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849章 抓真凶

明扬天下 第849章 抓真凶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夏县地处山西省西南端,离潼关不远。因大禹之子启建夏朝都城于此而得名。那个小时候就擅长砸缸的司马光就是夏县人。

境内东有中条山,西有稷王山,盛产葡萄,目前是大秦葡萄酒的重要产地之一。

说到夏县的葡萄酒,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宋朝的时候,中国人不知道葡萄酒的酿法,象酿白酒一样,加酒饼酿造,结果酿出来的葡萄自然是又苦又涩,十分难喝,因此西域的葡萄酒在中原价比貂裘。

金元时期,夏县有个人逃入中条山中躲避战乱,家中凉晒的一篮葡萄无人理会,葡萄汁自然滴入下面的一个装糖瓮中,过几个月战乱平息,主人回家后发现瓮中竟然成了美味葡萄酒。

从此,夏县的葡萄酒一直传承下来,驰名天下。

临窑村附近的山岭上,就全是葡萄,附近几乎家家酿造葡萄酒。夜不收百户康德带着人,扮成收购葡萄酒的商人,来到监窑村一带,一边走村串户求购葡萄酒,一边散布着假消息:

“我们路过长安的时候,听到一桩与你们夏县有关的消息,听说啊,夏县有个杨柳氏,去长安敲登闻鼓为其子申冤,当今天子亲自审理.......”

“哎呀,这案子就发生在我们隔避的临窑村,那杨柳氏就是临窑村人,康掌柜的,你快说说这案子如今怎么样了?”

“就是,就是,康掌柜的快给我们说说。”

“怎么样了?瞧你们问的,当今天子那是什么人?那可是能招来天雷劈瘟神、掐指一算就能算出吕宋有金矿.........这个吕宋你们听说过吗?那可远了,当今天子连那些都能算出来,破个凶案那还不容易?我听说呀,天子一看那凶器,便看到上面的指纹。然后和杨观的指纹一对,你们猜怎么样?”

“怎么样?康掌柜的您别吊人胃口啊,快说怎么样。”

“你们签契约的时候为什么要摁手印,那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对上了,那肯定是同一个人,这回却对不上,那就是说杨观根本不是杀人凶手。”

“啊!杨观不是杀害夏娘的凶手,那真凶呢?”

“对啊,康掌柜。那真凶是谁?”

“你们别急,容我喝口水。是这样,当今天子证实真凶另有其人后,再掐指一算,听说就算出了凶手是谁了。”

“那皇帝怎么没派来人抓真凶?”

“谁说没派,不但派了,还来得急呢。”

“康掌柜的,不对吧,官着既然来得急。那怎么你后来听到的消息,反而先到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听说带队的官儿因为日夜兼程,马儿累得突然倒地。把带队的官儿摔伤了,所在耽搁了两日,我估摸着,明天估计也就该到了。”

“原来如此。但愿官差早点到来,把那个杀千刀的凶手抓住。”

“对对对,这种人不绳之以法。天理不容啊。”

“.........”

康德等人散布的消息,就象一阵风迅速吹遍了临窑村附近的村落,村头巷尾,人人在谈论此事,可以说是传疯了。

到了晚上,康德招集人手,共计动用一百多夜不收,在临窑村及近邻的两个村子布下天罗地网。康德相信,真凶绝对不可能再沉得住气。

不管是他谁,今晚只要稍有异动的人,全部先抓起来,一个个的比对指纹。如果真凶真的沉得住气的话,那就只有辛苦些,对附近三个村落的男子逐一比对指纹了。

据了解,夏娘因为订了亲,很少抛头露面,加上这样的山村,除了一些前来收购葡萄酒的商人外,很少有陌生人来。由此可以判断,是外来人员作案的可能性不大。

潜伏了一夜,康德他们共抓住十三个行为异常的人,其中一个叫唐庚的人,三更时分鬼鬼祟祟地背着包袱出门,嫌疑最大。

抓住此人后,康德立即亲自押到后山,点火比对指纹,结果他还没比对完,那叫唐庚的人已经吓得脸色惨白,最终的比对结果,也证明从匕首拓印下来的指纹,与他右手无名指的指纹相符。

