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650章 八部联军

明扬天下 第650章 八部联军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大秦一举把如日中天的满清给灭了,而且灭得是如此彻底。这给漠南蒙古各部造成的震撼是难以想象的。

加上各部随满清入关其间,实力折损严重。所以蒙轲在科尔沁的实力虽然不是很强大,但招集周边各部来科尔沁时,巴林等七个部族没有一个敢不来。

现在号令七部一齐出兵攻打奇他特,也莫敢不从。

不过从各部的角度来说,现在草原上战争频繁,以这种方式团结一致,对他们也是有利的,所以各部才如此积极。

这次由螯拜挂帅,七个蒙古部族各出一千五百人,加上牛万川的五百,科尔沁部的一千五百,当然了,现在科尔沁已经是大秦治下,所有科尔沁士兵都换上了大秦的军服。

这“八部联军”合计12500人马,在如今的漠南草原而言,绝对可以横着走了。

螯拜不是第一次率领蒙古各部的联军作战,只不过以前是以大清将领的身份,现在换了一面旗帜而已。活计还是原来的活计,熟悉得很,跟逛自家后花园似的。

秋高马肥,人强刀利,这一支大军从科尔沁出发,一路向北杀去。结果还没来得及与奇他特干上一仗,倒把附近的一些部族吓得不轻。

比如札赉特部首领格尔桑,竟被吓得连夜带上礼物,一路直奔科尔沁,诚惶诚恐地求见蒙轲。

就连远在大同边墙外的苏特尼部的滕吉泰,也坐不住了。

这不对劲啊,咱可是最先与大秦结盟的,怎么现在前军大都督蒙轲招集各部会盟,还举行如此盛大的“狩猎”活动,竟没有苏特尼部的份呢?

一种危机感油然漫遍滕吉泰全身,就象千万只蚂蚁在身上爬行一样让人难受,他左想右想。感觉绝不能再坐视被边沿化。

于是匆匆准备了礼物,双管齐下,派一路使者去科尔沁求见蒙轲的同时,另派儿子脱尔欢赶往北京觐见秦王。

另外,得到大秦鸿胪寺少卿甘南正在附近的西土默特部出使后,他又亲自赶往西土默特左翼旗求见甘南,总之能想到的招,滕吉泰都使上了。

而这样的危机感绝对不只是滕吉泰才有,“八部联军”对各草各部的震慑力是极为惊人的。如果说之前大秦灭了满清,让大家感觉到了大秦的可怕实力的话;

那么现在的“八部联军”就是架在他们脖子上的刀。这是切切实实的威胁,它不再是一个强大而不可见的压力,而是随时可以让你灭族的武力。

这次蒙轲没有亲自率军去征讨奇他特,是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西辽河南岸,一万朝鲜兵,还有一万女真青壮,正在热火朝天地筑城;

一层层的三合土,在一个个光着膀子的壮汉的努力下,被一层层地夯实。城墙底宽三丈,上宽两丈二,高两丈,城墙外开挖四丈宽的壕沟。引西辽河水为护城河。

平坦的草原上,一座新城正在拔地而起,到处是劳力的号子声和叫喊声,人吼马嘶。各种吊臂和滑轮组,将挖上来的土石,大筐大筐地吊到城上。

十里外的一座石山上。不时传来巨大的爆炸声,那是秦军在开山取石,然后堆到山下的窑上,烧制石灰。

前军大都督蒙轲在工地上巡视时,还不断有手下兵将吏属拿着文牍赶来让他签署,他身边的亲兵拿着一个小瓷瓶,颇在些象观音菩萨手上的净瓶,只不过亲兵的小瓷瓶不是用来装仙露,而是装磨好的墨汁。

蒙轲看完文牍,接过另一个亲兵递上鹅毛笔,往瓷瓶里一沾,干净利落地签上自己的大名,把附近的朝鲜兵看得一愣一愣的。

这也行?

那什么“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时代岂不是过去了....

总之,包括工地上的吊臂,用滑轮组操探的用来夯打城墙的铁饼,用炸药开山等等,这一切都让朝鲜兵深刻地感觉了一把天朝上国的先进性。

听秦军士兵们说,秦王还下旨让人研制什么水泥,用来和沙石搅拌后,铺下来比巨石还要坚硬。

朝鲜人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不过听秦军士兵在感叹,说这种东西要是制出来后,十天半个月,就能筑起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来。

除此之外,新奇的东西还多着呢,听说大秦已经研制出了一种蒸什么汽机,也有秦军士兵管那叫铁驴,那可比活生生的驴马好使多了,用来带动织布机,一天到晚都不知道累,还不用吃草料,只喂点水就行了。

唉,果然是天朝上国,看来咱们能来天朝上国干点苦力,也算是长见识了。

铃儿叮当,大批的商队,不比秦军的脚步慢多少,赶着驼马纷纷从关内而来,带来了草原上紧缺的日常用品,象茶、盐这些东西,都是草原上必不可缺少的;

