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708章 治国理念(求月票)

明扬天下 第708章 治国理念(求月票)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祝贺清水岸柳成为明扬天下盟主,鞠躬致谢!

**********************************************

秦牧刚从西苑回到大秦宫,司马凯已在翔云楼等着觐见。

秦牧把他召到华盖殿,问道:“乐之求见朕,所为何事呐?”

司马凯满面春风地答道:“陛下,微臣照您的旨意,已经对用于启蒙教育的《数学》、《地理》、《历史》初稿加以修改完毕,请陛下御览。”

司马凯自从去年开春随驾前往宁波之后,就一直在编书。

秦牧有感于现在的启蒙教材只有《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认为十分不妥。

正如徐光启所说,数学是百科之母,启蒙教育里怎么能没有数学呢?

另外就是地理历史,这是给十来岁的孩子读的,目的是让他们开阔眼界,认识世界,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天有多高,世界有多大,对各国的文化的差异有个初步的认识。

最后《物理》、《化学》、《几何》这些课文,肯定也是要编撰的。

只不过目前对这些学科有深刻认知的人不多,所以多数还靠秦牧自己根据前世的记忆,抽时间一点点编撰。

司马凯可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件事的意义有多重大,只是把它当成秦牧的一道旨意来完成。眼下总算可以交差了,所以他显得十分轻松。

自从回到南京,秦牧没少让他拿编撰稿来看,还多次提出修改意见。司马凯把初稿递上来后,他认真翻看了一下,略表满意地说道:“还不错,乐之辛苦了。”

“微臣不敢。”

“坐吧,朕有话跟你说。”

“请陛下示下。臣洗耳恭听。”

“北七省一派凋弊,学风远不及江南,朕心悯之,决定自内库拨两百万两银子,在北七省各州县设立一些蒙学,让当地适龄童子免费入学。此事破为繁浩,朕无法亲自过问,需要一位有能力又可信赖的人去主持其事,乐之啊......”

“陛下,微臣愿往。”

“朕可以信赖你吗?”

“陛下。臣愿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哈哈哈!好,朕就委你为钦差,前往北七省专司此事,朕北伐之时,吏部在各地都有考试,许多未被录为官之人,皆已录有名册。你到北七省之后,可按图索骥。以这些人可为教谕,明白了吗?”

“微臣明白,只是陛下,这次投入的款项如此之大。要走当地官府.........”

“不!”秦牧打断他道,“拨款的渠道,朕会吩咐许英杰,今后直接走汇通银行。不经当地官员经手,当地官员只负责监督之责。”

“微臣明白了。”

两人就这件事商谈了一柱香时间,秦牧面授机宜。司马凯一一记下。

此事告一段落之后,见秦牧心情不错,司马凯忍不住说道:“陛下,臣听说今日经筵之上,各人争得面红耳赤,可惜臣未能前往聆听,实为平生之大憾,臣进宫时,连街边的酒楼茶肆,都在激烈争论了。”

“有话就说吧。”

司马凯飞快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陛下,这儒、法、道,其实在臣看来,没什么可争的。”

“哦?说说,朕倒要听听,你有什么见解?”

“陛下待臣如心腹,臣一片赤胆忠心亦袒露于陛下面前,也没什么好忌讳的,在臣看来,历朝表面上是独尊儒术,但儒道法三家治国方略,一家未缺,皆有使用,只不过是主次有别而已。”

“哈哈哈....这也算是人尽皆知,却又偏偏不能说的秘密吧。”

司马凯笑道:“陛下,臣在陛下面前,言无不尽,无甚秘密可言。”

“行了,少表忠心,少说多做,那才是真的忠心。”

“是是是,陛下教训的是,臣一定牢记于心。只是.......”

“只是什么?”

“臣就是想问问,陛下对儒法道三家,偏向于........臣没别的意思,就是想更好的领会圣意,以免把陛下的事办砸了。”司马凯陪着笑脸,小心地问道。

秦牧让接过柳如是端上来的茶水,一边拨开上面的叶末,一边说道:“治国首重仁德教化,朕自然是尊用儒家。”

大秦初立,在这个时候秦牧绝对不会去否定儒学,相反,他要借助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的纲理伦常来加强自己的集权。

因为只有在高度集权的状态下,他的意志才能更好地推行下去。

司马凯听了有些气馁地问道:“陛下,就没有别的了吗?”

“当然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陛下,这是哪家学说,臣怎么没听过?”

