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

明扬天下 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艰难地渡过一天时间后,诸葛敏心情沉重地回到家中,妾室陈氏上来帮他退下官袍,动作稍慢,立即被他冷声喝斥,吓得陈氏脸色发白,连忙伏地请罪。

洗了把脸之后,诸葛敏匆匆把幕僚李清商叫到书房,李清商见他脸有忧色,讶然问道:“阁老,马唯中、沈青阳不是带动百官一同进谏了吗?秦王一向善于纳谏,如此多大臣反对,按秦王的性格,应该是从善如流才是,难不成另出了什么事?”

“老夫这回也走眼了。”诸葛敏脸色依旧阴沉,把今日朝堂上的情况简略叙述一遍。

李清商听完之后,稍加思索后说道:“对满朝大臣的进谏,秦王这回只说要慎重对待便匆匆退朝,确实异于寻常,不似以往他有过即改的脾性。不过,秦王既然向满朝大臣许诺会慎重对待,事情未必不会出现转机。”

诸葛敏沉重地说道:“不,不会有转机了,而且这回弄不好,怕是有万钧雷霆啊。”

“阁老恐怕是多虑了,御吏进谏,本是职责所在,退一步而言,就算真有雷霆,也是冲着左都御史邵华去才对。”

邵华主理都察院,御史们群起而攻,按道理秦牧确实该是先迁怒于邵华才对,但真有这么简单吗?

窗外天色渐暗,黯淡的光线映在诸葛敏脸上,隐隐泛着紫青,让他绷紧的脸部阴云更重,他往太师椅里靠了靠沉声说道:“你有所不知,朝堂上掀起如此大的风波,秦王没有召集内阁辅臣商议对策,反而召刘伯全、许英杰、杨慎、宋应星四人觐见。这其中大有玄机啊。”

李清商听了,轻抚着胡须的手不由得一抖,差点把胡子扯断。他的脸色也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这个时候秦王不召内阁而召部臣,是对内阁辅臣起了猜忌之心了吗?

“阁老,照你说,那日在御书房,反对得最激烈的是司马安,秦王会不会是对司马安有所不满,才会弃内阁而召部臣。”李清商怀着最后一丝希望说道。

诸葛敏慢慢呷着一口茶,他也希望是这样,但这仅仅是希望而已。凭他的政治嗅觉,能嗅出事情没这么简单。

这次本想把火引到司马安身上去,没想到第一步刚迈出,事情就变成这样,弄不好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想到这,诸葛敏眼皮不禁直跳,慌忙对李清商说道:“你立即去,把黄梦梁和钱琛打发走,让他们离开京城越远越好........等等。你不能再自己去了,派个不起眼的人去就行。还有,从今天起,府上闭门谢客。国子监那边,堵胤锡怎么闹,由他闹去吧。”

“是,不才这就去办。”

***

御书房里。已经点上了蜡烛,秦牧让人端来了些点心,大家就着热茶用一些点心后。继续讨论。

在如何解决人力这个问题上,宋应星和杨慎、刘伯全、许英杰四人都没有出声。

人力不是没有,因战乱导致家破失亲,孤苦无依者比比皆是,而女性又占着大部分,正适合从事纺织业。

问题就在于秦牧要建的是集约式的大型纺织厂,而不再是象以样,由各家各户小打小闹。现在谁提义将这么多妇女集中到厂里去,这违背了女子应守的道德规范,极可能会引来满朝御史言官的攻击。

秦牧也不逼他们,这事自己来扛吧,做了再说。

秦牧坚持要搞大型的纺织厂,自然是想看看能不能借机推动一场工业革命。

根据杨慎所说,松江府志上有明确记载,明朝中后期,光是松江一府之地,每天出售的松江大布就达15万匹之多,而全国每年生产约6亿匹,总价值一亿两白银。其中半数以上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

换句话也就是说,大明每年光是棉布一种商品,所产生的金银交易量就达到五千万两以上,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产量,比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时产量大出6倍,

众所周知,发生在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正是以纺织业为启动点的。

那么比英国产量大出6倍之巨的产能规模的明朝,为什么没有出现工业革命呢?