但这几年由于战争阻滞商路,导致草原上除了牛羊之外,什么都缺,有钱都买不到。关外的牛羊、毛皮、药材等等也因滞销而价格被压得极底。

这其中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商人们就象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来。整个草原现在战火肆虐,只有科尔沁这里安全,商人们自然多涌到这里来。

科尔沁城还没建好,城外已经搭起了大片的帐蓬用于交易,绵延数里,堆满了紧俏的商品,把远近的牧民都吸引来,他们拉着皮货,赶着马牛羊来换取关内的商品,不绝于途。

科尔沁城外俨然成了一个繁华的大榷场。无论是关内的商人,还是关外的牧民,都是眉开眼笑,双方各取所须,互易有无。

刚到任的科尔沁知州黄明山把榷场管理的井井有条,派出官员严格抽税,高峰之时,一日的税收竟多达一万两。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关内许多州一年的税收总额。

这是黄明山赴任前万万没有想到的。谁说这是蛮荒之地,这真真是聚宝盆啊!

黄明山私心里,甚至希望草原上其他部族继续乱下去,这样科尔沁的繁荣才能继续保持。一但草原上平静了,商人们肯定不会全拥到科尔沁来交易。

西辽河附近那水草丰茂的原野上,秦军士兵穆凌拿着一根长长的绳子,一拍战马飞奔出去,另一个士兵李瑞拿着绳子的另一头站在原地;

眼看穆凌打马跑得欢实,绳子快拉尽了,李瑞连忙猛打胡哨。同时挥动手上的红旗大喊:“穆凌,快......不是,慢点,到了,到了,快停.......”

远处的穆凌已听不清他的喊声,但能听到胡哨和看清摇晃的旗子,连忙停下来,附近的秦军士兵也驰马过去。沿着拉紧的绳子,飞快地把一根根木桩打下去。

事了。军事都佥事蒋义涵一边在图纸上写写划划,细作记录,一边对身边的牧民说道:“好了。阿布勒,以后这就是你家的草场了。你一定要记住本官说的,要适量放牧,牛羊越多。越便宜,卖不了价钱不说,还会把你家的草场啃成荒漠。那你家以后可就没指望了。”

那叫阿布勒的科尔沁牧民,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刚才量杜尔勒家的草场不是拉了两根绳子那么远吗?怎么我家的只有一跟绳子远呢?”

蒋义涵露出一脸微笑,耐心地说道:“阿布勒,你要知道,杜尔勒家比你家多两个人,这草场是按各家人口多寡划分的,而且杜尔勒家的草场地势比较高,不及你家这块地处低洼的草场丰美,你要是不想要这块,选杜尔勒家那样地势稍高的草场,按规定也能多给你家划分一些。你要调换吗?”

阿布勒一想,真是这样,这片草场地势低洼,每年草长得都比较丰茂,他连忙应道:“不换了,不换了,大人,我就要这块了。”

蒋义涵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解决了,可没想到有些牧民不愿意了,都想争抢分给阿布勒家的这片草场。

大伙一吵起来,还都是用蒙古话,什么叽哩咕噜的,蒋义涵听得一个头两个大。嗯,看来这样真不行啊。

“大家静一静,都听本官说,这样吧,所有草场先划分完,然后大家再抽勾,到时谁家抽到哪一块,由长生天来定,谁也不能再反悔,否则就是对长生天不敬。”

“大人这个办法好,就由长生天来决定。”

“对,就这么办,让长生天来决定,这样最公平。”

“不行啊,我家六口人,要是抽到四口人的草场,那么公平?”

蒋义涵连忙说道:“大家放心,四口人的与四口人的家庭抽,八口人与八口人的家庭抽,这样就不会有八口之家抽到四口人的草场了......”

蒋义涵感觉有些口干舌燥,差点被自己绕晕。

一开始听说要分草场,把无主之物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牧民们都很高兴;

可这一事真做起来,问题还真不少,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所有牧民的不满。

不过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只要耐心细致一点,还是能办妥的。关键是把草场私在化这一点,在蒋义涵看来,这简直是神来之笔,也不知道秦王那脑子蕴含着多少的智慧,竟能想出这样的计策来。

从现在牧民的反应来看,他们对草场的看重,绝不亚于关内百姓对田地的重视程度,一样是当成了命根子一样,今后谁若是敢动他们家的草场,估计他一定会和你拼命.........

这回,牧民可以把自家的牛羊圈养起来了。

而大秦,圈住的是所有的牧民。

*******************************

ps:这两天淡淡的,还有人劝我赶紧完本。其实我想说的是,后面还有更难对付的敌人,更加浩大的场面,这十章八章不过是一个过渡的伏笔,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兄弟们,老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想说的是,到了长城算什么,世界那么大,怎么能局限于长城呢?

但要写下去,需要大家的支持,订阅、月票、打赏,渴望你们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