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616章 汉奸的下场

明扬天下 第616章 汉奸的下场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夜不收在山西抄家如火如荼。

关外的吴克善也是心急火燎,这回他豁出去了,亲自押着何洛会和赫里赶来北京。只不过路途不短,一时没那么快到达北京城。

而在北京城内,随驾北来的刑左侍郎葛秀、吏部左侍郎岑岭南、户部右侍郎杨超以及他们手下的官吏,也是忙得热火朝天。

首先,由刑部对所有汉官加以甄别,把那些被迫侍清的汉官甄别出来,然后由吏部官员加以考核,对那些确实有才能而非主动侍清的汉官,酌情加以录用。

这次大秦北伐,一举收复了北七省,加上辽东大片土地,急需大量有治理经验的人才去重建行政构架,恢复民生。

对这些被迫从贼的汉官网开一面,是秦牧作为胜利者的宽容,也是对百姓的负责;

毕竟不能让地方行政尽快恢复的话,受苦的还是长时间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普通百姓。这种无序的状态不但会让许多百姓无法及时得到救济,还可能在各种变乱、暴力中丧命。

另一方面,由夜不收、大理寺、户部、都察院官员组成的“联合抄家队”,也是忙得天昏暗,他们不光是要负责查抄满清权贵的家,整个内城都是要抄的;

当初全部汉人被赶出了内城,内城实际上成了满城。

现在所有女真人都是要赏赐给有功将士为奴的,他们的财产自然也要全部籍没。

再有就是被已经被判定是主动投敌的汉官之家,其中包伪清内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冯铨、吏部左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陈名夏、建极殿大学士谢升、大学士冯国柱,礼部侍郎钱谦益和孙之獬、刘孔昭、朱国弼、李国辅,王铎、赵之龙,张儒秀、孔有德、耿仲明、李永芳、尚之信、尚可喜等一大批汉奸。

这些汉奸的大名早已传遍天下,象钱谦益领头打开南京城,孙之獬第一个上疏对满清提出让汉人剃发易服。根本无须刑部细核他们的罪证。立即就可着手抄家。

光是抄家可不足以让人解恨,秦牧一道旨意下去,每天把这些大汉奸拉到宣门外的菜市街示众。

菜市街在明朝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菜摊、菜店众多,所以“四九城”的人都来此买菜,每天熙熙攘攘,人流不息。

范文程、钱谦益、孙之獬、王铎、冯铨、陈名夏、耿仲明、冯国柱等等,这些大汉奸每天一大早就被囚车拉来;

当然了,象阿济格这些满清王爷,也少不得要拉来享受一下阳光。

百姓来买菜的时候一举两得。一心二用,老少爷们齐上阵,烂菜头,烂泥巴、臭狗屎,纷纷往这些大汉奸身上砸,可把维护秩序的秦军士兵给忙坏了。

“乡亲们,冷静,请冷静,石头不行。石头不能砸.....”

“哎呀,我说大娘,这砖头这么大,你可悠着点。别闪了自己的腰,不行,不行,这个也不行。”

“大爷。老大爷......您当这是下地犁田啊,不行,不行。一个大犁头,这更不行。”

“那啥,喂!就你了,小鬼,这红红的是什么?啊!这不会是女人的经血吧,你你你........”

“这个又不会出人命,不可以吗?”

“这可倒是可以,可你经过你娘同意了吗?”

“..............”

每天菜市街都是热闹非凡,愤恨的百姓一有空,就会赶来砸一通,每天黄昏,晒完太阳的阿济格、范文程、孙之獬这些人,身上都沾满了烂菜头,臭狗屁。

其中最招人恨的是孙之獬,别说是普通百姓恨他,就连同为汉奸冯铨等人也恨他;

他是百姓重点照顾的对象,那小鬼弄来的、也不知道是哪个大姑娘刚扔掉的、满是经血的布头就砸在他的脸上。

***

这天吴克善的女儿孟古青由宁远派兵护送,到达了北京。

与之一同到达北京的,还有朝鲜王子李浚。

吴克善把女儿送入大秦,听说大秦有意册封孟古青为妃,这让李浚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他能不能成为朝鲜世子,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秦意思。

连科尔沁这样的“夷狄”都知道用和亲的手段,作为“小中华”的朝鲜,怎么能落人之后呢?