秦牧个人认为,关键就是在于,明代棉布产量虽大,但主要是各家各户分散生产的,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模式,没有形成集约式的企业化生产,也就催生不了工业革命。

据杨慎所说,松江府四乡之人,自农桑而外,主要便是纺纱织布。摧车蹋弓,纺线织机,率家有之。

村民入市买棉,回来交给妇女纺织,日业于此,虽六七十岁老人亦然。有夜完纱而旦成布者,谓之鸡鸣布。遇到农闲之时,男妇老幼共相操作,篝灯纺织,旦夕不休。

或许,这正是小农出身的朱元璋所追求的景象:男力耕于外,女力织于内,遂至家给人足,每个人都安于眼前,一生不出乡里,老死不相往来,如乡野之草,自生自灭,帝国将因此绵延百世,千秋万代.......

而朱远璋的这种观念,正是秦牧一定要打破的。

集约式的企业化生产,最重要的技术,在纺织技术方面,杨慎和宋应星都有深入的了解,秦牧问起,杨慎便答道:“如今松江百姓用的轧棉搅车,只须一人自摇、自踏、自喂,每天可轧籽棉十斤,出皮棉三斤,比明初提高了三倍。

弹棉开松去杂方面,主要是以木为弓,蜡丝为弦,长五尺许,上圆而锐,下方而阔,弦粗如五股线,置弓花衣中,以槌击弦中,效率也比以前提高了数倍。”

就秦牧所知,纺织大概可分为四个程序:轧棉籽、弹棉、纺纱、织布。

而最耗工时的应该是纺纱这一道工序,要把一团团棉花纺成一根根细线,想想吧,一匹布要多少纱线才能织成。

因此他立即问道:“现在的纺车,效率如何?”

“回秦王,自黄道婆改进之后,目前民间所用的纺车,最多为四锭。织机方面,有三梭罗、五梭罗、七梭罗等不同的织机。”

杨慎说得比较简略,不过通过他的解说,秦牧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对此,他肯定是不满足的。

他对韩赞周说道:“下一期的大秦时报,刊个悬赏文告,不管是谁,只要能改进纺车,一次多纺一绽纱赏银一千两,多纺两锭纱赏银两千两,如此类推,不设上限。扎棉机、弹棉弓、织机三样,但凡有重大改进的,也一率予以千两纹银重赏。”

韩赞周连忙应道:“奴才遵旨。”

正所谓重赏之下,心有勇夫。

秦牧就不相信了,开出如此重赏,让整个大秦的人开动脑筋去想,就比不过一个珍妮。

在官营织造局方面,五人又商议了许久,直到似定大致的章程之后才散去。

此时已是初更时分,明月东升,清辉满地;

送走杨慎四人之后,秦牧站在御书房的檐下,望着满地月色,淡淡对身后的李式说道:“李式,你说,在这月色的暗影里,有多少暗流在涌动呢?”

“秦王,这个微臣不知,微臣只知道,夜不收最暗。”

“哈哈.....”秦牧朗笑几声,胸中郁气尽吐。这次有人过界了,有人过界了啊。

我可以给你言论自由,但不会容许煽动清议以谋取私利的行为。

“好了,歇着吧,有什么新的情况随时并报本王。”

“是,秦王。”

一阵夜风吹来,春寒料峭,嗯,就让风再吹一阵吧,把所有的草芽都吹出来最好。

秦牧轻轻拂了一下大袖,转身回后园,留下满地如霜似雪的月光。

***************************

ps:这几天老是大雨加上电闪雷鸣,遇到这种天气就会停电,没办法,刚刚来电,上传晚了,抱歉抱歉。

还有几天就要到月底了,兄弟们手上有月票的,请投下来支持一下吧,求月票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