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294章 风起云涌

明扬天下 第294章 风起云涌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就粮于敌,这一招对大顺军来说再熟悉不过。

想当年,大顺军四处流窜,只破坏不生产,若不是就粮于敌,他们早就全部饿死了。

现在李过六万人虽然把旗帜换了,从大顺军变成了秦军忠贞营,但这项看家本领还在。

马永贞得到了总参严令,没有给李过犹豫的时间,发给五日之粮,补充武器之后,限其第二日便拔营北上。

马永贞亲率一万秦军押阵,总计七万大军北出南阳,连破叶县、襄城、郏县、汝州、嵩县,势如破竹。

七万大军突然发难,因为只带少量辎重,速度非常快,负责防守洛阳的满将达斡尔应接不暇,他手上只有一千满蒙旗兵,另有五百汉旗军。

防守各城的绿营兵战力极差,而且是刚刚归附满清,一见秦军势大,未等马永贞到达,有些州县的绿营兵就已经出城迎降了。

见事态严重,达斡尔一边派人往信阳、关中求援,一边收缩兵力,退守洛阳南面的伊阙关,伊阙关位于洛阳南面的龙门山与香山之间,两山夹一河,关河相锁,形势险要,是洛阳南下,荆襄北上的必经之道。

七万大军能否夺取洛阳,关键就看能不能迅速攻下伊阙关了。

***

麻城龟峰山,郭云龙和胡守亮在吴济民承诺以鞑子的俘虏换回他们家属之后,终于应答下山接受整编。

实际上,两万关宁军粮草已尽,只能靠杀一些受伤的战马勉强维持性命,支撑不了多久了。

只是马永贞的北线战争已打响,整个宏大的战争序幕已拉开,秦牧已没时间与两万关宁军耗下去,所以才答应他们以俘虏换家眷。促使两万人马迅速归降。

这两万大军一下山,刘猛和吴济民立即对其进行彻底整编,先将他们打散,再与苏谨、李九的骑兵进行汇编,各级将领、佥事、都佥事安插进去,一面整编一面洗脑,宣传秦军的各项制度,严厉约束军纪。

在整编这支关宁军的同时,总参下令田见秀为主帅,红娘子与、洪大壮、刘体纯分任副将。赵寒任大军都佥事,率领先期整编好的三万李自成余部,携两门红夷大炮,八门千斤佛朗机炮北上,准备夺回武阳关,进而威胁信阳。

***

确山,位于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南距离信阳一百五十里,是郑州南下信阳的必经之道。

军情部副主事东方盛将四百六十人化整为零,自伏牛山出发,两昼夜急奔两百里。到达确山之后隐伏下来。

夜已二更,天上无星无月,四野里一片漆黑,幸好东方盛手下的人马长期饮用松针水。克服了夜盲症,否则在这样的夜晚,根本没法行动。

东方盛与监察部的甘南接受秦牧的安排。率两百人分散到河南、山东、北直隶等地组织敌后作战,一转眼已经一年多时间了;

他们来的时候,李自成还占领河南、山东,紧接着清军来了,中原大乱,东方盛趁机收拢一些被打散的大顺军、与明军士卒,带着这些人上山落草;

说是落草一点也不过分,现在的他们,除了能和夜不收取得联系外,得不到后方一点支援,跟占山为王的草寇没有什么分别。

然而就是他们,趁着满清军事重心南移之机,在河南、山东、山西、北直隶聚散无常,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让多尔衮伤透了脑筋。

今夜,东方盛经过精心策划,决定给鞑子来一出火烧连营的大戏。

三更到了,东方盛摸了摸上头的小辫子,猛吐了一口吐沫,沉声下令四百六十人摸黑出了,向几里外的确山县城直扑而去。

三更过后不久,确山县城里正在熟睡的满将代隆突然被剧烈的爆炸声惊醒,紧接着有亲兵冲进来并报,说东、南、西三个城门遭到不明来历的军队攻击。

代隆为之大惊,他押运六万石粮草黄昏时分才刚刚到达确山县,半夜确山就受到攻击,这说明对方肯定是早有预谋,而且对方敢于攻打有三千人马守卫的确山县城,说明实力一定不弱。

敌情不明,对方采用的还是围三阙一的攻城战术,代隆不敢掉以轻心,连忙调兵防守东、南、西三座城门,自己也亲往南门观察敌情,当发现城下的敌人只是虚张声势之时,代隆立感不妙,这不是围三阙一,这是声东击西。

“快,快去北门!敌人要攻北门!”

代隆反应不慢,但在他的大吼声中,北门已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确山县城不大,从南门就可以看到北门升起一团巨大的火球,并能感觉到城头在颤抖。

“北门被炸开了,北门被炸开了.......”

