然一叹道:“司马先生,有些事,慎来慎去,便做不成了。”

司马安听了这句话,心中不禁为之一颤。

当初朱洪武杀得整个南京城为之一空,大臣们上朝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早上出门与家人就象是生离死别,谁也不知道晚上还能不能回来。

那个时候,朱洪武要推行什么政策,谁敢说个不字?

眼前这位开国皇帝,别看一派儒雅,下起狠手来那可比谁都狠,触动了他的逆鳞,他杀起人来未必比朱洪武差,至少朱洪武就没垒过京观。

若是今上........司马安越想越惊,背上不觉间隐隐泛汗,

而秦牧听了司马安这番话,也确实起了点杀心,如果推动无罪假定,把司法权从地方主官手中剥离出来,真的会遭到所有地方官员的抵制,除了象朱洪武那样杀个山河变色,还有什么办法推行呢?

司马安连忙建议道:“陛下,事关重大,臣以为应该招集更多大臣一起商议一下,说不定别的大臣能想出可行之策。”

秦牧摇头道:“现在就招集大臣共议,口风一露出去,反而不好办。朕只相信司马先生,希望司马先生为朕想想策略,同时暂时守好口风。”

“陛下信任,臣感激涕零,只是陛下若要把司法权从地方官员职权中剥离,涉及到方方面面,终究是要与大臣商议之后,才好落实的。”

秦牧当然知道,无论什么政策,终究是要靠大臣去执行落实,只是现在他还没有把事件事捋顺,心里还没有底。

“不急,等先把奇他特剿灭,安定边境之后,再安心革除内弊不迟,朕现在与司马先生论及此事,是因为你是内阁首辅,是朕最信赖的大臣,应该让你先有个心里准备,同时为朕想想对策,至于其他大臣,暂且先不要说,以免惹来无谓的风波。”

“多谢陛下,臣,死而后已。”

就整件事而言,要改革的主国是地方上的司法体系和行政构架,朝廷各部门的职权要改革的大体上只有刑部。

这是因为,朝中大致已经形成了执法、监察、立法权的分离,只有审判权的界限比较模糊。

具体来说,大秦的执法权是掌握在刑部手上,监察权掌握在都察院手里,立法权大致是由大理寺掌握。

审判权,也就是法院的职能,主要还是控制在刑部手中。而一些重大的案件,都督院和大理寺往往也会参加,组成所谓的三司会审。

刑部既有法院的审判权,又有警司的执法权,这是需要改革的地方。

**********************

ps:求订阅,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