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344章 兵临城下

明扬天下 第344章 兵临城下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在水师炮火的支援下,刘猛四万大军一举攻占了金陵城东北面的燕子矶。

燕子矶总扼大江,地势险要,矶下波涛浩瀚,俯仰之间便觉形势雄奇,是南京重要的渡口和军事重地。一向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

掌握了这个重要的渡口和军事要塞,整个金陵城已真正笼罩在四万秦军的兵锋之下。

南京城规模宏大,共有四重城垣,分别是宫城、皇城、京城、外廓。

其中京城的城墙周长近七十里,东傍钟山,西据石头,南凭秦淮,北控后湖,用巨大的条石砌基,用巨砖筑成,规模恢弘雄壮,十分坚固。城基宽约45尺,最宽处达90尺,高约6丈,有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城门13座。

外廓周长约一百三十里。传说朱元璋造好京城以后,就带着他的儿子们登上钟山观察都城的形势。他们发现宫城离钟山太近,如在山上架炮,皇宫很容易被击中,而且还有一些重要制高点,如南面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对城防非常不利。

于是,朱元璋又于洪武二十三年下令建造外郭城。

这座外郭城主要是利用应天府城外围的黄土丘陵筑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墙并开设城门18座,所以俗称“土城头”。将钟山、雨花台、幕府山、玄武湖等都圈在了里面。

洪承畴在城中只有两万四千人马,外廓周长一百多里,加上有些地方没有城墙,只是一些黄土丘陵,兵力少很难防守。

刘猛率军迅速攻取了东北面的宫音门,洪承畴被迫放弃外廓,将所有兵力布置在巍峨的京城城墙上,反正他不担心秦军会炮轰皇宫。

刘猛顺利占领了外廓。将大营扎于玄武湖东岸,兵压京城北门太平门。同时分兵攻打西北面的神策门。为了不至兵力过于分散,其它城门没有派兵攻打,只派少量人马监视。

近六十尺高的城墙,望之如山,人立其上,如凌半空。

而摆在秦军的第一道难题,是宽大的护城河,护城河的水源,来自秦淮河、清溪、金川河以及玄武湖等。宽阔的护城河水面。衬映高大坚固的南京城墙,使人望而生畏。

但这有例外,朱元璋在修建南京皇宫时考虑到风水问题,以紫金山的龙广山(今富贵山)为靠山,北门太平门东段因靠山,所以没有护城河。

刘猛将主力摆在太平门外,正是看中这段城墙没有护城河。

大炮架上之后,立即就对太平门猛轰,刘猛不指望用大炮能把坚固厚实的南京城墙轰塌。这么做,首先要起到个敲山震虎的作用。

外廓并非一片荒芜,有居民数十万,甚至包括南京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在外廓的玄武湖边,都察院的大堂被刘猛用做了帅府。

据说当年洪武帝杀人二三十万,行刑多在玄武湖东侧的三法司,夜间太平门外常有鬼哭之声四起。但刘猛自身也是杀人如麻,岂会怕你鬼哭?

几万秦军如黑色的洪流,金戈铁马杀气凌云。鬼神也要走避。

外廓的百姓携壶提浆,不顾炮声轰轰,成千上万的人前去了小辫子,换上汉服,冠戴整齐的前来犒军,甚至主动提出帮大军搬运矢石。

与外廓百姓的欢欣鼓舞不同,城内的百姓此时却是噤若寒蝉,洪承畴严令所有人不得上街,清军在每条主要的街道都布有人马巡逻,严密盘查奸细,稍有怀疑立即人头落地。

在这种高压手段下,城中百姓只有躲在家里,街上除了巡逻的清军外,不见一个行人。但压抑之中,人们心中又不禁暗藏喜悦;