城头的清军惊慌失措地大叫着,在这漆黑的夜里,根本没法弄清有多少敌人,这城门一被炸开,所有人的心里防线仿佛也同时被炸毁了,因为通常这种情况下,潮水般的敌人随后就会从北门杀进来。

东方盛亲率三百人马,从防守最弱的北门杀入,呐喊如潮,火光四起,这个时候,清军更难以判断到底有多少敌人。

情势紧急,代隆不及细想,立即组织起人马向北门迎击而,与东方盛在北门内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清军毕竟人多,渐渐稳住了局势,代隆更是亲自冲锋在前,准备把敌人赶出北门去。

然而就在此时,城中霍放的粮草突然被引燃,浓烟滚滚而起,火光迅速映红了夜空,代隆这才明白,原来北门的攻击也只是掉虎离山,敌人早就安排好烧粮的内应了。

望着冲天的火光,代隆急怒攻城,目眦欲裂,那可是整整六万石粮草啊,要是全部被烧了,信阳的几万大军吃什么?

代隆不得不派人回去救火,刚刚取得的优势又丧失,趁鞑子军心大乱,东方盛身先士卒,再次率众反攻回来。

负责运输粮草的数万民夫成了压垮代隆的最后一堆稻草;粮草一起火,就有人在几万民夫中大肆鼓动:“大家快跑啊,粮草被烧了,鞑子不会放过咱们的,快跑啊!鞑子杀回来了,粮草没了,再不跑大家都得死,快跑啊!”

城中火光四起,杀声满城,几万民夫本已惊慌失措,此时再被人一鼓动,顿时象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窜奔逃;

代隆带着一千多人马赶回来准备救火,被数万民夫冲得大乱,先是那些绿营兵跟着民夫乱窜起来,代隆带着仅有的一百多满蒙旗兵大肆砍杀;

但这惊乱的夜,起火的地方越来越多,逃窜的民夫越来越密集,最终将代隆的一百多旗兵也被数万民夫冲得七零八落。

这一夜,整个确山县城毁于一场大火,代隆押运到此的六万石粮草化成一堆灰烬,两千多绿营兵全部溃散,一百多满蒙旗兵被平在数万民夫和城中百姓之中,乱成一团,光是死于相互践踏的就多达一半。

东方盛得手之后,迅速化整为零,消失在确山城外,代隆自始至终,不知道是遭到来自何处的敌人袭击。

***

石柱位于重庆府东部、长江南岸,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呈起伏下降。群山连绵,重峦叠嶂,峰坝交错,沟壑纵横。

夔州战败之后,秦良玉被侄子秦翼明等人救回石柱,张献忠尽陷蜀地,派人遍招蜀地土司,独不敢往石柱劝降。

整个蜀地,石柱土司得以独存。

王焕然带着五十人奉命出使蜀地,回程时特意绕道来到石柱,秦良玉听说湖广总督秦牧派来使者,命侄子秦翼明、孙子马万年亲往迎接。

面对征战了一生,如今已是七十高龄,满鬓白发的秦良玉,王焕然赫然伏地,隆而重之行起了三叩大礼。

在场的秦翼明、马万年皆是惊诧万分,便是秦良玉虽然表面不动声色,心里也是十分诧异,她徐徐说道:“王大人何须行此大礼,老身实在当不起,王大人快快请起。”

秦良玉说话之间,轻咳了两声,曾经叱咤风云的女英雄,终究是敌不过岁月的消磨,已经是如此的苍老。

王焕然不顾劝阻,三叩大礼行完之后,这才起身,恭恭敬敬地说道:“老夫人,在下受湖广总督秦牧秦大人所遣,特意来石柱拜见老夫人,这大礼是替我们秦总督行的,我们秦总督本是忠州秦氏旁支,属文字辈,老夫人请看。”

王焕然小心地递上一本族谱,这是秦牧经杨芷提醒后,才让黄连山从南京旧宅找到的家谱,秦良玉接过后递给侄子秦翼明,感叹道:“老夫这眼神不好了,翼明你来看吧。”

“是,姑母。”秦翼明已四十来岁,身体中等,浓眉大眼,行动之间自有一股杀伐之气,但在秦良玉面前,却是无比的恭谨;

他接过族谱仔细翻阅后说道:“姑母,按这份家谱记载,秦总督确实是出自我秦氏旁支,自元末至正八年迁往秦淮,至今已十一代,按辈分算,秦总督与姑母同为文字辈..........”

“秦牧竟是我忠州秦氏之后.......”秦良玉柱着杖喃喃自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