这铁证如山,康德忍不住嘿嘿地对身边的手下笑道:“找到正主了,让兄弟们不必忙活了,全部撤了吧。”

“是,百户大人。”

“刘云,人就交给你了,立即让他交代作案的经过,以及有无血衣之类的东西匿藏。”

“百户大人放心吧,属下保管把他十八代祖宗都挖出来。”

火把息去,山上一片膝黑,这寒冷的冬夜,北风啸啸的吹过山岭,突然间,传出一阵惨叫,如鬼哭狼嚎,若是有人听到,定会毛发直竖。

不到一盏茶功夫,唐庚就什么都招了,还乖乖地带着康德等人去把血衣从自家菜园里挖了出来。

“收工。”康德一声令下,夜不收带着唐庚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宁静的山村中,只有被抓去过的十来个人,惊魂未定。

***

长安城里,秦牧召开一个小朝会,上殿的官员主要是随驾的文武官员,总共也就二十三名。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养,马万年的伤情基本好转,换上一身武官朝服后,来到朝堂,向着御座上的秦牧大礼参拜,一脸羞愧地说道:“陛下,臣无能,失守兰州,有负陛下重托,请陛下降罪。”

虽然秦牧与秦良玉是隔了十几代的远亲,但鉴于秦牧对秦良玉这位皇姐甚为敬重,而马万年是秦良玉唯一的孙子。所以殿上的司马安等人对马万年丢失兰州之事,一直避而不提。

今天马万年主动上殿请罪,大家倒想看看秦牧会如何处置。

秦牧转头对兵部左侍郎顾君恩问道:“顾卿,马万年丢失兰州,按律当如何处置?”

顾君恩只得硬着头皮出班答道:“启奏陛下,马将军身为主将,丢失兰州,罪无可恕,然情有可原。”

“情有可原?”

“是的陛下,马将军一家几代人,为两朝征战,忠贞爱国,且这次兰州丢失,非马将军失职,其先为流矢所伤,无法再指挥军队,乃有兰州之败,责任不全在马将军。”

秦牧淡淡地说道:“朕相信,朕那位皇姐,绝不希望自己的孙子推卸责任,顾卿,不必有何顾虑,按律当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吧。朕的皇姐那边,朕自会亲自去交代。”

“是,陛下。”

“万将军,你身体尚未全愈,先回去好生将养着吧。”

“臣,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马万年退出,司马安等人本以为皇帝会说杨观杀人一案,此案现在引发一股有关“无罪假定”和“有罪假定”的风潮,愈演愈烈,市井间现在无不在议论此事。

然而意外的是,秦牧却按住此事不提,转而说起了种树的事情来。

“八百里秦川,滋养了秦汉隋唐。然而自唐之后,关中日渐残破。而黄河下游,亦是频频改道,一次次酿成令人怵目惊心的大灾。

过度的放牧,使很多原本水草丰茂的草原成了沙漠,过度的开垦砍伐,使关中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诸位大臣,我大秦要立万世基业,就不能光看眼前,关中以及黄河上游地区的水土治理,必须立即展开,减少放牧,减少开垦,严禁砍伐,鼓励植树,这一系列的措施要尽快制定。”

秦牧还没有登基,到关中祭陵时就曾颁旨禁止随意砍代树木,但那时战争未息,大家只当皇帝是一时心血来潮颁布的旨意,都没太在意。

如今听了秦牧这番话,殿中大臣才意识到,皇帝这回是要动真格的了。

司马安暗暗思索着,皇帝压下太子移宫一事,压下眼下的风潮,却转议起治理黄河上游的水土来;

乍看上去皇帝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但司马安反复思量之后,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天子恐怕是有一个宏大全面的规划,只是现在还没有浮出水面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