秦牧笑而不语,无论是从中国古代,还是从后世各国的的经验中,都充分地印证了一点,那就是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就离不开一个要素,那就是市场经济。

后世中国走过计划经济的路子,结果证明,这一套无论在哪个国家都走不通,只能走市场经济。

“所谓的市场经济,就是尊重市场的自然规律,任其按自己的规律自行流动,优胜劣汰,官方不要过多的干涉。”

“啊!”司马凯惊呼一声,“陛下,这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吗?”

理论上,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的源头,就出自道家。

市场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这和道家的提倡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基本是一个道理,强调上下若水,任其按自己的规律自行流动,尊重市场机制,官方不要过多的干涉。

从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来看,所用的“无为而治”,正是由于遵循了市场经济的法则。所以能从废墟中迅速恢复过来,让民生变得非常富裕。后世的中国,搞计划经济,结果走了几十年的弯路。

“可是陛下,文景之治后有七王之乱,贞观之治后有武氏乱国,这些可都是前车之鉴啊。”

秦牧淡淡地笑道:“所以市场经济的运作,必须建立在个人的道德和社会的伦理之上,一方面要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又要强调每个人要有更高的道德操守。”

“陛下。臣明白了,这是儒家。”

“但事实证明,所谓的道德操守,除了要引导之外,还远远不够,因为总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是不守道德的,那就需要制定详细的法规,以硬性规定一个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

“陛下。这是法家。”

司马凯再次惊呼,儒、道、法三家之争,向来没有定论,历代不是偏重于此。就是偏重于彼,很难掌握其中的分寸,运行起来也总是弊病重重;

象秦国,偏重于法家。结果民不堪命,反旗四起;到了汉初,偏重于道家。结果纲理不存,七王叛乱。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看似繁华,也留下了大量的弊端。

如果按秦牧这套治国理论:

以道家的无为而治来施行市场经济,

以儒家来建立社会的道德伦理,

以法家来规模一个法制底线。

三者就不再是矛盾的,而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补益的关系。

国家要富强,需要道家的无为而治,让市场经济自由动作。

但人有了钱,往往就会变坏,所以同时需要儒家的礼仪仁智信,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标准,才不会因社会富有而物欲横流,道德沦丧。

但儒家只能起引导的作用,而不能强制人的行为规模。无论你怎么引导,总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抛弃基本的道德;

这就需要法家来规定一条社会红线,你不能逾越,否则就不会是道德的谴责,而是刑罚的处置。

三者平行运作,不偏重谁,也不舍弃谁,让它们组成一个社会健康运行的铁三角。

司马凯听完之后,大有听君一度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他忍不住郑重下拜,再三叩首。

“陛下今日所言,如醍醐灌顶,臣,谢陛下教诲,谢陛下之信任。想愿披肝沥胆,追随陛下完成此伟业。”

“记住你说的话,起来吧。”秦牧谈谈地说道,他考虑这个问题很久了。

治国方略必须捋顺,这样才能在这个框架内,按步就班地去制定各项政策。

道家,儒家,法家,这三大家加起来,就可以让一个国家的治理走上正确的轨道,进而繁荣富强起来,但这够了吗?

如果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够了。

秦牧徐徐地说道:“朕要的不光是国富民强,更要一个高居世界之巅的大秦帝国,不光是注重国内,更要放眼看世界,所以,朕还需要有鬼谷子,苏秦张仪那样的人物,以他们那种谋略和眼光,解决外部的问题。”

秦牧说话时的那种自信,就连侍候在旁的柳如是,也莫名生出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

本以为有儒、法、道三家已经足够了的司马凯,再次失声地说道:“纵横家,陛下.......”

秦牧仿佛没听到他的失声惊呼,接着说道:“光靠一张嘴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显然不能。好的谋略和眼光,能让你占尽优势和主动,也能解决很多问题,但绝对不是全部。这个世界,很多时候,还是得拳头来说话。”

司马安再次惊呼道:“兵家!”

不错,再好的纵横家,其实都离不开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否则你只能是不断的走钢丝。

“有勇能谋的将将加上训练有素的士兵,固然,这会让你的军队很强大,但常言道,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司马凯已经不再是惊呼了,而是有些脱力地说道“墨家!”

墨家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在诸子百学中,墨家是最注重自然科学的。要利其器,就需要他们的这些学识。

道、儒、法,三家对内治理。

纵横、兵、墨,三家对外。内外兼顾。

司马凯之所以一次次惊叫,是因为诸子百家大家虽然都很熟悉,但司马凯从没有看到谁能把各家的关系捋得如此之顺过。

如果能让这六家很好的各展所长,相辅相成,大秦帝国之强盛,必将让世界为之颤栗!

*************************************

ps:既然很多人不喜欢这些,就到此为止吧,真心求月票,俺已经精疲力竭了,需要大家鼓励一下,好调整过来,再次弱弱地喊声: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