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658章 返南京(求推荐票)

明扬天下 第658章 返南京(求推荐票)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秦牧离开西京长安,返回南京的时候,天空又飘起来纷纷的雪花。

据当地的老农说,这样的大雪对田里的麦苗生长是有利的,这就是所谓的瑞雪兆丰年。

但对驱驰万里,一路返回南京的秦牧一行来说,却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将士铁衣冷难着,玄色旌旗冻不卷。战马啸西风,口中吐白雾;稍远处的山野,因飘落的雪花让视线变得很模糊。

秦牧掀起半边车帘,望着苍茫的山岭,揉了揉发僵的脸颊,心里颇为感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自己这般辛苦驱驰万里,北上西来,顶风冒雪是为了哪一般?

其实,秦牧也知道自己完全可以窝在南京,坐镇后方,得闲时还可以与妻儿共享一下天伦之乐。

只是,秦牧还是选择了万里驱驰。除了想亲自了解一下北方的情况,或许他更怕自己会象历代的帝皇那样,糜烂在深宫之中吧。

在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中,象辽、金等朝,皇帝实行的多为“行国统治”,皇帝在于春夏秋冬四季,在各个京城来回轮驻、狩猎,国家的最高机构始终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

中原王朝实行的是“城国统治”,虽然也常设数京,但皇帝一但窝进深宫之后,就长年不出宫门。

这两种统治方式,无疑各有优劣,“行国统治”对加强各个京城所辐射的地区的统治,有着深远的意义,还能让皇帝“行万里路”。

“城国统治”的其他好处且不说,它有利于确保皇帝本身的安全是最明显的,而皇帝的安危,往往就是整个国家的安危。

但“城国统治”不利的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皇帝终年窝在深宫里。不但易于腐朽,而且容易被大臣糊弄;

一个长年不出深宫的人,对天下的实际情况了解有限,一切全凭臣子上报。

秦牧不想这样,所以他选择了行万里路,只是这样真的很累,甚至还会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会拿“秦王安危为重”的理由来反对,也有的说是“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然。免不了在些官员是觉得这样一来“秦王不好糊弄了”,只是这样的理由说不出口而已。

他靠在车窗上,望着原野上的风雪,心中莫名有些感慨,幽幽一叹:“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行到洛阳时,燕高飞来禀报了一个喜讯,半个月前卞玉京顺利产下一女。

这或许让很多人有些失望。特别是卞玉京自己,估计是最失望的一个。这个时代的人重男轻女,一个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是母凭子贵。

秦牧倒是挺高兴。他虽然也希望多有几个儿子,但自觉还年轻,以后多生一点就是了。所以是儿子还是女儿,他不是很在意。

一路上,他就开始琢磨给女儿起个什么名字,这和当初长子秦业一岁多了,他还没给起名字相比,待遇还真是不一样。

可琢磨来琢磨去,想得多了,反而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都到开封了,还没能把女儿的名字定下来。

到了开封,自然要把红娘子一起带上。

她怀孕四个月时间,天冷穿的衣服多,融着衣服还看不出她的身材有太大的变化,只在退去衣服才能发现小腹已经微微鼓起了;

就秦牧所知,女人怀孕前三个月是胎儿形成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要特别注意,要避免过于劳累或做激烈的动作,以免流产。到了第四个月,反而没那娇气了。

总之,趁这个不太娇气的阶段,带她回南京正合适,秦牧提前让人赶制了一辆装有减震器的马车,还在车上铺上了三层软垫。

红娘子躺上去后,半个身子顿时陷了下去,她不禁嗔道:“秦王,这也太软了,妾身都陷着翻不了身了。”

秦牧呵呵一笑,自己躺上去试试,果然是太软了,身体陷下去太多,导致翻身都有些困难,“老韩,快让人撤掉一层软垫。”

“喏!”韩赞周赶忙照办。

嗯,这下好多了,轻软暖和的丝绸被子往红娘子身上一盖,秦牧还细心地帮她把被角一处处的掖好。

红娘子看着他的动作,恍惚间觉得他不象一国之君,就是一个体贴的夫郎,心里甜甜的。

“妾身没那么娇气的,妾身可是........”

