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854章 修路计划

明扬天下 第854章 修路计划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官员合作,让一直以来由官方掌握的高端技术民用化,这一点在造船务和司农寺的实践中,让朝中大臣切实尝到了甜头,所以推行起来阻力比较少。

而由工部右侍郎魏元主动提出的贷款修路计划,就没那么容易了,李源当即说道:“陛下,大举修路之事,尚须慎重为之。自明代张居正将力役归入赋税,到我朝干脆取消了力役,已有百年时间,如今若再征劳役,必定会让百姓怨声载道。

若不征役,全部雇工则支出巨大,加上这些年的战乱,人口损失剧减,将大量人力投到修路上,不利于民生恢复。”

工部右侍郎魏元立即反驳道:“李阁老所言,下官不敢苟同,长沙到昆明的道路,自修建以来,何曾征过劳役,沿途百姓倒是受益匪浅。

至于支出问题,下官已经说了,银行有近五亿龙币存款,这笔巨资让其沉睡在银行库藏里,对我大秦的经济实则很不利。

再则,随着大秦工商业的兴起,糟糕的道路运输能力已经对工商业形成了极大的制约,道路状况急需改善。工部之所以在论证这件事,实际上是依据大秦的实际情况加以考虑的。”

李源道:“所谓的不征劳役,就是大量输入俘虏,魏侍郎想过没有,长沙至昆明的道路,如今所用俘虏已经近十万人。这倒是节省开支了,但此举难道就没有隐患吗?

几个月前,俘虏叛乱,若不是及时镇压下去,几乎酿成大祸。十万俘虏,已经令人堪忧,若是再输入十万乃至二十万,到时压不住的话。这责任你承担得起吗?”

农典章也说道:“自古以来,大兴土木,最易引导大规模的叛乱,李阁老所虑不无道理,臣也以为当慎重。”

大秦现在的大工程,多是用俘虏,不用发工资,只要给些粗粮吃饱就行了,所以支出不大。

另外,在南洋。还有大量免费劳力可用,这也是工部雄心勃勃,要大干一场的原因。

秦牧一方面想加快大秦的交通建设,以期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一方面想通过此举,削减南洋土著的人口数量,以便将来让汉人迅速占据主体,这样才可能长久地控制南洋诸岛。

削减南洋诸岛土著人口如果用血腥屠杀的方式,不但会让大秦凶名大炽,而且白白浪费庞大的人力资源。

将土著中的青壮弄回大秦修路。可谓是一举两得。

秦牧沉吟道:“南洋土著,多次屠杀我汉民,俘回服役修路以示惩戒,这已是我大秦对其的宽容了。至于叛乱之忧。确实不得不防。

不过随着青藏、漠南、漠北的平定,我大秦在北疆无须再驻守那么多兵力,以减少供给开支。开春全力剿灭河套的奇他特之后,北疆肯定是要撤回不少兵力的。

这些善战老兵。与其撤回中原空驻,不防让他们去看押修路的俘虏,是以。李卿担忧输入俘虏过多,会引民叛乱,朕倒是不太担心。

不过,修路之举确实需要循序渐进,量力而为,不能急于求成,银行有钱不假,但朕要再强调一次,那不是朝廷钱。

朝廷要向银行贷款可以,但首先要考虑到朝廷的偿还能力,否则一但朝廷无法如期偿还,必定会引发民众的恐慌,这会把银行给拖垮。”

工部右侍郎魏元答道:“陛下放心,这一点工部已经考虑进去。按户部今年的收支数据,今年大秦的赋税岁入已经达到六千四百万龙币,若算上战争缴获这些额外的收入,岁入已经过亿........”

户部侍郎杨超坐不住了,立即出来打断魏元道:“魏侍郎,今年加上战争缴获,岁入过亿是不错,但是西北十多万大军参战,后勤供给,武器装备,将士的赏赐、抚恤,光是这几样开支就超过三千万龙币,还有......”

“杨侍郎稍安勿躁,请听本官把话说完。战争缴获可以不计,然尔随着大秦的民生迅速恢复,工商业、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大秦再过一两年,光是赋税收入便将亿,这不成问题吧?

而随着北疆渐靖,目前占朝廷开支大头的战争经费将会大减,这样一来,国库每年肯定会有不少结余,若是做不到这一点,本官第一个上表弹劾户部官员。”

其实历朝历代,开国初年随着民生的恢复,国库基本上都是有所结余的。大秦在搞经济方面,因为有秦牧引入很多新的观念,并大力鼓励工商,是以往各朝难以相提并论的,要做到结余更不在话下。

因此魏元的话,杨超也没有反驳,户部自己的预估也是在两年内,岁入不难过亿。

魏元接着说道:“工部的计划是,每年从银行贷款一千万龙币,用于修路,陛下,臣相信户部就算直接支出这一千万龙币也不成问题,何况可以分期偿还。

如果分十年偿还,每贷一千万龙币,实际上户部每年只需要偿还一百万龙币,算上利息,也不会多多少。以大秦的国力,每年一百万龙币,十年后叠加起来每年要偿还的贷款也不过是一千万龙币,何至于拖垮国库呢?

修路的投入,本身就可以拉动经济发展,道路修好之后,对国计民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更是难以估量,同时交通的改善,也有利于地方的稳定,有利于兵力的投送,节省各地的驻军数量......”

魏元不停地宣传着修路的好处,这倒让秦牧省了不少力气。在他的影响下,各级官员思想都比较开放,富于开拓性,这一点秦牧还是很欣慰的。

秦牧不动声色地问道:“魏侍郎所言,诸位大臣以为如何?”

其实殿中大臣,谁都猜得出皇帝是支持修路的。

杨超先表态道:“陛下,若是每年仅限贷款一千万龙币,臣便不反对,但不能再多了。”

听上去,杨超就象是市场上卖菜的大妈,不过户部官员,还真需要这种斤斤计较的劲头。

司马安说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臣以为,还是让工部先提交一份详细的规划,交由朝中官员一起加以论证,再决定为妥。”

秦牧可以强行拍板,但有些东西过犹不及,而且交由各部大臣一起论证,群策群力,也可以避免一些人为的疏漏。

“那就这样吧,魏卿,让工部尽快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划文本提交上来,让各部大臣一起讨论吧。”

“臣遵旨。”

朝会散之后,秦牧刚出大殿,黄连山就追上来禀报:“陛下,漠南传来喜报,诺尔布被擒获了。”

“哈哈哈,不错,让马永贞与蒙轲趁这个冬季,加强对各部人马的整合吧。”

所谓的整合,其实就是洗脑了,之前蒙轲和马永贞以围剿诺尔布之名,整编了漠南各部几万人马,这些人马肯定不会还给各部了;

趁这个冬季洗洗脑之后,明年开春,再让他们进剿河套的奇他特,打完奇他特后,再远征西域,这就是变相的抽丁法了。

秦牧想了想,觉得有必要再举办一场狩猎,明年把漠南各部、青藏各部首领都请来,就以奇他特为猎物,集中展示一下大秦的军事实力。

这对震慑各部,稳定漠南和青藏的局势,会有不小的作用。

清朝初年,每年的木兰围场的盛大狩猎,在政治上有极为积极的作用。这一点秦牧有意效仿,否则边境叛乱不休,国内就难得安生。

秦牧说干就干,立即又招内部辅臣商议此事。

*********************************

ps:求推荐票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