秦王终于打回来了,终于打回来了!对此,南京百姓早已切切期盼。

当初鞑子来时,钱谦益等人带头开门投降,南京没流什么血。但当剃发令传来,南京却有近万人因拒绝剃头而被杀,由此可见,剃发令已经触及了人们最后的底线。

城可破,头可断,发不可剃。城破了,换个皇帝,对于为生活奔波忙碌的市井小民来说,还能接受;但是剃发易服,却是要他们从中国之民变成化外狄夷,摧毁了他们千年来古老传统和文化认同,让他们由人变成了兽。

人们期盼着有人能把大家从兽变回人,而能给大家带来盼头的,现在只有秦王和他的大军了。

而且大家不会忘记,秦王就是金陵人,这段时间人们走过石头巷,总不免多看秦王家的老宅一眼。

秦牧小时候的种种“异于常人”之处,被当初的邻居口口相传,他的神童之名再次为人津津乐道,甚至有人说他娘生他时,有满屋金光射出。

总之,人们殷切地期盼着,现在,秦王的大军终于打回来了,鞑子的末日到了,听,太平门那边炮声轰轰,鞑子的丧钟响了。

三山门内的小院里,黄连山心急如焚,洪承畴不管不顾,严止所有人上街,这极大地限制了他的行动。偏偏这个时候有两个夜不收成员被捕了,情况怎么样,现在一无所知。

虽然为了防止有人被捕后导致整个系统暴露,大家都是单线联系,现在这两个人联络的渠道已经被掐断,其他人不用担心暴露。

但这两人被捕的时间刚好在大军围城之时,这显然是早就算计好了的,洪承畴很可以另有阴谋。

在这个骨节眼上,大街却被封锁了,出入不得,怎不教黄连山心急如焚呢?

他在金陵经营将近两年,等的就是这一天,若是最后功亏一篑,就算秦牧不怪罪他,他也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

好不容易挨到天黑,黄连山迫不及待的放出几只信鸽后,很快翻出后墙,隐入茫茫夜色之中。

而此时的洪承畴,在用尽酷刑从两个夜不收口中得到想要的东西后,亲自披甲,带着亲兵来到太平门的城楼上。

入夜后,秦军的进攻终于暂时停止,放眼望去,太平门外连营十里,玄武湖东西两岸火把成片,如同火海,城头上还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城上和城下的尸体还没有收埋,伤者呻吟不断,如同鬼哭。

负责镇守太平门的拜间图迎过来,急切地问道:“洪大学士,有收获吗?”

洪承畴连最轻微的动作表示也没,直到进入城门楼内,让亲兵守住外头后才轻声说道:“军中定有内奸,不可先露出马脚,以免打草惊蛇。二更之后,你再带五千人马到南面的正阳门来,本官会在正阳等你们。你去的时候不要打火把,尽量不要让人发觉,让士兵相互监视,半道上万不可让人离队。”

拜音图欣然说道:“这么说事成了,好好好,今晚管教秦军好看。”

洪承畴淡然说道:“现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刘猛会不会上当现在还不知道。”

玄武湖东岸的都察院大堂,灯火通明,刘猛非常清楚,金陵城高墙厚,用正常的手段根本难以攻破,他又祭出了安庆城下的那一招,挖地道。

但白天的攻城战却是实实在在的,炮火极为猛烈,只有这样才能给城里的清军造成强大的压力,进一步瓦解清军的士气。

除了挖地道,刘猛等待的就是城中的内应了,黄连山在金陵苦心经营近两年,在守城的绿营中安插了不少人,现在就看这些人能不能发挥作用了。

想到内应,内应就来了。

初更时分,忽见手下参将蒋远拿着一封奔入大堂,向刘猛说道:“刘都督,这是刚刚从城上射下来的,是城中内应送出的消息,说是今晚四更在正阳门接应咱们进城。”

“快拿来我看看。”刘猛一把抢过信,同时吩咐道:“快请燕高飞过来,快。”

燕高飞很快赶到大堂,刘猛将信递给他,他查看了一下说道:“这信确实是我们的人射下来的,有夜不收传用的标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