“有孕在身的人。”

秦牧迅速抢断,硬把“有武功在身”篡改为“有孕在身”。红娘子不禁道:“官字两个口,妾身说不过你。”

“莺儿这回可说错了,我不是官,是君,只有一个口。严格来说,现在你才是官,我才是受害者。”

红娘子被他逗得呡嘴轻笑,主动翻身侧卧搂着他,轻吻着他的脸颊,“秦王,妾身......想你了。”这样带着丝丝依恋的话,红娘子还是第一次说。

秦牧能感觉到,她怀孕之后,整个人变了许多,变得温柔了。

“莺儿,让我查检一下,这是你吗?”秦牧装着要解她衣扣。

若是以前,红娘子免不了要把他的手打开,这回却是由着他,反而把他搂着更紧些,生怕他突然不见了一般,双唇轻吻着他的耳垂,依恋之态愈浓。

南返的路上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不过因为顾及红娘子,行程慢了一些。回到南京时,已经是十一月下旬。

和刚刚收复的中原不同,一接近南京,那繁华景象便扑面而来,路边的村舍中,可以看百姓在筛谷舂米,或在屋内檐前纺纱织布,辛勤劳作,村舍之间鸡犬相闻。

在通往城里的路上,有士兵扛矛巡察,往来车马络绎不绝。

临近城市时,随着人流、屋舍逐渐增多,路边开始出现了畜禽交易市场,一片片的屋舍和棚栏上,分别高挂着“牛行”、“猪行”、“羊行”、“驴行”、“鸭鸭行”等招牌。

因为牲**易市场比较脏乱,是不能进城的,只能在城外交易。

此时南京的南郊俗称南乡,乃农副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南乡猪”、“南乡米”、“南乡鸭”、“南乡鸡”等特产都甚为有名,湖熟板鸭更是脍炙人口。

总之,尚未进城,就能看到一派繁华热闹的市井景象,即便秦王今日还京,也没能对市井上的交易造成太大的影响。

秦王北伐凯旋,这是何等大事,留守南京的文武百官,自然是早早准备好了隆重的迎接仪式,鼓乐合奏,法驾卤簿齐出,百姓也自发夹道相迎,到处是人潮涌动。

南京的许多商家自发拿出鞭炮燃放,弄得跟过年似的,呛得秦牧一脸的烟灰,不过场面十分喜庆热烈。

儿子秦业还手书了五字“父王辛苦了”,这家庭作业式的见面礼,秦牧一看,便知道这是杨芷教的,不写什么文治武功,却写这五个字,弥漫着的是一种家的温情。

“哈哈哈......”秦牧抱起儿子,朗声大笑,这五个字可真比那些歌功颂德的话语更让他开心。

文武百官和万千百姓看着这父慈子孝的画面,也都不由禁露出微笑来。

有些官员更少不得要大夸秦业聪慧仁孝,毕竟这可是嫡长子,看上去秦牧对这个嫡长子也很喜欢,那太子之位几乎是不会旁落的了,有机会多夸几句总不会有错。

因为秦王的回来,南京增添了无限的喜庆,人们传颂着秦王的文治武功的同时,心中也更安定了。没有秦王坐镇的南京城,让人让感觉有些不踏实,前阵子还在人传说秦王要迁都关中,现在这些传说终于可以平息了。

大家开始热切地期盼着秦王登基大典的日子到来,开国皇帝的登基大典与后世之君不同,普通百姓也是有机会远远观看的,这可是千年一遇的盛事。

***********************************

ps:求订阅,求点推荐票,这个星期没有版面推荐,订阅量减少了很多,无力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