问题来了,他浚只有一个妹妹,才五六岁,送来和亲可不行。

他急中生智,匆匆派人回去,让自己的父王下令选出一美貌女子,然后封为公主,再送来和亲。以前汉朝的王昭君,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对于朝鲜,秦牧还是比较重视的,这是大秦的第一个小弟,这次宁远进军辽东,朝鲜又负担了大军的后勤补给,还派出两万人马协助。

对手下大臣要赏罚分明,对番邦小弟也是一样的,不然不能服众啊。

秦牧在百忙中,抽空接见了李浚一回,还从多尔衮的妻妾中,先了一名小妾赐给他,另外还赐他一些儒家典籍。

这天在养心殿接见李浚的时候,聊了一会儿后,秦牧便随意地说道:“本王听说朝鲜有小中华之称,心中甚慰。赐朝鲜以儒家经典,也是希朝鲜能更多的学习儒家精义,让朝鲜更加进步,更加文明,以别于其他狄夷。”

“秦王厚爱,朝鲜上下感恩戴德,永铭五内。”李浚立即恭敬地施礼道。

“不过有一件事本王百思不得其解。就本王所知,以前朝鲜一直是使用汉字的,正是如此,一这千多年来,朝鲜对儒家文化的理解,比其他狄夷要深得多,也因此比其他藩国更加文明,更加进步;

由此可见,学习儒学文化,对朝鲜而言是有莫大的好处的。却不知为何朝鲜要突然弃用汉字,费尽心机另外创造文字;

难道这样更有利于朝鲜学习儒家文化吗?或者朝鲜想屏弃引领朝鲜脱离了蒙昧野蛮的儒家文化呢?”

李浚听了秦牧这番话,大吃一惊,连忙解释道:“秦王,您误会了,朝鲜心慕上国,绝对没有要屏弃儒家经义的意思;

我朝鲜世宗大王创立本国文字,是因为我朝鲜语言与上国不同,普通庶民无法读写汉字,是以才根据朝鲜实情,创造了朝鲜文字。其中绝没有要屏弃上国儒学的意思。”

秦牧淡淡地说道:“本王知道,你们或许没有屏弃儒学的意思,但两国文字不同,这难免会在客观上阻滞儒学的传播;

本王百思不得其解,朝鲜为什么不推行汉语,而非要苦心积虑地另起炉灶,放弃用了上千年的汉字。难得朝鲜不想再汲取中华文化,要摆脱藩属国的身份,最终达到自己称帝的目的?”

“不不不.......”这下李浚脸色急变,秦牧把话说得这么重,惊得他汗如雨下,连忙拜倒在地说道,“秦王明鉴,朝鲜绝无此意,儒家经典博大精深,朝鲜上下佩服之极,无不以学习儒家经典为荣,这次秦王帮助朝鲜摆脱犬羊狄夷之邦的控制,对朝鲜恩同再造,朝鲜上下对大秦感激涕零,绝不敢有二心......”

秦牧打断他道:“你或许确无此意,但在本王看来,朝鲜弃用汉字,却事实上造成了与中华上国的隔阂;你好好想想吧,汉字的引入,儒学经典的教化,便得朝鲜脱离了野蛮蒙昧的状态,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现在,随着时间推移,以后朝鲜认识汉字的人越来越少,学习儒家经典也会越来越困难,这对朝鲜本身不利,也会引发朝鲜去中国化的思潮;

之前的洛党,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倒向犬羊狄夷之邦,提倡去中国化,这不光是一种政派之争,更是文明的倒退;

这让本王非常担心,朝鲜会不会倒退回去,成为犬羊狄夷之邦,到时,纲理伦常不存,对朝鲜没有好处,对我上国何尝不是一种危害!”

*********************************

ps:求订阅,真心求订阅,有订阅,才有动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